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基于脑功能网络探究重复经颅磁刺激对大脑皮层神经交互作用的影响.利用基于图论的复杂网络理论,进行了经颅磁刺激作用于皮层所诱发脑电信号的脑功能网络分析.采用重复刺激对大脑运动区进行刺激,分别构建了安静状态下、磁刺激运动区状态下的脑电信号的脑功能网络,对脑功能网络全局参数和局部参数进行了图像直观表述和统计学分析.结果发现,磁刺激运动区状态下相比于安静状态下的脑功能网络全局参数和局部参数都发生了明显改变,经统计学分析对比具有显著性差异.  相似文献   

2.
上交叉综合征(UCS)在伏案工作者等群体中极为常见,主要表现为头部前倾姿势、颈痛、肌肉僵硬。以UCS患者为研究对象,利用实时应变弹性成像(RTE)技术,对康复治疗前后的颈部肌肉功能进行康复评定,明确了体外冲击波疗法(ESWT)治疗UCS颈痛的潜在机制。评定指标包括:头夹肌及上斜方肌的弹性应变率比值(SR)、颈痛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颈椎功能障碍指数(NDI)及颈椎活动度(ROM)。ESWT康复治疗后,UCS患者的头夹肌SR、上斜方肌SR、颈痛VAS、NDI均显著低于治疗前,而颈部前屈-后伸ROM显著高于治疗前。相关性分析提示,ESWT可通过降低UCS患者头夹肌、上斜方肌的相对硬度,使疼痛程度降低,颈椎ROM提高,从而改善了患者颈椎整体功能。  相似文献   

3.
应用经重复颅磁刺激治疗癫痫的过程中护理路径对于预防不良反应的研究。2015-2016年兰州大学第二医院治疗的88例癫痫患者为对象,采用随机分组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44例。在经颅磁刺激治疗基础上,实验组采用临床护理路径进行护理,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法;对比2组有效率及不良反应发生率。实验组明显高于对照组,不良反应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应用经重复颅磁刺激治疗癫痫的过程中,护理路径对于预防不良反应更显著,且可有效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值得临床应用与推广。  相似文献   

4.
张彦红 《甘肃科技》2022,(12):120-122+126
探讨温针灸康复理疗联合生物反馈电刺激治疗产后盆底功能障碍的有效性及应用价值。选取白银市中西医结合医院2019年10月—2021年10月康复治疗的产后盆底功能障碍者210例作为研究对象,依据研究设计的康复治疗方案将其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105例。前者采用生物反馈电刺激疗法,后者则给予生物反馈电刺激联合中医温针灸理疗等综合疗法。治疗结束后比较两组康复者的治疗效果、盆底肌力变化等生活质量指标。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8.1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9.53%,差异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康复者盆底肌力较治疗前均有明显改善,且观察组恢复效果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温针灸联合生物反馈电刺激的综合疗法,对产后盆底功能康复的有效性相比单一治疗措施,效果更理想。  相似文献   

5.
亓丰学  苗雨  张娜  刘卉 《科学技术与工程》2022,22(15):5943-5950
小脑是脑皮层下的一个重要运动调节中枢,它与大脑不同皮层区域在解剖和功能上紧密连接,配合大脑皮层完成机体的运动功能和运动学习。经颅直流电刺激(transcranial direct current stimulation, tDCS)是一种非侵入性的脑刺激技术,通过电极将微弱的电流作用于小脑能有效地提升皮层脊髓兴奋性和调控小脑与大脑皮层间的功能连接。本文系统梳理近20年国内外关于tDCS刺激小脑对提升人类运动表现影响的相关文献,研究结果表明tDCS刺激小脑可以改善人体的运动表现,如姿势控制、运动适应与运动学习、肌肉力量表现等。然而,tDCS刺激小脑的生理机制和刺激强度、刺激时间、刺激时间间隔等参数的选择有待进一步研究。未来的体育科学研究中,如何将tDCS刺激小脑的技术应用于运动训练,帮助运动员突破现有的运动能力仍有待深入探究。  相似文献   

6.
肖孟如 《科技信息》2009,(10):342-342
目的:探讨早期采用运动再学习疗法对脑卒中患者运动功能恢复的疗效。方法:A组早期采用运动再学习疗法,B组采用内科一般疗法。结果:两组生活能力比较,A组明显优于B组。结论:早期采用康复疗法优于一般内科治疗,说明早期康复治疗能够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7.
冷却疗法具有止痛、防肿、减少继发性损伤等作用。在确保关节可动范围条件下尽可能早的开始运动对防止肌肉组织的萎缩和关节的僵硬、缩短康复时间有很大作用。近年来,在欧美和日本等一些国家运用冷却与运动相结合来治疗运动损伤与伤后康复取得了很好的效果。依据国内外文献及临床的实际应用经验,对冷却结合运动的康复疗法,以踝关节扭伤作为病例,做了介绍。  相似文献   

8.
 穿戴式外骨骼康复辅具是一种可穿戴于人体上的智能化生机电控制系统,该系统通过外骨骼与人体肢体间力-位移的交互实现人机动作的耦合,可辅助人体实现某些特定功能,在临床康复治疗领域具有重要应用前景。上肢外骨骼和下肢外骨骼是目前常见的穿戴式外骨骼。上肢外骨骼包括肩肘手臂外骨骼和手指外骨骼,在康复训练中主要应用于中风后患者肩肘关节及腕手关节运动功能的康复训练。下肢外骨骼能够辅助下肢麻痹患者完成站立及运动,在下肢运动功能的康复治疗方面具有巨大的应用潜力。本文综述了目前常见的穿戴式外骨骼康复辅具的特点及其临床应用现状,并总结了目前国内外可穿戴外骨骼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9.
以120例早期冠心病患者为研究对象,探讨养生康复结合运动疗法在冠心病患者临床康复中的疗效.研究结果表明,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养生康复结合运动疗法进行干预治疗,临床养生摄护疗效较好,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0.
简述了运动疗法在康复医疗中的地位、作用及应用,并介绍了常见的运动疗法。  相似文献   

11.
强迫症(OCD)是一种严重的慢性致残性疾病.尽管有多种方法可以用以治疗强迫症,但仍有10%的患者难以治愈.对于这种具有抗药性的强迫症患者,重复经颅磁刺激(rTMS)是近阶段兴起的一种新的治疗方法.近年来,很多学者尝试使用rTMS治疗不同症状的强迫症病人,但其各研究的样本大小、患者因素、刺激部位和刺激参数的差异对疗效造成不同程度的影响.本文旨在从刺激部位入手,探讨经颅磁刺激的基本原理和强迫症的病理生理学基础,对rTMS刺激不同脑区治疗强迫症的有效性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体育功能锻炼对截瘫患者后期康复治疗的影响及康复评价.方法:76例在脊髓损伤后出现截瘫患者,进行体育功能锻炼的康复治疗,追踪记录,采用美国脊髓损伤学会(ASIA)脊髓损伤神经功能分类国际标准评价康复效果.结果:经统计,胸腰髓不完全损害者康复锻炼前后ASIA损伤评分运动、感觉评分均有显著意义(P<0.05).胸腰髓完全损伤者运动、感觉ASIA评分好转较明显(P<0.05).结论:体育功能锻炼能帮助截瘫患者后期恢复,显著改善和提高患者的综合功能.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超早期综合康复治疗对脑血管病患者日常生活能力(activity of daily living,ADL)的影响.方法选择急性脑血管病偏瘫患者86例,随机分为康复组43例和对照组43.康复组在临床药物治疗的同时,只要病情平稳即进行正规的康复训练,对照组给予临床药物治疗.分别由专职的康复医生在治疗前24h及治疗后3周进行ADL指数评定.结果经3周治疗后,康复组ADL指数(62.57±19.42),较治疗前(34.94±21.31)有显著改善,与对照组治疗后(46.25±15.91)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急性脑血管病偏瘫患者进行超早期康复治疗,能明显改善瘫痪肢体运动功能,提高日常生活能力,提高病人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4.
王桂花 《甘肃科技》2014,30(21):125-126
探讨早期康复护理在脑卒中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对62例脑卒中患者进行早期康复护理指导,包括饮食、运动、语言等康复训练及日常护理。本组基本痊愈18例;有效30例;进步10例;无效及恶化4例。良好的早期康复护理对脑卒中患者的运动、语言等功能恢复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5.
游泳运动疗法对慢性非细菌性前列腺炎的康复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动疗法是促进慢性疾病患者康复的一种重要手段.为了开展不同运动疗法对慢性非细菌性前列腺炎患者运动干预的研究,通过观察前列腺液中卵磷脂小体、精子、红细胞、白细胞和其酸碱度的慢性前列腺炎控制指标,以及相关运动疲劳指标在运动干预后的变化,对比分析采用传统运动方法和游泳方法对慢性前列腺炎康复效果,寻找更为安全、有效的运动疗法,为慢性前列腺炎运动康复疗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广西科学院学报》2007,23(2):94-94
将经颅磁刺激技术应用在老鼠身上,这项技术已经成为研究大脑的普遍方法。在避免开颅手术的同时,经颅磁刺激技术通过迅速改变磁场,在大脑神经细胞内引起微弱的电信号。这项技术已经成为治疗抑郁症、帕金森病、精神分裂症等紊乱病症的实验方法,也可以帮助科学家在实验中临时关闭大脑的某些区域,增强其他区域,从而发现大脑的工作原理。  相似文献   

17.
脑机接口(brain-computer interface,BCI)是在大脑与外部设备之间建立的不依赖于常规大脑信息输出通路(外周神经和肌肉组织)的一种人机交互技术,为肌肉或神经末稍受损的患者提供新的人机交互手段.作为智能康复机器人研究的方向之一,BCI在康复治疗和运动辅助中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并在神经康复、功能假体辅...  相似文献   

18.
线圈优化设计是经颅磁刺激应用的关键技术。为了设计不同规格的线圈,本文基于有限元分析软件Ansoft Maxwell开发了经颅磁刺激线圈的优化设计与仿真系统。利用本文所开发的软件可以计算不同参数的线圈的电感值,以及在刺激强度达到运动阈值时该线圈所消耗的能量、所需要的激励源电压以及激励源电路的电容值大小等。本文所提出的参数化设计可以提高设计人员的开发效率且能够保证线圈质量,并且可以为线圈的设计与优化以及激励源的电路设计提供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综合康复治疗措施对脑卒中患者疗效的影响,探讨其可能的机制.方法:选择脑卒中患者78例,其中39例为康复组,采用神经内科常规药物治疗外,于病情稳定后1周,配合针刺、推拿、康复训练治疗.采用简式Fuql-Meyer(FMA)运动评分,改良的巴氏指数(BI)进行康复评定.结果:FMA、BI在治疗前两组患者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后较治疗前改善明显,康复组较对照组改善明显(P<0.05).结论:药物治疗可使运动功能、ADL能力恢复、改善,但康复治疗能明显改善患肢运动功能和ADL,同时可缩短病程,减少致残率,优于单纯药物治疗.  相似文献   

20.
经颅磁刺激电磁场分析系统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对经颅磁刺激下大脑内部磁场分布和变化规律进行准确分析,并对刺激线圈进行个性化设计,设计了经颅磁刺激电磁场分析系统.利用有限元方法,建立真实头模型,对线圈产生的脉冲磁场整个过程做全面的电路磁场混合分析,仿真不同线圈参数在脑内产生的效果.同时,根据临床磁刺激需要,结合数据库技术对磁刺激线圈参数进行自动优化选择.实验表明,该系统分析准确,为实际刺激线圈的制作和临床刺激强度的选择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