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正>近日,德国研究人员开发了一款基于弹性蛋白原的定制生物医学适用材料。该材料结合了生物相容性、耐用性、生物降解性和类似于皮肤的良好机械性能。临床前试验证实,它适合用作治疗慢性和复杂伤口的伤口敷料材料。研究人员利用电纺工艺生产出超薄的弹性蛋白原纳米纤维,然后将其相互交联,形成一片类似弹性蛋白的材料。弹性蛋白原蛋白分子是由人体自然产生的,它们是弹性蛋白的主要组成部分。而弹性蛋白是一种生物聚合物,可使皮肤和器官具有弹性。该材料具有生物相容性,用于人体时不会导致免疫排斥反应。  相似文献   

2.
<正>不想伤口留下疤痕?试试贻贝胶吧。这种海洋软体动物分泌的一种胶类物质能使大鼠的伤口完美愈合。已经有许多帮助人们减轻疤痕的产品投放市场,包括激光疗法等。但最近研究人员发明了一种新型的取自贻贝的"胶"泥,帮助伤口愈合。当在皮肤中起支架作用的胶原蛋白断裂开来并  相似文献   

3.
程高 《大自然探索》2002,(11):29-29
千百年来,人们长期使用一种长得酷似仙人掌的植物——芦荟来治疗疾病,因为它具有可以愈合伤口的神奇功效。但是至今仍没有人能够完全解释,这种北非土产的植物是如何发挥神奇功效的,因此芦荟——百合科的一种多汁植物,一直得不到科学界的认可。现在,科学家们在观察中得知,从肥厚的芦荟叶中获得的液体,可以用来治疗伤口,而且只要稍稍抹上一点就够了。每个从事芦荟研究的科学家,对芦荟为何能够疗伤这一问题,仍持有各自不同的看法。有人认为,叶子中的凝胶可以减轻炎症,因此能促进伤口愈合。而有的人却说,这是因为这种植物中含有丰富的维生素和矿物质。此外还有人认为,芦荟所起的是湿润伤口的作用,因为伤口的愈合需要在一个相对潮湿的环境中进行。  相似文献   

4.
美国研究者们已经创造出了各种可快速凝结、防止留疤或促进愈合的伤口敷料以及其他的伤口处置方法,科学家们正在基础护理方式上悄悄发起一场变革.  相似文献   

5.
朱润 《科学通报》1962,7(2):1-1
在高等动物的皮肤创伤愈合过程中,由于伤口四周的皮肤逐步移向伤口内,使创伤面积逐渐缩小,这一现象称为创伤收缩。创伤收缩对于创伤愈合具有重大的意义。这方面的研究始于 Carrel((1910),以后数十年间,趋于沉寂,一直到近年来,又被重视起来,  相似文献   

6.
马寿春 《科学之友》2009,(12):31-31
美国研究者们已经创造出了各种可快速凝结、防止留疤或促进愈合的伤口敷料以及其他的伤口处置方法,科学家们正在基础护理方式上悄悄发起一场变革。  相似文献   

7.
人体大约由1000万亿个细胞组成,几乎所有的细胞膜外表面都长着一根根形似触角的细长的突起,叫"初生纤毛"。美国科学家发现,这些初生纤毛对细胞具有类似GPS定位系统的作用,它们能接收和处理信号:当人体出现伤口时,初生纤毛能使细胞以适当的速度朝伤口的方向移动,治愈伤口。这与帮助船只实现海上航行的全球定位系统十分类似。  相似文献   

8.
德国研究人员最近发明了一种绷带,会在伤口感染初期变为紫色。由德国慕尼黑模块化固态研究所研制的这种绷带所使用的新型敷料中,含有一种会对不同酸碱度起反应的特殊染料。这种新型外创绷带与其他绷带一样可以用来隔绝伤口,但新产品提供了一种观察伤口愈合情况的特殊方法。  相似文献   

9.
目前,美国军方正在研究一项技术,可对受伤士兵的细胞"重新编程",使其拥有与科幻影片《金刚狼》主角类似的快速愈合伤口的能力,伤口愈合速度比普通人快5倍.据悉,该疗法的原理是,通过修改细胞基因重新编写细胞序列,以使其在必要时变成不同类型的细胞.  相似文献   

10.
气性坏疽系严重伤口的恶性感染,几个世纪以来被它杀害或致残的士兵达数百万。第一次世界大战中,该病杀死的士兵比子弹杀死的还要多。该病因从伤口发出的恶臭而得名.英国化学与生物学防护所(CBDE)微生物研究室主任Titball等已研制出一种能阻断气性坏疽病原体产气荚膜梭状芽胞杆菌  相似文献   

11.
出门旅行的时候,难免遇到非常事件,从而导致受伤出血,此刻如不及时止血,就会危及生命。据医学专家介绍,人体一旦失血达到2.24升,就会引起死亡。 那么,怎样才能止血呢?下面,我们将给大家介绍几种通常的止血方法,以备不时之需。 伤口加压止血法伤口加压止血法,就是在伤口  相似文献   

12.
科技传真     
皮肤产生创伤后,结构类似织物的胶原质组织(皮肤的强度取决于胶原质)往往会受到破坏。如果要使愈合后的皮肤与受伤前一样,则需要很长时间。但是,在远古时期,因医疗条件所限,一个人受伤后,伤口若不能快速愈合,他就会死亡。所以,在长期进化的过程中,人体修补伤口的时间逐步缩  相似文献   

13.
正常的伤口修复能力对于生存与健康十分重要。皮肤伤口修复是一个极其复杂的生物学过程,涉及多种不同类型细胞、细胞外基质和细胞因子在时间、空间上有序的相互作用,最终完成皮肤屏障修复与组织内稳态维持。文章总结了伤口修复的主要过程,并重点阐述不同类型细胞在损伤修复过程中的作用,讨论了无疤痕修复的潜在机制。  相似文献   

14.
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的科学家们最近分离出一种促使伤口愈合的机体的特殊化合物。这种被称为“血管生成因子”(Angiogenesis)的物质是从兔的伤口分泌物的液体提取的,并由zena Werb等制成半提纯制品。微量的该因子(约千万分之一克)就能加速动物植皮的血管再生以及兔眼角膜毛细血管的形成。而在正常情况下角膜是不含血管的。  相似文献   

15.
蛭素——一种抗凝物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蚂蟥在人畜身体上叮咬吸血时,蚂蟥唾液腺中分泌一种物质注入宿主动物伤口,阻止伤口血液凝固,以便不断吸血。同时在吞下的血中也混有这种物质,它能阻止吸入到蚂蟥消化道的血液凝固。这种物质就是一种抗凝剂,名为蛭素。蛭素是从医蛭(Hirudo medicinalis)唾液腺中分离提纯的一种抗凝剂。医蛭是水蛭的一种,是环节动物门、蛭纲、颚蛭目、医蛭科的一个重要种类。医蛭广泛分布于水稻田、池塘、水库和沼泽。由于它具有一定  相似文献   

16.
你问我答     
《知识就是力量》2011,(6):80-80
问:伤口碰到盐为什么会更加疼痛?答:伤口一般就是皮肤破损,导致神经外露,盐属于碱性物质可以杀菌,但碱性物质碰到外露的神经,  相似文献   

17.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可以看到,一些动物如猫、狗、鼠等小动物的四肢受伤后本能地会不断用舌舔伤口,从而使伤口得以自愈,这是为什么呢?原来,这是动物的唾液中含有能愈合伤口的特殊物质.这一动物的本能现象使科学家受到一些重要启发.  相似文献   

18.
《大自然探索》2009,(3):7-7
对著名天然木乃伊“冰人奥兹”的最新检验发现,在其生命最后一段穿越阿尔卑斯山的过程中,奥兹显然用沼泽藓敷了自己的伤口。在奥兹的肠道里,科学家发现了6类藓的痕迹,暗示这个古人运用了具有轻度消毒力和很高吸收性的沼泽藓来治疗自己手掌上的伤口。科学家相信,身受多处伤,其中包括肩膀上的一处严重箭伤,最终要了奥兹的命。  相似文献   

19.
N·J医药公司正在向市场上投放一种从海藻中提取的“有极强的吸收力,同时本身又可以分解成为无害物质的敷料”。从海藻中得到的大型褐藻可以制作一种纺织纤维样物和羊毛状物,用作平滑的外科垫料。这种敷料的主要成分是钙藻酸盐。公司说这种敷料可以清除包括糖尿病性溃疡和营养不良性溃疡在内的一切分泌物及其臭味。由于填在伤口中的纤维可以分解成无害物质,因此就不必更换敷料,从而避免了对伤口肉芽组织形成的干扰。公司  相似文献   

20.
《大自然探索》2009,(5):7-7
在对全球范围内生活于海面下300~1200米深度的鱿鱼进行研究后,科学家发现这种头足类动物的交配技巧之怪异、之丰富简直大大超出预料。例如:其中一种雄鱼用自己的嘴和爪子在雌性伴侣身上划开一个深达5厘米的伤口,然后用生殖器状的副肢将精囊置入伴侣的伤口内;另一种雄鱼的精囊一旦附着在雌鱼身上,就会自行挖洞进入雌鱼体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