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邢立文  纪永军 《科学通报》2023,(Z2):3709-3711
<正>自工业革命以来,人类经济社会发展依赖于过度消耗化石燃料,导致严重的能源危机;产生的大量CO2排放到大气中,也给生态环境带来巨大的威胁[1].在这种背景下,利用间歇式可再生电力驱动水电解获得“绿氢”,进而发展氢循环经济,将为加快实现“双碳”目标提供一种重要的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2.
正从16世纪后期到17世纪末,欧洲数学取得了长足进步,不仅改变了整个数学的面貌,而且对精密科学的发展起了巨大的促进作用。文艺复兴促成东两方数学的融合,为近代数学的兴起及以后的惊人发展奠定了基础。尽管有必要理性地看待科学的数学化~([1]),但不得不承认,从16世纪后期到17世纪末,欧洲数学所取得的成果,远远超过了初等数学在10多个世纪内的全部成果。对数的发明使过去繁琐计算得到极大简化,计算技术取得了重要进步,代数学的理论与方法被大大扩  相似文献   

3.
樊洪业 《科学》2005,57(6):6-9
随便翻一翻老一辈科学家的传记.会发现很多人在忆述早年求学经历时,都曾淡到“科学救国”的理想。如果有条件接触到他们思想改造运动以后的应时文章或传记资料。又会发现多数人都有围绕“科学救国”展开的自我检查。再看一看近20多年来的言论。1985年前后,热门话题是科学立国、科学强国、科学兴国。到1995年则定格在“科教兴国”,个人理想与国家战略融到了一起。“正-反-合”背后的政治风云在变幻.“救、立、兴、强”的字眼在演进.在20世纪的中国.这“科学”是与国运紧密关联着的。  相似文献   

4.
行星地球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空间与场所。以行星地球为研究对象的地球科学,在20世纪与其他学科一样有了很大的发展。当前,不少地球科学家正在探索与研究21世纪地球科学发展趋势。对地球科学未来发展作出科学预测是极其困难的,但意义是巨大的,因为,探讨地球科学发展趋?..  相似文献   

5.
面向21世纪:特种机器人技术的发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特种机器人的现状与发展趋势2 0世纪 70年代以来 ,机器人作为生产自动化的典型代表 ,在制造业获得了巨大的成功。进入 80年代 ,机器人技术在信息技术、控制技术迅速发展的支持下 ,其应用范围已远远超出制造业 ,还被广泛地应用于非制造领域 ,在非制造领域应用机器人已成为当今国际自动化技术发展的重要方向。目前国际上非制造领域的机器人技术 ,也称为特种机器人技术的研究和开发非常活跃。2 1世纪不仅制造业将进入一个新的阶段 ,而且据专家预测 ,2 1世纪的前 2 0年 ,也将是非制造业自动化技术快速发展时期。机器人以及其他智能机器和自动化…  相似文献   

6.
本书为“双螺旋丛书”之一。20世纪科学发展的最大成就是人类深入到物质的核和细胞的核,为掌握物质和生命的奥秘开辟了广阔的道路。与这成就相联系的是核能技术、信息技术和生命技术的开发和利用,这构成20世纪技术发展的最大成就。科学和技术的高歌猛进,从根本上改变了人类社会生活的面貌,在不同程度上改变了社会、经  相似文献   

7.
虽然面向大众的科学传播已有几个世纪之久,但直到20世纪的后半叶,人们才开始对科学传播的作用、意义以及科学传播对社会和科学体系的影响进行系统的反思,公众理解科学的问题才进入人们的视线。到目前为止,欧洲公众理解科学的发展过程大体可以分为四个阶段。  相似文献   

8.
在过去的一个多世纪中,人类社会曾目睹了三次经济转变,第一次是工业革命,随后是技术革命,之后是全球化时代。现在人类正面临着另一次巨大变革,这就是绿色经济时代。  相似文献   

9.
技术哲学(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Rapp  F  张彩云 《世界科学》1989,11(1):54-57
一、新的探究路线(一)态度的变化在几十年前,现代技术为文明所作的贡献,总的说来还是受到人们热情的承认的。因而,也就没有对技术哲学问题探讨的实际需要。当然,虽也有例外情况,但未引起人们关注。直到二次大战,在艺术家和诗人的直观理解中比在哲学家的理性思维中更多地表现出对现代技术的关注。工业革命以来持续的技术进步似乎证实了人支配自然的理性主义观念和启蒙时代的乐观主义。近来,这一信念正受到严重挑战,从而也就引起了“增长的极限”的意识与持续增长的传统的观念之间的对立。资源短缺、生态问题和军备竞赛激起了一股愤懑情绪,导致人们对现代技术的猛烈抨击。前不久还被当作救世主来赞颂的同一类型的科学技术,如今却被视若一切人间邪恶的替罪羊。  相似文献   

10.
正机械化、电气化和信息化分别引领了前三次工业革命。当前的信息技术还在进一步深化发展,信息技术与各个领域的各种技术深度交叉融合,科学发现到技术发明、再到产业应用的转化周期愈益缩短,科学规律、技术发明、产业发展三者密切结合、相互促进,科学技术也对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等产生新影响。那么第四次工业革命会是什么?大家都在探讨能否用一个"什么化"来描述它。也许新工业革命的核心就是"智能化"。  相似文献   

11.
科学知识社会学与后现代主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鹏 《世界科学》2005,(7):32-34
20世纪后半叶以来,在整个西方世界最有影响的社会思潮就是“后现代主义”。作为一种哲学理论,后现代主义站在学术主流的对立面,显现出强烈的相对主义特征。大卫·格里芬等所提出的后现代科学虽然自称是从建设性的角度来建构科学,但是,后现代主义者通过对现代性的解构,来表达其反基础主义、反本质主义和反普遍主义的主张。从本质上考虑,这样的后现代科学与近现代科学没有根本的联结,已经呈现出一种与近现代科学的断裂状态。我们必须以批判的眼光来看待这种思潮,因为这种偏激的看法可能会威胁到人类文明的健康发展。科学知识社会学(Sociology…  相似文献   

12.
陈宝国 《自然杂志》2008,30(5):304-308
当中国科学与文化在近代中国多舛发展并渐进到20世纪的时候,丁文江的名字是应当被人们记起并应该给予格外注意和加以研究的人。丁文江首先是一位地质科学家,同时又是一位兼具了作为“学者”所应具备的科学知识、科学思想、科学信仰与为科学真理的探求所应具备的深邃的思维、不懈的探索,坚强的毅力的科学的思想者。本文仅就丁文江作为中国近代科学与文化的倡导者,中国地质科学的奠基人。为中国近代科学与文化的发展所做的推动与贡献作了一介绍。  相似文献   

13.
“汤浅现象”是日本当代科学史家、神户大学教授汤浅光朝根据本世纪中期权威性的“科学技术编年表”、《科学人物辞典》以及“诺贝尔奖获得者”等资料,从科学学(科学的科学)的观点出发,用科学计量学的方法,系统地分析和研究了自16世纪到20世纪前后450年间科学发展的历程后,于1962年发表的专著《科学活动中心的转移》中提出的。  相似文献   

14.
干福熹 《自然杂志》1996,18(3):164-167
对人类社会的文明进程有重大影响的中国四大发明中,印刷术和造纸都直接与信息存储有关.纸张是信息存储介质,印刷则是信息存储技术.工业革命以来,各项科学技术得到了突飞猛进的发展,信息存储技术也不例外,先后出现的照相术,缩微胶卷术、磁存储技术和光存储技术都是与时代同步的新的信息存储方式.其中本世纪中叶以计算机的发明为标志的第一次信息革命,导致了磁存储技术的迅猛发展.而当前以建设信息高速公路为标志的第二次信息革命又激发了光存储技术的飞速发展.众所周知,冷战结束后,发达国家对世界争夺的重心已经转移到信息领域.由于信息高速公路具有军民兼容、保持深度军备和维护国家利益等特征和倍增国力的功能,当前美国、加拿大、英国、法国、德国、日本等发达国家及一些发展中国家(包括我国)都先后制定了本国“信息高速公路”计划,全面规划本国国家利益在信息领域的发展方向,还特别具体规定了本世纪末和21世纪初所要达到的目标.由于多媒体技术是信息高速公路的最重要核心技术之一,而光存储技术又是多媒体技术的关键技术之一,因此当今光存储技术的发展受到大家的充分重视.  相似文献   

15.
吴家睿 《科学》2004,56(6):23-25
当科学家温伯格(Alvin Weinberg)在1950年代发明“大科学”(big science)一词时,他指的是大型火箭和高能加速器等大科学装置。显然,在那个时代,只有高能物理学被科学界公认为是大科学。随着人类基因组计划的实施和后基因组时代的来临,大科学也成为了生命科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从这个意义上说,笔者在《科学》上的“后基因组时代的思考”专栏就是围绕着“大科学”展开的。最近,笔者有机会读到蒲慕明教授为英国《自然》周刊撰写的一篇评论——“大科学,小科学”,感到该文提出了许多值得讨论的观点和问题。因此,笔者借此专栏提出一些个人的看法,供蒲慕明教授以及其他关心此事的人参考。  相似文献   

16.
发展国际合作, 促进我国地球系统科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少平 《科学通报》2005,50(6):608-612
自20世纪后半叶,地球科学相关理论和技术的进步使科学界逐步认识到,地球层圈演化的行为具有整体性.地球系统科学正在成为21世纪基础科学研究的前沿.我国是发展中国家,国际合作对促进我国未来地球系统科学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结合中国地球科学领域研究和发展的实际,试图对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国际合作在地球科学领域发挥的作用、经验和教训进行分析,并在此基础上就国际合作在未来我国地球系统科学研究中的重要作用和着眼点提出一些看法.  相似文献   

17.
<正>18世纪60年代,英国人瓦特改良的蒸汽机,将人类带入了"蒸汽时代"。至此,人类开始了第一次工业革命。19世纪70年代,电力被人们广泛应用,科学技术的发展突飞猛进,各种新技术、新发明层出不穷,并被迅速应用于工业生产,大大促进了经济的发展。这就是第二次工业革命。如今,全球站在第二次工业革命的临终点,也准备向着第三次工业  相似文献   

18.
前  言瑞典化学家阿尔弗雷德·诺贝尔 1 895年在巴黎立下遗嘱 ,设立了诺贝尔奖金 ,从 1 90 1年执行至今已整整一个世纪了。对诺贝尔奖金获得者来说要求在三个方面之一作出杰出的贡献 :第一 ,首创性的研究 ,即在时间上是划时代的新发现 ;第二 ,卓越的科学成就 ,即在空间上确立了科学的新疆界或奠定了科学的基础与建立了科学的大厦 ;第三 ,巨大的造福于人类 ,即在物质上是开创性的发明 ,能赋予人类以巨大的利益。本文简要地回眸上一个世纪在大分子科学领域里获得的诺贝尔奖 ,并对上述三个方面的获奖要求举例说明。因为分子是化学研究的领地 …  相似文献   

19.
裘知 《世界科学》2000,(8):47-48
科学是人们对客观世界的正确认识,科学理论则是这种正确认识的系统总结。人们在按科学方法去认识客观事物规律时有时会犯错误,当人们发现科学中的某个认识是错误时,便把这个错误认识叫做伪科学。如17世纪的“自然禁真空”(初中课本上译成“自然界厌恶真空”)理论、托勒密的地心说、斯大林时代的李森科学说,还有前几年的室温核聚变等。不属科学范畴的错误认识不能归入伪科学范畴,如广告中以借科学名义的误导宣传、文学中的错误报道、幻想、幻觉、骗术等,总之,未经科学方法探索、论证,未下定论的都不能归之于科学,而是非科学的。…  相似文献   

20.
大科学与小科学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西方和东方都在刮“大科学”之风,大量的研究经费都投入到基因组学、蛋白质组学或“某某组学”等计划上。在中国,“大科学”符合了国家一向的习惯,即“由上而下”的方式来进行科研规划和运行。一些决策者们也认为“大科学”代表着未来科学发展的趋势。许多科学家都忙着篡写“大项目”的申请书,要求政府给予高达几亿到几十亿的经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