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以二陈汤合血府逐瘀汤为主,结合常规西药治疗60例痰瘀互阻型缺血性中风患者.方法将120例辨证为痰瘀互阻型缺血性中风的患者分为治疗组(中药结合常规西药)60例和对照组(常规西药)60例,治疗30天.观察临床疗效,中医临床症状及血脂,血液流变学的改善.结果临床综合疗效和各项症状疗效均优于单纯西药对照组(p<0.05).结论健脾化痰活血祛瘀法能促进痰瘀互阻型缺血性中风患者神经功能的恢复,并有明显的降血脂的作用,其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2.
目的以二陈汤合血府逐瘀汤为主,结合常规西药治疗60例痰瘀互阻型缺血性中风患者.方法将120例辨证为痰瘀互阻型缺血性中风的患者分为治疗组(中药结合常规西药)60例和对照组(常规西药)60例,治疗30天.观察临床疗效,中医临床症状及血脂,血液流变学的改善.结果临床综合疗效和各项症状疗效均优于单纯西药对照组(p<0.05).结论健脾化痰活血祛瘀法能促进痰瘀互阻型缺血性中风患者神经功能的恢复,并有明显的降血脂的作用,其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3.
观察温经汤加减对寒凝血瘀型原发性痛经的疗效并探讨其机理。将辨证为寒凝血瘀型原发性痛经140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药物治疗组以温经汤为基本方进行加减治疗,对照组以氨酚待因片治疗,1个月经周期为一个疗程,共治疗3个疗程,观察两组临床疗效,并进行比较。治疗组总有效率90.7%。对照组为47.1%,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温经汤温经通阳、调理气血、活血化瘀,治疗寒凝血瘀型原发性痛经,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4.
观察归脾汤加减治疗气虚血瘀型冠心病心绞痛的临床疗效。9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西医综合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服归脾汤治疗,连续治疗4周,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心电图变化及血液流变学指标。对照组临床总有效率为86.67%,治疗组总有效率为100%;对照组心电图总有效率为82.22%,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7.78%;治疗后高切黏度、低切黏度、血浆黏度及及红细胞压积变化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归脾汤加减能有效治疗气虚血瘀型冠心病心绞痛,主要与心电图疗效及血液流变学各项指标变化有关,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
观察一种治疗中风后遗症肢体偏瘫中药组方的临床疗效。入选472例中风后遗症期肢体偏瘫的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常规康复治疗(针灸及肢体康复锻炼),治疗组在常规康复治疗基础上加中药组方治疗。治疗组在肢体运动功能改善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本研究的中药组方治疗中风后遗症肢体偏瘫有较好的疗效,可以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益气活血化瘀汤治疗慢性盆腔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用70例气虚血瘀型的慢性盆腔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35例。治疗组用益气活血化瘀汤治疗,对照组用用左氧氟沙星加替硝唑治疗。以连续用药2周为1个疗程,3个疗程后进行疗效评价。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1.43%,对照组总有效率77.14%,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在降低临床症状总积分方面,治疗组对中度、重度慢性盆腔炎的效果优于对照组(P0.05)。同时与对照组相比,治疗组能促进炎症恢复,使盆腔炎症包块明显缩小或消失(P0.05)。结论:益气活血化瘀汤治疗气虚血瘀型慢性盆腔炎有良好疗效,能明显该改善其临床症状。  相似文献   

7.
探讨中医康复护理方案对促进脑出血后偏瘫患者功能恢复的作用。选取2018年6月~2019年11月期间金塔县中医医院收治的脑出血后偏瘫患者85例,按照入院先后顺序将其分成2组,对照组42例施以常规护理方案,研究组43例在对照组基础上施以中医康复护理方案。比较两组肢体运动功能评分(FMA)评分、Berg平衡量表(BBS)评分、美国国立卫生院神经功能缺损评分量表(NIHSS)评分与Barthel指数。(1)干预后两组FMA评分(上肢)、FMA评分(下肢)、BBS评分均大于干预前(P0.05),且干预后研究组FMA评分(上肢)、FMA评分(下肢)、BBS评分大于对照组(P0.05)。(2)干预后两组NIHSS评分均小于干预前(P0.05),Barthel指数均大于干预前(P0.05),且干预后研究组NIHSS评分小于对照组(P0.05),Barthel指数大于对照组(P0.05)。实施中医康复护理方案,对脑出血后偏瘫患者肢体运动功能、平衡功能、神经功能、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均具有显著性改善作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通脉口服液对慢性肾炎气虚血瘀证患者血清肾纤三项及症状、体征的影响。方法60例中医辨证为气虚血瘀的慢性肾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治疗组采用常规西医降压、抗凝、降脂等对症治疗;治疗组在常规西医治疗的基础上加用通脉口服液,治疗3个月后测定两组患者血清肾纤三项指标,观察其临床症状的改善程度。结果两组均可在一定程度上降低肾纤三项的水平,改善临床症状和体征。两组相比较,治疗组作用更为明显,且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通脉口服液可有效地减轻慢性肾炎气虚血瘀证患者肾纤维化的程度。  相似文献   

9.
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在肝性脊髓病治疗康复中的护理效果。12例肝脊髓病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6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治疗,而观察组患者实施综合护理干预措施。观察组的患者总满意率(96.3%)显著优于对照组(70.4%),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综合护理干预能够加强肝脊髓患者治疗康复效果,利于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0.
探讨补肾活血汤结合钻孔减压术治疗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效果分析,为相关治疗提供参考依据。选取2011年1月~2013年6月期间,我院收治的股骨头缺血性坏死患者104例作为研究对象,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52例)和对照组(52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单纯西医疗法进行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使用中西医结合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疗效、髋关节活动度和疼痛感评分,并加以分析。观察组的总有效率(90.38%)明显高于对照组(73.0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治疗前,两组的髋关节活动度评分和疼痛感评分差别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髋关节活动度评分和疼痛感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补肾活血汤结合钻孔减压术治疗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疗效显著,且效果长期稳定,达到标本兼治的目的,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  相似文献   

11.
探讨应用自制肢体康复装置包括上肢康复装置、下肢康复装置(实用新型发明专利:上肢康复装置,发明专利号:ZL201520279231.0;下肢康复装置,发明专利号:ZL201510040238.1)治疗7 d、14 d,治疗前后NIHSS评分变化、治疗14d后ADL量表评分变化、总有效率等。选择武威医学科学院神经内科2018年6月—2020年6月诊断为脑卒中后偏瘫患者84例,均有程度不同肢体功能障碍,肌力0~5级,其中脑梗死68例,脑出血16例。采用简单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2例,治疗组患者采用自制肢体康复装置康复治疗+常规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治疗组和对照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IHSS),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总有效率进行比较。两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日常生活能力改善、总有效率均有显著差异变化,治疗组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自制肢体康复装置在脑卒中后偏瘫患者肢体功能恢复中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2.
目的 观察健脾补肾活血泻浊类中药复方对脾肾气虚,湿瘀内阻型慢性肾功能衰竭进入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微炎症状态的影响.方法 60例中医辩证属于脾肾气虚,湿瘀内阻型的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0例、对照组3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血透治疗,治疗组在常规血透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健脾补肾活血泻浊类中药复方.结果 治疗组微炎症状态...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项针配合常规针刺治疗缺血性中风的疗效.方法:162例缺血性中风患者,随机分为项针组和对照组.项针组取风池、完骨穴配合常规针刺取穴:肩髃、曲池、外关、合谷、伏兔、足三里、解溪及太冲等.对照组仅常规针刺取穴.每天针刺1次,连续治疗15次为一个疗程.以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为观察指标.结果:两组治疗后对缺血性中风患者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均有改善(P<0.05),项针组对面瘫、言语、上肢肌力、手肌力及步行能力的改善比对照组更为明显,项针组和对照组有效率分别为88.9%和79.0%(P>0.05);显效率分别为59.3%和30.9%(P<0.01).结论:项针疗法治疗中风疗效确切,能显著地改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评分.  相似文献   

14.
为探讨高血压病气虚血瘀证患者血清对人脐静脉内皮细胞株(CRL-1730)凋亡的影响与其作用机制。应用实时定量PCR(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芯片技术检测与miRNA芯片技术分别检测与人细胞凋亡相关的89个关键基因和384个miRNAs的表达。高血压病气虚血瘀证组与非气虚血瘀证组比较,有1个上调及3个下调miRNA,与健康对照组比较,89个基因有22个上调基因和1个下调基因,有8个上调及2个下调miRNA,有统计学差异(P0.05);高血压病非气虚血瘀证组与健康对照组比较,89个基因有19个上调基因和1个下调基因,有12个上调及2个下调miRNA,有统计学差异(P0.05)。补阳还五汤高剂量组与高血压病气虚血瘀证组比较,89个基因中有5个上调基因和1个下调基因,有6个上调miRNA,有统计学差异(P0.05);中剂量组与高血压病气虚血瘀证组比较,89个基因有7个上调基因和3个下调基因,有3个下调miRNA,有统计学差异(P0.05);低剂量组与高血压病气虚血瘀证组比较,89个基因中有5个上调基因和3个下调基因,有3个上调及1个下调miRNA,有统计学差异(P0.05)。高血压病气虚血瘀证患者血清诱导内皮细胞凋亡的机制可能与凋亡相关的mRNA和miRNA表达失调有关,其中,TNFSF10具有关键作用,补阳还五汤对上述部分差异表达的凋亡相关分子表达具有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15.
探讨高血压病气虚血瘀证患者血清诱导人脐静脉内皮细胞株CRL-1730凋亡的机制,为高血压病气虚血瘀证的实质研究提供实验依据。以高血压病气虚血瘀证患者血清作用于体外培养的人脐静脉内皮细胞株,用酶联免疫法(ELISA)检测细胞培养上清液凋亡相关蛋白Caspase-3、P53、Fas、Fas L、Bax、Bcl-2含量,并观察补阳还五汤含药血清的干预作用。与健康组相比,高血压病气虚血瘀证组、高血压病非气虚血瘀证组细胞上清液中的Caspase-3、P53、Fas、Fas L、Bax表达量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高血压病气虚血瘀证组、高血压病非气虚血瘀证组细胞上清液中的Bcl-2表达量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与高血压病非气虚血瘀证组相比,高血压病气虚血瘀证组Caspase-3、P53表达量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另外,与高血压病气虚血瘀证组相比,补阳还五汤高、中、低剂量组细胞上清液中的Caspase-3、P53、Fas、Fas L、Bax表达量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Bcl-2表达量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血压病气虚血瘀证(QDBS)患者血清诱导内皮细胞凋亡的机制可能与调节Caspase-3、P53、Fas、Fas L、Bax、Bcl-2的表达量有关,补阳还五汤(BYHWD)对内皮细胞凋亡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 观察通脉口服液对慢性肾炎气虚血瘀证患者血清肾纤三项及症状、体征的影响.方法 60例中医辨证为气虚血瘀的慢性肾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治疗组采用常规西医降压、抗凝、降脂等对症治疗;治疗组在常规西医治疗的基础上加用通脉口服液,治疗3个月后测定两组患者血清肾纤三项指标,观察其临床症状的改善程度.结果 两组均可在一定程度上降低肾纤三项的水平,改善临床症状和体征.两组相比较,治疗组作用更为明显,且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 通脉口服液可有效地减轻慢性肾炎气虚血瘀证患者肾纤维化的程度.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肌萎缩侧索硬化症(ALS)在3.0T MRI及弥散张量纤维束示踪技术(DTT)上的影像表现.方法:使用GE 3.0T MR,对病例组进行T1WI,T2WI,FLAIR及DTI扫描,分析其在常规MRI上的表现;进行DTT成像,分析纤维束的形态及连续性.结果:69例病例组中,脑萎缩患者35例,占50.7%;在FLAIR及T2WI上皮质脊髓束走行区高信号患者,27例,占39.1%;中央前回皮质下"黑线征"为21例,占30.2%;69例病例组皮质脊髓束在三维彩色编码张量图上颜色混杂,在弥散张量纤维束示踪图上呈FA值较低的绿色或蓝色;部分病例组(9例)双侧皮质脊髓束形态欠对称;部分病例组(12例)脑桥层面未见纤维束通过.结论:ALS患者的常规MRI表现阳性率低;三维彩色编码张量图通过三种颜色混杂提示纤维束走行方向紊乱;弥散张量纤维束示踪图可直观显示ALS患者纤维束的损害.  相似文献   

18.
权元鼎  郭喆 《甘肃科技》2021,37(20):164-166
研究对恢复期风火上扰证中风病患者采用羚角钩藤汤加减联合子午流注法的治疗效果.选取2019年1月-2020年1月在医院治疗的100例恢复期风火上扰证中风病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采取常规西药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羚角钩藤汤联合子午流注法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有效率、治疗前后的Barthel指数、Fugl-Meyer评分、SS-QOL评分、MESSS评分、NIHSS评分、ESRS评分.观察组治疗有效率为96.00%高于对照组的82.00%;治疗前,两组Barthel指数、Fugl-Meyer评分、SS-QOL评分、MESSS评分、NIHSS评分、ESRS评分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经治疗,观察组的Barthel指数、Fugl-Meyer评分、SS-QOL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MESSS评分、NIHSS评分、ESR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对恢复期风火上扰证中风患者的治疗中,采用羚角钩藤汤加减联合子午流注法治疗,可显著改善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提高患者的肢体活动能力,降低卒中复发风险,提升患者的生存质量,效果显著,值得临床借鉴.  相似文献   

19.
观察参麦注射液联合灯盏花素注射液改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神经功能、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血管内皮功能的临床效果。选取武威市中医医院于2018年1月至2019年10月收治的90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5例。2组患者入院后首先给予一般治疗,对照组在一般治疗的基础上给予奥扎格雷钠氯化钠注射液静脉滴注、阿托伐他汀钙片和阿司匹林肠溶片口服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参麦注射液联合灯盏花素注射液静脉滴注治疗。治疗结束后对比2组患者的临床疗效,采用NIHSS评分评定2组患者治疗前后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采用Philips彩色多普勒超声显像仪检测2组患者治疗前后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斑块面积,采用ELISA法检测2组患者治疗前后外周血清6-酮-前列腺素1α(6-keto-PGF_(1α))、血栓素B_2(TXB_2)、一氧化氮(NO)、内皮素(ET)指标水平。治疗结束后,观察组总有效率88.89%,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1.11%,2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NIHSS评分优于对照组,同一时间点(治疗后2周、治疗后4周)组间对比,观察组NIHSS评分与对照组相比明显降低,2组患者NIHSS评分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IMT厚度与斑块面积与对照组比较显著缩小,2组患者IMT厚度与斑块面积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6-keto-PGF_(1α)、TXB_2、NO、ET水平改善优于对照组,2组6-keto-PGF_(1α)、TXB_2、NO、ET水平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参麦注射液联合灯盏花素注射液利于修复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受损的神经功能,减小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缩小和稳定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减轻血管内皮细胞损伤,用药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运用。  相似文献   

20.
武威汉简瘀方治疗心血瘀阻型冠心病的血清炎症标志物研究。将100名气虚血瘀型冠心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麝香保心丸治疗,治疗组给予武威汉简瘀方治疗。2组患者治疗后随访AS、AF、TS、PL、DP评分与治疗前相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组改善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2组白细胞介素-1β(IL-1β)、白细胞介素-8(IL-8)、白细胞介素-18(IL-18)水平均较前明显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改善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2组患者在治疗前左心室舒张末内径、左心室收缩末内径和左心室射血分数相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组与对照组相比较能够明显降低LVEDD、LVESD,提高LVEF,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武威汉简瘀方治疗心血瘀阻型冠心病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