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针对源语言到目标语言缺乏平行语料的情况,提出了一种基于增量式自学习策略的多语言翻译模型,即利用中介语双语语料训练源语言到目标语言的翻译模型.在Transformer架构下,相比于基于中介语和直接在伪平行语料上训练的普通双语翻译模型,使用该方法在第十四届全国机器翻译研讨会(CWMT 2018)多语言翻译评测数据集上的机器双语互译评估(BLEU)值提升了0.98个百分点.在此基础上,还对比了不同的预处理方法、训练策略以及多模型的平均和集成策略,其中多模型集成策略的BLEU值上可在多模型策略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升0.53个百分点.  相似文献   

2.
项目的主体语料为国务院政府工作报告,要求中文规范,英文标准,翻译难度很大,是提高专业和学习翻译的好素材。双语平行语料库的编制实践作为传统课堂教学的有益补充,可以让学生从语料收集、整理、加工、运用等方面得到一次综合训练,以进一步提高专业素养与综合能力。以2000-2011年这12年国务院政府工作报告(汉英双语,约40万字)为蓝本,结合大学生实践创新训练项目,剖析微型汉英双语平行语料库的主要编制过程。  相似文献   

3.
多语言神经机器翻译是解决低资源语言翻译的有效方法,现有方法通常依靠共享词表的方式解决英语、法语以及德语等相似语言之间的多语言翻译问题。缅甸语属于典型的低资源语言。汉语、英语以及缅甸语之间的语言结构差异较大。为了缓解由差异性引起的共享词表大小受限制问题,该文提出一种基于多语言联合训练的汉英缅神经机器翻译方法。在Transformer框架下将丰富的汉英平行语料与较少的汉缅、英缅语料进行联合训练,模型训练过程中分别在编码端和解码端将汉英缅映射在同一语义空间以降低汉英缅语言结构差异性对共享词表的影响,通过共享汉英语料训练参数来弥补汉缅、英缅语料缺失的问题。实验结果表明:在一对多、多对多的翻译场景下,所提方法的BLEU值比基线模型的汉英、英缅以及汉缅翻译结果有明显提升。  相似文献   

4.
在进行语料的选取时,语料中的冗余信息包括词汇和句子层面的冗余.目前的方法主要集中在词汇层次的语料覆盖度进行选取,这种方法可以有效地降低词或者短语的信息冗余,但是没有考虑句子层次的覆盖度.为了从大规模的双语语料中选取较小规模的训练语料,得到与大规模训练相同甚至更优的翻译系统,基于双语句对覆盖度进行平行语料的选取,提出一种将unseen n-grams和编辑距离相结合进行语料的选取的方法.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可以在使用较少训练语料的情况下,得到与原始训练翻译效果相同的翻译系统.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基于深度学习的神经机器翻译已经成为机器翻译的主流方法.神经机器翻译模型比统计机器翻译模型更依赖于大规模的标注数据.因此,当训练语料稀缺或语料领域不一致时,翻译质量会显著下降.在藏汉翻译中,训练语料大多为政府文献领域且数据稀缺;在汉英语音翻译中,训练语料大多为书面语领域且噪音语料稀缺.为了提高神经机器翻译模型在这2个任务上的表现,该文提出了一种噪音数据增强方法和2种通用的领域自适应方法,并验证了其有效性.  相似文献   

6.
越南语是一种典型的资源稀缺型语言,汉越平行语料较为稀少,但在如维基百科、双语新闻等网站上存在大量的汉越可比语料.而从可比语料中抽取平行短语对任务能够有效缓解低资源机器翻译中面临的数据稀疏性问题.考虑到上下文语义信息对抽取高质量的双语短语对有重要支撑.提出了融合上下文语义信息的汉越平行短语对抽取方法.首先使用汉、越单语语料训练汉、越向量矩阵;然后预训练编码器,通过注意力机制将句子编码信息和短语编码信息进行结合,生成含有上下文语义信息的单语短语向量,同时将平行短语对作为约束,使汉越短语向量在语义空间中距离最小化,非平行短语对的距离最大化,得到汉越双语短语向量表示;最后利用预训练好的编码器来对平行短语对分类器进行训练.实验结果证明,所训练的分类器的准确度达到75.62%,同时,为了检测抽取出来的平行短语对质量,将其添加到SMT的训练语料中,与基线系统相比,提升了0.93Bleu.  相似文献   

7.
反向翻译作为一种用于神经机器翻译的数据扩充方法,被广泛应用于单语数据的训练.然而,这些方法通常需要大规模源端或目标端单语数据、双语词典等.基于此,提出了一种在不引入外部资源情况下的简单数据扩充方法.该方法在每次加载目标端句子时,按照一定策略对句子中单词进行随机噪声化,以实现原始平行数据目标端的动态数据扩充,从而提高目标端语言模型对句子的表达能力.不同于需要大量单语数据的反向翻译,该方法只使用平行语料.这一策略意味着不需要训练额外的逆向模型.在英德和中英翻译任务上的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使标准Transformer系统的双语互译评估(BLEU)值分别提高了0.69和0.66个百分点.  相似文献   

8.
徐春 《科技信息》2011,(17):I0104-I0105
平行语料库研究是近年来语料库语言学横向发展的新趋势。人们清楚的认识到大规模的高质量汉英平行语料库在自然语言处理、比较语言学研究和第二语言教学等众多领域中的巨大价值。文章介绍了一个大规模汉英双语平行语料库的构建系统,利用互联网上存在的海量多语言文本资源,通过网页的内容分析和链接分析,实现了一个双语语料挖掘的自动获取系统,包括其总体规划、实施模型和流程细节。目的是通过学习国内外资料。最终建设一个基于互联网的平行语料库自动构建系统。  相似文献   

9.
目前,基于深度学习的神经机器翻译已经成为机器翻译领域的主流方法.神经机器翻译模型相较于统计机器翻译模型具有更庞大的参数规模,因此其翻译质量取决于训练数据是否充足.由于与维吾尔语相关的平行语料资源严重匮乏,神经机器翻译模型在维汉翻译任务上表现不佳,为此提出了一种利用伪语料对神经机器翻译模型进行增量训练的方法,可有效提升神经机器翻译在维汉翻译任务上的质量.  相似文献   

10.
传统的机器翻译评价方法往往需要参考译文,利用机器双语互译评估(BLEU)值等方法比较翻译结果与参考译文之间的相似性.但是,在现实生活中却很难为每一句待翻译的句子找到参考答案,因此,不使用参考译文的译文质量估计(quality estimation,QE)方法有着更加广泛的应用场景.在该文中,基于多语言的预训练语言模型,利用联合编码的策略完成句子级的QE任务,在WMT 2018的QE任务德语→英语语言方向上的评测数据集上取得了最佳的实验结果.同时,对比了微调过程中不同网络结构对于该任务的影响,并探究了平行语料联合编码二次预训练在句子级跨语言任务上的效果.  相似文献   

11.
针对当前神经机器翻译在捕捉复杂句内小句间的语义和结构关系方面存在不足,导致复杂句长文本翻译的篇章连贯性不佳的问题,提出一种融合小句对齐知识的汉英神经机器翻译方法.首先提出手工和自动相结合的标注方案,构建大规模小句对齐的汉英平行语料库,为模型训练提供丰富的小句级别的汉英双语对齐知识;然后设计一种基于小句对齐学习的神经机器...  相似文献   

12.
基于神经机器翻译模型Transformer,提出一种融合数据增强技术和多样化解码策略的方法来提高机器翻译的性能.首先,对训练语料进行预处理和泛化,提高语料质量并缓解词汇稀疏的现象;然后,基于数据增强技术使用单语句子构造伪双语数据,扩充双语平行语料以增强模型;最后,在解码阶段融合检查点平均、模型集成、重打分等策略以提高译...  相似文献   

13.
如何改善神经机器翻译模型的翻译性能一直是学术界研究的热门课题,特别是在低资源语种的翻译任务上,如何提高原有平行语料训练出来的翻译模型的翻译质量是一个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为此,对传统的统计机器翻译任务上使用的协同训练方法进行优化,进一步提出新的协同训练方法,并应用于神经机器翻译任务中,改善原有神经机器翻译模型的翻译质量.实验表明神经机器翻译中使用协同训练的方法能显著提高翻译质量,在语料数量稀少(低资源语料)的情况下提升效果更为显著.  相似文献   

14.
针对汉语-越南语(简称汉越)平行语料受限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迁移学习的汉越神经机器翻译(TLNMT-CV)模型.在训练汉语-英语、英语-越南语的翻译模型的基础上,通过迁移学习方法,利用训练得到的汉语端编码器和越南语端解码器,分别对汉越翻译模型的编码器与解码器参数进行初始化,并使用小规模汉越语料进行微调优化,得到TLN...  相似文献   

15.
为提高汉语和维吾尔语医学领域机器翻译质量,解决人工提取和翻译大量医学术语耗时费力的问题,提出基于词向量表示的双语术语抽取方法,并与传统统计短语对齐抽取进行对比.首先,自建45216句汉语医疗语料,人工翻译获得23996句维语语料,人工采集汉语医学词汇65394条,翻译获得31421条维语术语,对汉语语料分词,对维语语料形态切分,获得实验数据;其次,使用词向量方法,设计了基于词向量表示的双语术语抽取实验,准确率为25.12%;并将传统统计短语对齐抽取技术应用于汉维医疗平行语料,准确率为27.28%;实验结果表明,新方法更需要大量平行语料支持,但是两种方法都有助于提高汉维医学领域机器翻译质量,使提取和翻译大量医学术语自动化.  相似文献   

16.
以汉语为研究对象,提出构建大规模高质量汉语复述平行语料的方法.基于翻译引擎进行复述数据增强,将英语复述平行语料迁移到汉语中,同时人工构建汉语复述评测数据集.基于构建的汉语复述数据,在复述识别和自然语言推理任务中验证复述数据构建及其应用方法的有效性.首先基于复述语料生成复述识别数据集,预训练基于注意力机制的神经网络句子匹...  相似文献   

17.
依赖于大规模的平行语料库,神经机器翻译在某些语言对上已经取得了巨大的成功.然而高质量平行语料的获取却是机器翻译研究的主要难点之一.为了解决这一问题,一种可行的方案是采用无监督神经机器翻译(unsupervised neural machine translation,UNMT),该方法仅仅使用两门不相关的单语语料就可以进行训练,并获得一个不错的翻译结果.受多任务学习在有监督神经机器翻译上取得的良好效果的启发,本文主要探究UNMT在多语言、多任务学习上的应用.实验使用3门互不相关的单语语料,两两建立双向的翻译任务.实验结果表明,与单任务UNMT相比,该方法在部分语言对上最高取得了2~3个百分点的双语互译评估(BLEU)值提升.  相似文献   

18.
平行句对抽取是解决低资源神经机器翻译平行语料不足的有效途径.基于孪生神经网络的平行句对抽取方法的核心是通过跨语言语义相似度判断2个句子是否平行,在相似的语言对上取得了非常显著的效果.然而针对英语东南亚语言双语句对抽取任务,面临语言空间和句子长度存在较大差异,仅考虑跨语言语义相似度而忽略句子长度特征会导致模型对仅有语义包含关系但不平行句对的误判.笔者提出一种结构特征一致性约束的双语平行句对抽取方法,该方法是对基于孪生神经网络的双语平行句对抽取模型的扩展,首先通过多语言BERT预训练语言模型在嵌入层将两种语言编码到同一语义空间,以此缩小语义空间中语言的差异.其次分别对两种语言句子的长度特征进行编码,与孪生网络编码后的句子语义向量进行融合,增强平行句对在语义及结构特征上的表示,降低模型对语义相似但不平行句对的误判.在英缅双语数据集上进行实验,结果表明提出的方法相比基线模型准确率提高了4.64%,召回率提高了2.52%,F1值提高了3.51%.  相似文献   

19.
深度学习方法凭借对语义的深度理解能力在机器翻译领域取得长足的进步.然而,对于低资源语言,大规模双语语料的缺乏易导致模型过拟合.针对低资源神经机器翻译数据稀疏的问题,提出了一种迭代知识精炼的对偶学习训练方法,利用回译扩充双语平行语料,通过迭代调整伪语料和真实语料比例,在学习语言表征的同时降低噪声风险,最后结合译文质量及流利度奖励,在源语-目标语和目标语-源语两个方向上优化模型参数,从而达到提升译文质量的目的.在第15届全国机器翻译大会(CCMT 2019)蒙古语-汉语翻译任务上进行了多项实验,结果表明本文方法相比基线提高显著,充分证明该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20.
双语平行语料库是多语种自然语言处理的重要资源,已被广泛地应用于机器翻译、机助人译、翻译知识抽取与跨语言信息检索等领域中。本文针对汉语-印尼语平行语料的自动对齐与可比语料的自动提取问题,提出了基于锚点和词典相结合的段落对齐方法,并在此基础上采用基于置信区间的长度模型实现句子对齐,同时,为了快速提高汉语-印尼语平行语料库的构建效率,还提出了基于跨语言文档相似度的可比语料提取方法。实验结果表明,本文提出的平行语料对齐方法和可比语料提取方法的准确率较传统方法有显著的提高,说明本文提出方法是有效的、可行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