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大肠杆菌依赖链霉素突变对λN和λQ基因表达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翁曼丽 《科学通报》1990,35(20):1587-1587
核糖体是一切生物蛋白质合成的唯一场所,所以核糖体对生命活动十分重要。目前,核糖体各组分(包括3种rRNA和50多种核糖体蛋白质)的结构已经研究清楚,但对各组分的确切功能却“仍然几乎一无所知”。本实验室多年来分离了大肠杆菌和枯草杆菌大量的核糖体蛋白质突变体,研究了这些突变对其它基因表达的影响,证明不同的核糖体蛋白质突变对同一基因表达的影响不同;同一核糖体蛋白质突变对不同基因表达的影响也不同。  相似文献   

2.
陈玲爱 《科学通报》1986,31(7):544-544
核糖体是合成蛋白质的场所。但核糖体是否参与蛋白质合成的调节,并未经过仔细的研究。Hummel和B(?)ck证明依赖链霉素突变体(Str~DA)在去掉链霉素的条件下所合成的核糖体,其蛋白质合成的图象不同:有些蛋白质合成的数量发生变化;另一些蛋白质不再合成;还合成了一些新的蛋白质。说明Str~DA在有、无链霉素条件下合成的核糖体对mRNA的选择性不同。Duvall等报道枯草杆菌核糖体蛋白质BL12a发生突变,则质粒基因cat-86不  相似文献   

3.
王玮 《科学通报》1987,32(14):1118-1118
本实验室以前报道枯草杆菌核糖体蛋白质S12发生依赖链霉素突变以后,φ105噬菌体裂解量大大下降,蛋白质合成严重受阻,而RNA和DNA合成正常。本实验室还测定了噬菌体φ29在枯草杆菌28种核糖体蛋  相似文献   

4.
童克忠 《科学通报》1986,31(4):301-301
自从Jacob和Monod提出操纵子模型以来,关于基因表达在转录水平的调节,已经积累了大量的资料;但在翻译水平的调节所得的证据要少得多。其中主要有RNA噬菌体基因和细菌核糖体蛋白质基因的表达。前者由RNA基因组高级结构和基因产物的相互作用来控制(评论见文献[1]),后者通过翻译反馈来控制各种核糖体蛋白质的量,使它们保持平衡。 核糖体蛋白质突变会影响翻译的准确性。S12、S17和L6突变提高翻译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5.
美国《科学》杂志编辑部从浩瀚的宇宙到微小的量子这么庞大的范围内选出九项被科学界公认的重大突破,其中三项属于生命科学,两项属于天文学,两项属于物理学与宇宙学,一项属于化学,一项属于古人类学。这一布局大体反映了当今科学研究的主流趋势。 揭示核糖体的秘密 研究人员在2000年对细胞中最重要的角色之一──蛋白质工厂(即核糖体),有了更深的认识。每个细胞必须将其2个蛋白质──RNA(核糖核酸)亚基精确匹配起来,才能使核糖体这个大分子具备生产蛋白质的能力。面对核糖体如何能以如此惊人的精确性来制造蛋白质,生物学…  相似文献   

6.
抗人体艾滋病毒的核糖体失活蛋白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核糖体失活蛋白是一类作用于真核细胞核糖体,抑制蛋白质合成的毒蛋白。近年来,发现核糖体失活蛋白能抑制急性感染的T细胞和慢性感染的单核巨噬细胞中HIV的复制和增殖,其作用方式独特,不产生耐药性。至少已知8种核糖体失活蛋白有抗HIV的作用。这些核糖体失活蛋白的序列有一定的同源性  相似文献   

7.
核糖体蛋白质突变对翻译延伸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首次同时从核糖体翻译持持续合成能力,翻译精确性及翻译延伸速率几方面探讨了大肠杆菌T83菌株的rpsL,rplX,rpmA3种核糖体蛋白质突变对翻译延伸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凌俊 《科学通报》1993,38(24):2276-2276
核糖体失活蛋白(RIP)是一类专一作用于核糖体RNA(rRNA)而抑制蛋白质生物合成的核毒素(Ribotoxin),其作用机理可分为核酸水解酶(如α-sarcin)及RNA N-糖苷酶两种类型(如Ricin A-链)。在大鼠肝核糖体28S RNA的4786个核苷酸中,RNA N-糖苷酶  相似文献   

9.
HeLa细胞的核仁骨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焦仁杰 《科学通报》1994,39(5):455-455
核仁是rRNA前体合成及核糖体装配的场所.核仁内部结构是由许多拷贝的rDNA,rRNA及若干种蛋白质所组成.rRNA前体的加工过程也在核仁内部进行并且与一些非核糖体蛋白有关.80年代中期,科学家们根据一些实验推测核仁中除了存在大量rRNA转录前体及前核糖体颗粒外,还存在一个由蛋白质组成的支架结构,它在决定rRNA基因的空间分布及转运中可能起作用,这种结构就称为核仁骨架(nucleolar skeleton)或核仁基质(nucleolar ma-  相似文献   

10.
夏邦颖 《科学通报》1979,24(4):186-186
由于核糖体是蛋白质合成的部位,所以近年对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核糖体的研究日益广泛和深入。本文研究家蚕五龄幼虫丝腺和家蚕蛹卵巢中的核糖体核酸(rRNA)以及黄粉(虫甲)老熟幼虫的rRNA的碱基组成,并探讨几种昆虫rRNA碱基组成所呈现的差异。 提取上述家蚕组织和黄粉虫rRNA的方法系参考Kirby(1968)综述的冷酚法制备:  相似文献   

11.
大肠杆菌核糖体蛋白质L24基因(rplX)的一个新的点突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沐阳 《科学通报》1993,38(22):2085-2085
大肠杆菌核糖体蛋白质 L24是核糖体50S 大亚基组装的起始蛋白质之一.L24蛋白质发生突变或缺失对细菌的生长速度和细菌体内50S 亚基的含量都有很大影响.本实验室曾报道在一株 L24突变体 T83(rplX)中,λN 基因的表达受阻,λQ 基因的表达基本正常,同时,λN 基因的 mRNA 合成正常,说明λN 基因表达是在翻译水平上受到了抑制.本文通过DNA 顺序分析确定了该 rplX 突变发生的位置是一个 GGT 密码子突变成了 GAT 密码子,  相似文献   

12.
杨福愉 《科学通报》1990,35(2):135-135
蛋白质跨膜转运是当前分子生物学、细胞生物学研究中十分活跃的领域之一,在真核细胞中,蛋白质跨膜转运主要有三种类型:(1)以胞吞或外排形式通过质膜;(2)跨内质网膜转运;(3)跨线粒体、叶绿体等膜系的转运,线粒体的大部分蛋白质是在细胞质内核糖体上以前体的  相似文献   

13.
40年来,为破译大而复杂的核糖体结构曾遇到许多阻力。但是,现在有四个研究组提出了自己的春祛,从而振奋了该领域内的每个人——E不时地,一位担任小角色和待应流行音乐演奏而奋斗多年的女演员,突然发现她已一夜成名。改变来自她担任了关键角色,终于显示出她的才华。在分子世界里,类似的欢乐命运也降临到核糖体身上——它是细胞生存所必需的传递基因信息到所有蛋白质里的微粒。40年来,为把核糖体完整的分子结构揭示给世人,研究者们的艰苦努力遇到许多困难。现在,核糖体的分子结构终于初次亮相了。其实,核糖体本身要为其长期的晦涩…  相似文献   

14.
莲子叶细胞中淀粉质体核糖体的观察和分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孙德兰  王红  功秀珍 《科学通报》1998,43(11):1183-1187
莲胚子叶细胞的淀粉质体在原质体时期就能观察到似细胞质中的核糖体颗粒 ,随着发育时期的递增 ,质体中产生一些管状复合体膜和片层结构 ,在这些膜结构的疏松区和基质中存在着一些似细胞质中的核糖体颗粒 .在物质积累盛期 (受精后的15~20d) ,随着淀粉质体的进一步发育 ,大量的淀粉和DNA在这些质体中合成 .同时在这些质体中出现丰富的形态学上结构清晰的核糖体颗粒 ,其中有些形成螺旋状结构 .从受精后生长到16~18d的莲子叶中分离纯化淀粉质体 ,在蔗糖密度梯度离心中获得淀粉质体核糖体区带 ,并对其RNA和蛋白质含量进行了测定.  相似文献   

15.
莲胚子叶细胞的淀粉质体在原质体时期就能观察到似细胞质中的核糖体颗粒 ,随着发育时期的递增 ,质体中产生一些管状复合体膜和片层结构 ,在这些膜结构的疏松区和基质中存在着一些似细胞质中的核糖体颗粒 .在物质积累盛期 (受精后的 15~ 2 0d) ,随着淀粉质体的进一步发育 ,大量的淀粉和DNA在这些质体中合成 .同时在这些质体中出现丰富的形态学上结构清晰的核糖体颗粒 ,其中有些形成螺旋状结构 .从受精后生长到 16~ 18d的莲子叶中分离纯化淀粉质体 ,在蔗糖密度梯度离心中获得淀粉质体核糖体区带 ,并对其RNA和蛋白质含量进行了测定 .  相似文献   

16.
周康靖 《科学通报》1992,37(23):2182-2182
从高等植物中分离出的核糖体失活蛋白(RIPs)按其结构特征可分为两大类:一类是双链RIPs,如蓖麻毒素(ricin)和相思子毒素(abrin)等,它们由A、B两条肽链组成。B亚基通过与靶细胞表面结合,帮助A亚基进入细胞内。A亚基则攻击核糖体,使之失活,抑制蛋白质的合成。另一类为单链RIPs,仅由一条肽链组成。一般认为它与双链RIPs中的A  相似文献   

17.
耶鲁大学分子生物物理学和生物化学教授、霍华德·休斯医学研究所研究员托马斯·施泰茨(Thomas Steitz),由于阐明了细胞内部生产蛋白质的工厂--核糖体的结构和功能,与英国医学研究委员会剑桥分子生物学实验室的万卡特拉曼·莱马克里斯南(Venkatraman Ramakrishnan)和以色列魏茨曼科学研究所的阿达·尤纳斯(Ada Yonath)一起获得了今年的诺贝尔化学奖.当施泰茨博士获得诺奖后不久,<科学美国人>记者劳里·维格勒(Laurie Wiegler)就核糖体研究工作及影响等,对施泰茨进行了专访.  相似文献   

18.
刘次全 《自然杂志》2006,28(1):31-36
在蛋白质翻译过程中,mRNA发夹依次解折叠成具有特定构象的单链,后者在核糖体上通过与A和P位点tRNA相互识别、取向和定位等,影响或决定肽基转移中心的新生肽链的构象。翻译过程是复杂的,但其机理可能是简单的。  相似文献   

19.
向义和 《自然杂志》2005,27(6):339-345
文章具体地介绍了遗传信息表达机制的发现过程:克里克关于序列假设、中心法则、模板RNA和连接物RNA的提出及其实验背景;信使RNA概念的形成及其转录机制的发现;转移RNA的功能及其结构的发现;在核糖体上蛋白质合成机制的确立.  相似文献   

20.
“2009年度诺贝尔化学奖授予了对一种关键生命过程的研究,即核糖体如何利用DNA的信息制造蛋白质,进而制造生命。这项研究扫清了目前抗生素研究中的许多障碍,研究成果可以立即被采用,这为日常生活带来许多实质性的创新,也为科学探索提供了新的工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