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中世纪,英国与法国的等级代表权力机关———议会与三级会议产生后出现了截然不同的命运,这是因为英国议会是人民斗争、限制王权的结果,而法国的三级会议却是王权加强的需要和结果,议会和三级会议本身就有许多的不同。此外,英法两国不同的政治传统、中世纪末期不同的政治发展趋向以及百年战争、宗教改革等重大历史事件对两国的不同影响也是导致两者不同命运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2.
在欧洲的文明史上,中世纪常被称为“黑暗时代”。从公元11世纪起,随着工商业的发展,自发地形成了一个市民阶层和一座座由市民自治的城市。到公元12世纪,自治性的大学应运而生。尽管欧洲中世纪大学的自治是以专制统治者(国王和教会)所给予的特权为基础,但是,欧洲中世纪的城市自治和大学自治,既为现代意义上的市民社会和大学自治开创了先河,也为人类社会的发展指引了前进的方向。正是在这种意义上,中世纪的城市自治和大学自治,是欧洲黑暗时代的两盏明灯。而自治的中世纪大学与自治的中世纪城市相比,无疑是这两盏明灯中最明亮的一盏。  相似文献   

3.
中世纪城市法是这个历史时期所形成的灿烂成果,其中关于城市市民权的规定更是其灵魂所在。市民阶级对于权利的要求直接推动了城市法的形成,形成之后的市民权也构成了城市法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中世纪城市法中关于市民权的规定十分丰富,有关于诉讼程序上权利的规定,更多的是关于实体权利的规定。  相似文献   

4.
宪法政治是近现代西方民主政治的重要组成部分。英国近代宪法被认为是世界宪法之母,而英国近代宪法是从中世纪的法律至上原则和制约王权的特殊法规基础之上发展而来的。由此,我们看到西方近现代宪法政治实是从西欧中世纪专制政治的母体中发展而来,而不是来源于古希腊和罗马的民主政治。  相似文献   

5.
作为近现代西方民主政治核心的议会政治。不是起源于古希腊、罗马的民主政治中,而是起源于中世纪.近现代英国的议会制度就是从中世纪的等级会议一脉相承地发展而来,而在欧洲中世纪中后期普遍存在的市民议会也为各地近现代议会制度的建立创造了条件。  相似文献   

6.
论罗马征服高卢对法国中世纪历史的影响──兼与英国中世纪史的比较徐鹤森公元前1世纪中叶,凯撒征眼了整个高卢。从此,高卢纳入了罗马帝国的版图。罗马统治高卢凡500年,不但在当时极大地改变了高卢社会的面貌,而且还对法国中世纪的历史进程产生了深刻的影响。这种...  相似文献   

7.
中世纪是欧洲历史整体发展的重要时期,11世纪以后,随着城市的兴起,工商业的发展,欧洲各民族地区逐步由彼此分散,相互隔绝走向相互联系,相互依赖,终于发展成为一个矛盾而统一的整体,由此产生了现代欧洲文明。  相似文献   

8.
论述了汉萨同盟的意义,指出汉萨同盟是德意志北部城市之间形成的商业、政治联盟,在欧洲中世纪的历史上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汉萨同盟是日耳曼人向东扩张和殖民过程中形成的。波罗的海沿岸地区城市的兴起和商业的发展、神圣罗马帝国的衰落以及海盗的猖獗等因素是汉萨同盟形成的重要因素。汉萨同盟的形成和发展极大地促进了西、北欧地区的经济联系,改善了该地区的商贸环境,对北海、波罗的海贸易区的形成和发展乃至中世纪西欧贸易区的形成都作出了重大贡献。  相似文献   

9.
对后世具有深远影响的大学在中世纪欧洲的兴起有其深刻的社会背景,是当时社会经济、政治、宗教发展的必然结果。首先,是欧洲社会对法律人才的需求、对行政人员的需求、对神学人才的需求;其次,是追求理性的需求;第三,教会对教育的压制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大学的产生和成熟;第四,大学的产生和存在与市民的支持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0.
<正>19世纪60年代,印象派绘画在法国兴起,取得了辉煌成就和巨大影响。他们的作品色彩鲜活,具有独特的立体感和动感。印象派大师们有着怎样的创作理念?作品中蕴含着哪些有趣的科学原理?法国大革命之后,到了19世纪,随着欧洲王室的衰落、民众力量的崛起,社会的主角从王公贵族变成了中产阶级市民。随着社会、经济和技术的发展,人们对绘画艺术的态度和要求也发  相似文献   

11.
在总结上海浦东新区潍坊街道社区居委会民主建设实践经验的基础上,对中国城市社区自治的发展进行了客观评价,分析了当前推进社区自治的难点和阻力.研究认为政府让渡空间,培育社区自治的土壤;发挥社会中介组织和社团组织的作用,形成社区自治的良性机制;健全组织制度,强化社区居委会组织自身的自治功能;提高居民素质,增强自治意识,是实现中国城市社区自治目标的基本思路和对策.  相似文献   

12.
人之为人、审美之为审美、美学之为美学曾经是一个美丽的神话.在20世纪,这个神话已经破灭,并开始了人性自觉、审美自觉与美学自觉.这意味着美学的生命论的转向.美学开始了对于个体生命的关注,并且从对于主客关系的关注转向了对于超主客关系的关注,从知识论的美学转向了智慧型的美学.  相似文献   

13.
正确处理公民权利与政府权力的关系,在矛盾中探求解决机制,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题中之义。本文分析了私权利优位主义与公权力优位主义在"零和博弈"框架下的局限,进而指出以"正和博弈"视角研究两者的平衡、互动关系要从政府、公民以及社会组织三个方面来进行。  相似文献   

14.
自20世纪下半叶开始,政府行政改革认为政府应成为社会向前发展的"掌舵者"而非"划桨者",政府应当以实现人民的最大利益为其宗旨,是一个"公民本位"的服务型政府,特别是基于公共管理的"效率与公平"的理念,从思想上树立"满足公民所需"、"尊重公民意愿"和"重视公民参与"的政府行政观念。然而,无论政府承担何种职能,公众对政府公信力的评价才是至关重要的"一杆秤"。  相似文献   

15.
20世纪中国的文化转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中国文化的现代化转型分两期 ,一是 2 0世纪初的五四文化转型 ,二是 2 0世纪末的“新时期”文化转型。中国文化由古典到现代的转化表现在“群体本位文化”到“个体本位文化”、“伦理本位文化”到“感性本位文化”、“长老型文化”到“青春型文化”等若干方面  相似文献   

16.
对主体性失落的警惕--丰子恺的艺术观与科学观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丰子恺的科学观和艺术观,是对立地存在的,两者之间有极强的依赖关联性.20世纪初,丰子恺从对西方绘画史的考察中,敏感地意识到了现代科学的实用精神正对传统的艺术精神产生着破坏作用.为了遏止这种破坏作用的进一步发生,维护艺术的独立地位,丰子恺详细论述了科学和艺术之间的不同,进而建立起他自己的科学观与艺术观.在这种"科学-艺术"的对待考察中,丰子恺的关注焦点,乃在于讨论"心-物"之间的对待关系,或者说,在于探讨人的精神世界(包括艺术与审美)在整个世界中的地位与作用,强调的,正是"我思"主体.因此,对丰子恺来说,对主体性失落的警惕,乃是他讨论科学与艺术问题的最原初的思想动机与总纲,其对艺术独立性的维护,用意正在于维护人的精神、意识、人格的独立性,或者说,正在于维护"我思"主体.  相似文献   

17.
沉默权制度起源于17世纪英国普通法的支持者反对教会和国王、争取宗教和宪法自由的斗争中,其基本含义是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对司法官员的讯问有陈述和不陈述的自由和权利,其理论基础主要在于高度尊重人的主体性和独立的人格尊严,其诉讼价值在于落实无罪推定原则、保障 人权、促进司法公正。近年来,英国对沉默权加以重大限制的真正动因在于它不利于打击犯罪。我国应建立有限制的沉默权制度,并设置一些与之相配套的保障制度。  相似文献   

18.
19世纪英国迅猛增长的工业化城市中,公共卫生问题日益突现。英国政府在1830年以后加强了在这一领域的政策干预。19世纪英国公共卫生政策领域中,中央与地方的关系出现了明显的张力,这是一个十分突出而关键的问题。对这一问题进行深入的分析,有助于我们更好地考察英国公共卫生政策的历史演进。  相似文献   

19.
:2 0世纪 80年代中期以后 ,小说叙事形态之所以会不断发生衍变 ,西方思潮的侵入是促使变革发生的强大动力之一。进一步考察又可发现 ,在这种衍变过程中 ,西方观念的驱动 ,又常常是与对传统的反思和创化绞结在一起的。质而言之 ,这也是一个民族性由传统走向现代的过程 ,是民族化的现代化过程  相似文献   

20.
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要建设职能科学、结构优化、廉洁高效、人民满意的服务型政府。要想建设好服务型政府,其中一个重要的措施就是信息公开,是保护公民知情权的一项重要保障制度。服务型政府的概念、内涵和信息公开制度需进一步澄清,重点是搞清楚目前我国信息公开对服务型政府的价值作用和存在的问题及应采取的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