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几类特殊数字签名体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首先描述了几类特殊数字的签名体制,介绍了代理签名、群签名、盲签名和多重签名产生的背景与现状,对每一类签名体制进行了细分,给出这几类签名体制的典型签名方案,最后指出了这几类签名体制的相互结合和借鉴,并且对未来的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2.
RSA是应用最广泛的公钥密码体制之一,本文提出基于RSA的群盲签名方案.该方案可以安全地增加或撤消群成员;可以高效地实现群成员的增加或撤消群;也可适合大的群体使用;具备了基于大数分解困难性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3.
结合代理签名和盲签名,利用双线性映射,构造了一种新的基于身份的代理盲签名方案.通过分析表明,该方案不仅能满足代理盲签名所要求的所有性质,而且其效率也优于已有文献。  相似文献   

4.
提出一种公平的群盲签名方案。该方案结合了已有的公平盲签名和群签名思想,通过对Lysyanskaya和Ramzan的群盲签名方案增添公平属性而得到。由于能通过裁决方查看所签消息和追查消息的发送方,因此该方案能有效地阻止利用盲签名的匿名性进行犯罪的行为。  相似文献   

5.
基于RSA密码体制,利用扩展Euclidean算法构造了两种不可跟踪盲签名方案.方案比一般的盲签名方案就有更强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6.
分析了Qiu-Gu-Chen变形群签名体制的不足之处,提出了一种改进的群签名体制.新体制具有匿名性.满足了群签名应有的基本条件;可以抵抗伪造攻击;可通过签名者对一个签名消息的特定标记,削弱群的管理者(GM)在群中的特定权限,从而可以抵抗GM的重放攻击.  相似文献   

7.
为了能够抵抗已知的量子算法攻击,非交换密码已成为后量子密码时代的研究方向之一。采用非交换群构造了一个签名方案,并在此基础上设计了一个盲签名方案。新方案的安全性依赖于单位三角矩阵群的对角自同构群上的离散对数问题。新的盲签名方案满足盲性和多一不可伪造性安全,并且只需要更短的公钥和更少的存储空间;采用平方-乘算法计算两个自同构的乘积,减少了计算成本。  相似文献   

8.
目的设计一个新的、安全的量子盲签名方案。方法利用5粒子Cluster态作为量子信道联系签名参与者。基于量子隐形传态,签名参与者通过对自己所持有的粒子测量,来完成消息盲化、签名及验证。结果通过安全分析,得到一个可行、安全的量子盲签名方案。结论用这种方法构造的签名方案可以应用在电子支付、电子选举等领域,很有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9.
为了提高代理盲签名的实用性及安全性,结合秘密共享体制,在基于身份的密码体制下,提出一种新的盲代理盲签名方案.本方案中,我们将盲签名和代理签名结合,使得到的盲代理盲签名方案具有代理签名的权力委托和盲签名的消息匿名性和不可追踪性等特点;同时对代理签名者进行盲化,使得任何人不能从签名中知道代理签名者的身份.在基于身份的密码体制下,引入秘密共享机制,很好的防止了代理签名者权力滥用的问题.本方案具有更好的灵活性、更高的安全性等特性.  相似文献   

10.
为进一步完善ELGam al盲签名体制,研究了基于ELGam al签名方程的盲签名方案。概述了盲签名的定义及其分类标准,基于不同的签名方程,和有限域上离散对数难解性假设,得到了相应的强盲签名和弱盲签名方案。首次系统地对不同的ELGam al签名方程进行了盲性研究,并对每个盲签名方案进行了盲性分析和安全性分析。  相似文献   

11.
多代理签名是一种特殊的数字签名技术,它允许一个原始签名人授权给一组代理签名人,让他们替代行使签名权.在盲签名中,消息的内容对签名者是不可见的,签名被用户泄露后,签名者不能追踪签名.结合多代理签名和盲签名,基于双线性配对首先设计了一个安全有效的多代理盲签名方案.该方案实现了多个代理签名人进行盲签名和公开信道授权.  相似文献   

12.
针对Alghazzawi等提出的一种基于ECC的代理盲签名方案具有的可伪造性、可追踪性等不安全特点,改进了原方案的代理签名秘钥,重新设计了盲签名方法,提出了一种安全的代理盲签名方案,并证明了新方案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13.
Efficient ID-Based Proxy Blind Signature Scheme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0 Introduction Ablind signature, primitively introduced by Chaum[1], plays a central role in cryptographic protocols such as e-voting,e-payment that require user anonym- ity[2,3]. Such a signature allows a user to obtain a signa- ture of a message in a wa…  相似文献   

14.
将指定验证者的功能引进代理盲签名中,提出一种新的签名方案称为具有指定验证者的代理盲签名方案.代理签名者可以代表原始签名者对消息进行盲签名,只有消息拥有者指定的验证者验证代理签名的有效性.安全性分析表明新方案是安全的.  相似文献   

15.
An identity-based proxy blind signature scheme from bilinear pairings is introduced, which combines the advantages of proxy signature and blind signature. Furthermore, our scheme can prevent the original signer from generating the proxy blind signature, thus the profits of the proxy signer are guaranteed. We introduce bilinear pairings to minimize computational overhead and to improve the related performance of our scheme. In addition, the proxy blind signature presented is non-repudiable and it fulfills perfectly the security requirements of a proxy blind signature.  相似文献   

16.
在代理签名中,原始签名人可以将数字签名的权力委托给代理签名人;而在盲签名方案中,签名者不能看到被签的消息的内容,签名被拥有者公布后,签名者不能追踪签名.针对陈玲玲等提出基于身份的代理盲签名方案进行分析,指出其代理密钥的生成时不安全的且签名是可追踪的,并提出了一个改进的方案.改进后的方案克服了原有的不安全,且效率更高.  相似文献   

17.
利用双线性对,在基于身份的签名方案中使用两个不同的盲化因子对签名者的提交进行盲化,给出一个新的基于身份的盲签名方案.方案中具有最少的对运算,因此其比类似方案更为高效.并且,新方案可证明是安全的.  相似文献   

18.
0 Introduction The concept of blind signature was firstly intro- duced by David Chaum in 1982[1]. Since then, scholars have tried their best to propose various blind signature schemes and applied them to some security systems, such as e-cash and e-voting …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