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张鹏 《科技信息》2007,(31):163-164
董渭川,是中国近代社会教育家,他毕生致力于社会教育事业。1931至1937年,董渭川任山东省立民众教育馆馆长,在其任职期间,他潜心研究民众教育,不断改善省立民众教育馆的基础设施,大胆尝试各种新的教育思路,使得山东省立民众教育馆的得到前所未有的发展,为这一时期山东省民众教育的发展做出了贡献。  相似文献   

2.
时代在呼唤,民众在憧憬!高校自当顺天应人地承担起人才评价体系的率先改革,即用客观公正的价值尺度取代"情感伸缩尺"的肆虐横行,从而以为人师表、垂范天下的风姿为整个社会提供一副科学的标尺和精准的天平。  相似文献   

3.
中国加入WTO已历三年,但中国的企业却要在自己的土地上呼唤国民待遇,这种局面再也不能继续下去了。但是,谁能听得见这种呼唤?谁又愿听见这种呼唤?这种厚待他人、轻薄自己的政策,全世界可能也只有中国人干得出来,在200多年的工业史上都是前所未有的。  相似文献   

4.
陈独秀一贯主张抗日救国,他提出了很多抗战思想,其中民众抗战思想以1937年抗战全面爆发为界,有着明显的变化,对为何提倡民众抗战、如何进行民众抗战都有着自己的见解。他的民众抗战思想又与中国共产党、国民党有着紧密联系:与中共主张的异同、对国民党政府的反对与拥护。总之他的民众抗战思想是其个人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需要客观科学地分析与评价。  相似文献   

5.
女性、战争与美的极致--孙犁创作中的一种情感偏至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黄科安 《开封大学学报》2005,19(2):48-53,82
x孙犁以自己独特的叙事视角即“女性、战争与美的极致”,承担了民族解放战争的宏大叙事,成为那个时代的“歌手”。在酷烈的民族解放战争中,他展现了中国女性,尤其是广大农村妇女的“关的极致”,而他笔下的女性之美,既有“纯洁”、“优美”、“俊俏”的外在形式之美,更有新觉悟、新精神与新风采的内心美。孙犁的才华在于,他从平凡的题材中、从“日常的伦理”的角度呼唤出诗,呼唤出充满人性美和人情美的诗世界。  相似文献   

6.
以法治逻辑为依据建立的政治认同,从根本上体现为全面依法治国认同,即人民群众通过全面依法治国的理论和实践建立起来的对中国共产党的认同.法治认同是中国共产党增强民众政治认同的保障.新时代,制约人民美好生活需要问题的解决呼唤全面依法治国的到来.遵循法治逻辑,全面依法治国应着眼于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战略布局、着眼于推进国家治理...  相似文献   

7.
贾樟柯的《山河故人》是他第一部真正在院线放映并引起广泛关注的故事片。贾樟柯力图在艺术上求新求变,让影片的艺术手法和表现技巧显得与众不同。同时,贾樟柯运用了大量的符号和隐喻来保持自己的一贯风格。在对技术和技巧的追求中,贾樟柯对中国普通民众的命运的关注一如既往,体现他对中国的深情和热爱,也体现他作为一个电影工作者的职业操守和风骨。  相似文献   

8.
卢作孚社会教育思想的形成是多种因素作用的结果,他的社会教育思想是提倡全民性的、追求终身性的、强调实际性的教育。卢作孚迫切希望通过社会教育让更多的民众享受教育,从而掌握自己的命运。但这种社会教育思想不仅仅只是希望民众受到教育,而是最终盼望实现中国全面的现代化,建立起现代的国家和社会。卢作孚在泸州、成都、北碚和民生公司进行社会教育实践活动,其中在北碚和民生公司所进行的社会教育获得了巨大成功,在中国近现代教育史上增添了一笔宝贵的财富。  相似文献   

9.
辛亥革命前孙中山关于国民素质问题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辛亥革命前,孙中山从不同角度对国民素质问题进行了深入的思考。他认为,国民素质低下是中国积贫积弱的原因之一;清政府的反动政治统治及其施行的遇民政策,造成广大民众精神状态猥琐,文化素质低下;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要想取得成功,就必须唤醒广大民众的政治意识。他还设计了革命成功后培养民众参政议政能力的具体途径,探讨了如何全面提高国民素质。辛亥革命前孙中山关于国民素质问题的思考,突出了人的现代化在整个现代化进程中的重要地位。  相似文献   

10.
元代以后由于法制的沦丧,加剧了社会政治的腐败黑暗。明清时期民众对法制社会的渴望和呼唤,通过文人创作的小说反映出来。这些作品对公平公正、惩恶除暴、清官执法、守法护法等方面的理想探索,彰显出明清法制题材小说的特有的思想价值和护法精神。  相似文献   

11.
2005年中央电视台“中国骄傲”的颁奖典礼, 一场关于无私,关于奉献的英雄盛会。无数悲壮的震憾画面在我们的眼前流动,一个呼唤英雄的时刻, 感动与泪水成为整个晚会的主题。在英雄云集的领奖台上,那个来自四川广元的消防战士,当他高高举起“中国骄傲”的水晶奖杯, 纯洁无暇的笑容让我们深深地记住了他。他就是陈  相似文献   

12.
对于韩国大选的头号热门人物李明博,多数的中国民众是通过他任汉城市长时将汉城改名为首尔而知道他的。  相似文献   

13.
被誉为近代中国文学泰斗的鲁迅,在青年时代曾留学日本七年多,而其中近六年的时间都是在东京度过的.在那里,他遇见了影响他一生的人与事,找到了拯救苦难祖国、唤醒昏睡民众的途径--文学.可以说,东京是后来成为革命的鲁迅、文学的鲁迅的真正原点.  相似文献   

14.
批评界对卡莱尔"英雄"观的诟病有失公允.一旦我们对他的相关作品及其语境作细致的探究,就不难发现:他之所以呼唤英雄,是因为他生活在一个机械的时代.不管他心目中的英雄是什么模样,他呼唤英雄、抨击时弊的出发点充满了积极意义.即便我们只看卡莱尔的"英雄"观本身,也能发现不少积极意义.卡莱尔所说的"英雄"绝不是一个简单的身份概念.在卡莱尔的眼中,一个人是否英雄,并不取决于他的身份和地位,而是首先取决于他的诚恳与否.  相似文献   

15.
江晓原教授一心想研究古典文学,却"误打误撞",撞到了科学史研究的道路上,成为中国科学院席泽宗院士的第一个研究生,也成为中国第一个天文学史博士.他是科学史专家,却一直关注科学文化,传播科学文化,走在人文学科与自然学科的边界上.按他的说法,他的所为是"听从内心的呼唤".  相似文献   

16.
把南社人当作固守国学、对西方思想和文化一味抵制的旧文人的传统认识,无疑与南社人的本来面目相距甚远。事实上,南社知识人在清末是以一种复杂的态度对待西方思想与文化的:一方面他们以开放性的态度勇于接受和传播自由民主思想,开风气之先,呼唤中国变革;另一方面他们也没有放弃主体性的认知立场,警惕殖民主义的威胁,努力把革命派对国家与国民的复杂理解,更广泛地传递给更多的普通民众。  相似文献   

17.
王国维的《红楼梦评论》首开中国现代文学审美化先河。他强调"重文学自己之价值",从而奠立了文学审美自律体系的基石。他对审美独立的伸张就是对自由的呼唤和呵护。他先是用艺术,最后是用生命践行之。其实在审美主义者看来,艺术与生命本来就应该一而二,二而一的。王国维的审美主义思想对于整个二十世纪文学理论的影响是怎么褒扬都不为过的。  相似文献   

18.
王国维的《红楼梦评论》首开中国现代文学审美化先河。他强调"重文学自己之价值",从而奠立了文学审美自律体系的基石。他对审美独立的伸张就是对自由的呼唤和呵护。他先是用艺术,最后是用生命践行之。其实在审美主义者看来,艺术与生命本来就应该一而二,二而一的。王国维的审美主义思想对于整个二十世纪文学理论的影响是怎么褒扬都不为过的。  相似文献   

19.
阎海东 《世界博览》2012,(14):48-50
正多年来,林英虎一直致力于帮助两国民众相互沟通和了解。他一直强调,对不同的文化作出对错判断,是危险的,面对文化差异,首先需要的是尊重和理解。尽管天气很热,林英虎先生依然西装革履一丝不苟,他的领带扎得很紧。谈话持续了十多分钟后,这位在中国工作生活了十多年的长者,才开始很有礼貌地询问我们,他是否可以把西装外套脱掉。尽管汉语口语并不特别流利,但他坚  相似文献   

20.
韦拔群以少年时代亲民、怜悯穷人、救难济贫的正直"拔哥"形象深得民众的喜爱;他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植根于民,胸怀革命理想,密切联系群众,紧紧依靠群众,一生为民众谋福祉,积极探索革命真理,实践了从一个旧民主主义革命者到新民主主义革命者,再成为一名共产主义战士的人生转变;他锲而不舍地坚持发展右江农民运动,艰苦卓绝,以民为本,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不断扩大农民运动规模和武装斗争,最终为著名的百色起义提供了充分的条件,奠定了群众基础,也为右江红色革命根据地和苏维埃政府的建立做出了卓越贡献。他的革命斗争实践表明,中国革命在以农民为主体的具体国情条件下,实践革命斗争,必须走群众路线,密切联系群众,依靠群众,以民为本,为民谋利,一切从实际出发。只有这样才有号召力和凝聚力,最终获得成功。今天,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小康和谐社会的新时期,要发展地方经济,建构文明社会、和谐社区,同样需要弘扬这种精神,借鉴这些经验。这些成功的革命理论依然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