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实事求是”是毛泽东思想的精髓,是我党的思想路线,而“实事求是”思想的形成正是毛泽东毕生追求求实思想的结果,包括青年毛泽东时期。本文试图从更广阔的视野去探究青年毛泽东与求实思想形成的关系,包括他的家庭环境、教育状况、区域文化特征、社会变革中的文化冲撞的影响,以便更深刻地领会“实事求是”的精神,这对理解毛泽东思想的特点也具有启发性意义。  相似文献   

2.
1955年,毛泽东在中南海接见老同学谭世瑛时说:“令尊是一位热心的教育家,他是爱惜人才的!……没有他,我进不了东山学堂,也到不了长沙,只伯还出不了韶山冲呢!”毛泽东说的这位热心的教育家,就是他的小学老师谭咏春。1910年秋天毛泽东到湘乡,投考湘乡县立东山高等小学堂。几位主考教师看了毛泽东写  相似文献   

3.
毛泽东与中国青年教育是一个很大的课题。它记录着毛泽东同志大半个世纪以来对青年问题的探索足迹,又反映着中国青年近百年来光辉而又曲折的成长历程。它展现出极为丰富的成功经验,同时又沉淀着深刻的历史教训。作为“五四”青年的杰出代表,青年毛泽东走出了一条既饱含时代共同精神又极具个人特色的成长道路工作为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革命实际相结合的典范,  相似文献   

4.
毛泽东与中国青年教育是一个很大的课题。它记录着毛泽东同志大半个世纪以来对青年问题的探索足迹,又反映着中国青年近百年来光辉而又曲折的成长历程。它展现出极为丰富的成功经验,同时又沉淀着深刻的历史教训。作为“五四”青年的杰出代表,青年毛泽东走出了一条既饱含时代共同精神又极具个人特色的成长道路;作为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革命实际相结合的典范,毛泽东和全党创造性地发展了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青年教育理论,形成了毛泽东青年教育思想的科学体系。在毛泽东青年教育思想的指导下,在毛泽东同志对青年的关怀和爱护下,几代青年健康…  相似文献   

5.
青年毛泽东在1920年的湖南“驱张”运动和湖南自治运动中提出的“湖南自治”和“湖南共和国”思想是他在分析了当时国内外现实政治状况和湖南历史地理状况后提出的一种政治改革方案和国家模式构想。这一思想反映了他反帝反军阀、重视人民群众、重视实际斗争等基本思想倾向,同时也具有曲解民族自决理论、提倡狭隘地域主义、推崇自然经济等局限性,是青年毛泽东从激进民主主义者向马克思主义者转变时期思想模糊混乱的真实反映。  相似文献   

6.
试论青年毛泽东思想转变的历史局限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青年毛泽东向马克思主义者的转变使他最终成为一位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但是,由于革命斗争紧迫,他没有来得及从理论上清算自己过去的信仰,青年毛泽东的思想转变不可避免地带有明显的历史局限性。主要从中国传统文化的负面影响、唯心到唯物转变不彻底和对马克思主义的知识准备不足等三个方面来分析毛泽东晚年探索“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一理论问题的影响,应是具有学术意义的。  相似文献   

7.
对于青年学生、青年知识分子,“一二·九”运动是值得大书特书的节日.青年学生,青年知识分子是时代的脉膊,是推动历史前进的新军,青年学生运动和中国社会的改革运动总是密不可分的.远的不讲,中国近代史上的“公车上出”,“戊戌变法”、一直到现代史上的“五四”、“一二·九”、天安门广场的“四五”运动,无不都是这  相似文献   

8.
青年是祖国的未来,毛泽东对于青年一向寄于厚望.1957年,他在莫斯科接见中国留学生时所说的:“世界是你们的,也是我们的,但是归根结底是你们的.你们青年人朝气蓬勃,正在兴旺时期,好象早晨八、九点钟的太阳.希望寄托在你们身上.”这一段话,最生动地表达了这一点.毛泽东关于青年教育的思想,是毛泽东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今天改革开放深入发展的新形势下,重温毛泽东关于青年教育的思想,对于指导我们的教育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9.
新时代,大学生多方位展现奋力求索、奋发有为的时代新人形象,但同时陷入奋斗担当亟须彰显、奋斗情感亟须认同、奋斗意志亟须磨炼、奋斗行动亟须夯实的困境中。为破解这一难题,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视角进行分析,将奋斗当作实践去理解,以“感性的人的活动”为切入点,找到新时代大学生奋斗困境的症结所在,即实践主体定位不准、实践感性体验不佳、实践过程历练不足、由知向行衔接不畅。基于此,重视大学生的主体地位,引导大学生知奋斗之意、爱奋斗之心、励奋斗之志、铸奋斗之路,通过以知育情,以情磨志,以志促行,保证新时代大学生全身心在场,培养“肯奋斗”的新时代好青年。  相似文献   

10.
熙熙攘攘的街上,一个身穿灰色长大衣的青年男子在众目睽睽之下渐渐隐去,最终变成透明!短短几秒钟的工夫,他几乎完全“融化”于背景之中。“透过”他的身体,人们能看到他背后的人来车往。这一幕发生在光天化日之下的东京街头,令观者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这个“隐身人”并非超人,他只是东京大学一个普通的学生,是在为该校“虚拟现实”实验室的信息学专家SusumuTachi教授做一项科研成果的试验。Tachi教授解释说,这个把戏的原理其实很简单:先把受试者背后的景象拍摄下来,再在他身体的正面放映,于是就给人一个把他变成透明的错觉。…  相似文献   

11.
毛泽东同志历来注重青年,对青年工作有过许多精辟的论述,认为“青年是整个社会力量中最积极最有生气的力量”,指出“世界是属于青年的”。值此纪念毛泽东同志100周年诞辰之际,重温毛泽东同志关于青年的论述,对投身于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建设中的当代青年来说,仍有十分重要而深远的意义。  相似文献   

12.
毛泽东不仅提出了防止和平演变的问题,而且提出了在教育战线如何防止和平演变的问题。首先,学校要保持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学校的根本任务,养培养无产阶级革命事业的接班人。这在毛泽东的头脑里是十分明确的。他指出,高等学校应抓住三个东西:一是党委领导,二是群众路线,三是把教育与生产劳动结合起来。这里,首要的是党的领导,其次,要加强对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要求学生又红又专。青年学生有他的优点,同时也有其弱点。  相似文献   

13.
载入我国光辉史册的“五四”青年运动,以其巨大的吸引力和感召力,鼓舞和振奋了一代中国青年的爱国之心,开拓了一大批进步知识分子的视野,提高了他们的思想境界.“五四”运动后,不少有志青年满怀激情,走上了救国救民的革命道路,在思想上迅速地接受了马克思主义,从民主主义者转变成共产主义者.青年毛泽东就是其中一个.青年毛泽东是在“五四”运动后一年,即1920年夏,开始由民主主义者转变为共产主义者的.无疑,这是和“五四”运动巨大影响分不开的.那么,“五四”运动为什么能促使  相似文献   

14.
本文通过对《毛泽东早期文稿》中“责任”关键词语的分析和解释,弄清此概念的内在脉络,使读者领略到毛泽东青年时期思考的是宇宙天地、国家的根本问题,即以“救天下为己任”、转移世风、革新社会,体现中国转型时期知识分子的特点,反映青年毛泽东立足本源、重视基础的思想风格,做到对中国传统“内圣外王”、“天人合一”精神的继承和超越。  相似文献   

15.
以毛泽东为首的第一代中国共产党领导人,全面评价孙中山思想、事业和精神品格,认识孙中山是“伟大的革命先行者”、“伟大的民主革命导师”,确立了中国共产9党与孙中山在为振兴中华而奋斗这一历史接力运动中的继承关系,要求共产党人始终高兴孙中山的旗帜。  相似文献   

16.
“五四”运动前后,独具个性的青年毛泽东在时代的召唤下,从早年“圣贤救世”的救国之梦中走出来,经过对各种主义、思潮的研究和探索,亲历了湖南“驱张运动”和“自治运动”两次政治实验的失败,最终选择了唯物史观作为根本改造中国的理论武器。从此毛泽东一生的信仰就再也没有动摇过。  相似文献   

17.
韦素园是中国现代文学未名社的青年骨干作家,他一生只有三十年,但他踏踏实实地工作奋斗,为中国的文学创造了非凡的劳绩。鲁迅先生亲自为他书写墓志铭:“君以一九零二年六月十八日生,一九三二年八月一日卒。呜呼,宏才远志,厄于短年。文苑失英,明者永悼。”这是鲁迅对韦素园毕生贡献的概括,又是对战友寄寓的哀思。  相似文献   

18.
李东生:将国际化整合进行到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他将做企业的目标放在“全球最高标准”!他通过一个个震惊业界的大手笔“并购”,将传统民族企业推上“国际化”之路。因为他相信:“历史是由那些充分利用他们时代的机会不断进行变革创新的人们写的”![编者按]  相似文献   

19.
“少年中国学会”是五四时期社会激变的产物。它酝酿于五四前(1918年7月),成立于五四后(1919年7月)。它的宗旨是:“本着科学的精神,为社会的活动,以创造少年的中国”。信条是:“奋斗、实践、坚忍、俭朴。”其宗旨和崇尚的信条反映了一部分青年知识分子求知、求新、求变革的愿望。“少中”发展的会员需五人介绍,经评议部通过方为认可。“少中”初期尚能保持一定的质量,最盛时会员达一百零八人,共产主义者李大钊、毛泽东、邓中夏、赵世炎、恽代英、杨  相似文献   

20.
毛泽东的世界观体系中,充满着丰富性与科学性、系统性与严整性及概括性与具体性等优秀品质。改革时代要求树立形成具有鲜明时代特征和独特民族风格的哲学精神。毛泽东优秀世界观品质,是倡导、发扬“创新求实”、“独立自主”、“兼容开放”为主旋律的改革时代哲学精神的核心、内涵和基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