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沈延斌 《科技信息》2010,(22):I0301-I0301,I0303
半刚性基层透层对加强基层与沥青层的粘结、防止沥青路面早期破坏、提高道路承载力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透层的质量直接影响到沥青路面的耐久性,因此,在进行沥青路面透层施工过程中,应努力作好透层,使其充分发挥作用,进而提高我省农村公路沥青路面的使用寿命。  相似文献   

2.
三类沥青路面结构力学响应的对比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针对半刚性基层、柔性基层及复合式基层沥青路面的不同力学分布特征,以京津塘高速公路改扩建工程为依托,采用壳牌设计软件BISAR 3.0为计算工具,并用Mathlab 7.0软件将三类沥青路面结构、各主要力学响应量进行三维化处理,并对力学响应分布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表明:从路面整体受力的角度看,复合式基层沥青路面的各项力学响应均介于柔性基层沥青路面及半刚性基层沥青路面之间;复合式基层沥青路面较柔性基层沥青路面及半刚性基层沥青路面有较大的力学优势.  相似文献   

3.
对广昆高速公路柔性基层沥青路面试验段进行跟踪调查,包括了试验路车辙、裂缝等的调查分析.运用横向力系数车评价了路面抗滑性能.通过对检测结果的分析,以及与半刚性基层沥青路面的对比,表明基层组合方式对沥青路面使用性能影响显著,为沥青路面基层结构选型提供有益的参考.  相似文献   

4.
本文通过对半刚性基层沥青路面裂缝形成原因的分析,指出半刚性基层沥青路面中基层和面层的温度收缩裂缝是半刚性基层沥青路面裂缝产生的主要因素,并根据裂缝形成机理提出了相应的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5.
根据山西省十年来沥青路面基层的使用情况,结合基层结构设计、材料应用及一些施工经验,对山西省沥青路面基层的使用效果进行研究和评价。并就一些常见的沥青路面病害进行归纳总结,最后提出适合山西省高速公路使用的沥青路面基层结构。  相似文献   

6.
吴琛 《科学技术与工程》2012,12(10):2491-2493,2504
柔性基层沥青路面结构具有较好的承载能力,在抵御水损坏方面比半刚性基层结构具有更好的表现。采用级配碎石基层,可以明显减少沥青路面的开裂;特别是半刚性基层沥青路面的反射裂缝问题。通过便携式落锤弯沉仪(PFWD)对某高速公路柔性基层强度进行检测,得到级配碎石柔性基层回弹模量分布,并根据检测数据,着重分析了柔性基层离析问题及其施工控制方法。  相似文献   

7.
讨论了荷载和温度共同作用下半刚性基层沥青路面的应力和裂缝尖端的应力强度因子的有限元法,针对西安-三原一级公路模型进行了计算。根据计算结果,对西三线半刚性基层沥青路面的开裂机理进行了分析。计算结果可为今后半刚性基层沥青路面的设计和分析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沥青路面施工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沥青路面结构的底基层,基层施工入手,较全面地分析了半刚性底基层、基层和沥青路面施工中经常出现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技术处理措施。  相似文献   

9.
本文介绍了高速公路沥青路面裂缝这一早期病害现象,分析了其产生的原因及危害性,结合目前我省高速公路路面裂缝的实际情况和几年的灌缝实实地经验,简要介绍了我省沥青路面裂缝的处治措施.  相似文献   

10.
为了分析高模量沥青混凝土在全厚式沥青路面中的合理层位及使用情况,基于山东省典型全厚式沥青路面结构,通过构建全厚式沥青路面结构数值模型,分别将高模量沥青混凝土置于下面层、基层、底基层、基层+底基层、下面层+底基层及不设置高模量沥青混凝土六种工况,分析了各工况条件下力学响应指标的差异,以力学响应改善率为指标确定高模量沥青混...  相似文献   

11.
为了研究隧道半刚性基层沥青路面沥青层疲劳开裂的影响因素,建立隧道半刚性基层沥青路面有限元模型,对隧道半刚性基层沥青路面沥青层疲劳开裂进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对于隧道半刚性基层沥青路面,由于沥青层内最大拉应变显著大于沥青层底拉应变,导致沥青层内的疲劳寿命远小于沥青层底的疲劳寿命;沥青层层底疲劳开裂寿命影响因素敏感性排序为:基层模量面层模量≈面层厚度基层厚度;隧道半刚性基层沥青路面基层模量越大、基层厚度越厚、沥青面层模量越小,对沥青面层疲劳开裂寿命越有利。  相似文献   

12.
李建华  赵勇 《科技信息》2010,(19):I0324-I0324,I0330
0概述 通过近十几年的不断实践和总结,无机结合料稳定材料(简称半刚性材料)修筑路面结构的基层和底基层己经得到普遍的推广和应用。我国90%以上的高等级公路沥青路面基层和底基层采用半刚性材料。半刚性基层沥青路面已经成为我国高等级公路沥青路面的主要结构类型。  相似文献   

13.
赵薇  吴锋 《科技资讯》2011,(18):105-105,107
本文介绍了沥青路面就地冷再生基层的优点和再生利用的重大社会意义,进一步研究了沥青路面就地冷再生基层所需的机械设备和施工工艺流程,提出在进行沥青路面就地冷再生基层前应根据实际情况,选择200m长的试验路检验再生设备和工艺是否满足再生施工规定的要求,通过调整再生机械的机械参数满足再生混合料的级配要求。  相似文献   

14.
王坤 《科技信息》2013,(24):351-351
沥青路面早期损坏的原因较多,而半刚性路面基层的缺点是造成病害的主要原因之一。本文分析了半刚性基层与沥青路面早期损坏的因果关系,并提出了防治对策。  相似文献   

15.
沥青路面在使用期开裂是普遍存在的问题,特别是半刚性基层,在道路营运过程中,由于天气、环境、超载车辆等方面因素的影响,路面裂缝更加普遍。就半刚性基层沥青路面裂缝产生的原因及防治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注重原材选择、重视施工检测、提高施工质量,严把施工细节,使半刚性基层沥青路面收缩性降到最小,大量减少裂缝的产生,延长半刚性沥青路面的使用寿命。  相似文献   

16.
采用三维有限元方法,对重载交通条件下组合式基层沥青路面结构进行了模拟计算.对不同考核指标采用了正交试验,并进行了影响因素分析.研究结果表明,理想的组合式基层沥青路面结构应是具有较厚的、模量适中的基层材料,并且具有厚的、模量适中的稳定土底基层和强度较高的土基.  相似文献   

17.
随着我国经济的迅速发展,高速公路的里程不断增加,半刚性基层沥青路面已经成为我国高等级公路沥青路面的主要结构类型。但我国高速公路的半刚性基层沥青路面设计还没有成熟,有待于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8.
不同类型基层沥青路面设计指标的控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西安—铜川高速公路改扩建工程为依托,分析半刚性基层沥青路面、复合式基层沥青路面及柔性基层沥青路面的破坏形式,并建立与之相对应的设计指标体系。采用壳牌计算软件Bisar3.0分析材料参数对路面力学响应的敏感性,从路面受力均衡角度验证各类沥青路面设计指标的合理性。结果表明:对柔性路面采取弯拉应变与面层剪应力指标进行双控,可实现基层模量的合理取值;半刚性路面与复合式路面采取基层拉应力与面层剪应力指标进行双控,可对半刚性基层模量起到牵制作用;沥青路面设计增加抗剪指标尤为必要,可对材料参数起到制约作用,实现结构设计与材料设计的双重优化。  相似文献   

19.
冷再生沥青路面结构设计方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文章构建了一个完整的冷再生沥青路面结构设计方法,提出了冷再生沥青路面结构设计应当遵循的原则;建议了冷再生沥青路面上表面层的最小厚度,冷再生沥青路面材料的分类,冷再生沥青路面的表面层、再生层和基层的结构组合;阐明了冷再生沥青路面再生层的厚度可以采用改建路面设计的方法计算确定,给出了常用冷再生沥青路面材料厚度设计图.  相似文献   

20.
刘景军 《科技信息》2010,(26):I0309-I0309
本文通过对河南省高等级公路若干线段及京珠高速公路驻马店试段的调查、测试和分析,提出了高等级公路半刚性基层沥青路面典型结构图式及其注意事项,对半刚性基层沥青路面的结构设计具有较好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