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七十年代末八十年代初以来,邓小平正确分析国际形势的新变化,提出了和平与发展是当代世界两大主题的著名论断,并认为争取和平必须反对霸权主义,持久的和平有赖于发展问题的切实解决。中国是维护世界和平的重要力量,维护和平必顺坚持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继承和发展了毛泽东同志关于战争与和平的思想,为我国制定正确的对外政策奠定了新的科学理论基础,也为国际社会健康有序地发展提供了富于启发性的思考。  相似文献   

2.
世界知识出版社最近出了我的一本书——《论和平与发展时代》。有朋友问及,这个问题提出和争论已有十多年了,为什么现在又想起要出这么一本书?我倒也愿意趁此机会作点说明。一个重要原因是,去年科索沃战争在我国舆论界引起的一个突出反应,就是对邓小平理论重要组成部分之一的和平与发展两大问题的动摇和怀疑。这可不是什么学术争论上的小事。因为把和平与发展定为世界主题和时代特征,表明这是我们对当今时代和国际形势的根本判断,因而是制定长期发展战略和改革开放政策的主要依据,也是观察与处理国际问题的出发  相似文献   

3.
本期发稿期间,正值“两会”召开。今年“两会”内外人们关注和谈论最多的就是“民生”问题。而作为国际时政杂志,我们还特别关注中国外交政策和我国政府对国际形势的判断,因为这些与国计民生息息相关、都是服务于民生这个目的的。我们注意到温家宝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的相关表述,他说我们积极倡导建设和谐世界、坚定不移地走和平发展道路,维护我国发展的战略机遇期,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社会主义现代化营造良好的外部环境。我们还注意到李肇星外长回答记者提问时对中国外交任务的概括,  相似文献   

4.
当前,以美国思想为主导的北约战略正在经历重大的变化。由于美国的相对衰落和欧洲地位上升,北约开始出现“欧洲化”的倾向。这种倾向如果继续发展下去,将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北约未来的走向,引人瞩目。几经变迁不再是“美式翻版”北约自1949年成立以来,其战略从总体上讲体现了美欧双方的利益,但其核心思想则是以美国的欧洲军事战略理论为依据制定的。不论是40年代末奉行的“大规模地面作战战略”还是50年代执行的“大规模报复战略”和60年代以来的“灵活反应战略”,都是  相似文献   

5.
<正>周边环境、周边安全是中国维护国家主权与安全的首要战略依托。周边地区是中国赖以生存发展的"生命地带",既是中国安全疆界的延伸,也是中国安全的屏障。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在东西南北都曾与邻国爆发过局部战争或边境冲突,历史经验值得总结。苏联解体、冷战结束,世界格局发生重大变化,而中国在改革开放时期的对外战略也发生了重大转变。对于时代特征的评估,由"革命与战争"为主题转向"和平与发展"为主题;对于既成国际体系的态度由负面  相似文献   

6.
转眼又到了6月。17年前(1985年)的6月4日,邓小平同志在军委扩大会议上就国际形势发表了系统的、极其重要的讲话,一反建国后几十年来“战争不可避免,而且迫在眉睫”的传统看法,明确提出这样一个科学论断:“在较长时间内不发生大规模的世界战争是有可能的,维护世界和平是有希望的。”此前,邓小平同志也曾零星地讲过这种意见。正是邓小平同志对国际局势和我国的国际安全环境作出了这样正确、科学和实事  相似文献   

7.
20世纪70年代是国际政治、经济、军事格局酝酿巨变并发生若干重大变化的时期,中国政府及时调整对台政策,倡导和平统一祖国;台湾地方当局迫于内外压力而变更对策。台湾海峡两岸关系格局出现新的特点,两岸关系的发展进入重要的历史转折期,  相似文献   

8.
印度对维护世界和平的贡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和平中立政策的深刻根源 1947年8月15日,印度摆脱了英国一百九十年的殖民统治,开始走上独立发展的道路。十年来,随着国际形势的发展,印度形成了并奉行着独立自主的对处政策,这就是和平中立的政策。印度政府和国家领导人把这种政策称为“积极的中立政策”或“不参加集团的政策,”它的基本方针就是反对战争,保卫和平;反对殖民主义,争取和维护民族独立;反对“冷战”,主张国际合作。印度政府的这个和平中立的对外政策是有深刻的根源的。印度有长期的反殖民主义的传统,它不仅为自己的独立而奋斗,而且同情和支持其他被压迫民族  相似文献   

9.
“和平崛起”的国际战略新理念,是基于中国共产党对于国际形势和发展趋势的总体判断,服务于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战略目标,着眼于抓住今后20年左右的战略机遇期,形成的一条与经济全球化相结合的、独立自主的、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化强国之路。它的提出和实施将对中国自身的发展和国际社会产生重大而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日本宪法中明确规定绝对放弃战争、不保持一切武力。尽管如此,日本依然军备。日美安全保障条约签署后,日美间的军事协作关系更加明显,在日本国内,展开了关于自卫队的存在是否符合宪法的激烈争论。日本的司法、审判机关在审判具体案件时,回避对自卫队的存在是否符合宪法这一问题做出判断。随着国际形势的变化,日本在“国际贡献”的名目下,制定出PKO法,并公然向海外派兵,这更是宪法所不容许的,日本是世界经济大国,应该放弃武力,通过ODA对国际的发展与和平做出贡献。  相似文献   

11.
中国共产党的国际战略思想是中国共产党人制定国际战略的行动指南和理论形态,不仅直接影响中国的对外交往政策,也影响着国内社会主义建设进程与全面部署。中国共产党在百年历史实践中,随着国际形势以及历史任务的变化,对国际战略思想进行不断的适应调整,在这过程中积累了丰富的历史经验。这些经验是党和国家宝贵的财富,为当今观察和解决国际战略问题提供重要的借鉴与启示。  相似文献   

12.
中国人民努力促进世界和平目前,我国人民都在以乘风破浪的气概在社会主义建设的大道上兼程迈进。在全国各个生产战线上都在大跃进,每一个人都在鼓起革命干劲,力争上游,要做一个“促进派”。在国际关系上,中国人民也和全世界爱好和平的人民一起,要做一个“促进派”,努力促进国际和平,促进国际局势的缓和,促进不同社会制度的国家和平共处;坚决反对威胁和破坏国际和平、制造紧张局势的战争势力。 2月10日,周恩来总理在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全第五次会议上关于“目前国际形势和我国外交政策”的讲话中,再一次重申我国坚定不移的和平政策。周  相似文献   

13.
“和平发展论”是趋势论而非时代论十几年前,我们提出这个“和平与发展论”干什么?作为在一种特定时代背景下提出的理论,“和平与发展论”对较长时期(至少10年~20年)的国际趋势(不仅是形势)做出了实事求是的判断,为整个国家成功实现内政与外交的战略转移与政策调整提供了重要依据,是一种服务与服从于中国改革与开放特定历史时期的国际趋势论。与“邓小平理论”的其他观点一样,“和平与发展论”具有拨乱反正的特定作用。70年代末和80年代  相似文献   

14.
从国际形势看,国际安全格局、战略力量对比、国家战略角色20年来都发生了巨大变化。即从“两家人”到“多家村”,从一言堂到群言堂,从高峰型变为高原型。大国关系经历着重大而深刻的调整。目前,这一战略关系的调整仍处于“运动过程”中。围绕有关安全与发展的规则之争、目标之争、形式之争、标准之争、进程之争,成为国际关系的热点或难点,其根本原因在于半个世纪以来国力竞争积淀的“北高南低”的差异及“一超多强”间的矛盾。亚洲金融危机引发的现行国际经济体制的“疲劳”又把各国推入了另一轮冲击中,产生了全球资本与民族资本、市场与政府、世界与国家的三对新矛盾。  相似文献   

15.
苏联入侵阿富汗,已经整整一年了。这一年的国际形势,主要是围绕阿富汗事件发展变化的。虽然后来发生的两伊战争引起了很大的国际反响,但是这一年来影响整个形势发展和促使世界战略发生变化的,还是阿富汗事件。最近的波兰局势,也已成为举世瞩目的大事。关于苏联入侵阿富汗以来的世界局势,国际上曾有种种不同的见解,本文想就此谈谈个人的看法。苏联入侵阿富汗的战略图谋和得失国际上有一种说法,认为苏联入侵阿富汗只“是一种防御性行动”,实际上并没有得到什么新的东西。这种说法对苏联入侵阿富汗的战略图谋以及对世界和平的威胁,是估计不足的,甚至起了掩饰苏联扩张行  相似文献   

16.
“和平崛起”战略作为我国在新世纪的强国方略,有着深刻的内涵,同时,也是对当今国际形势的冷静回应。这一战略既是我国一贯的和平外交方针的继续,也是借鉴他国经验,寻求大国崛起的和平之路。从内涵上讲,“和平崛起”战略以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为底蕴,又谋求全人类发展中的竞合共赢,立足国内,和睦四方。“和平崛起”战略是把中国的强大和世界和平有机融合的强国方略。  相似文献   

17.
世界和平理事会常务委员会在三月二十八日—三十日的维也纳会议中通过的几项决议,反映了所有珍视和平与各国安全的人民的真正意志,对于进一步缓和国际紧张局势、巩固世界和平的斗争具有重大的意义。决议向欧洲和亚洲人民提出了适时而明确的行动纲领,号召舆论起来反击那些妄图以原子战争来恫嚇人民的、迷恋“实力”政策的人们。  相似文献   

18.
十一届三中全会的主题是“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正是由于有了这样一条正确的思想路线,我们才打破了“左”的思想的禁锢,认识到和平与发展已经成为我们这个时代的主题;我们才调整了“一条线”的战略,把反对霸权主义,维护世界和平作为我们对外政策的纲领。思想的转变,对外政策的调整,为我国的外交工作注入了新的活力,我国的对外关系由此获得了全方位的发展。20年来,我国外交密切有力地配合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这个党和国家的工作中心。从研究角度来看,我认为,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对外关系、对外政策有这样三方面的重要变化:第一,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们观察世界的角度改变了,更重要  相似文献   

19.
讨论了伊战爆发的原因、采取的方式以及其对我国国家安全的几点警示等。认为“人权高于主权”只是西方强权干涉别国内政的理论工具,发展中国家为捍卫独立与安全,不能没有主权:“先发制人”军事战略既缺乏法理基础又缺乏事实根据,是恃强凌弱的典型表现;透视伊拉克战争,我国安全战略应吸取多方面的教训,特别注意局部战争的突发性。  相似文献   

20.
一国的和平与战争政策不是由时代特征决定的,因为在任何时代都有战争,在同一时代各国面临的战争危险不同,即使一国在同一时代面临的战争危险也会变化。没有世界大战的时代并不意味着没有局部战争的危险,而进行局部战争也并不必然阻碍本国经济发展。因此,我国国防建设政策应依据国家安全需要的变化进行调整,而不应被时代特征所局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