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求解隐式差分方程的一类高精度并行迭代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提高并行迭代法的计算精度,提出了一类高精度、无条件稳定、三层格式的并行迭代算法。用矩阵理论证明了迭代的收敛性,推证了网格加密时的渐进收敛性质。结果表明:对三层格式进行迭代处理,不仅能保证其计算精确度,而且具有很好的收敛速度与渐进收敛性质。数值算例验证了理论分析的正确性,表明了算法的可行性与有效性。  相似文献   

2.
基于并行混沌和单纯形法的混合全局优化算法   总被引:13,自引:3,他引:10  
混沌优化算法采用的是串行优化结构,采用并行结构进行,并不断缩小搜索空间,提高了混沌优化在变量取值范围较大情况下的搜索效率。针对混沌在全局最优点附近搜索速度变得很慢、精度较低的缺点,结合单纯形法,提高了收敛的速度和求解精度。仿真结果表明并行混合优化算法可以得到满意的结果。  相似文献   

3.
研究并行基因算法求解双层规划问题及其在供应链物流分销系统优化设计中的应用.利用下层优化问题的KKT条件把双层规划问题转化为等价的单层规划问题,再利用并行基因算法对得到的单层规划问题进行全局优化,从而得到双层规划问题的全局最优解,最后,通过具体案例研究了上述算法在供应链物流分销系统优化设计中的应用.结果表明,并行基因算法求解双层规划,充分利用了现有计算环境的并行能力,加快了收敛速度,改善了基因算法的全局收敛性能,算法达到了实用化的规模,是一种很有应用前景的计算方法.  相似文献   

4.
伪谱法在求解非光滑最优控制问题时往往需要在迭代计算过程中进行网格优化,以提高对非光滑问 题的适应性。针对现有网格优化方法中分段点收敛至不光滑点速度较慢的问题,提出了分段点最佳化的思想,即 将分段点作为设计变量,根据误差曲线确定最佳分段点可能存在的区间,由求解器确定最佳的分段点位置,从而 提高分段点收敛至不光滑点的速度。算例表明,分段点最佳化的网格优化算法能较大程度地提高伪谱法对非光 滑最优控制问题的求解效率。  相似文献   

5.
高超声速飞行器的系统仿真是一个多物理场高度耦合的过程,仿真过程中,需要完成大规模数据的迭代计算.目前大多采用分布式仿真的方法,但这种方法对于计算效率的提高不明显.为了有效提高计算效率,基于高性能计算机集群系统,分别对网格并行方法和模型并行算法进行了研究,提出了气动流场高效并行仿真解算方法、分区边界数据交换方法以及并行负载均衡技术,并在高超飞行器的系统仿真中进行了验证,验证结果表明,计算精度满足要求,求解方程的速度较快,工程应用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6.
基于并行云变异蛙跳算法的梯级水库优化调度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本文针对混合蛙跳算法(shuffled frog leaping algorithm,SFLA)早熟收敛的问题,将云模型算法融合于SFLA算法中,形成一种云变异蛙跳算法(normal cloud mutation SFLA,NCM-SFLA),弥补混合蛙跳算法后期容易陷入局部最优的不足.同时利用算法易于并行的特点,在多核环境下基于.NET4的并行拓展库(parallel extensions)进行算法的并行优化.将其应用于梯级水库优化调度中,实例计算表明,与多维动态规划算法(MDP)相比,NCM-SFLA方法具有更好的全局寻优能力和较快的收敛速度,在现有的计算条件下该并行算法能有效缩短程序运行时间,求解梯级水库优化调度问题是合理、有效的.  相似文献   

7.
梁旭  黄明 《系统工程学报》2006,21(6):663-667
本文综合并行遗传算法(PGA)和模拟退火算法(SA)的优点,提出一种新的退火并行混合优化策略(PGASA).该算法克服了并行遗传算法局部搜索能力弱的缺点,在子种群的搜索中引入SA作为GA种群的变异算子,增强和补充了PGA的局部进化能力;同时将机器学习原理引入到混合算法中,增加了种群的平均适值,有效地避免了最优解的丢失,加快了进化速度.针对车间调度中的典型问题进行了仿真,结果证明了新算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8.
探索曲面结构的小生境遗传算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提出了具有适应值曲面结构自学习能力的多区域并行局部搜索算子PLS和约束交叉算子GC,定性地分析了它们的作用机制,给出了基子仿真实验数据的遗传算法收敛速度和全局收敛可靠性的定量计算方法。仿真实验数据表明,PLS能有效地提高搜索速度并维持足够的种群基因多样度,GC可有效地微调解的质量,使改进的遗传算法的全局收敛速度和收敛可靠性均显著地优于标准遗传算法,并具有良好的鲁棒性和稳定性.  相似文献   

9.
针对遗传算法在寻优过程和多峰值函数求解中出现的“早熟”问题以及免疫算法收敛速度较慢问题,将免疫算法和进化算法进行优势融合,并结合改进的进化算法的并行模型,提出一种新的算法--分布式免疫进化算法(distributed immune evolutionary algorithm,DIEA)。新算法主要包括记忆种群进化模块和子种群进化模块两个部分,子种群的主要功能是找出各个区间的局部最优解;主种群主要是进行全局搜索,寻找全局最优解。仿真实验表明,该算法具有很高的全局寻优能力和很快的收敛速度,适合求解复杂多峰函数优化问题。  相似文献   

10.
针对标准遗传算法中存在早熟收敛、后期收敛速度慢以及解精度低的问题,结合正交试验设计和元胞自动机模型,提出了一种改进的加速并行遗传算法(APGA)。APGA利用正交试验设计确定较好的初始种群,利用元胞自动机模型固有的并行计算能力设计并行遗传算法,借助元胞信息的动态性和多元性实现正交加速过程。仿真结果表明,APGA能够有效地防止早熟收敛,可以极大地提高遗传算法的搜索效率和解的精度。  相似文献   

11.
提出了一种面向现代化表演的平行仿真方法。该方法通过自顶向下分解表演过程,在时空限制下辅助创意者实现传统表演中难以实现的舞台设计和控制。通过构建多层级约束结构,将平行仿真应用于表演领域。利用虚拟舞台和物理舞台之间的数据循环,不断优化表演流程。将舞台空间平行仿真方法连续应用于某数字电视舞台10年。实验表明:基于多维层级的表演平行仿真可以有效地辅助表演全流程,提高表演效率。  相似文献   

12.
组件化仿真模型交互模式的并行化改造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微处理器的多核化及众核化发展趋势为推广并行仿真提供了机遇。依照仿真模型可移植性标准开发的组件化仿真模型之间通过接口、事件和数据流三种模式进行交互,但其立即响应的特点无法满足并行仿真的需求。研究了三种交互模式的并行化改造方法,在组件交互的对外表现层作适当调整,但基本保持原有风格;在组件交互的实现层,三种交互模式都被转化为并行离散事件仿真的经典事件交互范式,通过时间同步协议保证仿真逻辑的正确性及并行仿真的运行效率。组件化并行仿真模型的三种交互模式各有适用场合,丰富了并行仿真的模型交互方法。  相似文献   

13.
随机仿真是描述反应-扩散系统随机特征的一种重要研究方法,但这种仿真的计算量很大,非常耗时,需要并行离散事件仿真PDES技术的支持。针对反应-扩散系统的特点,基于JAMES II离散事件仿真实验框架,设计实现了基于逻辑进程LP范型的并行分布式反应-扩散系统随机仿真平台。主要设计实现了LP范型模型接口、PDES仿真器以及分布式通信方法。利用该平台建立了经典反应-扩散Lotka-Volterra系统LP范型仿真模型,实验结果复现了Lotka-Volterra系统的震荡特性,验证了平台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4.
马敏  兰京川  黄建国 《系统仿真学报》2008,20(23):6572-6574,6579
设计了一个双通道运算放大器芯片SD358D的并行测试仿真实例。实例中应用USB数据采集卡和HPVEE软件组成的虚拟仪器对两路放大器的三个指标进行并行测试。由于两个测试任务共享仪器资源,容易发生死锁。为了解决并行测试中的死锁问题,首先为并行测试建立Petri网模型,模型中的变迁发射序列与系统任务调度路径一一对应,利用遗传算法搜索模型中无死锁的序列,然后控制系统按照这些无死锁的路径调度测试任务,就可以有效避免死锁的发生。最后通过实验结果,验证了该方法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15.
空间多点地震动模拟的并行计算方法及软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已有的空间相关多点地震动人工模拟方法的基础上,针对整个模拟过程提出对计算量大的部分进行并行计算,并采用Fortran90与MPI语言开发了多点地震动的并行模拟程序,能够有效提高多点地震动模拟的规模与效率;同时,通过对商业性前后处理有限元软件的二次开发,将多点地震动并行模拟程序作为模块嵌入原软件,使用户能够通过可视化界面方便快捷地应用人造地震动,使人造地震动与结构地震响应分析成为一个完整的流程。  相似文献   

16.
为满足实时图像处理要求,在分析了常见DSP并行系统结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基于FPGA互联的DSP并行系统结构。该并行结构通过在FPGA内实现互联网络和特定的数据通信协议,实现三片DSP(TMS320C6713)的有效互联,系统结构可重构、可扩展。对采用该并行结构的原型系统的测试表明,DSP间数据通信既获得了较大的持续带宽又降低了传输延迟,可以满足并行实时处理要求。  相似文献   

17.
使用模糊转换器的并联机器人神经元控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液压并联机器人系统存在的大不确定性及干扰,特征参数随工况及环境的变化而产生大幅度变化的特点,本文将模糊信息处理与神经元非模型控制方法相结合,设计出一种模糊转换器,提出了使用模糊转移器的神经元控制方法,对机器人的液压主动关节进行控制。仿真实验表明,这种非模型控制方法具有很强的鲁棒性和自适应性及抗干扰能力,是一种有效的液压并联机器人控制新方法。  相似文献   

18.
多计算机系统的关键设计之一是互连网络。本文分析和介绍了用于多计算机并行系统的各种典型的互连结构,从拓扑角度分析了各种互连结构的通信性能和路径控制算法。重点讨论了链路型和总线型互连网络,并分析了通信的局部性对性能的影响。  相似文献   

19.
科学计算可视化并行处理建模及其数据并行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科学计算规模的不断增长使得对科学数据的可视化也必须采用并行处理技术。针对可视化应用的特点,一方面,分类建立了可视化并行处理模型,给出了形式化描述,并对其并行性进行了定量的分析;另一方面,提出了一种可扩展的可视化数据并行体系结构,并深入探讨了实现该结构的数据划分技术和并行绘制方法;最后基于上述理论实现了一个数据并行可视化处理软件原型系统YH-PView,并通过实验验证了理论分析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20.
This paper studies error formulas for Lagrange projectors determined by Cartesian sets. Cartesian sets are properly subgrids of tensor product grids. Given interpolated functions with all order continuous partial derivatives, the authors directly construct the good error formulas for Lagrange projectors determined by Cartesian sets. Owing to the special algebraic structure, such a good error formula is useful for error estimate.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