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2.
随着现代竞技体育的发展和全民健身运动的开展,运动性疲劳与机体的恢复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和重视.因此,了解疲劳产生的机理和确定行之有效的指标评定方法,对消除疲劳、提高耐力运动能力以及增进健康有着十分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3.
如何尽快消除运动疲劳,提高运动竞技能力,是当今世界运动训练科学和运动医学领域中最为重要的正待解决的问题。关于运动疲劳的研究因认识和研究的方法不同,研究结果具有多种结论并各具特点。西医对疲劳的认识是从微观水平进行认识的随着近代分子生物学和分子生物化学的产生,以及先进的精密仪器的运用,主要采用解剖分子结构的观察来推断疲劳产生的原因,它强调用实验的数据来说明问题;而中医较注重整体的观念,强调以"养"为主,即调养生息,提倡机体的"阴阳平衡",注重身心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4.
运动性疲劳后的恢复过程是运动生理学、运动训练学界十分引人重视的研究课题。随着现代竞技运动水平的不断提高,运动强度越来越大。对适度的运动性疲劳,施以合理的恢复手段可以促进人体机能水平的不断提高。因此,训练效果的获得是在恢复期中,合理地安排运动后的恢复过程,就会加速运动性疲劳的消除,使训练对身体的影响在新的水平上获得适应性提高。随着现代体育运动的发展,通过研究和实践,人们的认识,已从没有疲劳就没有训练发展到“没有恢复就不能继续训练”。这就更突出运动后恢复过程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5.
运动疲劳研究综述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采用文献资料研究法,从运动学、生理学、生物化学以及心理学等多个角度对运动疲劳的产生原因、机制及疲劳的诊断、恢复的现状等热点问题进行阐述,并总结出今后运动性疲劳研究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6.
运动引起骨骼肌疲劳的微观机理的椭圆偏振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运动引起肌肉疲劳的研究长期来一直受到国内外体育卫生、运动医疗研究机构的关注,目前研究工作开始从局部到整体,从宏观到微观,但还是比较集中在运动引起肌肉疲劳的宏观发生机理方面的研究,其中包括内分泌的变化,某些生化物质与能量的代谢以及针对这些变化提出的各种预防和解除疲劳的措施‘一引。本工作在利用自制的瞬态椭圆偏振仪及微张力测试仪的基础上卜一sj从分子水平探索运动引起肌肉疲劳的微观机理,研究的结果表明,运动致使疲劳主要是由于肌细胞内ATP在肌纤维收缩过程中大量消耗,以致肌球蛋白横桥和肌动蛋白之间的交联键因…  相似文献   

7.
本文通过观察与分析极量运动疲劳时某些生理指标的变化,说明过性极量运动外周疲劳的发生机制可能首先不在中枢,而是在外周。  相似文献   

8.
中医对运动疲劳认识已久,对疲劳的消除方法多种多样,本文就中医对运动疲劳的产生,对运动疲劳的分型,运动疲劳的治疗做了一综述。  相似文献   

9.
27名体育系男生完成30次短间歇纵跳,测定其运动能力和生物力学指标的变化,同时测定运动前后的腿部静力力量和视-足反应时,揭示短时间、高强度运动疲劳的生物学规律,为运动训练实践中对疲劳的认识和评价提供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10.
钙与运动疲劳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钙不仅促进机体的生长发育,维持组织细胞机能的正常运转,而且影响着机体的运动能力与肌肉疲劳。从线粒体聚钙、肌浆网钙转运,游离钱的改变等方面阐述了钙离子与运动疲劳的关系。提示维持体内钙稳定,对提高运动能力、减缓运动疲劳的出现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1.
运用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哲学原理和辨证唯物主义的观点,从中西医学的起源、发展及其异同比较,综合分析了二者各自的历史文化背景、现实特点以及发展趋势等,阐明了中西医学是相互对立的两套理论体系,但二者并非毫不相干,而是前后相通的两道门.作者认为中西医的交融、结合是历史的必然,既符合时立统一的规律,又符合科学发展观.  相似文献   

12.
浅谈中医药在运动性疲劳中的应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中医药是我国的国粹,把中医药理论应用于运动性疲劳的恢复具有独特的优势。本阐述了中医对运动性疲劳的认识及中医药在抗运动性疲劳中的作用,指出了中医药在抗运动性疲劳应用中存在的一些问题。  相似文献   

13.
计算机辅助诊断在中西医结合上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分析计算机辅助诊断(CAD)在中西医结合上的应用,论述近年来冠心病、慢性支气管炎、胃癌、血瘀证舌质、慢性肺原性心脏病急性发作期瘀证以及病毒性肝炎血瘀证等采用现代医学诊断的客观指标,利用CAD技术,实现中医辨证的客观化、标准化,提高临床诊断水平和效率  相似文献   

14.
中西医结合治疗原发性肾病综合症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原发性肾病综合症的临床疗效,并初步探讨其机理.方法:选择68例中医辨证为脾肾阳虚兼挟血瘀湿浊的PNS患者,随机分对照组33例,用标准激素治疗.治疗组35例,在标准激素治疗基础上加服中药汤剂.结果:治疗组能明显改善症状和体征,减少尿蛋白,降低血粘度及血脂水平(P均<0.01).治疗组总有效率达91.42%,明显优于对照组78.78%(P<0.01).  相似文献   

15.
囊虫病是北方地区常见多发病,近年来其发病率有增加趋势。经资料调查证实,中西医药治疗囊虫病临床均获得良好的效果,并积累了一定的经验。现将近些年中西医药治疗囊虫病的概况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16.
整肤疗法对运动性疲劳的恢复效果及机制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实验观察法,将45名受试者随即分成自然恢复组、推拿组和整肤疗法组,通过运动性疲劳的造模,经过自然休息、推拿和整肤治疗各30min,检测比较各组运动前、后及治疗后的血乳酸、肌酸激酶、尿素氮、简单反应时等生理、生化指标以及RPE值。研究发现:运动性疲劳后,受试者的各项生理、生化指标均明显改变。经过休息或治疗后,指标变化不大,各组之间无明显差异;至次日晨,推拿组和整肤疗法组除了肌酸激酶外,其它指标基本上都恢复至正常,而自然恢复组多项指标没有恢复到正常水平。得出:整肤疗法对运动性疲劳的恢复具有较好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7.
在阐述疲劳概念的基础上,分析了运动后出现的“显性疲劳”与“隐性疲劳”的种种现象,并根据综述了目前与运动疲劳机制相关的几大学说:1)大脑皮层紊乱学说;2)神经内分泌学说;3)谷酰胺学说;4)氨基酸色氨酸减少学说;5)能量物质耗竭学说;6)训练单调学说;7)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学说;8)心理生物现象学说;9细胞因子学说。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寒冷性荨麻疹的疗效.方法 104例患者随机分为甲组和乙组(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乙组采用西医治疗.结果治疗组的疗效显著高于对照组.结论采用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寒冷性荨麻疹疗效较好,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9.
蒙西医结合治疗冠心病心绞痛132例疗效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提高冠心病、心绞痛疗效,对132例冠心病心绞病患者采用内服心痛定、消心痛的基础上加用蒙药五味清浊散、清心红花七味散、十七味沉香散、绍沙-3味汤与对照组内服心痛定、消心痛组106例对照观察.结果表明,治疗组对心绞痛及心电图疗效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蒙西医结合治疗为一可行的有效疗法.  相似文献   

20.
目的比较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胰腺炎与西医保守治疗急性胰腺炎二者的疗效。方法将98例急性胰腺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43例给予西医治疗,而治疗组55例患者给予中西医结合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疗效。结果治疗组的住院时间及显效时间均较对照组明显缩短(P<0.01)。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胰腺炎效果明显优于单用西医保守治疗,它能提高疗效、缩短病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