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二元结构训练理论认为,体能与技术是该理论构建基础,其关系是分别存在的。然而运动训练的最终目的是发展竞技能力提高专项运动成绩,体能与技术是发展专项竞技能力的重要因素,而其中早期专项化、专门化训练过程中体能与技术的相互转化才是竞技能力发展的关键。因此,对于体能与技术的理解以及相互关系问题的认识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2.
一元训练理论的探索始于20世纪五六十年代,近几年被正式提出并建立了基本的理论体系.一种新理论的产生必然有着其优越性,也会存在不足之处.为了支持一元训练理论,并使其不断完善,更好的发展,本文通过查阅大量的文献资料、专家访谈及自身训练体会,从正反两个方面对一元训练理论进行了论述,结论:①周期理论,顺应时代的发展,可以说与时俱进.②专项化训练的思路具有针对性,更有利于专项成绩的提高.③技能训练先于体能的训练的顺序更合理.④一元训练理论的概念表述有待研究.⑤一元训练理论体系不完整,具体实施困难.  相似文献   

3.
本文通过对训练原理、原则的思辨与认识,并对一般与专项训练结合原则的产生与发展进行剖析,最后提出了训练专项化原则。  相似文献   

4.
有氧耐力在足球运动占有不容忽视的比例.由于认识和训练上的差距.长时间地奔跑并在奔跑中完成各种技术动作和对抗已成为我国运动员赶超世界先近水平的制约因素之一.从理论和训练实践两个方面重新认识和实施有氧训练,是提高我国足球运动员专项体能的关键.  相似文献   

5.
现代高水平的训练越来越向最大成绩和深入的专项化、个体化的方向发展。主张"以赛代练",训练方法上只安排专项性训练就行了。传统的训练理受到了挑战论。本研究认为:经典周期理论的精髓在于它提出了应以运动员竞技状态的发展规律来划分训练周期,并安排训练。这是完全正确的,是符合人体自身的机能状态变化的生物学规律的。  相似文献   

6.
在分析马特维耶夫周期训练理论的基础上,对如何使该理论更加符合时代的需求进行了探讨;提出应强调训练的个体化、专项化,淡化一般训练和专项训练的界限,提高必要的训练强度,积极主动地促成竞技状态的形成,实现训练的"效益最大化".  相似文献   

7.
曹晓东  蒋荣  夏成前 《科技信息》2009,(34):I0273-I0274
对运动训练理论与方法中的间歇训练法的认知,一般认为间歇训练法常用于周期性项目训练之中,主要用于全面提高运动员的体能。由于非周期项目训练的技术与战术特点的不同要求,采用重复训练与变换训练以及竞赛训练法效果较好。本文通过足球训练中运用间歇训练法的实验研究,探讨间歇训练法对呼吸与心血管系统、足球专项身体素质、足球基本技术与战术3方面的积极作用,试图进一步拓宽间歇训练法的运用范围。  相似文献   

8.
在全面应对省运会的击剑训练中,针对青少年击剑训练缺乏系统化训练的问题,运用木桶训练理论,指导青少年击剑运动员体能训练,具体措施包括:(1)统一教练员、运动员训练思路,明晰木桶训练理论;(2)科学测评各类体能,找体能强项与弱项,提出针对性体能训练方案;(3)及时评估训练效果、及时调整、及时反馈;(4)科学对待、合理安排体能训练;(5)重视关键素质训练;(6)强调均衡、系统安排运动负荷原则;(7)突出项目核心要素训练.以上体能训练实施后,取得了不俗的成果,为后续击剑体能训练积累了经验,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9.
运动训练以生命为载体,生命全周期的存在决定了运动训练全周期的存在.在运动训练全周期中,其早期端对全周期的影响至关重要,甚至决定着全周期的整体性结果,而早期端运作的重要形式是早期专项化训练.本文结合自身实践对此理论进行了再认识,并分析了产生早期专项化训练误区的原因.  相似文献   

10.
功能性训练是最先进的训练理念之一,广泛的运用于高水平运动员的训练中,但是在高校运动专项教学中的运用较少。以功能性训练对大学网球专项学生体能的影响为研究对象,采用实验法分析实验前后网球专项学生的体能变化情况;结果表明,功能性训练相比较与传统的体能训练手段,更为全面系统,针对性更强,在提升网球专项学生体能素质方面发挥着更为积极的作用;功能性训练中肌肉激活训练、负重训练,灵敏素质训练和躯干稳定动作模式和恢复训练等多方面的内容,分别对肌肉力量、快速反应能力、腰腹部力量以及平衡能力等方面都具有更为显著性的提升效果,可以为网球专项学生技术发挥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1.
多年来,体操早期专项化训练一直被各国所重视,它对于体操后备力量的培养、促进体操竞技水平提高起到了积极的作用。竞技体操早期专项化训练是体操发展的必然规律,它体现了两个方面的含义:早期专项化是基础性训练;早期专项化是准备性训练。无论是基础性训练,还是准备性训练,体操初级训练都应该是在扎实的专项身体素质练习的前提下的基本技术练习和体操意识培养。科学的早期专项身体素质训练所打下的基础无疑对未来发展运动技术水平起到直接作用。  相似文献   

12.
通过文献资料研究法,对少年儿童专项化训练的可行性进行了分析,认为只要不用成年人的专项化训练手段,不搞扼杀身体发展的狭窄的专项化训练,对少年儿童进行专项化训练,不但是可行的,而且是有利的.  相似文献   

13.
在高校体育竞技健美操运动竞赛体系下,专项耐力是运动员在高强度比赛中能够稳定发挥的重要保障。根据大学生运动员的特点和训练目标,基于运动训练学原理选择合适的训练内容。在体能自行车、越野跑、跳绳等一般耐力训练中融入基础动作组合的重复、间歇训练和一般力量训练,提高竞技健美操运动员的体能储备、一般耐力水平。专项耐力训练则根据竞赛组别制定训练目标,进行学年、学期大周期训练安排,适当安排大强度、中度运动量的训练内容。在训练过程中,机动调整耐力训练间隔和训练负荷,以促进训练效果的积累;为避免运动员在专项耐力训练中出现倦怠,需丰富耐力训练方法与内容。  相似文献   

14.
武泉华 《山西科技》2005,(3):94-94,101
在运动训练学的理论背景下,从选材的角度和运动素质发展敏感期的角度讨论儿童少年早期训练的必要性、正确性,而不是以专项化为主的早期训练。  相似文献   

15.
高原训练已经应用到几乎包括了所有的奥运会比赛项目,将各竞技运动项目高原训练的结果按照项群理论进行分类汇总发现:高原训练都是以提高运动员的体能来促进竞技能力发展为主要目的,对体能主导类项目运动员成绩的提高具有训练学意义。高原特殊的地理环境丰富了运动训练的手段。  相似文献   

16.
优秀跨栏运动员孙雅薇备战全运会赛前训练阶段,运动在能力、运动技术,体能伤病等方面存在一些问题,和全国一些对手存在差距。针对这些情况,运用传感器和运动视频做了详细的力学测试,制定有效的训练方案设计,在有限时间内克服伤病的影响,创新训练方法。从冬训到夏训的完成了主要训练目标任务,把伤病治疗与训练提高相结合,把综合能力的提升贯彻到训练的各个环节和过程,加强技术细节和针对性训练,突出专项技术和能力,把握全程栏节奏,改善起跑与后程栏速度,在第十二届全运会上跑出了第二名的好成绩。希望其中测试分析和训练安排能够对今后跨栏训练有所借鉴。  相似文献   

17.
史跃峰 《科技信息》2010,(32):288-289
本文采用文献资料调研、专家访谈、问卷调查、数理统计等研究方法,对我国足球运动员体能特征及其训练进行了探索.结果表明,体能是一个复杂的结构系统。足球运动员身体形态粗壮,有氧与无氧能力表现为非衡补偿性,身体素质以速度力量组合为主;位置技术与体能特征关系密切;我国足球界在训练思维理念、体能特征认识两个层面上均存在不同程度的问题。  相似文献   

18.
张丽娜 《科技资讯》2009,(21):181-181
运用文献综述法,对青少年业余田径运动受训练进行探讨。全面发展身体素质,掌握多种运动技能,是提高专项运动成绩的基础保证;运动负荷的安排与调节是提高专项运动成绩的重要方法和手段;重视速度训练不仅要从认识上加强,还要从方法上着手;而心理训练又是运动训练和比赛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必须贯穿整个训练过程。  相似文献   

19.
一元训练理论是融合技术和体能两个因素进行的综合训练理论,通过对人体身体机能的规律研究以及运动技能的改进,研发先进的训练手段和方法.对教学实践中一元训练理论的应用方法进行详细的探讨和论述,明确其在乒乓球训练中的作用和意义.  相似文献   

20.
运用查阅文献资料的方法,通过逻辑分析,对运动训练周期理论的产生背景、理论核心和现今人们对运动训练周期理论的认识进行了全面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对以马特维耶夫为代表的训练周期理论应持的科学态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