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海燕 《大自然探索》2009,(10):68-75
文字是人类文明的象征.透过它们所记载的内容。我们可以了解很多关于我们祖先的历史。可是,当我们怀着神圣的心情去阅读那些古代文稿时,却发现它们在跟我们捉迷藏:我们能看到千奇百怪的符号。  相似文献   

2.
正中华文化源远流长,更是现代社会、当今科技发展的重要基石.作为中国优秀文化的重要代表,中医药学是祖先留给我们的宝贵财富."盛世考古、考古盛世",传承中医药首先是要了解中医药发展的历史与来踪去迹."神农尝百草",中国古代文献中有大量关于中医药起源与应用的传说,中医药迫切需要回答"从哪里来"、"到哪里去"等重要科学与哲学问题.明晰了"从哪里来"可以指导我们"到哪里去".近代出土  相似文献   

3.
本文试图对科学、技术与社会的研究做历史和哲学的解释。论文首先对科学和技术的关系以及它们在西方社会中的角色作了综观概述,指出在古代和现代其区别在于:古代社会中科学与技术是彼此分离,并且置于政治控制之下,而现代社会中科学技术是联合的,在社会中有其自主地位。后现代观点的可能性则来源于对科学革命和工业革命的浪漫主义批评。论文最后对美国社会实行的科学、技术和公共政策计划和科学、技术和社会计划进行了评论。  相似文献   

4.
中国是世界上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之一,我们的祖先曾创造了灿烂的文化,给人类留下了极其珍贵的科学文化遗产,其中天文方面的资料尤为丰富,举世罕见,这些古代科学瑰宝不仅有巨大的历史意义,而且对于现代科学的发展也可发挥其独特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爱国主义教育不应成为科技史研究的目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们经常援引中国古代有四大发明之类的事例来说明我们中华民族的伟大,以此向群众进行爱国主义教育。一些同志认为,介绍我国古代的科技文化成就可以提高民族自尊心,增强民族自信心,这无疑是正确的,动机和效果也都是好的。但有时也出现另一种情形:关于到底中国是否已在多少多少年前就发明了某事物,科技史界正在探讨、争论之中,而一些外行的同志(令人遗憾的是,其中有时还包括著名学者)就轻率地援引有利于表明我们祖先伟大的一面之词,当作定论,加以宣传,而不理会另一方面的证据和理由,结果闹出笑话。之所以会出现这种情况,原因之一,就是这些同志错误地把提供我们祖先如何伟大的例证看成科技史研究工作的目的,或者目的之一。在这些同志看  相似文献   

6.
正人类同猩猩、猿、猴一样发源于非洲。但从现有研究来看,更早的祖先在进入非洲之前起源于非洲之外,比如亚洲。在大约5 000万年前,非洲是一片被海水与世界隔绝的孤岛。那么这些祖先是如何到达非洲的呢?最容易想到的是这些祖先通过陆桥进入非洲,但是目前已有的地理学证据不支持这一理论。相反,地理学证据提示了我们一种看起来最不可能的方式:我们的祖先借助植物和碎片漂流数百英里来到了非洲。  相似文献   

7.
一、科技写作的历史什么是科技写作?我们认为科技写作是一种人类的实践活动,目的在于把人们获得的科学和技术的诸多信息用文字把它们存贮在书面载体上。司有和同志曾提出科技写作的定义应该是:人类为了实现科学和技术信息的书面存贮所从事的实践活动的全过程叫科技写作。所以,科技写作是和科学技术同时产生的,并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而发展。科技写作的历史是科学技术史上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然而,科技写作虽有数千年的历史,却一直到了20世纪才逐渐规范化,趋于成熟。现在的科技写作已经出现了一个十分繁荣的局面。  相似文献   

8.
近代中医学与西医学的论争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历史进入现代,绵延数千年的中国古代科学,至今还能屹立于世界科学之林,可以与西方科学并列,唯一的就是中国医学.  相似文献   

9.
<正>曾经看过Discovery的一部讲述中国古代发明的记录片,惊叹于我们祖先的心灵手巧。除了耳熟能详的四大发明,一些东西闻所未闻,比如类似于现代大巴和计程车的"帆车"和"记里鼓车"。画面上看到一辆载着  相似文献   

10.
<正>在中华五千年的历史中,"炼丹术"流传了将近两千年,华夏大地上涌现出了不少的炼丹家,成为中国古代科学史上不可抹去的篇章。神秘的炼丹术虽游走在迷信与科学的夹缝中,但不可否认的是,正是由于我们祖先在此间的反复探索与实践总结,为化学初期发展作出了一定的贡献,并促进了火药的发明。  相似文献   

11.
“焚风“     
“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赞的是庐山秀峰瀑布。可是你知道吗,当气流越过山脊,在背风坡飞泻而下,亦如瀑布一般,我们称之为“大气瀑布”,只是人们看不见它的雄姿罢了。  相似文献   

12.
"诺亚方舟"     
世界末日似乎只是好莱坞灾难大片描述的场景,但是严谨的科学家宁肯未雨绸缪,寻求应对末日来临的对策.  相似文献   

13.
多媒体教学对大多数教师来说并不陌生,但是对多媒体在教学中的应用,在教学中却听到了许多不同的声音,有的是大加赞扬,有的却是嗤之以鼻,本人对于多媒体进入教学主流的前景满怀乐观;另一方面,我又对目前我所看到的多媒体在教学实践中的应用及效果持深深的怀疑态度,是不是所有的课程都可以应用多媒体进行教学?下面本人将自己在应用多媒体教学中的心得和体会与大家交流.  相似文献   

14.
王卫东 《科学之友》2007,(7):101-102
本文就目前“合作学习”异化为“课堂点缀”的现象,浅析其教学方式的弊端以及提出了更行之有效的合作学习方式。  相似文献   

15.
教师在学校德育管理中,积极探索"绿色理念"的渗透,营造优美、和谐、向上的"绿色"学习生活环境;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挖掘了学生的潜能,促使孩子们健糜、快乐、积极向上发展.  相似文献   

16.
《车工工艺》与《生产实习》的一体化教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海云 《科学之友》2009,(10):101-102
技工教育应重视学生的学习过程,文章就传统教学模式与一体化教学模式进行比较,探讨了《车工工艺》课程教学的新思路。  相似文献   

17.
18.
20世纪80年代初,有学者提出用脐带血干细胞代替骨髓干细胞移植的可能性。1989年,法国医生Gluckman教授将这一设想变为现实,他们用HLA相合的同胞脐带血干细胞进行移植,成功地治疗了一个患范可尼贫血的儿童。1992年,美国纽约血液中心建立世界上第一家脐带血库。目前,全世界已建有几十家脐带血库,所保存的脐带血干细胞已超过54 000份,并为2 000余例患者提供了脐带血干细胞移植。  相似文献   

19.
织"蜘蛛网"     
~~织“蜘蛛网”@小欧~~  相似文献   

20.
完美"绳索"     
蜘蛛以网为生,但蛛网远不止是它们的"菜篮子",对于几乎是全瞎的蜘蛛来说,网是各种感觉器官的延伸.凭纤细的蜘丝震动所传递的信息,蜘蛛能准确无误地确定投网者的身份、位置、大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