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 毫秒
1.
地下热水循环深度是热田研究中一个十分重要的参数,它在了解热水成因类型、热田形成机制以及进行地热资源潜力评价等方面起着很大的作用.本文根据作者近年来在漳州热田研究中所获得的大量实际资料,在管道模型计算法的基础上,对漳州地热田地下热水的循环深度做了计算,取得了令人满意的结果,现报道于下。 相似文献
2.
3.
4.
5.
由于世界油气资源的涨价和环境问题的严重,促使人们对一级能源的重新选择。与核能、水能和其他可再生能源相比,煤地下气化(UCG)是最好的选择。目前,澳大利亚、英国、南非都有快速的发展,煤地下气化技术已包括UCG IGCC CCS,UCG AFC CCS,UCG GTL CCS等的新方向,真正意义上地实现减排的效果。事实证明UCG的成本低廉,效率高、环境友好。尤其英国正在建由UCG供氢氧的300MW燃料电池,并通过燃料电池(AFC)发电的电站,可以达到零排放。所以,煤地下气化是解决确保国家的能源安全、CO2减排和环境污染、以及采煤矿工人身安全的一把金钥匙。因此,UCG应当是中国一级能源发展的主要方向。 相似文献
6.
利用面波振幅谱确定四川九寨沟M7.0地震震源深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准确的震源深度对理解板块构造过程,地震断层结构,非天然地震识别等有重要意义.地震面波远场振幅公式显示面波振幅谱与震源机制、观测方位和震源深度有密切关系.当震源机制与观测方位确定后,可以利用面波振幅谱与震源深度唯一依赖关系,确定震源深度.浅源地震面波振幅谱在0.01~0.08 Hz之间的某个很窄的频段会出现陷波现象即振幅能量衰减,陷波位置与震源深度和频率有密切关系.本研究分析了不同震源机制解的理论地震图陷波现象出现的位置与震源深度的关系.通过理论地震图计算,得到不同震源深度的远场面波振幅谱,与实际观测波形对比,并进行深度定位.理论地震图面波振幅谱显示,震源深度的微小变化会引起面波振幅谱的变化,因此可以精确确定浅源地震的震源深度.震源机制解与震源深度具有耦合现象,为了分析震源机制的扰动对震源深度定位的影响,反演了九寨沟地震的震源机制解,并对走向、倾角、滑动角分别增加±10°的扰动,结果显示震源机制解的较小扰动对深度定位影响不大.为了消除低频噪声、剪切波、短周期面波等对面波振幅谱的影响,利用AK135速度模型对地震波形进行去频散处理.本研究利用瑞利(Rayleigh)面波振幅谱能量衰减特征对2017年8月8日四川九寨沟M7.0地震震源深度进行确定,得到本次地震震源深度为8.2 km. 相似文献
7.
8.
9.
热储温度是地热资源勘探中不可缺少的一个重要参数,一般通过化学温标的方法加以计算,目前热储温度计算中通用的化学温标有十数种,每种温标有其相应的应用条件,漳州地热田是一个受海水混入影响强烈的咸水热田,其热储温度不能简单地用一般化学温标加以直接计算,1986年法国学者曾用普通化学温标计算过该热田的热储温度,但未能取得一致的结果,作者根据漳州热田的具体情况,提出用SiO_2混合模型计算热储温度的方法,取得了可靠的结果,现报道于下。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