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12 毫秒
1.
时下,一些企业为根治安全隐患,对自身工作中存在的不安全因素和薄弱环节,以“自我揭短、自亮家丑”的形式和盘托出。诚然.在安全工作中能经常发现、揭露自己的不足,是不小的进步,但更重要的是如何正确对待它,因为“补短”比“揭短”更重要。  相似文献   

2.
《河岸》中的库东亮是生活于当代中国的“零余者”,他的自我放逐反映了当代中国人因文化之“根”失落而产生的一种普遍漂泊感。库东亮对文化革命的拒绝宣告了人的主体意识的回归,这使他的寻根成功有了某种可能。这个人物是苏童对20世纪“零余者”形象的丰富和发展。  相似文献   

3.
试论郑板桥的文学思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生活于清代中叶的郑板桥,是所谓“扬州八怪”之一。当然,八怪是就画坛中崛起的新画派而言,不是指文坛里的事。然而,郑板桥的“怪”,与其他七怪不同,是贯通于画坛和文坛的。在清代文学领域内,他也可算一怪。这“怪”,就是与众不同,与正统相违,表现为他文学思想中的一些特点。郑板桥并没有讨论文学理论的专著,他的文学思想散见于他的诗词书信之中。他有关文学的议论虽不集中,但其中心思想是明确的,其矛头是指向当时诗文创作的一些弊端的。  相似文献   

4.
魏明帝曹rong在位期间实施“权法之治”,在专制用权,实施法治这两个主要方面,他与秦始皇,汉武帝有一定的共通之处,在“宰官治民”方面,虽然也存在一些弊政,但他注重法制和吏治,依法管理官吏,基本上保证了当时政治的清明。与“宰官治民”相比,魏明帝在处理充治集团上层关系,维护皇权方面的失误较为显著。  相似文献   

5.
申梦霞 《科技潮》2010,(7):27-28
最近,围绕某位著名“养生”专家的争论,终于以卫生部的出面表态而趋于平息。但在他借助媒体宣传平地“走红”的背后,却暴露出健康意识不断增强的国人在医学知识方面的普遍匮乏,以及在追求健康生活过程中的盲目。面对记者的采访,脑血管病专家王拥军就坦言:在门诊过程中他最痛心的就是病人经常凭借广告或媒体的健康宣讲自己想一些治疗手段。尽管事前记者已经对脑血管病作了一些“功课”,但在采访中,仍对他所披露的一些情况感到惊讶。  相似文献   

6.
《世界知识》2010,(5):71-71
在众多的欧洲涂鸦者中,有个出名的神秘人物……涂鸦大师班克斯。人们只知道他出生于1974年,14岁开始玩涂鸦,但至今没人搞清他长什么样子。他的作品遍布英国各大城市的街道、墙壁、桥梁和公共建筑物上,甚至一些被认为“神圣的”区域和标志性建筑也“不能幸免”。比如,班克斯曾在伦敦著名的特拉法尔加广场涂鸦,称该广场为“特定暴乱区”,  相似文献   

7.
在中国新时期“先锋小说”的板块上,马原写下了亮丽的一笔。这主要不是依赖他作品的内容,更多的则是他那恶作剧般小说叙述的“陌生化”形式。其最大的意义在于他有意识地创作了“活页小说”,形成类似“元小说”的效果。但马原最终被读者抛弃与他最初被读者接受一样,都是因为“形式”,这是他个人的悲剧,也是中国新时期“先锋小说”的悲剧。  相似文献   

8.
看字面意思就知道,“亮白”中的“亮”是指提升牙齿的光泽感,“白”是指改善牙齿的颜色。那么,含有美白成分的美白牙膏,究竟能不能亮白我们的牙齿呢?  相似文献   

9.
目前,史学界仍普遍坚持严嵩为“奸臣”的传统论点,但同时对一些有关严嵩的传统史料也一直存有争议。在简要介绍前人对严嵩的相关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从有关严嵩“媚君邀宠,窃弄威柄”,“残害忠良”,“废弛边防”,“贪污受贿”这四个方面谈了一些看法,认为虽然严嵩确有不少值得非议之处,但他在历史上也做过不少有意义的事情,曾起过积极的作用,这些客观历史业绩是不应被有意淡化甚至抹杀的。  相似文献   

10.
王震是三槐王氏子弟中比较有名气的人物,一生多姿多彩。虽然他在政治上。比较偏向于王安石的“改革”。但由于他正直的性格,又使他与新党中的一些政治投机分子格格不入,并最终被排挤出朝廷。同时,他也与当时的人有交往,展示了他才的一面。  相似文献   

11.
刘希夷,初唐著名诗人,河南汝州人氏。在由初唐诗风到盛唐诗风转变的过程中,刘希夷做出了杰出的成就。闻一多曾高度评价过他的诗歌创作。然而,就是这么一位有着巨大功勋的诗人,学界在20世纪对他的研究却显得相当寂寥,一则因为可参考的资料太少,二则也有不够重视的因素。笔者就这些很有限的研究作了一个总结性的回顾,拟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刘过在南宋以“诗侠”著称,到元末,其人格精神在以杨维祯为首的“铁崖”派手中被大为肯定,这种肯定一直影响到明清。其诗词也屡被收选入集,这正说明了他在后世引起了较广泛的注意,产生了较大的影响。后世对其褒贬不一,也印证了他的复杂性和他并不寂寞的地位。  相似文献   

13.
《粤风续九》载有曾光国所"述"的《始造歌者刘三妹遗迹》一文,《古今图书集成》引录有曾光国协撰的康熙《贵县志》关于"西山歌仙石"的记载。这两则材料不仅为我们准确地把握清代的"刘三姐"文字传播系统提供了可靠的文献支撑,而且为深入分析口传刘三姐故事中的"禁歌"情节等提供了重要的线索,其文献价值不容忽视。  相似文献   

14.
刘敞是北宋时期我国著名的经学家、史学家和文学家,他学问博洽,尤其在经学、史学两方面贡献突出,在诗歌 创作方面也有其特点和成就。通过对刘敞的行年、学识的简单梳理考略,可以帮助读者更全面了解刘敞,井在一定程度 上弥补长期以来国内外学者对其研究的空缺。  相似文献   

15.
刘辰翁的诗在宋元之交的诗坛上极有特色,往往在清新优美的自然风景的吟咏的同时,抒发深沉的家国之恨和黍离之悲,其诗风超越江西诗派和江湖诗派之外,在由宋诗向元诗过渡的诗史历程中具有承前启后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6.
元初诗文评论家刘将孙的《如心室画记》一文很明显地反映他文艺观念上的师心倾向。他的“如心说”一定程度上继承并绾合了前人“师法内心”和“师法自然”二义,丰富了中国古代“师心说”的内涵,并且他将这样一种观念贯穿于他整个的文学批评中。刘将孙的师心倾向既受父辈的影响,也有对他们的超越。他的师心言论使他迥异时俗.这也是元初庐陵文风屡受批评的一个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7.
“正名”问题贯通了刘师培“变节”之前的思想脉络。刘师培一方面看到中国的意义系统在西方冲击之下需要依照“公例”来修正,另一方面也意识到在西方所主导的世界格局中,此一公例只会将中国置八这一霸权性关系,因而他的“正名”冲动意在同时“克服”中西弊端.也引导他走向无政府主义革命。刘师培的“正名”冲动呈现出晚清知识分子回应中西古今冲突的独特方式.此种冲动的兴衰起伏正相符于刘前后变化的轨迹。“正名”可以说激发出一个新的“起源”瞬间名物之间的关系的重新整理与确认,而且这一“视野”的边界不单是中国,甚至涵括进整个世界。刘师培激进的“乌托邦”政治观正是更大的“正名”问题的表现形式之一。而刘师培、章太炎和鲁迅关于“语言”问题思考的同异也暗示着他们对于中国未来的不同设想。  相似文献   

18.
柳宗元是唐代杰出的文学家,他的遗集由患难与共的知己刘禹锡结集行于世.《重校添注音辨唐柳先生文集》是集诸家的注释与音辨,再经重新编校而成的精华汇聚之作.通过对版式、字体、印纸、刻工、避讳、钤印等资料的研究可证,它是一部南宋孝宗赵音(1163-1189)年间浙江地区刊刻的版本,曾经为明代大藏书家朱大韶所收藏.  相似文献   

19.
刘得仁,中晚唐诗人,长期生活于长安通济里。刘得仁家世显赫,母亲为顺宗之女云安公主,父亲为战功显赫的泾原节度使刘昌之子刘士泾。刘得仁一生追求科考功名,但"困于举场二十年",科举考试始终没有成功。在追求科举功名的同时,刘得仁长期居住在长安通济里,积极结交诗友,锤炼诗艺,在诗歌创作上取得了较高的艺术成就。与之结交的诗友主要有雍陶、姚合、无可、丁居晦等人,诗风也与之相近。  相似文献   

20.
本文对刘秉忠及其词进行探索,认为刘秉忠想出人头地,但未必是想以为蒙古统治者服务达到出人头地的目的,他为蒙古统治者服务有出于不得已的一面。刘秉忠为蒙古统治者服务与那些投降蒙古统治者的南宋官员不同,他祖籍为汉族人,他出生地为蒙古统治者占领地。刘秉忠随忽必烈征战云南、鄂州等地,保护了南宋许多臣民。刘秉忠向蒙古统治者建言,保存了汉族儒家的许多文化传统。刘秉忠的词内容丰富,他被《元名儒草堂诗余》编辑者作为此书的第一人,这似乎反映此书编辑者以蒙古高官和颂扬蒙古王朝的词掩盖追悼宋王朝的主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