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在中国共产党九十年的光辉历程中,党一直本着"为人民谋福利"的思想,适时地结合具体的社会历史条件,不断制定、调整、丰富和发展着自己的社会政策。特别是十六大以来,为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党更加着力完善新型的社会政策体系,"党的社会政策"也成为理论界和学术界的研究热点。  相似文献   

2.
在山西票号整体性消失后的一个世纪里,学术界针对山西票号的研究虽然取得了许多成就,但却也存在一些学术偏差.追寻原因,最关键在于史料的缺失与沿用西方经济学理论套解、演绎、解析的方法论泛滥.最近十多年来,有关山西票号的原始文献——账册与信稿不断被发现,一定程度可以弥补上述缺憾.借助日升昌票号天津分号光绪二十七年腊月至二十八年冬月的《通年银流水账》进行综合考察,一方面可以深化和拓展以日升昌票号天津分号为代表的票号专门化金融研究;另一方面可以进一步探究中国近代城市化进程中以"白银货币空间运动的专门化汇兑"为纽带所形成的城市关联性问题.  相似文献   

3.
我国有建设小康社会这一具有中国特色的高级社会发展理论,但在现实中又处于一种片面依赖经济增长的初级社会开发阶段。经济增长和社会开发是一种什么样的关系?本文力图通过对社会开发论从经济增长到社会的全面、和谐发展转变的探析,揭示社会开发与经济增长的关系,论证建设小康社会这一具有中国特色社会发展理论是高层次的社会开发论。  相似文献   

4.
目录学作为一种读书治学的工具在学术研究中发挥了重要作用。长期以来,学术界对目录学的研究或集中在对书目的补充、考证,或集中于揭示其文化价值与学术功用,很少涉及目录学在社会发展进程中的作用。近代中国社会发生了巨大变化,近代目录学的社会功用也由过去对封建统治秩序的宣传转而成为宣扬近代一系列政治革命与变法的文化工具。  相似文献   

5.
在1953-1968年间遗传密码表建立过程的历史背景下,揭示遗传密码概念的演变及其在中国的传播.从内史角度厘清"基因"与"遗传密码"在概念上的不同;利用文献研究法、概念分析法和比较研究法,揭示了20世纪70年代后遗传密码在中国中学生物教科书中出现的历史进程,结果显示,遗传密码概念在中国基础教育层面的渗透和传播反映了人们在分子水平上理解遗传现象的意识的提高;凭借数理统计法分析,说明了"遗传密码"作为分子生物学中的核心问题之一在学术界激起了一定程度的研究兴趣.  相似文献   

6.
布尔迪约是法国当代最负盛名的社会学家、人类学家、哲学家。布尔迪约的理论思想复杂而多变,但他始终强调文化特权再生产理论的关键位置。文化特权再生产理论揭示了学校教育不是铲除社会不公平制度的制度,相反,它是以"遗传"方式生产和再生产社会不公平,并使社会不公平正当化与永久化。他这一最富启发性的认识在西方学术界和思想界引发激烈而广泛的争议,并对现代社会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文化特权再生产理论对解读和改良中国教育公平现状具有重要的叁考价值。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随着红色资源的开发,围绕革命精神的阐发与传承日渐受到了学术界的关注.以此为背景,"八一精神学术研讨会"于2010年11月27日-28日,在江西科技师范学院召开,会议由江西科技师范学院主办,江西科技师范学院八一精神研究中心承办.  相似文献   

8.
由于受到家庭环境、加尔文教及当时的浪漫主义思潮的影响,霍桑在其众多的作品中通过对人物的心理活动与梦幻的结合表达了其非理性主义观,揭示了对理性的绝对崇拜及科学技术的发展所造成的道德沦丧、物欲横流等一切社会问题.霍桑把这一新的社会矛盾统一归结为一个抽象的"恶",并认为要想解决一切社会问题都需要从"恶"入手来拯救和净化人们的思想和心灵,以此达到和谐社会的建构.这暗合了当今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新潮流,同时也对当今我国构建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和谐具有现实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9.
正我从中国的西南端云南,飞到中国的东北端吉林,来参加这次对话,是因为云南与吉林在开展国际旅游方面有许多相似之处。1992年,在联合国开发计划署的倡导下,中俄朝韩蒙五国共同启动了图们江区域合作开发项目。同年由亚洲开发银行发起,中缅老泰柬越六国启动大湄公河次区域合作,都已有20多年的历史。我们的机遇来自于中国提出"一带一路"倡  相似文献   

10.
对中国历史地理学术史中的一个重要问题,即"历史地理"这一学科名称在20世纪初由日本传入中国的看法,提供了中日两方面的背景资料和依据,认为这一名称于1901-1904年随日本近代学制传入我国,二三十年代在国内学术界渐有介绍,1935年3月1日被<禹贡>杂志用作英文刊名,开始扎根于学术界.中国历史地理由沿革地理转变而来的过程中,这表层上的日中文化往来和影响,实际上又无处不渗透着西洋(欧美)地理学思想的因素.  相似文献   

11.
中国科技史研究长期是中国的科技史研究之主项也是强项,从上世纪20年代起已走过将近一百年的历程.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在这一研究领域中做出了系列贡献,在学科发展中据有重要地位,这是国际学术界所公认的.  相似文献   

12.
根据作者多年的观察拍摄,发现红山文化地域目前存在野生蝉这一事实;通过野生蝉与馆藏玉蝉的对比研究,证明了红山文化地域在古代气候环境下也应存在野生蝉这一历史事实.反驳了学术界认为蝉只生长在长城以南、黄河两岸的观点,纠正了考古文博界将出土及馆藏红山文化"玉蝉"命名为"玉蚕"的错误.红山文化玉蝉的存世说明了古人对蝉的尊崇.  相似文献   

13.
马克思把毕生的心血都用在了人类的解放事业上,他创造性地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规律。唯物史观理论对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辩证运动规律的揭示,发现了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规律,宣告了资本主义社会也仅仅是人类历史发展的一个阶段而已。剩余价值这一伟大的发现为马克思揭示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奥秘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这两大发现正式宣布了科学社会主义的诞生。科学社会主义则指明了无产阶级实现解放的道路以及人类所要实现的社会目标。科学社会主义依然处于不断的"发展"中,今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就是科学社会主义在中国的成功实践。  相似文献   

14.
近10年来,离子液体以其优异的性能引起了学术界和产业界的广泛关注.其研究和应用领域涵盖了有机合成与催化、新材料开发、电化学、环境科学、分离技术等.  相似文献   

15.
文章通过介绍贵州屯堡文化及其村落的特点,展示了其所蕴涵的历史文化意蕴和社会经济价值,说明新型城镇化背景下屯堡文化村落保护与开发的重要性,阐述了当前屯堡文化村落保护与开发所面临的问题与困境,提出了屯堡文化村落保护与开发的总路径:"以自组织为基础,他组织为引导,保护与开发并举,人文与生态和谐可持续发展",论述了政府、屯堡居民、学术界、社会组织和企业等社会各界,在屯堡文化村落保护与开发路径中所应有的主体行为。  相似文献   

16.
以LESLIE矩阵构建人口的动力学方程,建立了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人口的数学模型,并用人口普查的数据验证了该模型的有效性及所含假设的合理性.利用该模型可推算1982年至1998年的逐年的以岁为单位的年龄构成.通过调整模型中有关参数及输入的条件,定量地分析了"夫妻双方均为独生子女可生两胎"这一政策将在未来15年内对我国人口的影响.所建模型有很好的移植性,理论上来讲可推测很长一段时期内任一年的年龄结构,并可通过调整参量定量分析一部分人口政策及社会因素对人口发展的影响,可供有关研究及政策制定部门参考.  相似文献   

17.
蒙古和宁《西藏赋》、吉林英和《卜魁城赋》以及大兴徐松《新疆赋》,以其鲜明的边疆民族与民俗特色于光绪九年(1883年)由王秉恩、元尚居合校汇刊为《西藏等三边赋》。详细述考《三边赋》所涉及边疆岁时节日民俗,如《西藏赋》中与藏传佛教相关的众多岁时节日,《新疆赋》中南疆的大年,对我们了解和研究清代边疆的民俗,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8.
尽管我国所实行的低保政策与西方福利政策有一定的差别,但学术界就我国是否也存在福利依赖的意见并不统一.与过去主要从经济学角度分析福利依赖问题不同,文章利用2016年"佛山市低保入户核查"数据,以1 431个低保户为研究对象,从低保户的心理角度出发,探索身份认同与社会支持对福利依赖的影响.在区分健全劳动能力和部分劳动能力2个群体的基础上,采用序次逻辑回归检验人口特征、低保受助对象的身份认同及其社会支持水平各维度对"福利依赖"的作用.研究结果表明:不同人口特征对"福利依赖"的作用在不同劳动能力水平的群体不同;社会支持不同维度对"福利依赖"的作用在不同劳动能力水平的群体中表现不同,但身份认同的作用机制仍有待进一步验证.  相似文献   

19.
"古苗疆走廊"是元明清时期连接云南边陲与湖广内地的一条重要通道。历史上,这条在文献中被称为"官道"的驿道,对中国西南民族地区纳入中华帝国的疆域版图的政治整合过程产生了深远的影响。2012年,杨志强教授等首倡这一概念,受到学术界的广泛关注。通过此前的相关研究成果回顾,探讨"古苗疆走廊"作为西南"国家走廊"的内涵及其特点,并就背景及研究意义进行了若干总结。  相似文献   

20.
"问题与主义"之争在中国近现代思想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也是学术界研究的一项重要课题。改革开放以来,学术界对此论争的研究更加深入,不仅关注到这一问题的发展过程,而且从不同角度深入挖掘了此次论争所具有的历史价值和时代意义。但以下几个方面当需加强:要进一步加强对论争中相关团体和刊物的研究,重视论争中胡适思想的积极作用,注重对论争中除了胡适、李大钊等人之外的其他相关人物的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