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3 毫秒
1.
研究采用环梁和环形钢筋加强节点区的新型节点形式,通过试验验证这种新型节点的可行性,并对节点区的加强环形钢筋的受力特点进行讨论.  相似文献   

2.
研究采用环梁和环形钢筋加强节点区的新型节点形式,通过试验验证这种新型节点的可行性,并对节点区的加强环形钢筋的受力特点进行讨论。  相似文献   

3.
提出一种全新的钢管混凝土柱 -梁节点形式 .其主要特点是 :采用柱钢管在梁柱节点区不直通、梁纵筋或型钢在节点区连续直通的连接构造形式 ,柱钢管在节点区不连续而导致其轴向承载力的下降通过采用环梁加大节点区截面并配置水平钢筋网或环形钢筋来加强 .通过试验结果证明了采用水平钢筋网加强的这种新型节点的可行性 ,并对节点区的加强水平钢筋网的受力特点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4.
钢‐混凝土组合桁架桥作为一种有着广阔应用前景的新型结构,组合节点的受力性能对全桥的设计至关重要。该文以工程实践为背景,对外接式钢‐混凝土组合节点进行非线性分析,研究组合节点的承载力、刚度以及破坏形式等受力特性。分析表明:该类型钢‐混凝土组合节点具有承载力高、刚度大、受力明确以及协调变形能力强等特点,满足工程设计要求,分析结果对确定钢‐混凝土组合节点的构造和结构设计均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5.
提出一种全新的钢管混凝土柱-梁节点形式,其主要特点是:采用柱钢管在梁柱节点区不直通、梁纵筋或型钢在节点区连续直通的连接构造形式,柱钢管在节点区不连续而导致其轴向承载力的下降通过采用环梁加大节点区截面并配置水平钢筋网或环形钢筋来加强,通过试验结果证明了采用水平钢筋网加强的这种亲型节点的可行性,并对节点区的加强水平钢筋网的受力特点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6.
王景钟 《科技资讯》2009,(22):37-38
斜格桁架筒体是近年来出现的一种新型的高层建筑结构形式。本文通过工程实例说明斜格桁架筒体的性能以及典型的节点形式,分析了这种结构形式的受力特点,说明这是一种高效能的具有应用前景的结构体系。  相似文献   

7.
针对地下工程采用逆作法施工时板柱节点结构形式的变化带来的受力问题,文章结合实际工程介绍了某地下工程逆作法的施工工艺和板柱节点的设计处理办法,运用有限元软件对无梁楼盖板柱节点处的环梁进行有限元模拟受力分析,验证了在板柱节点处应用环梁是安全可靠的,能有效的传递荷载、承受弯矩,同时对环梁下外包柱的强度进行了验算,最后对地下工程逆作法中其环梁的特点进行了总结.  相似文献   

8.
刚架节点域斜加劲肋设计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对门式刚架节点连接形式之一—端板竖放节点连接的节点域受力性能、变形特性及斜加劲肋的设计方法进行了分析推导。  相似文献   

9.
吕沅洪 《天津科技》2009,36(6):37-39
嘉峪关气象塔工程采用了核心混凝土筒体结构为主要的受力结构,外形上采用了复杂的海豚造型,设计中采用空间网壳结构,节点采用钢管相贯的连接形式介绍了嘉峪关气象塔的结构,并分析其特点、参数的选用,探讨了计算结果,最后讨论了部分构造设计做法,可作为类似工程借鉴。  相似文献   

10.
加槽钢做连接构件的空间半刚性弱轴端板连接是一种新型的端板连接形式.为研究其抗震性能,对加槽钢做连接构件的空间半刚性梁柱节点在循环荷载作用下的受力性能进行了有限元分析,分析了其强轴节点加载屈服时,弱轴节点在循环加载作用下的受力特点、节点刚度和耗能能力.分析结果表明,加槽钢做连接构件的弱轴节点具有良好的耗能能力,强轴的加载对弱轴节点极限承载力几乎没有影响,但对弱轴节点的滞回性能具有一定的影响.并根据有限元分析结果,修正了加槽钢做连接构件的弱轴节点的曲线形滞回模型的表达式,可为实际工程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图集的统一协调,对图集质量有很大影响。本文是作者在编制北京市农业区划地图集的实践基础上,根据地图信息传输论的观点,对农业区划地图集的统一协调的内容及方法进行了探讨。试图总结编制这类图集的统一协调模式,以供读者编图时参考。  相似文献   

12.
13.
研究了国家法的抽象正义观与民间法的情理正义观,认为西方国家法的抽象正义观与东方民间法的情理正义观存在实质的不同,原因在于思维方式、超验与经验传统、政治结构的差别。在现代法治理念下,传统民间法所代表的正义观将向混合正义观转型,西方法治所代表的国家法抽象正义观是其骨架。  相似文献   

14.
基于“前沿分支”的观点研究了圈幂补图的树宽,首先确定了它的树宽下界,又给出了达到此下界的标号,从而得到了它的树宽表达式。  相似文献   

15.
报告鸡法氏囊病的流行状况,主要症状,剖检情况及诊断,提出了综合性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16.
文学发展的动力之一在于创新。在接受美学诞生之前,学者们往往从作家的角度讨论文学创新问题。本文用接受美学的理论探讨文学创新的问题。笔者将文学创新的标准与读者接受相结合,就创新的三个方式与期待视野的方法论进行了初步的探讨。最后得出的结论是:读者期待视野的提高是作家作品创新的主要依据,作家在文学创作中应该充分考虑读者的接受才能做到创新。  相似文献   

17.
许多科学家包括诺贝尔奖获得者李政道教授都预言,真空是未来物理学的一个重要研究对象.十七世纪的伽利略时代人们曾讨论过"真空"是否存在的问题.当时的学术界分成两派,一派以帕斯卡为代表,认为真空存在,另一派以笛卡尔为代表,认为真空不存在,最后实验证明"真空存在派"正确.现代研究表明,真空并非一无所有,这样就产生了一个新的问题"排除了真空物质后的空间",即"真空的真空"是否存在.本文探讨了与"真真空"有关的问题,提出了一些观测实验方法,这些方法可以帮助我们最终解答"真真空"的存在性问题.  相似文献   

18.
给出了一维非自治时滞系统点态退化的一个例子,拓宽了该领域的研究。  相似文献   

19.
在人与自然界的关系的演进过程中,形成了与不同文明时期相适应的人-自观念。从"天人合一"到"人定胜天"再到"和谐共生",这是人-自观念演进的肯定、否定、否定之否定的辩证发展过程,也是一个合乎规律的过程,它们都是时代的产物,都包含着不同程度的合理的因素,我们必须对它们进行具体的辩证的分析。  相似文献   

20.
对于行政许可违法的法律责任问题,人们往往是从行政许可实施违法的角度进行研究,而对于设定违法及其责任追究的探讨却相对薄弱。然而。行政许可设定一旦违法,其对相对人和社会公共利益的损害将会更大,因此,对许可设定的违法及其责任问题进行研究,以避免违法行政行为的发生,促进政府依法行政,不仅必要而且是非常有意义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