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观察格列美脲对STZ诱导的糖尿病小鼠学习记忆能力的影响. 36只ICR小鼠随机分为糖尿病模型组,格列美脲组(0. 5 mg·kg~(-1))和空白对照组.通过腹腔注射150 mg/kg体积分数为1%的链脲佐菌素复制糖尿病模型.采用葡萄糖氧化酶法监测小鼠每周血糖水平.果糖胺法评价小鼠糖化血清蛋白水平.采用新物体识别实验和Morris水迷宫实验评价小鼠空间学习记忆能力. 150 mg/kg 1%的链脲佐菌素成功建立糖尿病小鼠模型.格列美脲(0. 5 mg·kg~(-1))可显著降低糖尿病小鼠空腹血糖水平(P 0. 05)和糖化血清蛋白水平(P 0. 01).新物体识别实验结果显示,与空白对照组相比,糖尿病组小鼠空间学习记忆能力有下降趋势;与糖尿病组相比,格列美脲组小鼠学习记忆能力得到改善.Morris水迷宫实验结果显示,与正常对照组相比,糖尿病小鼠空间学习能力显著降低(P 0. 05,P 0. 01),格列美脲组小鼠与模型组小鼠相比空间学习能力显著上升(P 0. 05,P 0. 01).格列美脲可改善糖尿病小鼠学习记忆能力,其机制可能通过降血糖作用而达成.  相似文献   

2.
文中主要研究牛蒡根总黄酮对高尿酸血症小鼠的预防作用,通过检测血清尿酸(UA)、肌酐(CREA)及尿素(UR)水平以及肾脏组织功能的观察。使用酵母浸膏和氧嗪酸钾盐法联合建立高尿酸血症(HUA)小鼠模型,将昆明种,6周龄,72只雄性小鼠采用随机染色用毛笔将苦味酸(染成黄色)涂在小鼠的的不同部位分别标记为6组,每组12只,空白组、模型组、总黄酮高剂量组(560 mg/kg)、总黄酮中剂量组(280 mg/kg)、总黄酮低剂量组(140 mg/kg)、别嘌醇片剂阳性对照组(50mg/kg)。测定并分析小鼠的血清肌酐(CREA)、尿素(UR)、尿酸(UA)含量,并对小鼠肾脏进行病理学检查。与模型组比,别嘌醇阳性组和总黄酮高剂量组可降低小鼠CREA,UR,UA水平(P 0. 05)。与模型组相比别嘌醇和高剂量组小鼠的体质量均增加,而中剂量和低剂量组均无明显差异(P 0. 05)。结果显示,总黄酮高剂量组肾脏病变程度轻于模型组。对酵母浸膏和氧嗪酸钾盐联合诱导小鼠HUA模型中,总黄酮高剂量组可以降低血清UA水平,降低CR和UR水平。牛蒡根总黄酮对HUA小鼠肾脏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3.
富金花茯散茶对高尿酸血症小鼠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富金花茯散茶对氧嗪酸钾致高尿酸血症小鼠的尿酸代谢与相关酶活性的影响.将60只雄性KM种小鼠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阳性药组(别嘌呤醇)、茯茶低剂量组(125mg/kg)、茯茶中剂量组(250mg/kg)、茯茶高剂量组(500mg/kg).连续灌胃7d后腹腔注射氧嗪酸钾(300mg/kg)造模,空白组注射等量蒸馏水.采样后测定小鼠血尿酸(UA)、肝脏黄嘌呤氧化酶(XOD)、腺苷脱氨酶(ADA)活性造模后,茯茶高剂量组血尿酸浓度较对照组降低35.2%(P〈0.05),肝脏XOD及ADA活性抑制率显著,XOD活性降低38%(P〈0.05),ADA活性降低53.8%(P〈0.05).富金花茯散茶对氧嗪酸钾导致的高尿酸血症有明显的改善作用,其作用机制与其抑制肝脏XOD、ADA活性有关.  相似文献   

4.
分别采用醋酸扭体法、二甲苯致小鼠耳廓肿胀法、热板致痛法观察木荷Shima superba树皮乙醇提取物对小鼠的镇痛及抗炎作用。结果表明:1)木荷树皮乙醇提取物能够有效地抑制醋酸引起的小鼠镇痛扭体反应。其200mg·kg-1处理组、400mg·kg-1处理组、800mg·kg-1处理组对小鼠的镇痛率分别为37.9%、52.2%和66.7%,阿司匹林200mg·kg-1处理组的镇痛率为37.4%。2)木荷树皮乙醇提取物能够降低二甲苯引起的小鼠耳廓肿胀。其200 mg·kg-1处理组、400mg·kg-1处理组、800 mg·kg-1处理组对小鼠耳廓肿胀的抑制率分别为35.1%、56.8%和69.3%,阿司匹林200mg·kg-1处理组的抑制率为54.9%。3)木荷树皮乙醇提取物能够提高热板致痛的小鼠痛阈值。其200mg·kg-1处理组、400mg·kg-1处理组、800mg·kg-1处理组药后60min,小鼠痛阈提高率分别为50.1%、63.3%和78.3%,阿司匹林200mg·kg-1处理组的痛阈提高率为63.6%。可见木荷树皮乙醇提取物有明显的抗炎消肿、镇痛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槐米样品经甲醇连续提取及盐酸水解,以HPLC法同时测定其中主要黄酮苷元(槲皮素、染料木素、山柰酚及异鼠李素)含量,并对5个不同采摘地槐米样品主要黄酮苷元进行定量分析.结果证明,所用方法可以有效分离水解槐米样品中存在的槲皮素、染料木素、山柰酚及异鼠李素,其中槲皮素的平均峰面积占4种苷元馏出峰总面积的(72.12±5.96)%,为主要苷元形式.槐米样品中4种黄酮苷元总含量为(98.4±6.4)mg/g,其中槲皮素、染料木素、山柰酚与异鼠李素的含量分别为(78.8±1.6),(1.3±0.5),(8.5±6.1),(9.8±2.1)mg/g.HPLC法同时测定4种黄酮苷元含量的方法简便易行,适用于槐米及其制剂内在质量的控制;虽然以芦丁为主的槲皮素苷占了槐米总黄酮的75%,但仍有约25%的染料木素苷、山柰酚苷与异鼠李素苷,这些黄酮成分的开发利用对于科学利用槐米资源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木聚糖酶产生菌黑曲霉An-1经紫外线和硫酸二乙酯(DES)处理后,采用显色平皿法及液体培养筛选,得到一产木聚糖酶活力较高的菌株An-1.15,其产酶能力比An-1提高90%。同时研究了周期变压操作对固态发酵过程中黑曲霉产酶的影响。当变压范围为0~0.15MPa,选取适当变压周期时,黑曲霉木聚糖酶酶活以干料计高达3690IU·g-1,比静止固态发酵高38%。  相似文献   

7.
槐米提取液对小鼠抗氧化能力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研究了槐米提取液对小鼠抗氧化能力的影响,将ICR雌性小鼠随机分为5组,正常对照组和模型对照组灌胃(ig)给水0.4mL/d,大、小剂量组分别ig给槐米提取液300mg/(kg.d)和200mg/(kg.d);阳性药对照组ig给人参水煎液4g/(kg.d).20d后,除正常对照组外的各组小鼠均禁食16h,随即腹腔注射(ip)给四氧嘧啶50mg/kg.3d后,各组小鼠均处死,测定Hb,肝指数、脾脂数、肝糖原及肝脏和血液的SOD和MDA。结果表明,槐米可显著降低四氧嘧啶引起的SOD、MDA,Hb异常增高,可显著提高肝糖原含量和四氧嘧啶引起的肝指数,脾指数异常下降,槐米可提高ICR雌性小鼠的抗氧化能力。  相似文献   

8.
目的:为了了解高校教职工高尿酸血症患病状况,分析高尿酸血症与超重肥胖及血压、血糖、血脂的关系.方法:通过对2016年在民族高校体检的20-90岁1029例(男442例,女587例)人群进行体格检查及血生化检测,男性血尿酸420umol/L,女性360umol/L为高尿酸血症(HUA),统计不同年龄组不同性别高尿酸血症患病率,分析高尿酸血症与超重肥胖相关性以及高尿酸血症与血脂、血糖、血压等不同代谢指标的相关性.结果:(1)该人群高尿酸血症患病率15.45%,男22.85%,女9.88%,男性高尿酸血症患病率高于女性.(2)随着体重指数(BMI)增加,高尿酸血症患病率明显升高.(3)高尿酸血症组比正常尿酸组BMI、血脂、血糖及血压紊乱均高.BMI及甘油三酯(TG)明显升高.结论:高校高尿酸血症患病率高,年龄性别差异影响高尿酸血症,高尿酸血症人群肥胖、血脂异常、高血糖、高血压的发生率明显增加.  相似文献   

9.
本文运用BP(back-propagatfon)神经网络优化红曲霉ZL307产γ-氨基丁酸的固态发酵工艺条件,建立了发酵条件与γ-氨基丁酸产量的关系模型,采用遗传算法对此模型进行全局寻优.神经网络结构为4-11-1的模型能较为精确地拟合输入的样本数据,测试样本的输出值与试验结果的相关系数为0.989.遗传算法优化出的最佳工艺参数为温度31.7℃、初始pH 4.6、初始含水量69.8%,接种量13.2%.在优化条件下,γ-氨基丁酸产量为0.518mg/g,含量比优化前提高了19.6%.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戒毒一号对甲基苯丙胺诱导小鼠学习记忆损伤的改善作用。方法将实验动物随机分成4组,对照组给予生理盐水,模型组给予甲基苯丙胺(10 mg/kg),给药组分别给予戒毒一号(14. 12、56. 48 g/kg)。通过Morris水迷宫检测小鼠的学习和记忆能力,观察戒毒一号对甲基苯丙胺诱导小鼠学习记忆损伤是否具有改善作用。结果与对照组相比,模型组小鼠训练阶段逃避潜伏期显著延长(P <0. 05),表明模型组小鼠的学习能力下降;模型组小鼠在测试阶段穿梭平台的次数显著减少(P <0. 05),表明模型组小鼠记忆能力损伤。与模型组相比,低剂量组小鼠训练阶段逃避潜伏期显著缩短(P <0. 05),小鼠在测试阶段穿梭平台的次数显著增多(P <0. 05);与模型组相比,高剂量小鼠的逃避潜伏期有缩短的趋势,测试阶段穿梭平台的次数和时间有增加的趋势,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戒毒一号具有改善甲基苯丙胺诱导小鼠学习记忆损伤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葡萄籽原花青素对糖尿病小鼠肾脏氧化应激的作用以及其对血红素加氧酶-1的影响。方法选取ICR小鼠90只,通过腹腔注射四氧嘧啶200/(mg·kg-1)对其中的60只小鼠进行造模。将模型组分为3组,分别为DM组、DM+低浓度GSPE组和DM+高浓度GSPE组。对照组30只,分为3组,分别为正常对照组、正常+低浓度GSPE组和正常+高浓度GSPE组。实验过程中定期观察体重、血糖、平均饮水量变化情况。干预6周后,摘眼球取血、处死小鼠取肾脏组织制备匀浆,进行各项指标的测定。结果一般情况:GSPE缓解DM小鼠体重减轻症状(P0. 05),模型各组小鼠的血糖比正常对照组高(P 0. 05)。生化指标:模型各组TG和TC均高于正常对照组(P 0. 001),模型组内DM+高浓度GSPE组最低、DM组最高(P0. 001)。肾功能指标:模型各组BUN、CRE均高于正常对照组(P0. 001),模型组内DM+高浓度GSPE组最低、DM组最高(P0. 05)。氧化损伤与抗氧化指标: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模型各组MDA、CAT均升高,GSH-Px、GSH、SOD、HO-1均降低(P0. 05),模型组内DM组各项指标均最高(P0. 05)。结论 GSPE能够通过提高机体内抗氧化能力,抑制氧化应激作用来缓解糖尿病小鼠基本情况,缓解肾脏损害,GSPE通过影响HO-1表达以改善机体糖尿病的氧化应激状态。  相似文献   

12.
文章对黑曲霉(Aspergilus niger)d2和酿酒酵母(Saccharomyces cerevisiae)s1混合发酵泔水生产复合菌体蛋白的条件进行研究,并测定所得菌体的粗蛋白质量分数和发酵前后泔水中总糖、蛋白质、脂肪质量分数和COD(chemical oxygen demand)的变化。单因素实验结果表明,黑曲霉和酿酒酵母混合菌发酵的适宜碳源、氮源和无机盐分别为玉米淀粉、酵母膏和KH2PO4,最适pH值为5,温度为30℃。混合菌(黑曲霉、酿酒酵母)发酵菌丝干质量比黑曲霉发酵高20%。通过响应曲面法对混合菌发酵条件进一步优化,得到玉米淀粉和酵母膏的最适添加量分别为2.1%和3.2%,最适pH值为5.1。在上述条件下,发酵60h后测得菌体干质量约为18.53g/L,菌体的粗蛋白质量分数为47.6%。泔水中总糖、总氮和脂肪的利用率分别为85.6%、78.2%和67.9%,COD的去除率为90.4%。  相似文献   

13.
 为探讨桑叶固体双向发酵过程中水溶性酚类物质含量的动态变化及其抗氧化活性,应用三氯化铝比色法、Folin-酚法测定桑叶固体双向发酵物中水溶性总黄酮及总酚酸含量,并以清除1-1-二苯基-2-三硝基苯肼(DPPH)、2,2-联氮-二(3-乙基-苯并噻唑-6-磺酸)二铵盐(ABTS+)、铁还原能力3 个指标,评价桑叶固体双向发酵过程中体外抗氧化活性的变化情况。结果发现,随着发酵时间的延长,桑叶固体双向发酵物中水溶性总黄酮、总酚酸均呈先增加后减少的趋势。其中发酵14 d 水溶性黄酮质量分数最多为2.16 mg/g,20 d 水溶性总酚酸质量分数最多为1.48 mg/g。对于体外3 个抗氧化指标而言,整体表现为:14 d>7 d>11 d>20 d>40 d 。  相似文献   

14.
摘要: 目的 观察丹参对三氯化铝( AlCl3 ) 所致的阿尔兹海默病( AD) 模型小鼠学习记忆能力的影响及其脑组织和 血清中乙酰胆碱酯酶( AchE) 含量的变化。方法 AD 模型组: 给小鼠每日按 400 mg /kg 灌胃 4% 的 AlCl3 溶液,连 续灌胃 60 d。正常对照组: 每日灌胃与 AlCl3 等同剂量的生理盐水。丹参治疗组: 每日灌胃 AlCl3 + 丹参溶液 1 mL。 丹参对照组: 每日只灌胃丹参溶液 1 mL。实验周期为 60 d。给药结束后进行 Morris 水迷宫训练,24 h 后进行学习 记忆功能测试和乙酰胆碱酯酶含量的测定。结果 丹参治疗组、丹参对照组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小鼠的逃避潜伏 期以及其脑组织和血清中的乙酰胆碱酯酶含量无明显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 0. 05) 。与模型组小鼠比较,丹 参治疗组小鼠的逃避潜伏期明显缩短( P < 0. 05) ,并且其脑组织和血清中的乙酰胆碱酯酶含量比模型组明显降低 ( P < 0. 05) 。结论 丹参能有效降低 AlCl3 致 AD 模型小鼠脑内及血清中胆碱酯酶活性,明显改善 AD 模型小鼠的 学习记忆功能,这可能是丹参可防治阿尔兹海默病的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15.
研究旨在降解酒精糟中几种毒素(呕吐毒素、伏马菌素、黄曲霉毒素),为酒精糟制成饲料奠定基础。利用实验得到的一株能够很好降解玉米酒糟毒素菌种酵母19-1,以酒精糟和麸皮为发酵底物进行固态发酵,通过正交试验对固态发酵过程中添加的营养条件进行研究,测得发酵物毒素的含量,并通过重复最佳配方实验对结果进行验证。综合3种毒素测得情况,确定酵母19-1降解玉米酒精糟毒素的最优搭配组合为硫酸铵0%、水12 m L、硫酸镁0.015%、磷酸二氢钾0.05%、葡萄糖0%。  相似文献   

16.
真菌产生的淀粉酶具有水解条件温和耐酸的特性,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为了筛选高产淀粉酶黑曲霉菌种,通过采用微波诱变和硫酸二乙酯处理等方法联合诱变黑曲霉出发菌株,并对筛选出的黑曲霉菌株固态发酵产α-淀粉酶最佳条件进行了优化。结果显示,经过微波诱变16 s和硫酸二乙酯处理20 min筛选出了一株高产α-淀粉酶菌株黑曲霉MD-17,其最佳产酶固态发酵条件为:麸皮与玉米粉干重比为7:3,硫酸铵0.6%,初始pH=5,料水比1:1.5,α-淀粉酶的酶活力最高达到6011 U/g湿曲。  相似文献   

17.
为了探讨新疆汉族血尿酸(SUA)水平与糖代谢相关指标之间的关系。随机抽取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汉族住院病人301例为研究对象,其中高尿酸组149例,尿酸正常组152例。血清检测血尿酸(SUA)及血糖相关指标。检测人体测量参数,用放射免疫法(RIA)测定空腹血清胰岛素(FINS),并计算稳态模型胰岛素抵抗fHOMA—IR)指数。结果显示:①FINS水平,高尿酸血症组(27.85&#177;19.56)μIU/mL明显高于对照组118.38&#177;10,33)μIU/mL,P〈0.01;HOMA—lR,高尿酸血症组(8.38+7.96)明显高于对照组(4.08&#177;2.44),P〈0.01;糖化血红蛋白(HbAlc)水平,高尿酸血症组(6.29%&#177;1.81%)明显高于对照组(4.94%&#177;0.43%),P〈0.01;空腹血糖(FPG)水平,高尿酸血症组(6.38&#177;2.68)mmol/L明显高于对照组(4.96&#177;0.56)mmol/L,P〈0.01。(②研究对象的SUA水平与甘油三酯(TG)(r=0.321,P〈0.01)、FPG(r=0.207,P〈0.01)、HbA1c(r=0.353。P〈0.01)、FINS(r=0.337。P〈0.01)、HOMA—IR(r=0.315.P〈0.01)呈显著正相关,与高密度脂蛋白(HDL)(r=-0.147,(P〈0.01)呈显著负相关。③多元逐步回归分析显示。体质指数(BMl)、HbAlC、TG和HDL是影响血尿酸的主要相关因素.研究表明.高尿酸血症患者存在糖代谢异常及胰岛素抵抗。  相似文献   

18.
研究两性霉素B脂质卷小鼠口服后的组织分布行为. 将Balb/C小鼠分为2组,口服组灌胃给予10 mg·kg-1两性霉素B脂质卷,静脉注射组尾静脉给予1 mg·kg-1两性霉素B粉针注射溶液,于不同时间点处死小鼠,取心、肝、脾、肺、肾等组织和血浆,用液相-串联质谱法检测两性霉素B在组织和血浆中的药物质量分数.结果显示:脂质卷口服后组织中12 h药物质量分数最高,药物在肝、脾、肺中分布较多,心、肾、血浆中分布较少.粉针注射组药物质量分数在相同的时间点随着时间的延长组织中的质量分数呈下降趋势,其中肝组织中质量分数相对较高,脾、肾、肺、血浆次之,心中质量分数最低.2组12 h心和肺组织质量分数相当,而其他组织中各时间点粉针注射组质量分数均高于脂质卷口服组的质量分数.证实脂质卷可显著促进两性霉素B的口服吸收,药物在肝、脾、肺中分布较多.  相似文献   

19.
摘要: 目的 探讨咖啡因对慢性不可预见轻度应激( Chronic unpredictable mild stress,CUMS) 抑郁模型小鼠行为的影响。方法 选用 C57BL/6J 小鼠 48 只,分为正常 + 生理盐水组、正常 + 30 mg / kg 咖啡因组、模型 + 生理盐水组和模型 + 咖啡因组( 分别为 5、15 和30 mg / kg) 6 个处理组。利用制作的 CUMS 抑郁模型,分别给予生理盐水作对照或用不同剂量的咖啡因进行干预,持续造模 22 d,观察小鼠的体质量增长变化,用旷场实验及液体消耗实验测定小鼠行为改变。结果 造模 22 d 后,与正常 + 生理盐水组小鼠相比,模型 + 生理盐水组小鼠的体质量增长、水平垂直运动、液体消耗均未达到显著差异( P > 0. 05) 。与模型 + 生理盐水组小鼠相比,模型 + 咖啡因组( 5 mg / kg 和 30 mg /kg) 小鼠的糖水消耗量和糖水偏爱百分比显著增高( P < 0. 05) 。结论 实验表明 CUMS 抑郁模型用 C57BL/6J 小鼠较难成功建构; 咖啡因对小鼠 CUMS 抑郁模型的行为改变有部分改善作用,并呈剂量相关性; 同时证明咖啡因的行为改善作用不是通过兴奋大脑皮层所致。该实验结果提示咖啡因具有潜在的抗抑郁作用。  相似文献   

20.
用本实验室筛选得到的一株黑曲霉以芦丁为底物进行液态发酵,以达到将芦丁转化为槲皮素的目的.采用正交实验法对液态发酵培养基及发酵条件进行优化,得到最佳发酵条件为:芦丁3%,NaNO_3 0.3%,K_2HPO_40.1%,MgSO_40.05%,KCl0.05%,FeSO_40.01%;pH=6;装液量20%,接种量20%,培养条件为35℃,200 r/min.在此条件下,芦丁的转化率为97.78%,槲皮素的得率为90.39%.采用正交实验法优化槲皮素的提取条件,得到最佳提取条件为酒精浓度60%,料水比1:6,温度60℃,提取4次,每次60min.在此条件下,槲皮素的提取率为95.37%.对提取得到槲皮素粗品进行热水沉淀,最终得到纯度为97.12%的槲皮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