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人类登上太空已是不争的事实,那么能否去太空开展体育活动,建造体育场馆甚至开奥运会呢?科学家认为,这已不是梦想。  相似文献   

2.
宇宙太阳能发电站前景广阔。在不久的将来,人类将发射一万千瓦的实验卫星,当卫星运行接近地面接收天线时,便立即进行输电……美国航空航天局古文皮特·格雷加博士于1968年最早提出了建造宇宙太阳能发电站(SPS)的设想。他的基本思路是把太阳能发电卫星发射到空间轨道上去,并在太空将太阳能转换成直流电,通过微波传  相似文献   

3.
<正>国际空间站如同一个小月亮,悬挂在太空。它闪烁着人类的智慧、勇气、力量和科技的光芒。国际空间站注定成为全人类的骄傲,成为太空探索的重要里程碑。太空金字塔古埃及人把智慧、才能和金钱都用在了建造金字塔上,使它成为古代人类最著名的建设工程。  相似文献   

4.
科学信息     
美国公布太空航行成就最近,美国第一次向世界公布了航天飞机的19次飞行情况,其中包括:成功地发射了14颗商业卫星;三次装载欧洲建造的太空实验室的飞行;六次进行舱外行走,以及收回了四颗失控卫星。  相似文献   

5.
2012年2月24日以来,多家媒体陆续报道日本大林建设公司计划在2050年之前建造一座太空天梯.送游客去太空观光的消息后.引起了广大读者的关注。实际上.这是部分航天专家早就开始研究的一个工程课题,大林公司只是最早明确了建成时间。  相似文献   

6.
这看起来似乎是人类的梦想,只有在科幻电影里才能出现的情景,然而它却是一项实实在在的科学计划。不久前,总部位于美国西雅图的“高电梯系统”公司宣称,他们计划在本世纪建造一座由地面通向太空的电梯。一旦太空电梯投入使用,以后国际空间站所需要的物资,以及畅游太空的游  相似文献   

7.
快乐太空游     
摆脱轮椅,体验无拘无束的零重力飘浮——2007年4月26日,著名天体物理学家斯蒂芬·霍金终于迈开了他太空之旅的第一步·在飞行结束后,霍金用他标志性电子合成嗓音说:“感觉太奇妙了……我可以一直这样飞下去。”当然,霍金的目标不会止于零重力飞行,他的目标是挺进太空。“霍金也要游太空”——令人不可思议的新闻,引发了“太空旅游”这一话题的再度升温。  相似文献   

8.
人类像乘飞机那样方便地乘太空交通工具巡游外层空间在近几十年的未来可能还实现不了,但在此期间我们将孜孜不倦地为达此目的而攻研多项重大课题:倾全力设计新型发射运载工具、建立国际太空空间站、寻索太空能……l993年,美国国会通过一项表决,拯救了国际太空空间站项目的立项,这是发生在人类征服太空史上的一件重大事件,此项意义特殊重大的关键可能将要深深影响着人类的未来。事实已经证明,建造国际太空空间站实际上对西方国家探索日益增长的大量科技领域新知提供了促激动力。若人类不希望成为仅立足于地球上而面临人口日益拥挤的被…  相似文献   

9.
太空旅行或攀登珠穆朗玛峰能否有助于医生维持重症护理病人的生命,或者改善病弱老人的命运呢?凯文·冯(Kevin Fong)的回答是肯定的。他正在研究人体对外伤和疾病的反应,以及在险恶环境之间的奇妙联系。他渴望亲自体验这些环境,包括进入太空。这也许就是《君子》杂志在最近采访他时称他为“太空医生”的原因。以下是詹姆斯·兰德森(Jarnes Randerson)与凯文·冯之间的访谈内容。  相似文献   

10.
谢懿 《世界科学》2011,(4):44-45
长途太空旅行甚至殖民太空的梦想,都忽视了人类本质上的地球生物性。在2007年第一次失重体验前的新闻发布会上,理论物理学家斯蒂芬.霍金(Stephen Hawking)说,他希望他的零重力飞行会激起公众对太空探索的兴趣。他认为,与日俱增的自我毁灭风险将最终迫使人类殖民太空。霍金当时提出,我们必须在200年内完成这一举措,否则将面临灭绝的危险。毫无疑问他受到了  相似文献   

11.
董咚 《科学之友》2022,(7):12-13
时隔6年,陈冬从神舟十一号飞船上的新手,成为了神舟十四号任务的指令长,还带领再度飞天的刘洋和首飞的蔡旭哲征战太空。2022年是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立项30周年,在这样重要的时间点,作为空间站建造阶段的首次载人发射任务,神舟十四号任务意义重大。此次征战太空,作为宇航员的陈冬、刘洋和蔡旭哲早已做足了准备,他们有信心圆满完成此次...  相似文献   

12.
相对论是阿尔伯特·爱因斯坦(Albert Einstein)本世纪初的伟大发现。他的挚友英菲尔德(L.Infeld)说:爱因斯坦少年时期就曾想过,若有人跟着光线跑并努力赶上它,会发生什么?一个人关在自由落体的升降机里,又会发生什么?带着这些问题,他刻苦钻研,经过“十年沉思”,1905年发表《论动体的电动力学》,提出狭义相对论;两年后设计升降机“实验”,又经历八年思索到1915~1916年才宣告广义相对论诞生,初步建立起相对论的理论体  相似文献   

13.
在古今中外的美术家中,若问谁的创作领域最宽广、意境最深远、情节最惊险、思路最浪漫?我会毫不迟疑地回答:他就是当代美国太空美术大师R.麦考尔(Robert Mc-Call)。他是继美国太空美术大师C.邦艾斯泰(见本刊1998年5期)之后的又一世界级太空美术家,而且更有所创新和发展。本刊去年8  相似文献   

14.
在人类历史上,加加林空难已过去了45个年头了,或许加加林已渐渐被人们淡忘.然而,他确是驾驶东方1号宇宙飞船进行太空载人飞行的第一人. 1961年4月12日,苏联宇航员尤里·阿列克赛维奇·加加林刚满27岁,还是一名年轻的空军少校.他驾驶东方1号宇宙飞船进行了首次太空载人飞行,在太空游历了108分钟后回到地球,圆满完成了人类首次的太空之旅,成为令全人类仰慕的英雄.然而他却在7年后,进行空军工程学院进修毕业考试时,遭遇空难,不幸离世.2013年,是加加林遇难45周年,回首当年的空难,令人痛惜.  相似文献   

15.
正我国迄今为止最大航天器进驻太空,意味着中国空间站建造已进入实质性"施工"。天和核心舱的发射是中国空间站的奠基礼,以此为标志,一座由中国人独立建造的、长期有人照料的重大航天基础设施将在茫茫宇宙空间逐步建成并投入运营。建设并运营空间站与建设并运营全球导航系统一样,都反映了航天科技能力和综合国力,被看作是航天强国的标配。  相似文献   

16.
钢铁再硬也会融化,英雄再勇敢也有悲惨的时候。如果在莫斯科星城加加林宇航员训练中心,看见一个小老头嘟嘟囔囔地指着一块石头说那是空间站。请不要在意!他曾经是一位最勇敢的太空英雄,人们望着他的背影,依稀可辨他当年翱翔太空的雄姿。  相似文献   

17.
正布鲁斯·麦克坎德雷斯是第一位在太空自由漫步的宇航员。1984年,他走出"挑战者"号航天飞机,进行了第一次太空行走,这是宇航员第一次在不带附属装置的情况下自由漂浮于太空之中。2017年12月21日,美国宇航局(NASA)第一位进行无系绳太空行走的宇航员布鲁斯·麦克坎德雷斯(Bruce Mc Candless)去世,享年80岁。1984年,麦克坎德雷斯成为第一位进行无系绳太空行走的人。他以太空  相似文献   

18.
正在《火星救援》里,尽管马克·沃特尼坚持了一年多,但他的内心是不想留在火星上,成为太空鲁滨逊的,要不然也不会有之后的救援行动。但今天我们要讨论的却是如何让人类留在火星,甚至走向太空深处。在出演了《零点定理》、《极乐空间》等科幻电影之后,或许马特·达蒙自己也没想到,他竟然成了火星英雄。恐怕在未来很长一段时间,这个名字都将是探险太空的人类的代名词。  相似文献   

19.
本期封面显示的是电影《2001年的字宙之旅》中的情景,这个宇宙飞船的科幻色彩极少,可以说非常真实。 画面中的宇航员整装待发,他所在的位置是宇宙飞船的气闸室。气闸室位于工作舱和机舱之间,有两道密封门,让宇航员进出温暖的工作舱和冰冷太空时,空气不至于外泄。通常把宇航员的“舱外活动”叫做“太空漫步”。他穿的太空衣是特制的,有好几层厚,充满氧气,以便宇航员能在冰冷的太空中保  相似文献   

20.
在太空和地面对手同下国际象棋 美国航空航天局(NASA)宇航员格雷格·查米托夫于2008年6月乘坐航天飞机进驻国际空间站,他的主要任务是在国际空间站上安装新的日本实验舱,以供科研人员进行太空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