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以关中平原城市群85个县域为基本研究单元,从公路可达性和铁路可达性两方面来分析交通综合可达性水平,以3D理念为基础建立经济发展水平指标评价体系,运用熵值法、重心和空间重叠性、空间错位分析等方法,分析了交通经济系统的空间特征以及两者之间的错位关系.结果表明:关中平原城市群交通和区域经济差异明显,中部地区优于外围地区、东部地区整体优于西部地区、市辖区优于周边县(区);交通与经济存在错位关系,从错位方向来看,74%的县(区)都属于正向错位区,且大部分县(区)都位于关中平原城市群中部地区;从错位等级来看,62%的县(区)都属于正向中错位区.综合来看,关中平原城市群80%的县(区)属于交通略快经济型,各县(区)应主动适应综合运输业服务形式新需求,全面提升综合运输服务能力水平.  相似文献   

2.
基于构建的淘宝店铺数量获取与质量计算方法,运用空间分类、探索性空间数据分析、空间回归等分析方法,对河南省县域尺度淘宝店铺数量与质量的空间分异格局进行研究.结果表明:①从综合类店铺来看数量和质量的空间分异格局具有一定的相似度,极高、高等、较高水平区主要分布在中部及南阳的部分地区,中等水平区主要临近3类高水平区分布,极低、低等、较低水平区主要分布在中南、东南、南部并连续成片.②从各类别店铺来看,农产品型、批发零售型店铺数量与质量的空间分布最广且与整体相似度最高.机械仪器、非金属、体艺文卫、生活服务类店铺在分布上出现很多空白区,等级结构不够完善,以极低等水平区为主,但在郑州市区附近均出现了高等水平区.③淘宝店铺数量和质量的空间关联格局较为相似,多以冷点和热点集聚区为主,冷点集聚区多于热点.在数量上形成两个热点集聚区,三个冷点集聚区.热点分布在河南省中部的郑州市区附近以及南部南阳附近;冷点分布在以鹤壁市为中心的北部地区以及东南部的周口、驻马店、信阳等绵延区.在质量上,郑州市区附近形成一个热点集聚中心,冷点集聚区在河南省中南部形成横向大范围冷点绵延区.④通过定量与定性结合的方法发现,影响淘宝店铺数量的因素主要为经济发展水平、居民消费能力、原有商业基础,影响淘宝店铺质量的原因主要是区位优势、卖家经营理念以及地区商品名声等.  相似文献   

3.
从城乡经济联系、城乡经济增长、城乡经济差异三个方面构建了城乡经济协调发展评价模型,对中部地区城乡经济协调发展时序特征进行了分析,并对中部地区市域、县域的城乡经济协调发展空间格局进行了分析,同时对空间格局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借助2016年县域数据进行回归分析探索空间特征的影响因素.结果发现:1)2001—2016年中部地区城乡经济协调发展趋势呈现波动上升,中部六省发展曲线则不尽相同,河南、江西城乡经济协调曲线走势十分相似,呈现波动上升状态;湖南、安徽城乡经济协调曲线发展趋势异同参半,安徽在2010年之后波幅较大;湖北、山西城乡经济协调曲线在2007年之前波动趋势近乎相反;且城乡增长率差异系数是城乡经济协调发展的主要制约因素,但性质为负. 2)就空间特征而言,自2000年以来中部地区的城乡经济协调水平总体由核心城市向外围边缘区减弱,且这种规律逐渐显著;空间关联类型则以显著HH区和显著LL区为主,其中市域尺度下的显著HH区在湖南省西部有稳定集中分布区,显著LL区在湖北武汉附近有稳定分布区,且集中分布区呈现扩大趋势.县域尺度下的显著HH区主要分布在湖南西部和山西西部,其中湖南西部的面积逐渐减少,显著LL区主要有两个集中分布区,一个是河南中北部,另一个是湖北西部和长株潭城市群地区形成的连绵区. 3)从空间特征影响因素看,信息化水平、第一产业水平、农业机械化程度、现代服务业水平的提升,以及社会零售品市场的扩大有助于推进城乡经济协调发展;工业化进程和教育水平的提升及财政支出的增加对缩小城乡差距方面的作用不明显.  相似文献   

4.
利用比较分析法和消费基尼系数分析研究了中国城镇居民消费差距 ,结果表明 :中国城镇居民消费差距东部与中部和西部地区呈现增大趋势 ,而中部和西部差距不大 ,并且西部地区城镇居民消费支出逐渐超过了中部 .  相似文献   

5.
从水资源-经济社会-生态环境耦合系统的角度,构建了长江经济带水资源承载力评价指标体系,应用变权TOPSIS模型确定各指标的权重及水资源承载力表征值,综合评价了长江经济带9省2市2015年、2016年和2017年的水资源承载力.结果表明,长江经济带水资源承载力在时间上呈波动上升趋势,但从整体区域来看,水资源承载力还有待提高.水资源承载力在空间上具有明显差异性,东部地区(上海、浙江、江苏)水资源承载力差异较大,西部地区(重庆、四川、贵州、云南)则较为均衡,中部地区除了安徽省水资源承载力明显偏低以外,其他三省(江西、湖北、湖南)表现较为均衡;水资源承载力整体表现出西部高于东部、东部高于中部的现象.长江经济带水资源承载力表征值在0.24~0.50之间,其中浙江省相对较高,最大表征值为0.49,而安徽省最低,最小表征值为0.25.影响长江经济带水资源承载力的5个最重要指标依次为地表水资源占比、生态环境用水量、水资源开发利用率、城市人口密度、生活用水总量的对水资源承载力.总体而言,长江经济带的水资源承载力受地区水资源禀赋状况和生态环境状况的影响较大.  相似文献   

6.
《河南科学》2016,(6):979-985
以县域为研究尺度,选择4个研究时间节点,运用主成分分析法对中原城市群48个县(市)的城乡一体化水平进行测度,分析了中原城市群的空间分布格局.研究表明:1高水平区集中在中原城市群中部(郑州市域和许昌的禹州市);较高水平区分布在高水平区外围以及在中原城市群北部零星分布;一般水平区分布在较高水平区的外围和中原城市群区域四周边界;低水平区分布在其他3个区域的外围北部和南部,南北连绵.2显著HH区域分布变化不大,分布在中原城市群区域中部;显著LL区分布变化波动大,分布的地区随着时间截点选取的不同而逐年发生变化,舞钢市4年中有3年在其中;显著LH区主要紧邻显著HH区的西部分布;显著HL区未出现.基于空间分布、空间关联格局分析结果,从区位条件、自然条件、政策原因、经济水平等方面进行了原因分析,进而提出了针对性的发展建议.  相似文献   

7.
以公布的1513个国家和省级特色小镇为研究对象,借助ArcGIS空间分析工具,采用最邻近指数法、变异系数法、核密度分析法和叠加分析法等方法结合Pearson相关性分析,探究特色小镇空间分布特征及影响因素.结果表明:①特色小镇在地理空间上呈"东密西疏"的布局,具有明显的空间集聚性,其分布均衡程度最高的地区是中部地区,最低的是西部地区,东部地区虽特色小镇个数最多,不同省份间数量差距较大.②特色小镇空间分布密度具有明显的区域差异性,其分布密度呈现出由东部沿海地区向西北内陆地区逐渐减少的趋势,形成了以京津冀,长江三角洲等地区为代表的多个高密度集聚区.③地形平坦、海拔较低、交通便利、经济基础好、区位条件优越的地区特色小镇分布数量较多.  相似文献   

8.
以湖南省自然保护区现状为基础数据,利用地理统计学和GIS空间分析方法,对湖南省自然保护区空间分布特征进行研究,并从地理空间、生态空间和社会经济空间布局对湖南省自然保护区建设进行空缺分析,旨在为湖南省自然保护区中远期发展规划提供科学依据.结果表明:1)湖南省自然保护区在行政地理区划空间上分布不平衡,湘西、岳阳和永州自然保护区数量占到全省总数的37.74%,娄底市西部存在森林生态系统类型自然保护区的建设空缺,湘潭市存在内陆湿地和水域生态系统类型自然保护区的建设空缺;2)湖南省自然保护区在生态功能区划空间上分布不平衡,东北部生物多样性保育亚区内自然保护区较为集中,数量占全省总数的16.04%,涟-邵盆地丘陵退化矿区植被恢复亚区部分区域可建设为保护要求更为严格的自然保护区,中部水土保持与生态休闲亚区的东南部和北部存在保护空缺;3)相关性分析表明,自然保护区建设数量与国土面积有一定的关系(r=0.61),而暂未受到GDP总值的影响(r=-0.35),结合国土面积、森林和湿地资源分布情况,湖南省南部地区还有建设自然保护区的空间冗余和需求.  相似文献   

9.
基于构建的旅游业发展效率指标体系,运用Super-SBM的DEA模型对河南省3种尺度下旅游业发展效率进行测度,进而分析其空间分异机制.结果显示:①分区尺度下,豫中区、豫西区旅游业发展效率高,豫东区旅游业发展效率一般,豫南区旅游业发展效率较低.②市域尺度下,高值区逐年增多,主要集中分布于中部和西部地区;低值区逐渐减少,并向较低、较高值区转化,近期主要分布于中南部、东部和北部地区;较低、较高值区在数量上相对稳定,在空间分布上覆盖面较广.从"冷热点"看,热点区逐渐增加,并向中北部和西部方向发展,该区域空间关联性较强;冷点区在研究期内相对稳定,但在空间上由西南部逐渐向中南部和东部转移,该区域的旅游业发展效率差异较大;次冷、次热点区呈微弱的波动变化,较稳定地分布于中部、南部和北部地区.③县域尺度下,高、较高值区分布范围相对较广,但主要分布在河南省中部和北部,在空间上形成相对集中的片状分布格局;较低、低值区域占据河南省的大部分地区,在数量上占据明显优势,在空间上形成相对广泛的连绵分布区.从县域"冷热点"看,热点、次热点地区主要分布在河南省郑-汴-洛区域,太行山前地带以及"T"字型集中分布区,冷点区主要分布在东部、西南部和南北等区域,连绵的分布态势依旧明显.④空间分异机制方面,旅游产品的品牌效应是效率提升的核心驱动力,旅游基础设施完善是效率提升的基本保障,旅游资金投入保障是效率提升的重要支撑,旅游从业人员数量与质量是效率提升的关键环节,旅游投入与产出协调是持续提升效率的重要动力,旅游项目规划和运营策划的拉动是新时期效率提升的新引领点.  相似文献   

10.
基于城镇规模实力、经济水平、“四化”(城镇化、工业化、农业现代化和信息化)协同、设施保障及环境宜居5个方面构建城镇中心性强度指标体系,运用主成分分析方法、修正引力模型、地理探测器以及空间分析等方法对黄河金三角示范区城镇体系等级结构、网络联系以及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城镇体系等级结构整体呈现出顶端核心城市数量最少,中部区域性中心城市、区域性次中心城市以及地方性中心城市数量较多,底部地方性一般城市数量较少的“纺锤形”结构.其中,顶端与中部的城市对区际联动发展分别起着引领和支撑作用.(2)城镇体系等级结构的空间分布主要呈现出以核心城市为中心,以区域性中心城市、区域性次中心城市、地方性中心城市、地方性一般城市为辐射带的放射状结构.其中,各等级城市分别以“人字形”“弧形”“凹陷形”“M形”等模式共同推动着示范区向外扩展.(3)城镇体系网络联系整体呈现出少强多弱的“金字塔”结构,经济实力和交通距离是影响其联系强弱的主要原因.此外,从网络联系密集程度看,以运城市区和三门峡市区为顶点的东南部区域密集程度最大;以临汾市区为顶点的北部区域、韩城市为顶点的中部区域密集程度次之;以渭南市区为顶点的...  相似文献   

11.
区域物流对经济发展至关重要。为揭示当前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以下称成渝地区)物流联系强度及其网络空间结构,本文基于地理空间联系视角,在2009—2019年研究期间以成渝地区16个地级及以上城市为研究对象,采用引力模型构建成渝地区物流网络,通过社会网络分析法测算网络密度、网络中心度以及凝聚子群,进而对其联系强度、空间布局等进行深入分析。结果表明:在本研究时间范围内,成渝地区城市物流质量水平空间分异显著,物流联系强度差异大;网络密度从0.902 3升至0.904 2,处于较高密度水平,波动幅度小,聚合度强,物流联系密切,但成渝地区内部网络密度失衡,中部密度最高,北部密度较中部稍低,西部密度最低;整体上物流网络呈现以成都、重庆为核心相向发展的放射状网络结构。  相似文献   

12.
利用面板数据误差修正模型考察了制造业规模、投资、就业、区域经济水平、城市化水平等因素对我国东部、中部和西部的生产者服务业发展的长期和短期影响.结果发现,除了区域经济水平在长期和短期都对本区域生产者服务业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以外,其他影响因素在不同区域的影响方向和大小有所不同.从长期来看,东部地区制造业规模对生产者服务业具有挤出效应,而投资和就业能显著地促进行业发展;中部地区投资、就业和城市化水平都对生产者服务业产生了负向影响;西部地区除了制造业规模影响为负值之外,其他因素都能促进行业发展.从短期来看,东部除了投资、中部和西部除了城市化之外,其他因素基本上对行业发展具有正效应.  相似文献   

13.
基于企业规模、网络关注度、品牌文化、支撑能力及发展潜力5个维度构建品牌豫酒的综合实力指标体系,运用熵权法、空间分类法、加权Voronoi图及核密度分析法等方法,对品牌豫酒的空间分布格局进行分析,并提出各区域发展的空间优化方案.研究发现:(1)从等级划分来看,品牌豫酒之间的综合发展水平存在显著差异且高等级品牌的豫酒数量严重不足,空间格局表现出在东部和西部集聚的态势.(2)从影响范围来看,在品牌豫酒分布较为密集的地方,影响范围在竞相发展的格局中受到了挤压;品牌分布较为稀疏的地区,其影响范围相对越大.(3)从集聚特征来看,集聚特性较为明显且在空间上总体呈现出“一主一副,点核协同”的分布格局.(4)基于结果分析,将品牌豫酒划分为八大发展区;同时,根据各区域的发展现状,提出了“双核引领,两轴联动,四区协同”的空间优化策略.  相似文献   

14.
通过调研期刊、专著和数据库等资料,并结合实际调查,首先获知中国27个省(区)入侵动物数量及贸易数据,然后分析其进出口总额与外来入侵动物数量的相关性,筛选出拟合度最佳的模型作为预测模型,并采用S型曲线对各省(区)2018—2021年进出口总额进行模拟,最后基于模拟结果预测各省(区)外来入侵动物的数量,获知各省(区)外来入侵动物的数量增加量.结果表明:1)中国外来入侵动物数量随着贸易量的不断增加也在迅速增长,至2018年底已有260种,其中96%是由贸易有意和无意引入的;外来入侵动物的分布呈现东部和南部省(区)高,而西部和北部省(区)低的空间格局.2)中国进出口额累积量与外来入侵动物数量之间存在相关关系,曲线估计结果为对数模型拟合效果最佳.3)预测结果表明中国在未来仍面临大规模的外来动物入侵风险.截至2021年,安徽、福建、广东、广西、贵州、海南、河南、湖北、湖南、陕西、四川和云南12省(区)入侵种增量最高,将高于20种,而青海、甘肃、西藏、新疆和宁夏5省(区)入侵种增量将低于10种,并且入侵热点地区呈现出由南方及沿海地区向中部地区扩散的趋势.  相似文献   

15.
为了解水平中尺度气象条件控制下连续空间区域内大气汞污染特征,使用车载塞曼效应汞分析仪(Zeeman RA915+),由吉林省东部汪清县不间断行车至西部镇赉县,同步测定了近1 000 km沿线“城市-乡村”连续空间大气汞质量浓度分布情况.结果表明:研究区域内大气汞含量平均值为(5.99±3.19)ng/m3,最高值出现在城市区(长春市),最低值出现在乡村区(汪清县,敦化市和白城市辖区内).研究区域内大气汞含量空间分布特征表现为由中部地区向东西部地区呈逐渐递减趋势;规模较大的城镇区高于规模较小的城镇区,城镇区显著高于乡村区;东部地区与西部地区具有不同的大气汞浓度空间特征,上述特征与区域内大气汞含量受燃煤汞排放过程控制有关.研究区域城镇全域(含乡村)大气汞含量特征表现为长春地区(9.07±6.36) ng/m3,吉林地区(7.02±2.70)ng/m3,延边地区(5.08±2.06) ng/m3,松原与白城地区(4.70±0.98)ng/m3;城镇辖区内(不含乡村)大气汞含量长春市(16.41±8.65)ng/m3最高,镇赉县(3.47±0.60)ng/m3最低.  相似文献   

16.
以我国东部、中部、西部三大地区为研究对象,基于偏离份额模型对各地区2001—2016年分行业能源终端消费结构进行分析.结果表明:①中国三大地区能源终端消费在2001—2008年阶段呈现不同程度的增长,各行业之间的差异较为明显;2009—2016年阶段出现不同程度的下降.其中,东部和中部工业能源消耗下降幅度最大,带动了总体能耗的下降.②结构偏离分量方面:2001—2008年,建筑业明显低于其他行业的能源消费增速,对于区域总体能源消费的推动作用较小;2009—2016年,工业和其他行业能源消费增速较低,而农林牧渔业、建筑业、交通运输业、批发零售业和生活消费的能源消费增速较高,对区域能源消费的推动作用较大.③竞争偏离分量方面:中国三大地区能源终端消费行业差异显著.2001—2008年,东部地区的工业和批发零售业能源消费增速高于全国,中部地区工业和批发零售业增速低于全国,西部地区由于经济发展的需要,建筑业和批发零售业能源消费增速明显高于全国;2009—2016年,东部地区各行业能源消费增速均低于全国,中部地区除工业能源消费外,各行业能源消费增速仍高于全国,西部地区工业和批发零售业能源消费远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相似文献   

17.
安徽省定远县地处江淮分水岭地区,特殊的自然地理条件决定了该区域难以形成自然湖泊,因此水库作为蓄水的重要载体,在本地区的工农业生产以及城乡居民生活中都发挥着重要作用.本研究综合第一次全国水利普查成果的水库数据(数量、面积、总蓄水量)和定远县乡镇人口数据,基于GIS技术对定远县水库在乡镇和流域内的空间分布特征展开研究.结果表明:(1)从乡镇间水库的空间分布格局来看,定远县水资源的空间分布不均,中部的乡镇水库数量密度比较大,周边的乡镇水库数量密度较中部小,各乡镇的人均蓄水量存在较大差距,人均蓄水量少的乡镇可能会出现水资源供需矛盾;(2)在流域间水库的空间分布上,水库多分布在二、三级支流流域,同时,二、三级支流流域也是中型水库的主要集水区域.干流流域水库塘坝数量少且无大、中型水库分布,可能会存在一定的洪水旱涝灾害风险.  相似文献   

18.
基于城市规模、经济实力、基础设施、社会生活及生态环境5个维度构建城市综合实力评价指标体系,运用主成分分析、Jenks Natural Breaks分类及克里金插值法等空间分析方法对黄河流域61个城市2010-2019年等级结构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2010年各等级城市数量相对均匀,自高向低城市数量比为11∶11∶12∶15∶12;而2019年城市等级结构顶端优势明显,且呈现出“两头小中间大”的分布状态,5个等级的城市数量比例为4∶10∶31∶12∶14.(2)从空间分布来看,2010与2019年第一、二、三等级结构城市多位于经济发展实力较强的中下游地区,一般为国家或者区域中心城市,部分为区域次中心城市;第四、第五等级城市则主要分布在经济实力较弱、区位条件较差的上游地区.(3)从空间结构来看,两个年份中,上游地区主要呈现低值集中分布,并在宁夏、甘肃一带形成低值连片区;中下游地区形成主核驱动、次核联动的结构,表现出显著的“核心-外围”特征.(4)从空间关联格局看,显著LL区为主,显著HH区次之,显著HL区和显著LH区最少,表现出“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的空间集聚效应.(5)从影响因素看,...  相似文献   

19.
基于抖音电商指数,运用空间分类法、位序-规模法则、空间探索性数据分析以及空间回归分析等方法,对中原城市群县域经济空间结构及其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从空间分布来看,整体呈现出"东南高、西北低"的分布格局,局部的连片分布特征明显.与实体经济对比发现,除北部外围区低值连片分布类似外,其他空间分布特征差异较大.(2)从位序-规模特征来看,无论从总量还是从人均指标,高水平区数量少,但影响作用强,拟合曲线属于接近首位型的类型且"翘尾"现象明显.(3)从空间关联特征来看,整体表现出以显著HH区和显著LL区为主导的局面,且空间关联的集聚效应较为明显,与实体经济呈现出截然不同的分布特征.(4)从影响因素来看,电商基础环境的提升有助于提高县域抖音电商指数发育水平;实体经济的支撑以及消费水平的提高对其提升作用不明显.从深层次来看,县域抖音电商指数的提升更多地与创业者的经营意识、专业化运营以及产品质量相关.  相似文献   

20.
运用熵值法测度云南省2007-2017年外向型经济综合发展水平,结合标准差、变异系数和GIS空间分析探究外向型经济发展水平的时空分异,并利用相关性分析探究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1)2007-2017年,云南省外向型经济发展水平的标准差和变异系数均呈下降趋势,外向型经济发展水平绝对差异和相对差异均不断缩小.(2)从时间演变来看,云南省外向型经济发展水平整体呈上升趋势;从空间分异来看,外向型经济发展高水平和较高水平区集中分布在滇中地区以及西部和南部沿边地区,低水平区零散分布在滇东北和滇西北地区.(3)不同时期影响外向型经济发展的因素不同,本地经济基础、区位条件和国家政策是影响外向型经济发展的基本因素,产业结构和交通基础设施水平对外向型经济发展的影响程度日益加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