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技术预见作为世界各国政府制订科技长期发展战略的有效手段已是一个不争的事实。技术预见所倡导的基本理念就是在未来较长时期内从科技、经济与社会的发展进行系统研究 ,确定具有战略意义的研究领域 ,选择那些能够对经济、社会带来最大化贡献的关键技术和通用技术。集中到一点就是“整体化预测”、“系统化选择”和“最优化配制”。作为政府制订科技政策、使科技最大化作用于经济及社会发展的一种尝试产生于 2 0世纪 70年代的日本 ;作为世界各国政府普遍采用的 ,以政府为主导的体制化研究模式发生在 2 0世纪 90年代。技术预见为什么会在 2 0…  相似文献   

2.
技术预见作为世界各国政府制订科技长期发展战略的有效手段已是一个不争的事实.技术预见所倡导的基本理念就是在未来较长时期内从科技、经济与社会的发展进行系统研究,确定具有战略意义的研究领域,选择那些能够对经济、社会带来最大化贡献的关键技术和通用技术.集中到一点就是"整体化预测"、"系统化选择"和"最优化配制".  相似文献   

3.
技术预见在韩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国进 《世界科学》2002,(11):39-40
韩国在亚洲是继日本率先开展技术预见活动后的首批追随者之一,他们既参照了日本早期的做法,又有自己的创新,并在开展技术预见过程中始终贯穿着致力于提升国家科技及经济竞争力的理念——  相似文献   

4.
网格--因特网之后的又一新浪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晓夫 《科学之友》2002,(4):34-35
今天,因特网(Internet)和万维网(WWW)已经家喻户晓了。一些人甚至认为,因特网和万维网技术已经接近成熟期,它们即将被更先进的技术取代。那么,“因特网后面是什么?万维网后面是什么?什么是信息技术的下一个大浪潮?”我们必须提出这些问题,思考这些问题,想象对这些问题的回答,才有希望参与创造信息技术的下一个大浪潮。有一小批,但人数正越来越多的电脑专家们认为,这下一个大浪潮就是网格(Grid)。  相似文献   

5.
技术预见的基本理念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理念是对事物精神本质的科学认识,也是指导事物实践发展的思想依据。推动技术预见在我国的发展,必须首先明确技术预见的基本理念。技术预见的理念是渗透在技术预见理论、方法和实践之中并已初步形成共识的一系列最基本的思想观点,总体上讲就是“前瞻科技,抉择未来“,大致包括未来观、科技观、发展观、决策观、政府职能观、行动价值观等六个方面。掌握了这些理念,就等于抓住了理解技术预见的关键词,找到了推动技术预见的着力点。  相似文献   

6.
黄善光 《世界科学》2002,(10):42-43
奥地利在运用技术预见方法的实践中其最大创新点就是同时运用了“技术德尔菲法”和“社会文化德尔菲法”,奥地利将两种“德尔菲法”结合起来使用就是为了突出不同的技术和组织创新对经济和社会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技术预见在日本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日本是世界上首次采用大规模“德尔菲”问卷调查法进行技术预见活动的国家 ,也是迄今技术预见制度化程度最高的国家———持续进行了 3 0年的研究 ,为全球性的技术预见实践提供了比较完整的原理与方法  相似文献   

8.
2001年7月,日本部科学省科技政策研究所发布了第七次技术预见研究报告。通过技术预见全面系统地把握21世纪前30年的科技发展趋势,确定了社会经济系统、老龄问题和安全问题三大主题的60个需求项目。调查结果显示,2010年前,地球与环境科学、信息技术和生命科学是优先发展的技术领域。2010年以后,地球与环境科学和生命科学仍将作为重点,而信息技术是否还是优先领域引起了专家们的普遍争论。此外,根据重要度指数确定了对日本社会经济发展相对重要的100项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9.
日本是世界上首次采用大规模“德尔菲”问卷调查法进行技术预见活动的国家。也是迄今技术预见制度化程度最高的国家——持续进行了30年的研究。为全球性的技术预见实践提供了比较完整的原理与方法——  相似文献   

10.
迄今为止,学界公认技术预见的发展经历了三次高潮,分别是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20世纪50-60年代以及上个世纪90年代。上个世纪末,技术路线图逐渐成熟起来,并且被世界主要国家采用和推广。在世界范围内有一定影响力的代表性路线图是ITRS(世界半导体产业技术路线图)和日本的年度战略性技术路线图。如今,ITRS每一年更新一次,重要章节半年更新一次。日本的战略性技术路线图  相似文献   

11.
从技术预测到技术预见:理论与方法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技术预测”(Technology Forecasting)与“技术预见”(Technology Foresighy)是两个相互区别而又紧密联系的概念。技术预测兴起于20世纪40年代,到60年代末,定量预测方法已发展得相当成热,但在企业界,量化的技术预到却逐渐失去了其原有的吸引力。70—80年代,基于德尔菲法的技术预见开始流行。20世纪末,技术预见形成了一股世界潮流,不仅发达国家,而且发展中国家都在积极酝酿开展预见活动。从技术预测到技术预见,反映了人类对未来的态度在变化——从“适应未来”到“塑造未来”;改造世界的方法论在变化——从使用单一方法解决单一问题到综合运用各种方法解决系统性问题。技术预见的精髓是“着眼于远期未来,沟通、协商、合作与承诺”,这决定了预见活动的核心方法是德尔菲法。但技术预见不仅是对技术前景本身的展望,而且是对远期未来的系统性探索。未来的预见活动更加强调需求导向,强调相关利益主体的参与,强调预见结果的决策支持作用,强调对预见结果的跟踪和监控;因而综合使用多种有效方法,并在实践过程中进行集成创新是必不可少的。  相似文献   

12.
STS教育:国际科学教育改革的新理念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蔡铁权 《科学》2003,55(3):32-35
STS(科学-技术-社会)教育是STS研究在教育中的实践运用,是在当代社会与文化范式转型过程中,对当代科学教育危机进行理性反思后,采取的一种文化策略.作为科学教育发展的一种理想性范型,STS教育是国际科学教育改革的一种新理念.  相似文献   

13.
社会需求与技术预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科技、经济、社会是一个相互作用的系统,而技术创新的过程是满足和创造经济社会需求的过程。经济社会发展对科技的需求无疑在今天已愈来愈是技术创新的拉动力。选择和确定具有最大经济社会效益的通用新技术是技术预见的社会功能和发展动因,识别和把握未来经济社会发展对科技的需求则是技术预见的新趋势。  相似文献   

14.
《世界科学》2006,(11):F0004-F0004
由中国科技促进发展研究中心、中国科学院科技政策与管理科学研究所、中国科学学与科技政策研究会技术预见专业委员会、上海市科学学研究所主办,上海市对外文化交流协会和上海市科学学研究会协办的“技术预见与区域创新国际研讨会”于2006年10月9日-10日在上海延安饭店隆重举行。来自德国、俄罗斯、日本、韩国及中国等国家的120多名技术预见专家学者和相关政府科技管理工作者参加了本次研讨会。此次研讨会进一步加强了国内外的技术预见学术交流工作,推动了技术预见在全国各地的应用,支撑了我国创新体系的构建和自主创新战略的落实。研讨会期间还召开了中国科学学与科技政策研究会技术预见专业委员会第一会议。  相似文献   

15.
“失败与不稳定之间的总相关数(在世界上的62个国家里)为0.50。”——哈佛大学行政管理学教授S·亨廷顿“这是十足的废话。亨廷顿是怎样测定诸如社会失败这类事情的呢?他有社会失败计量器吗?我反对科学院将那些只不过是政治见解的东西确认为科学”。——耶鲁大学教学教授S·朗格“对于想把自己的辩论置于20年前的闲谈基础上的朗格的科学标准能说什么呢?”……“一种怪诞的偏见”……“一个疯子……”。——评论朗格的攻击的其他学者  相似文献   

16.
上海开展技术预见的实践与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健民 《世界科学》2003,(4):44-46,48
本文在对上海开展技术预见的基础条件及特点进行描述的基础上,重点介绍了上海技术预见的具体实践目的是为正在我国开展和将要开展的地区技术预见研究和实践提供必要的背景支撑。  相似文献   

17.
现代社会是一个高新技术迅猛发展的社会。日新月异的技术创新浪潮广泛波及社会的经济、文化、政治、军事和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技术科学的本体探问 ,技术创新的规律探索 ,技术发展的价值追寻 ,技术时代的人文关怀 ,促成了技术哲学在当今发达国家的兴盛发展 ,近年来在中国学术界的异军突起。2 0 0 2年 1 0月 ,中国自然辩证法研究会技术哲学委员会、山西大学科学技术哲学研究中心在太原举行了第 9届全国技术哲学学术年会 ,汇聚了来自全国百余名学者。本文作为技术哲学专栏的开首篇 ,在综合这次会议信息的基础上 ,对技术哲学的来源、发展历程…  相似文献   

18.
技术预见,不仅是对技术前景本身的展望,也是对远期未来的系统性探索。作为强化国家(地区)创新体系的一种重要手段,它开始受到越来越多的国家和地区的重视。2006年10月8日~9日,来自德国、俄罗斯、日本、韩国及中国等国家的100多位专家学者和科技管理工作者参加了上海首届“技术预见与区域创新国际研讨会”。会上,10余位国内外的技术预见专家作了相关主题的报告,并在大会期间进行了学术探讨。从本期开始,我们将陆续刊登这次研讨会上的一些优秀论文。  相似文献   

19.
作为上海市科委“十五”期间的创新举措 ,去年上海完成了一项重大科技项目———《“十五”上海科技重点领域技术预见工作研究》 (简称“上海技术预见”报告 )。该项目的具体实施单位———上海市科学学研究所在市科委的领导下 ,依托众多专家的建言献策 ,在信息、环保 ,生物医药、新材料等 8个重点领域进行了技术预见 ,完成了 40 0多篇世界最新科技动态报告和 1 80多个重点领域备选项目 ,为上海市的科技发展提供了科学依据。在此基础上 ,去年 1 2月中旬上海市科学学研究所、中国科技促进发展研究中心和中科院科技政策与管理科学研究所联合在沪召开了首届“全国技术预见研讨会”。为将技术预见的内容及理念介绍给大家 ,本刊选登了本次会议的部分论文 ,作为“技术预见专题”推介给读者。  相似文献   

20.
德国有着技术哲学研究的深厚历史传统。 2 0 0 2年 8、 9月之交 ,德国著名哲学家、柏林理工大学汉斯·波塞尔 (HansPoser)教授应邀到大连理工大学讲学 ,就技术评估与技术哲学问题做了系列的讲座。德国哲学界称誉波塞尔教授是一位屹立在人文科学、自然科学和技术科学之间交叉位置上的学者 ,视野开阔 ,学识渊博 ,科学哲学和技术哲学是其主要研究方向之一。柏林理工大学哲学讲师、留德学者李文潮博士同时应邀讲授了德国哲学若干专题。大连理工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院长、科技哲学博导刘则渊教授就技术哲学的逻辑起点、研究对象、学科性质、社会应用、发展趋向与前景等问题 ,与波塞尔教授和李文潮博士展开了讨论。本刊选编其主要内容分三期发表 ,以期让科技界、学术界更多人士了解技术哲学 ,促进我国技术哲学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