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3 毫秒
1.
公路隧道入口处彩色路面的合理铺设对提高视觉警示、保证驾驶安全有重要意义。从公路隧道入口处的交通特性出发,通过大量调研总结了目前隧道入口常见的彩色路面铺设型式,根据速度过渡需求,考虑驾驶知觉?行为模型、透视原理和闪现率原理给出了彩色路面铺设位置、长度以及条纹间距等参数的设计建议,并从亮度过渡角度提出了增大安全距离和设计方案理论验证两种考量方式。最后,从隧道入口处彩色路面的铺设需求出发,讨论了当前隧道入口彩色路面设计面临的主要问题,以期为彩色路面的设计与进一步的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文章基于某新建公路隧道下穿高速公路的工程情况,采用三维数值模拟手段对高速公路路面纵横向影响范围和应力分布,以及隧道洞周位移收敛和初衬应力变化随隧道开挖的动态变化规律进行了研究,得到了既有高速公路右线为隧道下穿时的最危险区域,且路面底部有可能会产生受拉破坏,同时隧道内侧拱顶沉降和拱底隆起较大,拱脚应力集中现象比较明显,均在通过路面右线时达到最大值,进而提出了保证既有高速公路正常运营和新建隧道安全施工的方法、监测手段和加固措施。  相似文献   

3.
针对公路隧道水泥混凝土路面结构,建立了水泥混凝土路面结构的三维有限元分析模型.在考虑各种计算参数下采用了多元非线性回归方法,得出板纵向边缘中部底面拉应力和板角顶面拉应力的计算公式,并根据容许疲劳拉应力为设计指标提出公路隧道水泥混凝土路面设计方法,推导出水泥混凝土板厚计算公式.通过一个工程实例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为公路隧道水泥混凝土路面结构设计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4.
为了研究隧道中曲线半径、路面摩擦系数、横净距及净高等不同设计参数对隧道行车视距的影响,将车辆运行速度、路面摩擦系数、驾驶人反应时间、隧道横净距及设计净高作为随机变量,以可靠度理论为基础,构建了隧道中平、竖曲线段的行车视距功能函数.通过改变隧道行车视距影响参数的设置,分析了隧道中行车视距的安全可靠性,并提出了隧道中行车视距的可靠性求解步骤.研究结果表明,隧道内行车视距失效概率随着曲线半径、路面摩擦系数、设计净高、隧道横净距的增加而减小,随着运行速度的增加而增大;设计净高、侧墙也对隧道内的行车视距产生影响.  相似文献   

5.
隧道工程的病害多为隧道内排水不畅所造成,被封闭在隧道路面结构内部的水,会浸湿各结构层,使之强度下降,变形增加,导致路面结构承载力降低,使其寿命缩短。本文结合工程实例叙述了隧道工程水泥处治碎石排水基层配合比设计的基本方法,及在工程实际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6.
为了给路面抗滑构造设计与优化提供指导,使得设计的隧道水泥混凝土路面具有更好的抗滑性能,针对目前路面抗滑性能评价指标的不足,基于轮胎与路面接触作用机理,从接触力学的角度提出一种轮胎有效接触界面的构造粗糙度评价方法。通过对四种不同路面的胎/路接触应力分布特性进行比较,对接触应力分布非均匀性和应力集中效应进行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评价指标。结果表明:结合室内试验与现场路面压力胶片测试,不同路面上的轮胎接触应力分布为典型的非均匀分布状态,且具有一定的随机分布特性,可以从接触力学的角度反映路面构造分布形态。应力峰值可以表征单点构造峰顶接触应力最大值,直接反映了路面构造与轮胎的包络变形程度,而Weibull模量可以从接触界面上进行整体的应力分布均匀性评价,属于间接性面域评价指标,二者的结合能够更加全面地进行路面的构造粗糙度评价。  相似文献   

7.
为了研究布灯方式对隧道照明的影响,采用照明设计软件DIALux设计了隧道模型。在隧道模型里,分别按对称布灯方式、交错布灯方式和中央布灯方式建立了照明系统,使用相同的LED灯具,进行了仿真试验。试验结果表明,中央布灯方式的路面照度、亮度及亮度均匀度最高,照明效果最好,交错布灯方式优于对称布灯方式。在满足路面照度、亮度及路面亮度均匀度要求的前提下,中央布灯方式可以使用较小功率的灯具,从而节省电能。  相似文献   

8.
为减少彩色路面环境下隧道照明能耗,提高驾驶舒适性,给出照明区段及路面颜色划分方法。进而通过E-prime模拟和摆值测试,分别研究反应时间和纵向摩阻系数,在此基础上,提出基于停车视距的入口段彩色路面长度公式。然后利用DIALux软件生成仿真隧道行车视频,并通过该视频的驾驶眼动实验,建立基于趋势面拟合的瞳孔面积模型,提出基于瞳孔面积变化速率的衔接段彩色路面长度公式,从而得出基于照明区段优化的隧道彩色路面长度计算方法。最后以福建省某隧道为例进行成果试算和验证。验证结果表明:在满足照明区段的亮度需求时,与现状方案相比,优化方案的照明能耗达8.15 kW,降低了1.28 k W。本文研究成果可优化隧道彩色路面设计和施工,进而有助于优化照明灯具布置,实现节能减排。  相似文献   

9.
通过对某高速公路隧道路面状态的调查得出:隧道路面有不同程度的破坏,路面破损严重;隧道内左、右两幅路面中,右幅路面破坏严重,因该隧道为高速公路右线隧道。根据交通规则得出,右幅路面通行的是货车等重型车,说明超载是路面的破损的最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0.
山区高桥隧比隧道段路面抗滑性能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分析影响山区高速公路高桥隧比路段的路面抗滑性能影响因素与特性,从路面摩擦产生机理、路面抗滑性能影响因素和路面抗滑性能降低后对交通安全产生的影响等方面进行分析;根据对高速高桥隧比路段的隧道段路面技术状况进行调查与测量,分别从路面抗滑性能连续变化趋势、不同类型隧道抗滑性能特性和隧道路段路面抗滑性能特性方面做趋势图;对比了短、中、长与特长隧道路面抗滑性能的变化趋势稳定程度。结果表明:路面磨耗、路面污染和路面潮湿三个因素是使高桥隧比路段路面抗滑性能下降的主要因素。隧道群路段较普通路段路面抗滑性能较差,隧道群中不同隧道的路面抗滑性能差异较大,隧道与隧道连接段可能存在路面抗滑性能突变的现象,不利于行车安全。  相似文献   

11.
本通过新旧规范对比对挖孔桩设计提出了一套系统设计思路,并指明设计中易存在的误区之处,从而达到经济合理的设计目的。  相似文献   

12.
提出在移动荷载组作用下求简支梁内某一指定截面的最大弯矩的一种解法,这种解法的关键是求出梁上各个荷载的控制段.  相似文献   

13.
阐述了BT的概念和作用,比较了传统下载方式与BT下载方式,说明了使用BT的方法,探讨了BT对Internet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计算机集群中的负载均衡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计算机集群的概念、分类与结构,探讨了计算机集群系统中的负载均衡和迁移过程。  相似文献   

15.
一种面向工作站网络的系统负载预测方法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提出一种应用人工智能技术方法解决基于PVM环境的负载平衡问题,采用多项负载指标表示结点的负载情况,总利用BP算法,预测未来的负载情况,解决了采用多项负载指标所带来的系统开销大的问题,在任务分配与任务执行时,应用人工智能技术预测各结点的负载情况,找到较佳的分配方案,实验结果证明,本算法较通常的算法在性能上有很大的提高。  相似文献   

16.
介绍了中山市长江大桥引桥的静动载试验,并借助桥梁专用有限元计算分析软件M idas/Civil和Ansys仿真模型,将理论分析计算值与试验实测值相比较,据此来验证在设计荷载作用下桥梁的整体受力性能,并作为桥梁竣工验收的依据。  相似文献   

17.
为获取超重车荷载构成特性以及重车并行过桥产生的荷载效应,收集了美国加州历时3a实测WIM数据,根据美国联邦政府和加州交通厅超重规定,将超重车分为3类,对比分析了3类超重车辆分布及荷载构成特点.根据随机过程理论建立了多车道车辆并行荷载效应计算模型,分别计算了第Ⅱ类超重车和加州超重车最大荷载效应,结果表明两类超重车起控制作用的荷载相同;与中美规范对比显示,由超重车引起的最不利弯矩和剪力分别为美国规范值和我国规范值的1.5倍,因此在桥梁设计和评估工作中,应充分考虑重车过桥对桥梁结构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本文应用能量法,并引入 Lagrange 乘子,讨论中间支座是弹性的等跨三支座的压杆稳定问题,得到了满意的结果。  相似文献   

19.
龚冬梅  许锋 《皖西学院学报》2005,21(5):101-102,112
文章详细介绍了运用AutoCAD2004求解冲裁模具压力中心的方法和步骤,使大家认识到高科技软件的应用带给人们的便利与高效.  相似文献   

20.
通过局部应力-应变分析,阐明了载荷顺序对疲劳累积损伤的影响,它不仅取决于载荷历程本身,还与承载零件的几何特征有关。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个能切实反应载荷顺序影响的简化复杂载荷历程的方法,通过对过载产生的残余应力的定量计算,着重分析了由于不同应力水平的载荷循环之间的相互作用引起的损伤加剧或减缓效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