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06 毫秒
1.
制备了Tween80/正丁醇/水3组分体系的微乳液相图,研究了温度、盐度对微乳液区域的影响,并通过染色法和电导率法对微乳液的O/W、W/O和B.C.型区域进行了区分.利用动态光散射仪测定了不同盐度下的空白微乳液和包封有全反式维甲酸载药微乳液的粒径,并用渗析-紫外光度法研究了微乳液对全反式维甲酸的缓释作用.结果表明:正丁醇在Tween80胶束相和水相之间的分配系数K为130.2,室温下混合体系在水相大于64%时形成O/W型微乳液;温度和盐度对微乳液形成区域影响很小;增加盐度和加入药物能使微乳液的粒径稍有减小.所制得的微乳液对全反式维甲酸有良好的缓释作用.  相似文献   

2.
以辛烷、十二烷或十六烷为油相,非离子表面活性剂Tween80和Span80按1:1质量比复配的复合型表面活性剂为乳化剂,PEG-400为助乳化剂制备高分散的油包水型(W/O)微乳,并在其静态体系中生成甲烷水合物,把它和纯水体系以及表面活性剂体系(含等量的乳化剂)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在微乳中甲烷水合物的诱导时间缩短,生成速率和耗气量明显增加,生成的水合物成粒状,含水率低.另外,选择油相时应选取不生成水合物,在水中溶解度小而且对甲烷溶解度尽量大的有机溶剂,并对微乳液中甲烷水合物的生成机理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3.
针对单一植物源杀菌剂存在高成本、低抗菌性且抗菌谱较窄及植物精油不稳定的问题,设计开发了一种新型的抗菌复方精油微乳液.采用协同指数法确定精油的最佳复配组合,并利用相转化法制备其微乳液,通过分析拟三元相图中微乳液区域的大小研究了表面活性剂、助表面活性剂、表面活性剂与助表面活性剂的质量比(Km)及油相含量对微乳液形成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室温条件下,以丁香油-肉桂油-大蒜油复配精油(质量比8∶1∶8)为油相、Tween-80为表面活性剂、甘油为助表面活性剂、蒸馏水为水相,当Km=5∶1、油相和混合表面活性剂的质量比为2∶8时,制备的微乳液抗菌性能显著,且外观及稳定性等均较好.  相似文献   

4.
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微乳液的制备及影响因素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吐温80和司班80非离子表面活性剂,以正己烷、甲苯为油相来制备微乳液。研究不同的表面活性剂、油相和助表面活性剂等因素对微乳液区形成的影响;并利用动态光散射法测定微乳液的粒径。结果表明:表面活性剂的HLB值、油相的结构、助表面活性剂的碳链长度、表面活性剂和助表面活性剂的质量比均对微乳液区的形成有影响。  相似文献   

5.
李志敏 《甘肃科技》2009,25(12):33-35
介绍了非离子表面活性剂土温-40,油相为甲苯,助表面活性剂为元水乙醇,三次去离子水体系微乳液的制备方法并测绘出该体系的拟三元相图。分别对21℃、25℃和270C恒温条件下,表面活性剂助、表面活性剂质量比为2:1,1:3,3:1时的W/O型微乳液体系相行为变化趋势进行了研究。实验结果表明,升高体系温度及非离子表面活性剂浓度的增加,均能使微乳液体系增溶油和水的能力加强。在相图上表现为微乳区面积增大,微乳区域形状的改变有所不同。  相似文献   

6.
纳米级铁酸锌的制备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采用W/O微乳液法制备纳米级铁酸锌(ZnFe2O4).在固定表面活性剂比为Tx-10:AE09=1:1和油相为环已烷的条件下,改变助表面活性剂(正丁醇、正戊醇、正己醇、正庚醇)和温度研究W/O微乳液的含水量,作三元相图,发现正戊醇作为助表面活性剂对形成微乳液有利,当温度为30t;时有利于提高微乳体系的含水量,对反应有利,通过差热分析确定煅烧温度为350℃时间2h就可,通过X射线衍射(XRD)确定了反应产物是铁酸锌,利用扫描电镜(SEM)检测铁酸锌微粒,表明微粒分布均匀、形貌为球形、粒径范围在10-40nm。  相似文献   

7.
W/O型微乳液相行为的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研究了以NPE4.2和NPE10混合壬基酚聚氧乙烯醚为表面活性剂的W/O型微乳液的相行为,以最大增溶水(溶液)为参数,用电导法研究了混合表面活性剂配比、用量、助表面活性剂的用量、不同阳离子水溶液和温度对W/O型微乳液的影响,实验表明:当NPE4.2:NPE10为1.2:1,(S A):O=3:7附近,该体系具有最大的增溶水量。当用其它溶液代替水或使体系的温度升高时,拟三元体系的增溶液量曲线与增溶水量曲线相似,但其单相区的面积有不同程度的减小。  相似文献   

8.
表面活性剂对铝热轧用润滑剂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乳化液稳定性、粒径及其分布和表面张力的分析,研究了T702,SPAN80,油酸三乙醇胺皂,Tween80和NP-10这5种表面活性剂及其复配对铝热轧润滑剂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不同的表面活性剂对乳化液的稳定性有较大的影响,在基础油中添加油性剂,可与表面活性剂发挥协同效应,增加其乳化性能,降低乳液的表面张力,提高乳液的润湿性和稳定性。油酸三乙醇胺皂与Tween80或NP-10复配能使乳化液分散更细、更均匀,进一步降低其表面张力,提高乳化液的润湿性和稳定性;乳化剂的类型、亲水亲油平衡值及其用量和复配技术对乳化液的粒径有较大影响。  相似文献   

9.
微乳液法提取ZnO超细粉末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在Triton X-100 正己醇/环己烷/水溶液(硝酸锌)体系W/O微乳液中滴加氨水,在不同的焙烧温度下处理得到ZnO超细粉末,用差热分析、X-Ray衍射和透射电镜对ZnO微粉进行了分析,实验结果表明,乳化温度、表面活性剂与助表面活性剂之比及水相的性质对体系相图有影响,焙烧温度影响粒子的大小。  相似文献   

10.
CTAB反相微乳液体系稳定性的影响因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温度、pH值和盐浓度对CTAB(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正丁醇/正辛烷/水(或钨酸钠溶液)反相微乳液体系稳定性的影响,并绘制了该反相微乳体系的拟三元相图.实验结果表明:表面活性剂与助表面活性剂的配比对该微乳液的稳定性有显著影响,当CTAB与正丁醇质量比为2: 3时,体系有较大的反相微乳液稳定区;该微乳液体系对温度变化不敏感;pH值为1~7范围内时,该体系具有较好的pH值稳定性;钨酸钠溶液浓度在0.05~0.08 g/mL时,盐浓度对整个微乳区影响不大.结果表明:该反相微乳液体系可作为微型反应器用于纳米粒子的制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