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民族传统体育是中国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奇葩。研究认为,在中小学开展民族传统体育教育具有三个方面的重要价值:首先,具有弘扬民族文化和增强民族认同感的功用;其次,具有培育、弘扬民族精神的功效;第三,具有促进青少年身心健康发展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中华民族传统体育的内涵及其特征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概述了中华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内涵及其特性;分析得出了中华民族传统体育演进的基本规律;说明了吸吮中国传统文化的民族体育是振奋民族精神、加强民族团结、发扬爱国主义精神、促进社会进步与发展的重要保证。  相似文献   

3.
作为四大文明古国之一,中国传统文化延续五千年而历久不衰.在漫漫五千年文化的熏陶中.中华民族逐渐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这些民族精神,是中华五千年生生不息、发展壮大的强大精神动力.也是在未来岁月里薪火相传.继往开来的精神火种。我们必须结合时代和社会的发展要求.世世代代加以继承和发扬。  相似文献   

4.
文化精神是文化人类学等学科的一个重要概念,意指一种文化的精神特质。从文化人类学的定义出发,可以对这一概念的内涵进行多重解读:从文化的角度来说,文化精神是文化的深层结构,也是文化传统,即一种文化的精神特质,或一种文化的核心与灵魂;从民族共同体的角度来说,文化精神体现为民族精神,进一步具体为民族性格。  相似文献   

5.
《中央民族学院学报》2006,33(4):101-101
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河南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联合主办的“国际中国神话学学术研讨会”将于2006年8月10日至16日在河南省郑州市召开。这次活动包括学术研讨、考察。与会代表将考察泌阳县、桐柏县、淮阳县、新郑县等地。这些地方是中国神话流传广泛,并有许多活态传承和文化遗址,还可观看独具特色的民间神话人物的祭祀和庙会。会议将就以下议题进行了深入研讨:1.中国神话学百年回顾与展望;2.国际神话学对中国神话学的影响;3.中国神话学对国际神话学的贡献;4.中国神话学方法论研究;5.中国神话学本体研究;6.中国神话与民族文化和民族精神重建;7.中国神话学与构建和谐社会之关系;8.中国神话学个案研究;9.中国神话学流派及其学者研究;10.中国神话比较研究;11.中原神话的调查与研究。  相似文献   

6.
二十世纪初,中国经历了前所未有的震荡与激变,强势的西方文化把整个中国都卷入到“西化”的浪潮中。面对民族和文化的双重危机,以辜鸿铭、杜亚泉、梁漱溟为代表的文化保守主义,高举中国传统文化,以复兴传统文化来振兴民族精神。他们与新文化派展开了一系列的论战。中西文化之争便成了世纪之初我们民族精神生命层面的主流。  相似文献   

7.
王建刚  王羚郦  刘四军 《科技信息》2010,(8):I0065-I0066
随着社会的发展,当代大学生素质教育也出现了不少问题,论述中国的传统文化对当代大学生素质教育的积极作用,其主要表现在有利于培养他们的“崇尚自由”、“世界大同”、民族团结、民族互助等民族精神及爱国主义精神;有利于提高大学生如自律、诚信、孝道的道德修养;有利于培养他们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有利于培养他们的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这四个方面。  相似文献   

8.
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任何一个民族的创新,都应该在批判继承本民族创新资源的基础上,有所发现,有所突破,有所前进。中华民族亦不例外。本文论证了中国传统文化思想领域中的理论创新精神,否定了所谓“中国传统文化受思维方式限制,缺乏理论创新精神”的论调。  相似文献   

9.
几千年的古老中国,在漫长的社会进程中,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民族文化。在这种民族文化中有一个重要的部分,就是关于中国建筑室内设计的美学精神.这种精神层面是和世界其他民族有着本质区别的。它注重完整性、偏爱含蓄性和喜欢情节性,本文从几个方面对此进行了论述。  相似文献   

10.
通过音乐教育弘扬民族精神,具体是:将我国各民族优秀的传统音乐作为音乐教育的重要内容,开阔学生的文化视野,提高其音乐鉴赏力以及艺术审美能力;通过领悟音乐作品中对祖国山河、人民、历史、文化和社会发展的赞美和歌颂,培育学生民族精神;通过音乐实践活动,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和互相理解、互相尊重、共同合作的意识和集体主义精神。  相似文献   

11.
优秀文化传统与民族精神是内在联系的,培育现代民族精神应从两方面着手:一是把优秀文化传统与新的社会实践相结合,将其转化为在新的社会历史条件下被人们认同的价值观念和自觉践行的行为准则;二是将优秀文化传统与现代社会的公民意识对接,培养人们现代公民的权利和义务观念。  相似文献   

12.
青海民族传统体育历史悠久,内容丰富,开展广泛,自古以来是各族人民用以健身、防身和精神寄托的一种手段.高校是文化传播的重要基地,充分发挥学校载体之优势,是弘扬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实施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3.
民族精神离不开传统文化,民族精神的孕育、建构、都受到了传统文化的积极影响;而在另一个方面,民族精神又对传统文化(社会文化)的发展产生一种积极的能动作用。完全抛掉了传统文化的民族精神,或者完全抛掉了民族精神的单纯的传统文化,都是不存在的。每一个伟大的民族都有自己的民族精神。中华民族之所以能在亚洲东方延续几千年,当然也有他自己的精神支柱,这个  相似文献   

14.
陈海涛 《科技信息》2010,(9):184-184
但是在全球化和市场化的大环境下,大学生民族精神的培养遇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突出表现在对民族精神和传统文化的冷淡和排斥,以及不理性的民族主义等。建构理性的民族精神是学校和学生双向互动的过程,高校要切实发挥教育主导作用;学生则要发挥主观能动性,自我教育,培育民族精神。  相似文献   

15.
神话是每一个民族的民族精神最悠久的蕴藉载体,也是每一个民族的传统文化最有魅力的传承体系。除了以搜集成册的文本形式出现外,神话还潜隐在各种形态的生活物质结构中,外化为异彩纷呈的物质形态。其中一个较为稳固的形态就是传统建筑。中国神话与传统建筑以独特的方式融合成了中国灿烂文化中的一个重要部分。  相似文献   

16.
试论中国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价值结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个民族所共同接受并遵多的价值观,集中地代表了这个民族的文化精神。中国少数民族传统文化是一种具有凝聚力的价值体系。本文从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核心-本族认同的价值观,社会行为规范-外在化的价值观,民族传承物-价值观的物质载体,以及文化传承的象征符合体系等四方面论述中国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价值结构。  相似文献   

17.
求真、求善、求美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坚持以传统文化的精髓滋养科技道德成长,是确保科技沿着有利于人类的正确方向前行的有效路径。求真,弘扬传统文化实事求是的治学精神,杜绝学术造假行为,倡行学术诚信文化;求善,弘扬传统文化从善如流的人格精神,杜绝科技危害人类,倡行学术利民精神;求美,弘扬传统文化天人合一的生态伦理精神,反对人类中心主义思想,倡行平等的生态伦理意识。  相似文献   

18.
中国灾难信息传播的价值取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儒家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主体,文化传统是新闻价值观形成的民族基因,追求和谐是中国的文化传统中伦理道德体系的价值核心;媒介环境中的政治文化决定了政治意义统帅新闻价值的传媒传统。  相似文献   

19.
陈小宁 《科技信息》2009,(23):I0118-I0118
音乐作品能适时强有力的反映时代特征和民族精神,时代精神和民族风格给了音乐创作的广阔舞台和顽强的生命。中国的传统音乐,博大精深,源远流长,浓缩着中国文化的精髓,凝聚着各族人民的智慧,中国传统音乐不仅是中国民族音乐最为重要的组成部分,而且是中国音乐的本质。要发扬光大中国的民族音乐,唱响时代精神,就必须扎根于民族的土壤,反映民族文化,反映时代特征,与时俱进。  相似文献   

20.
李超 《潍坊学院学报》2003,3(5):113-115
文章简述了中国文化在历史上的三种抉择,分析了近代学人全盘西化论、儒学复归论的主张及其抉择的失败,提出了中国文化的当代抉择是坚持和倡导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综合创新,认为综合创新的途径是秉承传统文化精髓,弘扬民族主体精神,吸收外来优秀文化,创新中国现代文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