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本文针对A3+LY12、A3+Cu、A3+A3几种材料组合进行了扩散连接接头的界面剪切强度试验分析;建立了异种材料扩散连接接头残余应力分析模型;讨论了残余应力分布对所选材料组合接头界面剪切强度的影响。结果表明,残余应力对界面剪切强度有显著影响,根据该模型得出的计算结果和实验测试结果吻合程度良好。 相似文献
2.
采用放电等离子烧结(SPS)对Al与FeNiCoCrMn高熵合金(HEA)及其六种子集(Ni、NiCo、FeNi、FeNiCo、NiCoCr、FeNiCoCr)进行固相扩散焊,探究了其扩散焊界面层微观组织、元素分布、相组成与显微硬度.结果表明,FeNiCoCrMn HEA对Al具有更好的扩散阻挡作用,其扩散焊界面层厚度最薄,仅为14.5 μm.Ni、NiCo、FeNi的扩散焊界面生成金属间化合物(IMCs)以Al3Ni-类型IMC为主,而FeNiCo、NiCoCr、FeNiCoCr、FeNiCoCrMn的扩散焊界面以Al13Fe4-类型IMC为主,且当Al13Fe4-类型IMC在界面IMC扩散层的占比越大,界面的软化效果越显著.FeNiCo合金与Al扩散焊界面软化效果最明显,界面硬度最低,仅为424 HV. 相似文献
3.
李萌盛 《合肥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7,(5)
分别采用A302、Inconel82焊材对G102与SUS304异种钢接头进行焊接,通过对不同加热状态下的这两类接头局部所进行的成分、组织与性能的测定、分析与比较,探讨了电站锅炉异种钢接头的断裂机理。 相似文献
4.
5.
P.迪特里希 《国外科技新书评介》2006,(7):7-8
本书中研究原名“碎石含水层模拟方法”,是1996年由德国研究基金资助启动的课题,由几所大学共同合作完成,是一项综合了多领域知识的研究成果。 相似文献
6.
根据316L不锈钢扩散焊接头高温短时拉伸试验和多次模拟蠕变试验的经验,在高温蠕变持久强度试验机上对试样进行蠕变试验,记录试样蠕变变形量与断裂时间.利用威布尔分布的参数评估方法,确定出两参数威布尔分布的各个特征量.运用威布尔分布模型及可靠性评定方法确定出316L不锈钢扩散焊接头在高温下的平均断裂时间. 相似文献
7.
本文全面地分析了用奥氏体型填充材料焊接珠光体异种钢接头氢在焊接过程不同阶段、不同部位的扩散和聚集特点,并建立了相应的氢的扩散模型。所得结论为深入研究氢在异种钢接头延迟裂纹形成中的作用奠定了一定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8.
研究了质合金低温扩散焊接头的扩散过程,得出了界面两侧元素的扩散距离与接头剪切强度之间的关系,借助微观分析手段研究了硬质合金与镍中间层之间的扩散过程:镍与硬质合金中的钴之间发生了质量交换,产生对中间层的固溶强化;在过渡区内发生了W2C,η相和μ相的分解,对提高接头的剪切强度有利。 相似文献
9.
10.
本文介绍了用扩散焊连接超导螺管导线的结果,接头位于绕组内。接头及磁体测试结果表明,该磁体无锻炼地达到短样性能,并能无退化地承受高达1.68T/s的充电速率。 相似文献
11.
利用CO_2激光器对双金属带锯条齿部用硬质合金YG8及背部用超高强度钢D6A进行焊接,通过金相显微镜,扫描电镜(SEM),显微硬度仪,电子显微探针(EPMA)等手段研究了焊后硬质合金YG8与超高强度钢D6A焊接接头组织演变规律,焊接接头合金元素分布,以及不同焊接工艺对异种金属焊接接头组织及力学性能的影响.研究表明,随着焊接速度增大,焊缝中心区等轴晶增多,树枝晶减少,且靠近YG8侧熔合区的等轴晶更细小;各种工艺条件下焊接接头硬度均较母材高,且靠近YG8侧的熔合区的硬度要高于焊缝区的硬度.当焊接功率为3 960 W,焊接速度为9m/min时,焊接接头的性能优良,抗弯强度值达到349 MPa,达到双金属带锯条的焊接性能要求. 相似文献
12.
为提高电站锅炉过热器铁素体-奥氏体异种钢焊接接头的高温蠕变断裂强度和延长服役寿命,设计了用专用镍基填充材料焊接的不锈钢-镍基焊缝-耐热钢三元组合接头。通过对不同焊缝接头的高温持久性能试验及用SEM和EPMA对焊缝界面组织变化的对比分析,认为在高温低应力条件下接头早期失效的主要原因是熔合区及热影响区碳、铬等元素迁移和碳化物聚集所引起的蠕变断裂。组合接头的设计方案对改善接头应力分布,阻碍碳扩散和提高接头蠕变强度具有显著效果 相似文献
13.
利用感应加热原理,使用功率为0~60 kW且连续可调的高频感应加热设备,完成Cu-Al合金板材的焊接,研究焊接件的界面形貌、元素分布及界面物相分析.分析加热电流和加热时间对界面形貌和结合强度的影响.采用ZWICK-Z050电子万能材料试验机测试界面结合强度,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和偏光显微镜观察界面形貌,用X射线衍射仪进行物相分析.结果表明:界面中间化合物主要为Al2Cu,Cu9Al4和CuAl相,其中Cu侧主要是Cu9Al4和CuAl相,Al侧主要是Al2Cu相;随着加热电流的增大或加热时间的延长,Cu-Al界面结合层由不平整变为平整,且宽度逐渐增大,同时Cu-Al界面结合强度先增大后减小.感应加热焊接试样界面结合强度可达53 MPa,结合良好. 相似文献
14.
介绍了电厂2×600 MW超临界火电机组锅炉二级减温水管道设计中的F91和12 Cr1MoV的焊接工艺.本文从生产实际出发,分析了该异种钢的焊接性,从焊接材料、工艺参数、焊接规范等几个方面对F91/12Cr1MoV异种钢接头的焊接工艺进行了深入研究,使用结果表明该焊接工艺规范合理、质量控制方法切实可行. 相似文献
15.
利用扩散偶来研究碳原子、氮原子和氧原子在钢中的扩散是一种很有用的方法。但是扩散偶在制作过程中需要进行焊接。以往的焊接法,由于焊接温度很高,在焊接过程中扩散偶内部扩散组元已发生显著地扩散。本文作者把当前在焊接工艺中已用于生产的真空扩散焊接工艺用来制作扩散偶,并为此设计制作了一台专门用于制作扩散偶的小型真空扩散焊接设备。实际使用结果表明:用它制作的扩散偶,焊接温度很低≤750℃,焊接面平直,扩散组元无明显扩散(焊接过程中产生的扩散层厚≤0.02mm),且焊接强度较大,经拉伸实验证明不会在焊接面开裂。已使用这种方法制作的扩散偶研究了碳原子、氮原子和氧原子在不同成分的钢中的扩散规律,并测出了这些原子的扩散系数。有关这方面的工作已在其它文章中发表。 相似文献
16.
分析了奥氏体锰钢和45#钢的焊接性,制定了切实可行的焊接工艺措施及焊接规范,并对接头进行了金相组织的分析和力学性能的测试,获得了满意的结果。 相似文献
17.
采用导电摩擦焊工艺对小直径异种材料进行了对焊工艺试验.试验表明:由于在摩擦焊过程中引入了电流,利用电阻热来补偿小直径工件在摩擦焊时摩擦热量的不足,因此使小直径异种材料的焊接成为可能.除研究了小直径异种材料导电摩擦焊的基本规律外,还对其接头微观组织与性能的关系以及接头中脱碳层和次生摩擦面的形成与防止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8.
对过热器异种钢管焊接接头早期失效的原因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母材材质和焊接接头缺陷是引起过热器失效的主要原因。提出了严把母材质量关,改进焊接工艺条件,控制过热管工况的结论。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