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袋栽金针菇,以棉籽壳为培养料,选用优良菌株(日本株),在低温(10℃左右)、黑暗(光照度1勒克司)和二氧化碳含量较高(0.114~0.152%)的配合管理务件,可以培养出优质菇,生物学效率为80%左右,经济效益显著。  相似文献   

3.
要提高袋栽金针菇的产量,不但要补充营养液,更重要的是要补充一种合适的营养液。  相似文献   

4.
本文是位于黑河市境域内的红色边疆农场“水稻钵育摆栽(1997年-1999年)试验总结”。  相似文献   

5.
金针菇栽培方法很多,目前有段木栽培,瓶栽、袋栽、盆栽、箱栽、室内床栽和室外阳畦栽培等。能栽培金针菇的培养料种类很多,如木屑、棉籽壳、细米糠、甘蔗渣、甜菜废丝、稻草、麦桔等。该技术的关键是:低温,接种量大,分层接种和用菌种覆盖料面。而控温主要是掌握栽培季节,生料栽培时间不易早,一般要室温稳定在匕℃以下即10月至到年3月进行。本文现就其栽培管理技术介绍如下:1栽培场所选择条件稍差的地下室、半地下室、人防地道、有遮光设备的家庭住房均可作为栽培场所。2选用高产菌种高产菌种适应性强、菌丝扩展速度快。出菇早、转…  相似文献   

6.
7.
8.
9.
10.
《汉中科技》2006,(1):54-55
杏鲍菇又名刺芹侧耳,是珍稀食用菌之一。其肉质肥厚、脆嫩、色泽乳白,味道鲜美,营养丰富,被誉为“素中之荤”。采用下列室内出菇室外覆土栽培新技术,生物转化率可达100%-120%,而且菇体商品性好,与不覆土栽培相比,效益可提高15%-20%。  相似文献   

11.
详细地介绍了适合我省气候特点的香菇塑料袋栽技术的各个环节。  相似文献   

12.
详细地介绍了适合我省气候特点的香菇塑料袋栽技术的各个环节.  相似文献   

13.
三门峡地处黄河中游丘陵山区,季节分明,气候凉爽,昼夜温差大,适于优质香菇生产..几年来,笔者根据三门峡市的气候规律、香菇的特性和生产实践经验,初步探讨了三门峡市发展香菇代料生产的高产栽培模式.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福建省古田县菇农,采用木屑装进塑料袋室内栽培,一般接种后3个月就出菇,直至采收结束,全流程只需10个月,比段木栽培法提前40多天出菇,比菌砖栽培法也提前出菇,生产周期缩短一半。而且产量高,每百斤木屑拌以辅料就可产鲜菇70—80斤,晒成干菇7~8斤,比段木栽培法单产提高5~8倍。同时操作方便、管理容易,适合  相似文献   

15.
在菌丝体培养阶段将菌袋置于20℃,25℃,30℃条件下培养,菌丝体长满菌袋后,采用遮阳(遮阳度70%)栽培和全光栽培,观察褐变发生的情况.结果表明:菌袋的褐变与菌丝体培养阶段的温度有关,强光刺激加重了褐变的发生.防治方法是降低菌丝体培养阶段的温度和减少过强的光照刺激.  相似文献   

16.
一、培养料配制 取当年无质霉烂、无杂质的茶籽壳,充分晒干和粉碎,并按下列物质进行配方: 茶籽壳75%,米糠或麸皮20%,过磷酸钙20%,蔗糖1%,石灰1%,石膏粉1%。 把上述各种原料,放在水泥地面上混合均匀,并用一定量的水将糖溶解进行拌料(料水比例为1:1.3~1:4),反复拌翻几次,使料充  相似文献   

17.
(1)培养料配制取当年无霉烂、无杂质的茶籽壳,充分晒干和粉碎,并按下列物质进行配制:菜籽壳75%,米糠或鼓皮20%,过磷酸钙2%,蔗糖1%,石灰1%,石膏粉1%。把上述各种原料,放在水泥地面上混合均匀,并用一定量的水将糖溶解进行拌料(料水比例为(1:1.3)~(1:1.4),反复拌翻几次,使料充分湿透。当料含水量为65%,即用手紧握料,指缝间有水欲滴为宜。最后,调节培养料pH值为6-6.5之间即可。(2)装料与灭菌采用规格为17cmx30cm或18cmx33cm的耐高温聚丙烯塑料袋。装料时先将袋口一头扎好(打活结,便于接种和解袋出耳)…  相似文献   

18.
嘉荫县地处小兴安岭北麓,山丰林茂,发展袋栽木耳生产具有得天独厚的资源优势。本文主要论述了嘉荫县木耳产业化经营。  相似文献   

19.
本文就香菇半开放式袋栽技术进行了试验,结果证明,此方法可降低成本,操作方便,节约能源。是提高产量,适合北方地区香菇生产的一种新技术。  相似文献   

20.
本文以棉籽壳为对照,以废棉、稻壳为原料组成4个配方,进行了袋栽平菇配比试验,对各配方的出菇产量进行了方差分析,结果表明:在废棉中添加稻壳后,菌丝的生长速度及生长势与棉籽壳基本相同,生物学效率均在110%以上.在各种配比中,以在废棉中添加20~30%稻壳的出菇产量较高.利用废棉栽培平菇,既扩大了食用菌原料来源,又解决了棉花加工厂的废料再利用,是平菇栽培的一条新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