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天一阁、玉海楼为浙江藏书楼,分别创建于1561年和1888年。二者虽所处年代环境不同,却对后世都产生了很大的影响。比较两者可发现其主人的藏书思想有所差异,孙氏玉海楼较之范氏天一阁,具有更大的开放性、科学性和实用性。  相似文献   

2.
天一阁是我国历史上著名的保存完好的私人藏书楼,文章从藏书建设、古籍保护、古籍修复,古籍利用尤其是馆藏文献的整理出版与数字亿建设等方面简要论述、展示了天一阁博物馆在文献资源建设与开发上的不凡成就.  相似文献   

3.
浙江有“文物之邦”的美称,尤其在宋室南迁以后,人文尤盛,建楼藏书蔚然成风,历元明清而不衰。虽迭经沧桑,今遗留下来的藏书楼尚有多座,如宁波天一阁、杭州文澜阁、瑞安玉海楼和湖州南浔镇的嘉业堂藏书楼,乃是其中比较著名者。位于绍兴城内的古越藏书楼,由于规模较小和创建时间较晚等原因,至今鲜为人知。不过从中国图书馆发展史的地位而言,它的价值却是不容忽视的。本文试图通过对这座藏书楼现状的简要介绍,就上述有关问题谈点肤浅的看法,向专家和同行们请教。  相似文献   

4.
简述了徽州藏书楼的产生、发展及其衰落的历史,分析了徽商与徽州藏书楼的相互影响。  相似文献   

5.
郑薇薇  黄刚 《江西科学》2021,39(2):366-373
以天一阁主范钦这一历史人物为主题,提出范钦生平知识图谱模型,对范钦生平知识图谱所涵盖的人物、事件、作品、组织机构、地理文化等多个本体进行了分类、概念定义及关系定义.然后基于该数据模型,采用自顶向下与自底向上相结合的方式构建了范钦生平知识图谱,最后基于构建成果开发了范钦生平主题知识展览系统.研究成果是天一阁藏书文化面向全国观众传播、展示的一次探索,也为博物馆、图书馆等进行文化遗产领域知识图谱构建提供了一种参考.  相似文献   

6.
学术研究要关注社会关注现实第一,关于南湖藏书楼。修建南湖藏书楼纯粹是个人的爱好,主要是为我们自己的阅读和研究服务。在今天的社会环境下,这种观点很能给我们以警醒和启迪,那就是自己把书读好就行了,不要去勉强别人。近三四年来,南湖藏书楼成为了学界同仁和文友们快乐聚谈的一个场所。第二,为什么选择"南湖藏书楼上谈著书"这个主题呢?原因有二:一是考虑研讨会的连续性。第一次的主题是"南湖藏书楼里话藏书",第二次的主题是"南湖藏书楼上好读书",今年是第三次。三次研讨会既各有侧重点,又有一定的连续性,以前已经谈过"藏书"、"读书"的话题,所以这次就  相似文献   

7.
大约一百年以前,杭州丁氏八千卷楼、湖州陆氏皕宋楼、常熟瞿氏铁琴铜剑楼,聊城杨氏海渊阁,是晚清最著名的“海内四大藏书楼”,而尤以皕宋楼规制最宏。据俞樾《陆心源墓志铭》云,陆氏“蓄宋刻二百余种,元刊四百余种”,藏书多至数十万卷。俞樾一代宗匠,此言当非谀墓之辞,则皕宋楼所藏确实可凌驾前代吴县黄荛圃的“百家一廛”和海昌吴槎客的“千元十驾”,而不愧为“天下之望”了。  相似文献   

8.
进行藏书剔除可以控制藏书数量和提高藏书质量,可以提高藏书利用率和读者服务工作效率,因此,应将藏书剔除工作纳为图书馆藏书建设的一项经常性工作,制定合理的剔除标准,采取有效措施,使图书馆藏书建设走上科学化、规范化轨道  相似文献   

9.
馆藏建设是图书馆最重要的基础工作,是图书馆开展各项工作的前提条件。因此,藏书建设质量是衡量图书馆水平的重要标志。藏书建设是一项学术性、科学性、技术性和实践性都很强的系统工程,而且是需要调查分析,综合各方方面情况的一系列思维活动。建设科学系统的馆藏体系,要掌握藏书建设的艺术,要弄懂藏书建设的理论,弄通藏书建设的概念,研究文献的特征,明确藏书建设的原则,进行藏书建设的调研,制定藏书建设的规划,掌握藏书补充的方法,搞好藏书建设的管理。县级公共图书馆应建设一个科学的高质量的馆藏体系,最大限度地满足社会需要。  相似文献   

10.
从藏书特色化的含义、藏书特色化原则的要求、高校图书馆藏书特色化建设的必要性以及对高校图书馆藏书特色化建设的几点构想等四个方面进行了分析和论述,并得出结论——加强高校图书馆的藏书特色化建设刻不容缓,且任重而道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