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65 毫秒
1.
不同民族、不同文化背景的国家对称呼语的用法不同,从而也使人们对其理解有差异,本文拟从语言、文化、社会习俗的角度探讨汉英日三种语言称呼语的语用存异及功效。  相似文献   

2.
中西跨文化礼貌用语语用探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不同的化背景影响着人们的语言(含广义的非语言,如体态语等)的应用。通过从问候语、敬语、祝福语、道歉语等方面,对中西礼貌用语的语用差异进行分析对比,说明语言本身就是化的产物和载体,要想娴熟地运用一门外事,应该充分了解目的语国家的社会化背景及语用差异。  相似文献   

3.
以言语语言学以及语言习得的交互本能为理论基础阐述了外语学习中三个维度(形式、意义和使用)的动态交互关系,认为外语学习同母语习得一样,应从话语意义开始,首先注重言语输入的理解,其次在语义理解的基础上通过话语实践扩充语用知识,然后在言语使用的过程中加强对句法形式的理解,直至形式的最终习得。  相似文献   

4.
中国英语学习者在用yes/no回答附加疑问句时容易出现语用失误。从中、英文化及思维方式差异的角度对此进行的分析得出一个结论:中、英文附加疑问句的问与答蕴含着各自语言所承载的文化内涵;不同语言所蕴涵的文化因素对中国英语学习者在英语学习方面有着重要的启示。  相似文献   

5.
英汉动物词汇的文化内涵充分体现了英汉两个民族不同的文化心理、价值取向与社会风格,折射出两个民族各自绚丽多姿的文化形态。由于不同的文化背景,对同一动物词产生不同的联想,对同一动物词赋予不同的文化内涵。因此,英、汉两种语言使用和翻译中,应该注意到词汇的文化内涵。  相似文献   

6.
语言对人类精神发展起决定作用,是民族精神的外显。通过不同语言中相同能指对应的所指之对比,映射出相应民族的文化精神。即通过语言世界图景与现实世界图景之间存在的像似性,推论出不同语言词汇语义蕴涵的文化意象之异质性,其理据是:不同地理位置→不同气候→不同生活方式→不同文化→不同意识观念→不同文化意象。文章通过俄、英、汉三种语言中文化意象的显性形式-动物意象、植物意象、数字意象、彩色意象等对比分析,证明地理环境决定文化意象。  相似文献   

7.
翻译是跨语言,跨文化的交际活动。语用翻译牵涉到两种语言的语用原则,特别是不同的社会文化形成了不同的语言与语用原则。而文化间的差异便会影响翻译过程,造成翻译交际活动中的语用失效,导致误解,甚至发生文化冲突。本文对翻译中的语用失效做了大致的描述,并探究其文化根源,希望从语用等效角度为翻译的具体进行提供操作参考。  相似文献   

8.
洪波 《韶关学院学报》2009,30(7):123-126
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留学生来自世界各国,母语不同,文化背景不同;他们的学习动机、学习风格、智力水平、个性特点等也各不相同。这就要求对外汉语教师,必须研究留学生的不同特点,做到因材施教,有的放矢。  相似文献   

9.
本文借鉴语用学理论的研究成果,讨论译者对于自己及译文读者的认知水平、文化环境和汉英两种语方的区别等方面的把握,对于翻译策略和方法的影响,从而在翻译实践中培养文化意识、语用意识。  相似文献   

10.
中关国际商务谈判有其各自不同的特点。由于文化背景等因素的差异导致整个谈判过程中双方在语篇模式上的差异,使得谈判出现许多问题。为了解决由文化差异产生的问题,本文分别从逻辑思维模式和价值观角度对中美国际商务谈判不同语篇进行了分析,从而找出中英文语篇差异的原因,得出解决问题的办法。  相似文献   

11.
俄汉两民族在代词性、名词性称呼语的使用上具有明显的语用文化差异。俄语中多使用专用名词性称呼语,汉语中多使用职衔称呼语和亲属称呼语,这与两民族的社会、历史、文化及心理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2.
语用失误是跨文化交际失败的一个重要原因。着重探讨了语用失误及其主要原因,以及对如何培养学生的语用能力提出了作者的浅见,以期减少或防范跨文化交际中及外语教学中的语用失误。  相似文献   

13.
军事用语语义泛化的原因主要有两点:一是从语言系统外部来看:主要与语用环境的相似、言语修辞活动、言语交际中的心理因素等社会文化语用条件有关联;二是从语言系统内部来看,主要与语言的经济性原则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4.
从传统称赞语研究中较为冷门的反讽性称赞出发,摆脱将文化差异、性别差异等作为研究称赞语的套路,从西方修辞学角度对称赞语,尤其是反讽性称赞做出新的解读。揭示了称赞语的产生机制即称赞语发出的修辞动机是说服对方并实现自己的修辞目的。阐明了称赞语并不像传统认为的那样内在地包涵着礼貌性,而是超越礼貌或不礼貌,根据一定的修辞情境和修辞目的来调整策略,并试图对受众施加影响的修辞行为。  相似文献   

15.
礼貌作为一种文化现象普遍存在于各种语言和文化中,但不同文化中实现礼貌的方法和礼貌的衡量标准却有所不同.英汉文化的巨大差异必然导致其礼貌语的使用差异.从礼貌原则的角度分析英汉礼貌用语在称呼、谦逊与客套、隐私及交际等方面的语用差异,能够避免语用失误,达到跨文化交际成功的目的.  相似文献   

16.
英、汉两种语言,受各自内部语言要素规范以及文化背景等因素影响,显现出多个层面上的差异性,由此,给英语汉译带来诸多障碍,这就需要在尊重被译语原文基本义的基础上,根据所译语表达自然、顺畅及其文化风格的需要,作出灵活的弹性处理,以保证英语汉译后两种语言所表达的基本信息的真正对等。  相似文献   

17.
英语交际中的面子和顾及面子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语言是表达礼貌的重要手段:言语行为受礼貌制约,由面子来维系。在不同的社会,人们的言语行为方式的制约有其独特的意义。本文在探讨构成面子的两个方面和威胁面子行为的基础上。指出英汉两种语言在有关面子问题上存在的一些语用文化价值差异,提出了维护面子的策略,以期对交往中的礼貌和面子有更全面的认识。从而用英语进行更礼貌的跨文化交际。  相似文献   

18.
重点阐述了英语中影响表情意义的语用因素.文章涉及了语用学中的三个方面:言语行为的目的性活动、语境、称谓形式的使用.通过分析论证得出结论:表情意义取决于语言使用者双方的交际能力.  相似文献   

19.
跨文化言语交际中的语用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跨文化交际系指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之间进行的言语或非言语交际行为,它在国际和民族间的交流、交往和合作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鉴于文化上的差异,在交际行为中产生语用失误并造成交际障碍和失败的情况时有发生,语用策略的选择势在必行.本文从言语交际的礼貌得体本质、语用策略选择的"面子"理据和语用策略选择的文化属性特征三个方面对跨文化言语交际中的语用策略做出了阐述.  相似文献   

20.
中国人在使用英语时,常常会出现所谓的“中国式英语“错误.这些和英语语法无关的错误却和文字涵义、文化背景、语言习惯、思维方式等的不同有很大关系.因此,学习和运用英语也必须了解与英语有密切关系的方方面面的文化知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