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当前国内保健品市场制售假冒伪劣产品、虚假宣传保健品功效和用欺诈方式高价出售产品现象较为严重,加之市场监管薄弱,使保健品的食用安全存在极大隐患,降低了消费者信心,也影响到了保健食品产业的可持续发展.从宏观上加快保健品安全、监管相关法律法规的制定与颁布,完善包括保健品在内的食品安全监管体制和责任追究制度,加大保健品市场的监管与对违法企业与责任人的惩处力度;从微观上加强对保健品广告的审查,加强对市售保健食品质量的日常检测,进行消费者教育,是改善保健品市场混乱状况,促进保健品产业健康发展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2.
受新冠疫情的影响,2020年,人们对健康有了新的认识。健康消费观念及健康消费需求加速升级,保健品行业或迎来全新的发展契机。与此同时,多地开启“保健品严监管”模式,以进一步净化保健品市场,营造良好的消费环境。整治保健品市场新冠疫情爆发后,为提高自身免疫力,人们对保健品消费的意愿有所提高。一些不法分子开始借机炒作,扰乱市场。特殊时期之下,监管部门对保健品市场开启了进一步的规范行动。北京、湖南已开启保健品专项整治工作,江苏正在组建省级特殊食品检查员队伍,以提高诸如保健食品等特殊食品安全监管队伍管理的科学化、制度化、规范化水平。  相似文献   

3.
保健食品不同于普通食品的独特特性,必须在专业人士的指导下才能正确服用。但很多保健食品企业的工作人员缺乏医学、营养学基础知识,而大多数接受过专业培训的医务工作者也不太了解保健食品。大多数保健食品纠纷都源于保健食品的不当服用。为此,中国保健协会特组织相关权威健康教育专家,用平白、简单、实用的语言,对常见的保健食品进行全面阐述,以帮助消费者科学选购、服用保健食品。文中所涉及数据来自政府部门、行业研究机构、保健品企业及中国保健协会保健品市场工作委员会市场调查结果。本系列为专供《知识经济》。  相似文献   

4.
保健食品不同于普通食品的独特特性,必须在专业人士的指导下才能正确服用。但很多保健食品企业的工作人员缺乏医学、营养学基础知识,而大多数接受过专业培训的医务工作者也不太了解保健食品。大多数保健食品纠纷都源于保健食品的不当服用。为此,中国保健协会特组织相关权威健康教育专家,用平白、简单、实用的语言,对常见的保健食品进行全面阐述,以帮助消费者科学选购、服用保健食品。文中所涉及数据来自政府部门、行业研究机构、保健品企业及中国保健协会保健品市场工作委员会市场调查结果。本系列为专供《知识经济》。  相似文献   

5.
保健食品是食品行业中前景最好,最具挑战性的充满发展机遇的产品,特别是我国在中药保健食品研发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目前,国内市场上保健食品品种繁多,消费者真假难辩,本文从保健食品的起源,影响该产业发展的因素及今后发展方向等几个方面较为系统地进行了阐述,以求读者对保健食品有一初步了解。  相似文献   

6.
传统的品牌塑造与推广只是从企业角度单方面的进行,忽略了消费者的作用,因此效果较差.本文运用AHP法从消费者认知的角度测量消费者关键认知因素,使消费者认知因素量化,可以使企业有针对的向消费者传递品牌信息,从而有效的实现品牌塑造和推广.以保健品市场为例进行了实证研究,并根据结论提出了保健品品牌进行品牌塑造与推广的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7.
我国保健食品行业进入快速发展阶段,保健食品产品的安全保障是一项系统工程,不仅包括保健食品的研发、注册环节,还包括生产、流通、监管等各个重要环节.只有在各个环节都采取了切实措施,才能确保终产品的安全.本文从保健食品研发、注册和生产环节,阐述了我国保健食品可能出现的安全问题,并针对问题提出可以采取的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8.
对于中国保健品行业来说,2005年7月是个不同寻常的月份:7月1日关系保健品市场命运的《保健食品注册管理办法》与《保健食品广告审查暂行规定》将从这天起同时施行;与此同时,一直悬而未决的直销相关法规也已呈报国务院审核,有望在近期以条例的形式出台。保健品市场面临着自1980年代飞速发展以来最大的一次市场整合。  相似文献   

9.
随着市场的发展,传统的保健品营销模式已经不能完全适应市场的需要。本文旨在探讨中国保健品市场的现状以及保健品(尤其是保健食品)的主要营销方式——会议营销,并对中国保健品的未来作出展望。  相似文献   

10.
朱伟 《上海信息化》2013,(10):66-68
近年来,食品安全问题层出不穷,三聚氰胺事件、毒豆芽事件、地沟油事件等等都曾给社会造成了恶劣影响,不仅严重损害了消费者的身体健康,而且沉重打击了相关产业的发展.对此,国家和地方出台了相应的政策加强食品监管力度.近日,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又下发通知,要求将科技工作作为加强食品药品监管的一项重要职能,要加强信息技术在监管中的应用研究,加强云计算、无线射频、生物信息、计算机技术等现代信息技术在监管中的应用,并结合国家信息化工作总体部署,搭建食品药品安全公共信息平台.  相似文献   

11.
食品安全问题关乎国民生计,影响具有多领域性和全球性.从我国食品安全监理体系现状及存在问题出发,搭建了食品安全监理体系模型,以实现多种监管主体相结合、食品全产业链的整体监管,并完善了其制度体系.提出了完善我国食品安全监理的具体策略和措施,应用物联网技术尤其是传感器网络技术,构建了食品安全监理信息系统架构,为进一步提高食品安全管理与监控手段提供了参考建议.  相似文献   

12.
食品安全关乎公众的健康和福祉,确保食品安全对于提高整体国民身体素质,促进社会长期稳定、和谐与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近年来以地沟油为代表的食品安全问题在中国越来越突出。食品安全问题是市场运行失灵的表现,同时也是政府在监管中失灵的体现。政府应该在监管意识、监管模式、监管体制、监管能力等方面采取相应的对策,以确保食品的安全和可靠。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我国食品安全事件频发,已引起了全社会的强烈关注,引发了公众对监管部门的质疑。食品安全涉及面广,牵涉环节众多,特别是少数民族地区以及偏远农村,常常成为监管的盲区和管理的软肋,如何破解食品安全顽疾已成为政府亟待解决的问题。文章分析了我国食品安全的现状及监管存在的问题,基于"四端联动、三位一体"IOT管理模式的系统思维,探索了新的管理模式——物联网管理模式,构建基于物联网管理模式下的食品安全监管模式,并就政府如何对IOT管理模式下食品安全监管进行管理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4.
网络媒介新闻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经过十多年的不断摸索,中国已在网络媒介新闻管理方面取得了一些成绩。但是,网络媒介新闻管理的法规不够完善,对网络新闻的宏观调控力度不够,对网络媒介新闻的监督管理乏力仍是当前存在的主要问题。要解决这些问题,有必要不断完善网络媒介新闻管理的法律法规,做到宏观管理与微观管理相结合,建立有效的网络媒介的新闻信用,切实加强网络媒介新闻队伍建设,从而促进中国网络新闻事业健康、规范地发展。  相似文献   

15.
在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加速演进下,体育与科技融合已成为中国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的重大战略选择和核心引擎。以产业经济学理论为基础,运用文献资料和案例分析方法,在阐明体育与科技融合、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内涵基础上,探寻体育与科技融合助推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的逻辑、机制与路径。研究发现:逻辑维度上,体育与科技依托技术融合、产品融合、市场融合、业态融合催生出新技术、新产品、新市场、新业态等新供给,培育出体育消费新需求、新模式,促进了体育产业的供需良性互动,有助于破解体育产业发展质量不高等问题;机制维度上,体育与科技融合发挥结构优化效应、效率提升效应和价值创造效应,助推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在此基础上,从体育与科技融合宏观层面的机制创新与政策保障、中观层面的合作协同与平台建设、微观层面的强化创新与三维共力提出其助推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的路径。  相似文献   

16.
分析了当前我国食品安全问题严峻的成因及现阶段食品监管存在的问题. 提出应当将现有监管机构整合成一个独立的专业监管机构,节约监管资源,提高监管效率,排除地方利益干扰;同时,应当建立食品专员制度,使食品专员权责一致,超然独立,聘请外籍人士,排除人情世故的影响,公开个人财产,加强对食品专员的监管. 强调解决食品安全问题需要全社会的努力.  相似文献   

17.
市场失灵导致市场监管,而市场监管也可能出现非法与低效。"三鹿奶粉事件"加速了我国《食品安全法》的出台,然而,从我国刚出台的《食品安全法》来看,我国目前仍然奉行的是"重公法监管,轻私法保护"的市场监管模式。结合近两年来中国的食品安全问题来看,这种监管模式容易走入一个死胡同,效果往往适得其反。因此,政府应当从大量日常监管事务的牵制中解放出来,致力于让民众通过私法体系捍卫自己的安全与利益,只有这样才能切实提高行政监管的效率。  相似文献   

18.
汪云  陈安 《科技促进发展》2014,10(1):97-102
为落实《纲要》中"食品安全与出入境检验检疫"优先主题的规划部署,国务院办公厅、科技部、卫生部八部门联合以及各省市相关部门都发布了一系列食品安全监管文件及科技发展规划,实施了众多相关科研及专项课题项目,在食品安全检测与危害识别、风险评估、出入境检验检疫风险评估和监测监管等方面均取得了一定成绩。本文综合报道了该优先主题的实施情况和研究进展,以及许多领域专家指出的我国食品安全科技创新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9.
钟诚 《科技促进发展》2017,13(5):381-387
随着近年来全球范围内与互联网有关的借贷业务和模式的迅速发展,互联网金融市场也随之不断扩张。为解决网络交易平台因金融和互联网创新产生的一系列潜在的风险问题和技术问题,本文通过P2P网贷平台运行体系运行的全过程分析,研究其运行体系中不同主体、不同环节中产生的风险机制,并分析风险产生的制度基础。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分析发达国家特定信贷平台的风险生成机制以及监管制度,并与我国的现实情况进行对比和分析。最后,在P2P网贷平台风险生成有关机制、原理和理论研究的基础之上,针对我国有关P2P网络信贷监管中存在的一系列相关问题,为我国监管制度和监管政策提供相关意见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