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驴心脏冠状动脉的测量与观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对22例驴心脏冠状动脉的始径,行程,支数,末径及末径中小动脉支数作了观测,观测了冠状动脉主要分布,分支级别,窦下室间支走向。驴心脏冠状动脉始径存在三种类型、左粗型占18%,右粗型占59%,均稀型占23%,左,在冠状动脉始径无显著性差异.  相似文献   

2.
雀鹰冠状动脉的铸型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了阐明雀鹰心脏的血供,用血管铸型和组织透明方法观察了雀鹰心脏左、右冠状动脉的分支分布情况,结果表明,雀鹰心脏左冠状动脉分为前降支和旋支,前降支又依次支出动脉圆锥支、左缘支和前室间隔支,左缘支分支分布于左室侧壁,前室间隔支分布于室间隔前1/2部,前降支主干分支分布于左心室前壁,旋支分布于左心的左缘壁和隔壁及右心室隔壁的部分,右冠状动脉沿途分出后室间隔支和右室前支,其主干延续为右室后支,后室间隔支分布于室间隔后1/2部,右室前支分布于右心室前壁及心右缘壁,右室后支分布于右心室的隔壁。  相似文献   

3.
为了探讨鸟类心脏的血供情况,用血管铸型和组织透明方法观察了研究了灰鹤(Grus grus)心脏左,右冠状动脉的分支分布情况,结果表明,灰鹤心脏左冠状动脉分为前降支和旋支,前降支又依次分山动脉圆锥支,前室间隔支和左缘支,前室间隔支分布于空间隔前1/2部,左缘支主要分支分布于左室侧壁,前降支主干分支分布于左心室前壁,旋支分布于左心室的隔壁及左心房等处。右冠状动脉沿途分出后室间隔支和右室前支及右缘支,其主干延续为右室后支,后室间隔支分布于室间隔后1/2部,右室前支分布于右心室前壁,右缘支分布于心右缘壁,右室后支分支分布于合心室的隔壁。  相似文献   

4.
大鸨心脏冠状动脉的铸型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血管铸型方法对大鸨心脏冠状动脉的分支分布情况进行了详细研究.发现大鸨心脏左、右冠状动脉均开口于同侧主动脉窦内.左冠状动脉先分出前室间隔支,分布于室间隔前1/3部,主干分为旋支和前降支.旋支先分出左心房支,分布于左心房,主干分支分布于左心室的左缘壁和隔壁及右心室隔壁的部分区域;前降支有两支,前支由左冠状动脉主干根部分出,依次分出后室间隔支和动脉圆锥支,主干延续至心尖,其分支分布于左心室壁面和右心室隔面.后室间隔支分布于室间隔后2/3部,动脉圆锥支分布动脉圆锥及肺动脉干;前降支后支分出左缘支后,主干沿锥旁室间沟下行,沿途发出4,5支平行型分支分布于左心室前壁,左缘支沿心左缘走行,分布于左心室侧壁.右冠状动脉分为浅支和深支.浅支分出窦房结支和右心房支,主干延续为右室后支,窦房结支分布于窦房结和升主动脉,右心房支分布于右心房,右室后支分出右缘支沿心右缘走行,分布于右心室侧壁,右室后支主干分布于右心室的隔壁;深支分出主动脉支分布于升主动脉,主干延续为右室前支分布于右心室前壁及心右缘壁.出后室间隔支,主干延续为右室前支,右室前支向前向下延伸,分支分布于右心室前壁和右心室下缘壁.  相似文献   

5.
蓝马鸡冠状动脉的铸型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用血管铸型和组织透明方法观察研究了蓝马鸡(Crossoptilon auritum)心脏左、右冠状动脉的分支分布情况,结果表明,蓝马鸡的心脏由左右冠状动脉营养,左冠状动脉分为前室间隔支、前降支和旋支,前降支又分出动脉圆锥左支,旋支又分出左缘支,前室间隔支分布于室间隔前1/3部,前降支分支分布于左心室前壁、动脉圆锥的左侧部及右心室上部的小部等,旋支分布于左室侧壁、隔壁的部分及左心房等处,右冠状动脉沿途分出后室间隔支、动脉圆锥右支、右室前支及右缘支,后室间隔支分为三支分布于室间隔后2/3部及左右心室的隔壁等,动脉圆锥右支分布于右室前壁的部分及动脉圆锥的右侧部,右室前支分布于右心室前壁的部分。右缘支分布于心右缘壁,心脏的室间隔由前室间隔支和后室间隔支营养,左右冠状动脉在隔面的分布属于右优势型。  相似文献   

6.
针对光学Y分支三维波导结构及折射率分布,运用有限差分波束传播方法(FD-BMP)进行了数值模拟,以数值结果可得,FD-BPM法算得的分支损耗为0.37dB,而原有的快速傅立叶变换法(FFT-BPM)算得的分支损耗为0.30dB,分析指出,FD-BMP的结果较为合理,对两种方法的计算时间比较发现,FD-BMP比FFT-BMP快5-7倍。  相似文献   

7.
魏西军 《科技资讯》2010,(18):234-235
恶性肿瘤的放射治疗是当前重要的治疗手段之一,但胸部放疗往往会给心脏带来伤害。本文从心包病变、心肌病变、心脏瓣膜病、冠状动脉病变、心脏传导系统病变等方面对放疗产生的心脏病变做了详细的报道,为从事这方面研究的人员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8.
辐射状分支井产能电模拟实验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依据相似原理,采用电模拟试验装置,设计了辐射状分支井模型.研究了在不同分支数、分支水平段长度时,辐射状分支井井筒附近的压力分布,描述油藏中的压力场形态,评价各种参数对产能的影响,为水平井产能预测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9.
驴业作为特色畜牧业正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本文围绕驴的消化生理特点、对营养物质的利用特性及能量、蛋白、矿物质、维生素、水等营养需要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以期为驴养殖业发展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0.
驴蹄草属(Caltha L.) 本属植物分布于南、北两半球温带或寒温带地区。文献记载我国约有4种、4变种、2变型。安徽省以往没有分布记录,只在邻省河南、浙江有驴蹄草(Caltha palustris L.)的分布记录;山东有三角叶驴蹄草(C.palustris var.sibirica Regel)的分布记录。1983年我们在安徽省青阳县九华山地区首次采得驴蹄草属植物标本。经鉴定为:  相似文献   

11.
目的:为肘关节成形术填充物的选用提供解剖学基础.方法:在20侧经动脉灌注颜料的上肢标本上,解剖观测了臂内外侧筋膜、前臂后筋膜的血管来源、分支分布;血管蒂长度及筋膜瓣的切取面积等.结果:观测了以尺、桡侧返动脉为蒂的臂内外侧筋膜瓣和以骨间后动脉为蒂的前臂后筋膜瓣,这些筋膜的血管蒂长,血供丰富,可取面积大,质地坚韧致密.结论:臂内外侧筋膜瓣和前臂后筋膜瓣可作为肘关节成形术的填充物,讨论了临床应用解剖学要点.  相似文献   

12.
介绍了心脏—冠状动脉-心肌桥模拟装置,并对该装置中的关键部件--心泵系统的设计原理和结构功能作了较详细的讨论.该心泵系统较成功地实现了心脏压力波形的模拟、流量的调节以及频率的调节,为进一步研究其他心血管循环系统问题提供了一种可供选择的实验手段.  相似文献   

13.
冠状动脉造影图像序列中血管运动特征的提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采用基于特征的光流法,由单面冠状动脉造影图像序列估计二维血管的运动。从连续的两帧图像中提取出动脉主要分支的中心线,沿中心线采用光流法计算出血管以及相关心外膜的运动参数,通过分析整个冠状动脉树的运动,得到对心脏运动的定量估计。该算法是全自动的,不需要操作者的参与,实验结果证明了该算法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4.
以具体的治疗措施为依据,介绍心脏不停跳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的护理问题,为类似的病例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测上颌动脉的行程及分支的有关数量为临床应用及教学提供形态学资料.方法 对固定的成人上颌动脉标本进行外科解剖.观测上颌动脉走行及各分支的数据.结果 上颌动脉位于面侧深部.于下颌骨髁状突颈部的内后方起于颈外动脉.其分支有脑膜中动脉、下牙槽动脉、颞深动脉、颊动脉、上牙槽后动脉、腭降动脉和蝶腭动脉.讨论上颌动脉走行及分支对提高正颌外科等口腔手术的成功率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6.
利用太阳系的重核素丰度以及s-过程、r-过程的相对贡献,结合贫金属星重元素的观测值及星系化学演化的计算结果,计算了不同金属度贫金属星重核素丰度分布。  相似文献   

17.
长江口北槽口外细颗粒悬沙沉降速度   总被引:21,自引:0,他引:21  
提供了一种计算长江口外细颗粒悬沙沉降速度的方法,利用流速仪和声学悬浮泥沙观测系统,获得了长江口北槽口外大潮水流、悬沙浓度垂线分布资料,采用落憩时刻的悬沙浓度7条垂线分布资料,通过Rouse公式拟合,计算了与悬沙浓度垂线分布曲线相对应的细颗粒悬沙沉降速度,计算结果相对集中于3.0-4.0mm/s。  相似文献   

18.
利用Competl的观测处理结果,对SNR及W-R星与1.8MeVγ射线沿银经的分布做了拟合优度的检验和相关分析。K-S统计检验的结果认为,在α-0.10水平上W-R星与1.8MeV来自同样的分布,相关分析的结果也表明W-R星与1.8MeV的分布有较好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19.
提出了一种基于形态学的多分辨率增强算法,将心脏冠状动脉数字造影图像序列的连续帧相减,区分血管所在区域与背景区域,然后利用得到的区域信息通过形态学方法对冠状动脉血管进行多分辨率增强。采用该方法处理后的心脏冠状动脉造影图像的背景被减弱,血管被增强,产生类似数字减影图像的效果。实验表明,增强后的图像质量良好,对临床诊断和血管分割具有较高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20.
次生栎林酸沉降中SO2-4含量和pH值的变化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下蜀次生栎林不同降水组份中硫含量和pH 值进行连续的观测与分析;揭示了SO2 -4 和pH 值在不同降水组份中的变化规律以及SO2 -4 与其它化学成分的相互关系,结果为进一步阐明本区酸性沉降物对森林生态系统的影响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