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代江龙 《大众科学.科学研究与实践》2007,(9)
十八世纪法国启蒙思想家卢梭的民主哲学观无疑是世界民主进程的一块奠基石。在几百年后的今天,他关于社会、国家、法律的解答对于民主立法的依旧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我国《物权法》制定与颁布的过程也充分发挥了人民大众的力量,闪耀着卢梭哲学思想的民主光辉。在现代民主思潮下,立法势必朝着更为民主化的方向前进。 相似文献
2.
公众参与立法的广度和深度是评价一国立法民主化水平的重要指标。从《物权法》制定过程中的公众参与来看,中国当前立法的公众参与,在显现出参与广度扩大化、参与深度增强化和参与主体群体化趋势的同时,也存在制度化建设不够、组织化程度不高和参与能力不均衡等问题。这些问题的解决有赖于相关制度建设的加强、利益表达渠道的拓展和公众参与能力的提高。 相似文献
3.
论述中国物权法对中国船舶登记制度产生的影响以及随之带来的法律启发,同时尝试对中国海事立法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4.
在众多论述物权法立法意义的著作当中,无一不把"物权法是实行和发展市场经济的必然要求"列为其中一点。物权法与市场经济究竟存在什么必然的联系呢?本文将从物权法的核心价值出发,分别是确认财产,利用财产和救济保护财产,结合经济学的分析,解答这个问题。本文的逻辑是分析为什么这部法律会对经济产生作用,以及物权法如何维护和引导市场经济。 相似文献
5.
腐败现象的实质是对公共权力的滥用,公权力与私权利在同一法律体系之中能否得到平衡,这是反庸倡廉的关键。而不动产等私权利界定模糊,是导致土地领域内腐败行为的重要原因之一。物权法对公民私有财产的平等保护以及对土地征收制度的规定,对于完善我国反腐败的法律体系有着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6.
蒋敏露 《大众科学.科学研究与实践》2007,(5)
在1996年和1997年的中国宪法学界,出现了关于"良性违宪"的热烈讨论,这次讨论的主题对于中国的宪政建设具有重要意义,因为它涉及到中国宪法的理论,制度以及人民群众的宪法观念等问题,而这些问题实际上一直阻碍着中国宪政的进一步发展和中国法治建设。本文因此对"良性违宪"这一问题进行分析,从中思考我国宪法制度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7.
地方立法的价值取向问题是地方立法的基本问题。进行地方立法工作,首先必须具备正确的地方立法价值取向。地方立法在价值取向上应当始终把握民主、科学、公平、民权等基本价值。此外,现阶段的地方立法在价值取向上还应当注重合作价值、精细化价值以及自主性价值等。 相似文献
8.
于雯雯 《贵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5):46-52
"全球化"已经成为当今时代的主流性发展趋势。在全球化的背景下,作为财产法的重要组成部分,物权法也出现了新的发展趋势。以动产担保为主要视角来考察,其发展趋势主要包括:全球化视野下的物权法重视充分发挥物的效用,表现为扩大了担保物的范围;兼顾了担保物的使用价值和交换价值;发挥了担保物的集合效应。全球化视野下的物权法尊重当事人的意思自治,表现为非典型担保类型日趋丰富;担保物权制度的设计更加自由。全球化视野下的物权法侧重于成文法的合理构建。 相似文献
9.
本文主要通过对萧山民营经济发展过程及现状的分析和研究,发现和揭示了民营经济发展过程中"由弱变强、由小变大、由劣变优"的独特现象--"马兰头"现象,并根据其这一特性和规律,提出了提升民营经济发展水平的具体建议措施. 相似文献
10.
11.
地方经济发展与农村城镇化良性互动研究——以襄樊市为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郭荣朝 《西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2,38(3):80-83
分析了地方经济与城镇化的关系和襄樊市小城镇建设的具体情况,并提出了襄樊市小城镇建设与地方经济发展良性互动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2.
张志文 《重庆工商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4,(2)
在对法律发现的理解上,主要有两种观点:一是从法的起源角度,二是从法的适用的角度。目前,学界则更多是从司法视角去透视法律发现理论,立法立场的法律发现观鲜有提及。为此,以历史法学为切入点详细剖析立法立场的法律发现观的产生背景、观点及其影响,进而期待对该理论有个全景式理解。 相似文献
13.
王莉 《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14,(18):29-31
为党政机关立法决策提供信息服务是公共图书馆的主要工作之一。以湖北省图书馆为例,介绍了公共图书馆为党政机关立法决策提供的信息服务的特点,提出了提高服务水平的措施。 相似文献
14.
城镇化与工业化是现代化的两大引擎。城镇化离不开工业化的发展,两者相辅相成、相互促进。只有选择走工业化城镇化互动发展的道路,才能避免工业化城镇化进程不同步、不协调所造成的经济和社会问题,才能顺利实现新型城镇化。 相似文献
15.
马丽萍 《大众科学.科学研究与实践》2007,(15)
立法技术与立法问题相伴而生,但中国对立法技术的专门研究并不充实。2006年6月24日,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二十二次会议,将《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草案)》首次提交审议,引起了学术界对立法技术讨论的热潮。近日,青海省人大常委会主任会议通过了《青海省人大常委会立法技术规范》,并以常委会文件的形式印发施行,这种将立法过程中积累的成熟经验用规范性文件的形式确定下来的做法,将立法技术独立的价值和存在的意义提到了一个不容忽视的平台上。 相似文献
16.
安徽需尽快出台《安徽省社会科学普及条例》,以提升人口素质。该《条例》在属性定位上应明确其在省内社会科学普及工作中的基本法、主干法和综合法地位,在立法要求上要立足于安徽的客观实际,在立法内容上应将社会科学普及力量薄弱、各类软硬件要素投入保障不足等问题作为核心规制对象,在立法框架上可安排总则、内容与形式等七个章节。同时,立... 相似文献
17.
孙新凯 《贵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2):155-160
已有的"完句"研究多是从传统语法即结构语言学方法论下展开的。本文提出一种观点即:把"完句"与句子生成过程联系起来,不提或者严格限制"完句成分"的使用,考察句子完整自足所需要的除句子主干之外的各种范畴形式,探讨把完句作为一种视角展开汉语范畴研究的可能性;文章以时间范畴为例,证明时间语义成分在完句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时间参照影响句子自足性。 相似文献
18.
SUN Yixuan 《科技信息》2008,(20)
自然资源保护是世界各国高度重视的问题,许多国家建立了较为完善的自然资源立法体系。我国的自然境资源立法虽然已基本形成体系,但是仍然存在着若干方面的问题。本文通过对瑞典的自然资源立法状况进行分析,借鉴其先进的立法经验,从我国的实际情况出发,提出了完善我国环境资源立法的若干建议和对策。 相似文献
19.
吴蜀红 《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5,15(11):107-108
通过对我国“信息公开第一案”的分析,探讨了我国政府信息公开立法的现状和特点,并对建构我国政府信息公开立法进行了分析和思考。 相似文献
20.
治理职务犯罪,要立足于中国的国情,深入了解职务犯罪的成因及特点。仅仅依靠事后的惩罚规制职务犯罪难以收到良好的效果,治理职务犯罪,更应该重视预防的作用,通过立法,构建一个合理的预防机制,不断缩小职务犯罪衍生的土壤。唯有此,我们才能走出职务犯罪屡禁不绝的怪圈。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