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北京技市预见:实践与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北京市从2001年起启动"北京技术预见行动计划".在对信息、材料两大技术领域进行顸见调查的基础上,提出中国以及北京市优先发展的战略技术课题以及相应的发展战略与政策措施.本文重点介绍北京市技术预见行动计划的进展情况,实践中面临的问题与思考,并提出完善预见计划、加强预见能力建设的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2.
地区技术预见与地区科技管理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本在强调新形势对地区科技管理提出新要求基础上,对技术预见在地区科技管理中的作用进行了探讨对技术题目到技术预见与科技规划之间的联系和区别进行了阐述,认为地区开展技术预见的前提是准确定位同时要注意处理好四个关系。  相似文献   

3.
从技术预测到技术预见:理论与方法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技术预测”(Technology Forecasting)与“技术预见”(Technology Foresighy)是两个相互区别而又紧密联系的概念。技术预测兴起于20世纪40年代,到60年代末,定量预测方法已发展得相当成热,但在企业界,量化的技术预到却逐渐失去了其原有的吸引力。70—80年代,基于德尔菲法的技术预见开始流行。20世纪末,技术预见形成了一股世界潮流,不仅发达国家,而且发展中国家都在积极酝酿开展预见活动。从技术预测到技术预见,反映了人类对未来的态度在变化——从“适应未来”到“塑造未来”;改造世界的方法论在变化——从使用单一方法解决单一问题到综合运用各种方法解决系统性问题。技术预见的精髓是“着眼于远期未来,沟通、协商、合作与承诺”,这决定了预见活动的核心方法是德尔菲法。但技术预见不仅是对技术前景本身的展望,而且是对远期未来的系统性探索。未来的预见活动更加强调需求导向,强调相关利益主体的参与,强调预见结果的决策支持作用,强调对预见结果的跟踪和监控;因而综合使用多种有效方法,并在实践过程中进行集成创新是必不可少的。  相似文献   

4.
《世界科学》2006,(11):F0004-F0004
由中国科技促进发展研究中心、中国科学院科技政策与管理科学研究所、中国科学学与科技政策研究会技术预见专业委员会、上海市科学学研究所主办,上海市对外文化交流协会和上海市科学学研究会协办的“技术预见与区域创新国际研讨会”于2006年10月9日-10日在上海延安饭店隆重举行。来自德国、俄罗斯、日本、韩国及中国等国家的120多名技术预见专家学者和相关政府科技管理工作者参加了本次研讨会。此次研讨会进一步加强了国内外的技术预见学术交流工作,推动了技术预见在全国各地的应用,支撑了我国创新体系的构建和自主创新战略的落实。研讨会期间还召开了中国科学学与科技政策研究会技术预见专业委员会第一会议。  相似文献   

5.
束其全 《世界科学》2003,(12):38-39
英国政府一向重视技术预见工作,早在1994年就开始实施“英国技术预见计划”。1999年4月,英国政府组织了第二次技术预见。参与此次活动的专家分为10个学科小组、3个专题小组。与上次技术预见不同的是,各小组的报告没有统一的格式,专家对未来技术发展动态的描述也比较具体。  相似文献   

6.
技术预见的基本理念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理念是对事物精神本质的科学认识,也是指导事物实践发展的思想依据。推动技术预见在我国的发展,必须首先明确技术预见的基本理念。技术预见的理念是渗透在技术预见理论、方法和实践之中并已初步形成共识的一系列最基本的思想观点,总体上讲就是“前瞻科技,抉择未来“,大致包括未来观、科技观、发展观、决策观、政府职能观、行动价值观等六个方面。掌握了这些理念,就等于抓住了理解技术预见的关键词,找到了推动技术预见的着力点。  相似文献   

7.
技术预见作为世界各国政府制订科技长期发展战略的有效手段已是一个不争的事实.技术预见所倡导的基本理念就是在未来较长时期内从科技、经济与社会的发展进行系统研究,确定具有战略意义的研究领域,选择那些能够对经济、社会带来最大化贡献的关键技术和通用技术.集中到一点就是"整体化预测"、"系统化选择"和"最优化配制".  相似文献   

8.
作为上海市科委“十五”期间的创新举措 ,去年上海完成了一项重大科技项目———《“十五”上海科技重点领域技术预见工作研究》 (简称“上海技术预见”报告 )。该项目的具体实施单位———上海市科学学研究所在市科委的领导下 ,依托众多专家的建言献策 ,在信息、环保 ,生物医药、新材料等 8个重点领域进行了技术预见 ,完成了 40 0多篇世界最新科技动态报告和 1 80多个重点领域备选项目 ,为上海市的科技发展提供了科学依据。在此基础上 ,去年 1 2月中旬上海市科学学研究所、中国科技促进发展研究中心和中科院科技政策与管理科学研究所联合在沪召开了首届“全国技术预见研讨会”。为将技术预见的内容及理念介绍给大家 ,本刊选登了本次会议的部分论文 ,作为“技术预见专题”推介给读者。  相似文献   

9.
上海开展技术预见的实践与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健民 《世界科学》2003,(4):44-46,48
本文在对上海开展技术预见的基础条件及特点进行描述的基础上,重点介绍了上海技术预见的具体实践目的是为正在我国开展和将要开展的地区技术预见研究和实践提供必要的背景支撑。  相似文献   

10.
孙中峰  崔志明  浦根祥  徐磊 《科学》2005,57(4):28-30
随着科技全球化进程的日益加速,技术预见正逐步成为许多国家制订科技政策的重要内容和重要决策依据。21世纪初,我国北京和上海在全国率先开展了技术预见的活动,随着国家科技中长期规划的制定和开展,对我国技术预见将不断提出新的命题。相对于其他国家的技术预见,美国关键技术选择有其独特的运行方式和特点,且成效显著。研究其兴起的背景、方法及运作的特点,无疑对我国技术预见工作的进一步开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1.
法国在技术预见方面虽然重视情境分析以及传统方法,但“德尔菲问卷调查”未能得到大多数专家的支持,也没有收到应有的成效。与之相比,“关键技术选择”因其具有明确的目标,加之执行单位在行政及预算方面的支持获得了成功。从总体上讲,法国的技术预见活动还是成功的——  相似文献   

12.
技术预见在德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任奔 《世界科学》2002,(6):41-42
德国在欧洲率先开展体制化的技术预见活动 ,并积极致力于预见结果的国际比较 ,由此拉开了欧洲各国政府纷纷开展技术预见活动的序幕  相似文献   

13.
2001年7月,日本部科学省科技政策研究所发布了第七次技术预见研究报告。通过技术预见全面系统地把握21世纪前30年的科技发展趋势,确定了社会经济系统、老龄问题和安全问题三大主题的60个需求项目。调查结果显示,2010年前,地球与环境科学、信息技术和生命科学是优先发展的技术领域。2010年以后,地球与环境科学和生命科学仍将作为重点,而信息技术是否还是优先领域引起了专家们的普遍争论。此外,根据重要度指数确定了对日本社会经济发展相对重要的100项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14.
日本是世界上首次采用大规模“德尔菲”问卷调查法进行技术预见活动的国家。也是迄今技术预见制度化程度最高的国家——持续进行了30年的研究。为全球性的技术预见实践提供了比较完整的原理与方法——  相似文献   

15.
技术预见在韩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国进 《世界科学》2002,(11):39-40
韩国在亚洲是继日本率先开展技术预见活动后的首批追随者之一,他们既参照了日本早期的做法,又有自己的创新,并在开展技术预见过程中始终贯穿着致力于提升国家科技及经济竞争力的理念——  相似文献   

16.
从STS视角看技术预见及其发展趋势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前年应邀作为日本东京大学的研究员到日本去 ,与参与过日本技术预见工作的STS学者进行了一些讨论 ,日本的技术预见目的是什么 ?从STS角度来说 ,第一个重要的目的就是增强日本在世界经济竞争中的竞争力 ;第二个就是日本的环境问题 ,怎么样克服技术的负面影响 ?2 0 0 2年中国社会科学院STS中心召开了中—欧STS国际学术研讨会 ,英国的“技术的社会形成”学派有多位学者参加 ,大家有一个共识 ,就是技术创新是不确定的 ,是会失败的 ,要用一种社会因素考虑技术的形成 ,考虑它的不确定性、风险、失败和社会的认同和接受。什么是STSSTS是 (S…  相似文献   

17.
技术预见,不仅是对技术前景本身的展望,也是对远期未来的系统性探索。作为强化国家(地区)创新体系的一种重要手段,它开始受到越来越多的国家和地区的重视。2006年10月8日~9日,来自德国、俄罗斯、日本、韩国及中国等国家的100多位专家学者和科技管理工作者参加了上海首届“技术预见与区域创新国际研讨会”。会上,10余位国内外的技术预见专家作了相关主题的报告,并在大会期间进行了学术探讨。从本期开始,我们将陆续刊登这次研讨会上的一些优秀论文。  相似文献   

18.
技术预见与创新型社会建设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万劲波 《世界科学》2005,(12):41-43
技术预见是人的自觉能动性的一种重要表现,在一定意义上说,人们认识过去和现在,也是为了认识将来。技术发展的程度越高,人们进行科技管理和技术创新就越需要获得未来发展的信息,以便对技术进步的复杂过程做出可靠的预见。由于新古典经济学对技术产生及其对经济增长作用机制的研究不足,二战以后熊彼特关于创新与发展的理论重新受到了理论界的重视。  相似文献   

19.
黄善光 《世界科学》2002,(10):42-43
奥地利在运用技术预见方法的实践中其最大创新点就是同时运用了“技术德尔菲法”和“社会文化德尔菲法”,奥地利将两种“德尔菲法”结合起来使用就是为了突出不同的技术和组织创新对经济和社会的影响——  相似文献   

20.
社会需求与技术预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科技、经济、社会是一个相互作用的系统,而技术创新的过程是满足和创造经济社会需求的过程。经济社会发展对科技的需求无疑在今天已愈来愈是技术创新的拉动力。选择和确定具有最大经济社会效益的通用新技术是技术预见的社会功能和发展动因,识别和把握未来经济社会发展对科技的需求则是技术预见的新趋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