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历代妇女咏古抒怀诗从题材上可归纳为四种类型 :一是寄情托怀 ,哀婉深沉 ;二是即物兴感 ,触景生情 ;三是借古讽今 ,忧国忧民 ;四是品评人物 ,褒贬是非。它们是女诗人抒发政治见解 ,表达人生理想 ,展示学识和才华的一条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2.
历代妇女边塞征戍诗 ,可以从四个方面进行分析和论述 :对和平幸福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对远戍征人的怀念 ,对战争无期的哀怨 ;对戍边人的理解和鼓励 ,展示了深远的爱国情怀 ;对时政的关切、婉讽。应该对古代妇女创作给予客观、公正的评价 ,以重新发现中国女性在文学史及文化史上扮演的重要角色。  相似文献   

3.
妇女以自身生活为题材的诗词作品,大多属于闺思闺怨这一类,它们数量众多,质量较高,是历代妇女作品中的姣姣者。从内容上大致可分为三类:第一类是抒发独守空闺的思念与哀怨之情;第二类是揭示宫廷生活的压抑和争斗;第三类是表现妓女的生活境遇和情感经历。从艺术上看其共同点是幽怨深情,委婉含蓄。其作品丰厚的情感内蕴和艺术成就值得后人学习和借鉴。  相似文献   

4.
《历代妇女著作考》所载古代妇女著作目录中储存了丰富的妇女书名文化和性别文化信息,是我们研究中国目录文化和性别文化不可缺少的文献资源。  相似文献   

5.
古代妇女蚕桑农事诗的生命意识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直接描绘农家的喜怒哀乐及对农人的同情;通过蚕桑活动表现农民生活的艰辛;借描写渔家生活而抒发作者的心志和情怀;在丰富多彩的田园诗中展现对自然的内心向往。通过文本解读揭示其蕴含在作品中的女性意识和生命意识,以弥补其文学史研究中的缺失。  相似文献   

6.
在对已有的有关鱼玄机的研究进行总结概括的基础上,深入探讨和分析了鱼玄机诗歌中所体现的女性主体意识的进步性与局限性,诗人身处封建礼教甚严的社会,却敢"我手写我心",抒发自己的真情实感,而这种真情实感中即蕴含了女性主体意识的因子。然而这种情感又是自发与无意识的,缺少社会的"土壤"和"养料",最后终将枯萎。  相似文献   

7.
集中分析了萨拉.玛格丽特.福勒的代表作《十九世纪妇女》,旨在探讨该作品中女性形象的特点和意义。《十九世纪妇女》颠覆了男权文化中传统妇女形象,构建了新的女性形象——"米涅瓦"和"缪斯"。福勒认为女性如同"米涅瓦"和"缪斯"的一个复合体,融入了两种相反却又相互交融的气质,即男性气质和女性气质,是能量与和谐力量与美丽智慧与爱的统一体。福勒对女性形象的新定义为女性争取平等奠定了理论基础,提出了女性差异性理论,并且具有模糊的雌雄同体的理想,对后来的女权主义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数感”与Number Sense的意义不完全相同,Number Sense应译成“数意识”。《数学课程标准》中“数感”实质上是“数意识”。“数意识”可划分为五个层次:对数的意义的基本认识与对数的个性感悟,生活中数的经验与应用,数的表征与交流,估算的意识与估算的能力,合情推理与科学猜想。  相似文献   

9.
现代情爱诗诞生在思想解放、“人”的觉醒、追求婚恋自主的“五四”时代,情爱主题也被看作是时代解放的标志,是人的意识觉醒的刻度,是女性自我觉醒的标志。透过这些耀眼的光环,光荣的里程碑的背后却也透着从传统一路走来所带有的性别不平等的遗憾和无奈。“五四”启蒙的女性解放的呼声过后,女性的情爱话语在实质上并没有构成对男性权力话语的解构,在现代情爱诗中仍可以窥见其中所彰显的或隐或显的男性中心意识。  相似文献   

10.
郝思嘉是作者玛格丽特·米切尔在《飘》中极力塑造的一位光芒万丈的女性形象,从少女时期的初具女性主体意识到经过爱情的抉择、战争的创伤和战后的挣扎,她变得成熟、坚强、独立,找到了自己的精神家园,也成功地建构了自己的女性主体意识。  相似文献   

11.
在男权社会中,两性诗词所反映出的女性情感原本就不一样.男性诗词所反映出的女性情感是男性对女性的审美体验,古典诗词中的女性话题永远属于男性中心的范畴.女性诗词所反映的女性情感则是她们真实感情的自然流露.本文通过对社会各阶层女性诗词的分析,指出女性情感的特点和主叹调.  相似文献   

12.
在男权社会中,两性诗词所反映出的女性情感原本就不一样。男性诗词所反映出的女性情感是男性对女性的审美体验,古典诗词中的女性话题永远属于男性中心的范畴。女性诗词所反映的女性情感则是她们真实感情的自然流露。本文通过对社会各阶层女性诗词的分析,指出女性情感的特点和主叹调。  相似文献   

13.
古典汉诗英译是一个有争议的问题,目前正在探索阶段。古典汉诗与英诗既有共性,又各有其不同的特点;古典汉诗既有可译性,又有某些不可译现象。  相似文献   

14.
浙江诗人在新诗草创期,以自身的努力与探索,壮大了对抗传统旧诗的新诗实力,并且为新诗每一步的发展提供了坚实的理论保障。  相似文献   

15.
李宏霞 《长春大学学报》2012,(11):1353-1356,1446
鉴于英汉两种语言在时态运用上的差异以及时态对于英文的重要性,中国古诗英译过程中,译者不可避免地要进行时态的选择。对于隐含时间变化、追昔抚今的古诗,译者可依据原诗中的时间指示选择时态;若古诗中动作发生的时间与情境不明确,译者可依据译诗意境选择时态;对于隐含引述成分的古诗,译者可根据翻译文风与译诗意境在直接引语和间接引语之间作出选择,并选择相应的时态进行翻译。  相似文献   

16.
女性经济地位低下是弃妇现象存在的物质层面。弃妇诗是针对弃妇现象的文学创作。男性作家隐喻自身生存状态的弃妇意象表达了一种性化了的附庸意识,它潜在地隐喻了古代男性知识分子对皇权的人身依附。  相似文献   

17.
对美籍华裔学者孙康宜的中国古代诗词研究作专题性探讨,着重其对六朝诗人及其诗歌创作和唐宋词人与词学所作的论析,指出,孙康宜的研究有其独到的眼光,她提出了一系列属于个人独立研究的看法,可资中国学者借鉴参考.  相似文献   

18.
《古诗十九首》表现的生命意识和生活态度实质上是一种人性的觉醒,这种人性的觉醒与西方的存在主义哲学在本质上有许多相同之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