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中国共产党从成立时就把自己定位于一个革命党,把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作为奋斗目标,经过民主革命28年的浴血奋斗,取得了中国革命的胜利。新中国成立以后,党为了适应自身地位的变化和社会主义建设的需要,毛泽东、邓小平和江泽民三代中央领导集体不断探索党如何加强执政能力建设的途径,以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中共十六届四中全会的召开提出了一系列党建思想,标志着党从一个革命党革命意识到执政意识转变的完成。  相似文献   

2.
论新时期中国共产党对执政规律的探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中国社会主义建立、巩固、发展的历史,就必须研究中国共产党的执政思想。江泽民同志在“七一”讲话中向全党明确提出要努力探索“共产党执政的规律”的历史任务。因此,研究新时期以来中国共产党对执政规律的探索,对搞好党的建设和推进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和理论意义。从五个方面作出总结。  相似文献   

3.
党的执政规律的总结经历了长期的历史发展,是在我们党革命和建设经验总结的基础上形成的,加强对这一问题的探讨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4.
社会主义是中国人民走向共同富裕的必由之路,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社会主义事业的核心领导力量。党必须始终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不断密切与群众的血肉联系,使党成为立党为公、执政为民、以人为本的执政党;党必须不断改进执政方式、完善执政方略,使党成为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的执政党;党必须珍惜和培育执政的合法性资源,在执政实践中,对指导我们思想的理论基础既要坚持又要发展,对我国社会主义基本制度既要坚持又要完善,在推进发展这个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时既要加快又要全面,使党成为与时俱进、求真务实、为民造福的执政党;党必须坚持以改革的精神加强党的建设,在党的自身建设上既要全面推进又要重点提高执政能力,使党成为政治坚定、勤政高效、清正廉洁的执政党。  相似文献   

5.
本文以党的"十六大"以来,不断总结提升执政理论,积极主动地迎接新考验、新挑战,全面推进党的各项建设重大战略部署为视角,深入探讨党的执政理论基本内容,增强新形势下的政治与历史责任感.  相似文献   

6.
政党执政是一个具有内在法则和运行规律的复杂政治过程。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党的先进性建设,必须高度重视和持续深化对中国共产党执政规律的理性思考与系统探究,创造性地丰富和发展具有中国特色和富于时代气息的马克思主义执政理论体系。对近年来学界取得的相关重要成果进行了简单梳理与粗略总结可以有效探寻和准确把握该领域深入研究的生长点,为广大学界同仁在学习和研究时提供参考与借鉴,并有助于这项研究的进一步横向拓展与纵向深化。  相似文献   

7.
8.
局部执政时期革命根据地的政权建设是中国共产党执政的最初尝试,而其间法制建设的尝试,表明中国共产党依法执政思想开始萌芽;党领导的各根据地创制了大量符合中国实际,能够解决革命中具体问题的法律法规,为以后在全国执政积累了宝贵经验。  相似文献   

9.
熊宣忠 《龙岩学院学报》2005,23(Z1):254-257
认识和把握执政规律,对于提高执政能力具有重要作用.我们党执政以来,有哪些执政规律?本文归纳了十个方面,即"十论".  相似文献   

10.
中国共产党目前所处的时期和所面临的国际、国内形势发生了很大变化,党的根本宗旨和党在新时期的历史使命迫切要求中国共产党必须加强执政能力建设,要从理论前提、组织前提、执政方式方法、执政效果几方面入手,狠抓执政能力建设,抓出成效,以长期巩固党的执政地位。  相似文献   

11.
二十世纪初,西方社会意识、传统价值观念发生改变,作为主体世界的人及其体验世界的方式也从传统中逆转,创作者既敏锐痛苦地感受世界的变化,又在创作中主动以新的表现手法去反映对象世界——意识流就是主体转向的客观必然,它是主观世界与客观世界相结合的一种反传统的创作手法,是适应主体社会多元冲突的一种创新的表现方式。  相似文献   

12.
词风至苏轼有了新变,他以词表现充沛激荡的主体精神、激昂热切的社会责任感和宏大超达的哲人思想,把词的主体意识格调与境界引入新高。本文着重从三个方面来对苏词主体意识的强化作一番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13.
主体意识是编辑的主动意识,主体意识的强弱,决定着编辑在遏制学术不端中的能动性,阐述了编辑主体意识在学术不端中的主要表现形式,认为通过规章制约、加强监督机制建设、创造健康环境和终身学习,可以进一步提高编辑的主观能动性。  相似文献   

14.
中国传统文化中,身体一直处于缺席的地位。晚明小品文具有超然洒脱的闲情逸致,崇尚大自然的幽情别致,重视个体感性的存在、世俗需求和身体的快乐。身体意识的张扬和情欲的宣泄成为文人追求的目标,歌颂身体的文字大量涌现。欲望化、身体化替代了理性、天道,身体获得了直面存在的价值和权利,身体的意义得以彰显,对日后散文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15.
论女性诗歌中的性别意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女性诗人女性意识的觉醒使她们深刻地认识到男权话语对她们的压抑,女性诗歌通过女性意识的表达来反抗男权世界,反对男权话语,而这种反抗因为男性话语的中心位置又使女性诗人处于尴尬的地位,她们通过躯体写作来做最后的反抗,通过营造黑夜的世界来创造属于自己的世界。  相似文献   

16.
《最蓝的眼睛》和《秀拉》对两位黑人女主人公的描述,反映了黑人女性从自我迷失到自我建构的主体意识的成长,揭示出黑人女性在追求个性解放实现自我的过程中不应放弃黑人民族的优秀传统。  相似文献   

17.
公民权利的自觉化,是指公民对自己权利的自我认识及正确行使的能力状态。要想让这种自觉化变为现实,在外部条件上,必须有完善社会的法治环境,树立法治理念;明确国家权力和公民权利的辩证关系,对主权者身份认同意识重新觉醒;认清国家权力和公民权利的辩证关系,能够帮助公民充分认识到公民权利是国家权力的来源和存在前提;依法享有和维护正当权利是行使人民当家作主的合法权力;政府对公民维权行为采取鼓励支持态度;创造条件让公民熟悉法定权利,提高法治素质和维权能力。这些外部条件赋予了政府以重要的职责:加大法律执行力度,坚决实施依法治国的基本方略;扩大人民民主,加强公共行政监督机制;深化政治制度改革,促进服务型政府转型;理论实践相结合,坚决落实公民权利教育。  相似文献   

18.
文章分析了新时期加强大学生法律意识教育的必要性和当代大学生应具备的法律意识 ,阐述了在“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紧密结合的背景下 ,法制教育和道德教育之间的密切联系 ,探讨了加强大学生法律意识培养的渠道和途径  相似文献   

19.
民国时期教会女子大学人才培养模式探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世纪初,教会女子大学的设立开了近代中国女子高等教育的先河.本文从办学方式、课程体系和教学制度等方面探讨了民国时期教会女子大学人才培养的主要模式,并归纳出特色性、实用性、实践性、情感性等特点.虽然教会在中国创办女子大学具有明确的文化侵略目的,但是,就其办学的具体做法而言,对我们今天女子专门人才的培养仍有着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20.
丧葬活动中包含着丰富的仪式,在诸多仪式的背后潜藏着人类的种种意识。在甘肃陇中地区的丧葬习俗中,丧葬仪式的每一个环节都隐含着当地人的意识。在人类学的视野下,甘肃陇中地区的丧葬仪式中显示了灵魂意识、亲情意识、恐惧意识和狂欢意识。探讨在丧葬活动中的仪式和意识之间的关系,在民俗学和文化人类学研究中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