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 毫秒
1.
走近丁肇中     
作为一名科技记者,在我采访过的科学大家中,印象最深刻的是诺贝尔奖获得者丁肇中教授。从2002至2004年间,我多次采访了丁教授,还应邀访问了他所在的日内瓦欧洲核子研究中心,并有幸到他家里做客。对丁肇中的科学精神和风格魅力,我有着直接的感受。我真的不知道2002年秋,丁肇中教授来沪访问,期间他应邀到《文汇报》做客。在文新大楼46楼会议室,他登高远眺,兴致甚浓,尽管是第一次与丁教授面对面的  相似文献   

2.
2004年7月,第四届全球华人物理学家大会在上海举行。这次大会,虽然是在中国土地上举行,而且与会学者都是黑头发、黄皮肤的华人,但无论论文汇编、会议网站,还是演讲、提问,甚至会场门口的指南,一律使用英文而不见中文踪迹。部分海外华裔学者要求采用中英文双语,也被组织者以使用英文为国际惯例为由遭到拒绝。  相似文献   

3.
诺贝尔奖获得者、美籍著名物理学家丁肇中博士目前(1991年11月上旬)在上海第二工业大学向该校师生作了有关本世纪来实验高能物理研究进展的报告,以下是根据报告录音整理的文字材料。整理材料如与报告内容有误,概由整理者负责。  相似文献   

4.
根据丁肇中教授1979年9月26日在北京的讲演整理,未经丁肇中教授审阅,错漏之处,由本刊编辑部负责。上次我跟大家讨论时说过,我所做的实验,重要目标之一就是寻找各种基本粒子。现在再简单地重复一下。高能的粒子,比如说三百亿电子伏特的质子,打在泡室上后,会产生很多很多的粒子,总共有二、三百种。这些粒子之间的作用力,最主要的是强核力。强核力有多种,在宇宙中它使核子结合成原子核,使氢弹燃烧。它的强度比电磁力大一百倍,作用力程非常短,只有10~(-13)厘米,由媒介子传递。  相似文献   

5.
苏珊·巴斯纳特的<文化研究中的翻译转向>给文化研究指出了新的道路,即向翻译学领域发展.文章通过对此文的解读说明文化与翻译有着不解的情结,两者的研究应从两条轨道上合拢在一起.  相似文献   

6.
长期以来,众多的媒体不停地宣传植树、护林、营造绿色生活环境的重要性,却很少涉及森林、海洋与地球环境三者间的密切关系。其实,森林和海洋生死相依。丰富的森林可以培育海洋,一旦森林变得贫弱,那么海洋也就陷入困境。  相似文献   

7.
5月16日,随着"奋进"号航天飞机升空的阿尔法磁谱仪(AMS-02)被送入国际空间站,开始其为期10年以上的宇宙反物质的探寻之旅,该国际科学项目的负责人、诺贝尔奖获得者丁肇中博士再度为世人瞩目。丁肇中缘何要历时15年,坚持实施这个备受争议、坎坷不断的AMS项目,他为此付出了何等努力?前不久《自然》杂志和《纽约时报》等媒体作了披露。  相似文献   

8.
避开上海八月的酷暑,在气候凉爽的瑞士日内瓦,位于瑞、法交界处的欧洲核子研究中心(CERN),我有幸再次采访诺贝尔奖获得者丁肇中教授。八年前,我曾来过这儿采访丁教授和他领导的国际科学合作项目——阿尔法磁谱仪(AMS-02),2011年5月,AMS-02终于搭乘“奋进号”航天飞机.被送上了国际空间站。  相似文献   

9.
王甦菁出生时因难产而患脑瘫.父母为他起名时特意加了个“甦”字,意为死而复生。严重的病患致使王娃菁行动不便,发音也含糊不清。但他通过抓象棋子和玉米粒等方法锻炼握笔写字.长期在右膝下绑沙袋以防身体摇晃。尽管如此,双手依然颤抖不止。写字速度要比别人慢许多。每次考试那些题他都会,却因手抖写字慢而答不完。高考时,同样因此而落榜,他只得在老家江苏淮安市上电大。  相似文献   

10.
今年八月,诺贝尔奖获得者丁肇中教授再次邀请《文汇报》高级记者姚诗煌前往欧洲核子中心访问,并就阿尔法磁谱仪的实验意义、目前的探测情况、宇宙中究竟会不会存在反物质世界,以及对诺贝尔奖的评价和他自己的研究心路、对年轻科学家的建议等,与作者进行了深入的交谈。本刊特发表这篇访谈,以飨读者。●宇宙之大是难以想象的,而我们的实验是一个很大的实验,目的是将整个宇宙找一遍,一直找到接近宇宙边缘的地方,看看有没有反物质组成的宇宙。所以说,这是以前没有人做过的。  相似文献   

11.
童年时,每逢金风送爽的时节,仰望晴空,时常可见排成人字形或一字形的雁群,向南方的天际振翅飞行,时不时还能聆听到大雁首尾呼应的鸣声。这时听长辈说,寒冷的冬天已是为时不远了。 大雁南飞,如许多候鸟迁徙一样,是去寻找它们记忆中的故乡。也许那是尼罗河三角洲的沼泽地,也  相似文献   

12.
诺贝尔奖与中国人擦肩而过 ?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研究员何景裳先生在2 0 0 3年第 5期的《科技导报》上披露了一段往事 ,指出 2 0 0 2年诺贝尔物理学奖由于历史的原因而与中国人失之交臂。这篇文章的标题是“2 0 0 2年诺贝尔物理学奖与中国人擦肩而过”。文章讲到 2 0世纪 70年代末 ,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的唐孝威在德国汉堡与日本的小柴昌俊相识 ,并相约共同建造大型水切仑柯夫探测装置 ,以探测质子衰变。协商的结果是 ,实验在中国做 ,中方经费由唐孝威向中国政府申请 ,日方经费由小柴昌俊向日本政府申请。当唐孝威在国内西部找到…  相似文献   

13.
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的文化情结,在西方文化中自然也不例外。这种情结有时是事实发生的,比如"泰坦尼克"号的沉没,比如"911"恐怖袭击,等等;而有时则出自文学虚构,比如著名的"亚特兰蒂斯"。  相似文献   

14.
15.
本世纪七十年代,法国国立图书馆在整理所藏古代中国地图时,发现一幅绘制于十六世纪末的《中国全图》,它是用毛笔画在带网眼的生丝薄纱上的,大小为180×190厘米,色彩鲜艳,标位精确,反映了中国当时较高的制图术,图上署名:“甲午(1594年)仲夏山阴王泮识,”原图有几处撕裂,边缘也略有破损,现已被修复,并列为该馆所藏地图中的第一号珍品,此图一直未被编入该馆的古代地图目录,亦未能为外界所知。  相似文献   

16.
17.
陈樱 《科学之友》2007,(9A):87-88
禁书犹如禁果,总是越禁越吊人胃口。古往今来,从东到西,曾有那么一批禁书,可望而不可及,而在它们堂而皇之登堂入室,以光影的形式呈现时,你是否不得不唏嘘一下物事轮回!  相似文献   

18.
陈樱 《科学之友》2007,(17):87-88
禁书犹如禁果,总是越禁越吊人胃口.古往今来,从东到西,曾有那么一批禁书,可望而不可及,而在它们堂而皇之登堂入室,以光影的形式呈现时,你是否不得不唏嘘一下物事轮回!  相似文献   

19.
禁书犹如禁果,总是越禁越吊人胃口。古往今来,从东到西,曾有那么一批禁书,可望而不可及,而在它们堂而皇之登堂入室,以光影的形式呈现时,你是否不得不唏嘘一下物事轮回!有别于文字,图像本身是有优点的,  相似文献   

20.
正山西省农科院植保所,正在筹建一个昆虫馆,目前已初具规模,并有部分展馆对外开放。馆内陈列了几千种世界各地的蝴蝶标本,其中不乏一些极其珍贵、极具观赏性的种类。五彩斑斓的蝴蝶标本非常漂亮,吸引了众多参观者的眼球,人们常驻足在这些标本前啧啧赞叹、流连忘返……本期一线风采,记者采访了蝴蝶等昆虫标本的收藏家曹天文,山西省农科院植保所研究员,一位在全国很有知名度的世界节肢动物专家。在这缤纷的蝴蝶标本的世界里,听他讲述五彩蝴蝶的故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