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6 毫秒
1.
负一的平方根、复相位与薛定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负一的平方根、复相位与薛定谔》是杨振宁教授于1987年在英国帝国大学召开的薛定谔诞生100周年纪念会上所作的讲演,文章叙述了薛定谔把复数引入波动力学的历史,特别是他的1922年论文的重要性,并讨论了魏尔规范理论中的复数以及物理学家利用具有相位的复振幅去表述自然所取得的新成果。值得有兴趣的读者研读。  相似文献   

2.
正他的著作《生命是什么?》出版75周年后影响犹存。1943年冬天,物理学家埃尔温·薛定谔(Erwin Schrodinger)邀请都柏林的公众收听他发表的一系列演讲,他称这些演讲是"艰深的""不能说得上是受欢迎的"。约有400人没有被吓倒,他们是第一批听到薛定谔提出他的观点的人。薛定谔提出的观  相似文献   

3.
本文通过引入夸克场和标量场的相互作用,从量子场论的基本原理导出了具有线性禁闭势的薛定谔方程,并求得了和实验相符合的(?)粒子谱。希望使近年来通过线性势薛定谔方程唯象地讨论夸克禁闭的工作与量子场论结合起来。  相似文献   

4.
任意依赖强度耦合的Jaynes-Cummings模型与薛定谔猫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晓光 《科学通报》1995,40(17):1552-1552
线性叠加原理是量子力学的基本特征之一.物质波的量子干涉正是此原理作用的结果.最近,人们对两个或多个不同相干态的叠加即薛定谔猫态作了许多研究.研究表明,由于量子相干性,叠加的相干态具有完全不同于原有相干态的性质.例如,高阶压缩特性以及亚泊松分布和振荡光子数统计,还有反聚束效应等等.由于这些非经典效应的出现,使得对薛定谔猫态的研究具有深刻的意义.对于它的产生已有许多不同的方法.本文则研究了如何利用共振和大失谐两种情况下的任意强度耦合的Jaynes-Cummings模型以产生薛定谔猫态.一般产生量子态的方法有两种.一种是给定一个合适的哈密顿和初态,利用么正演  相似文献   

5.
一九二六年夏,量子力学的状况可由两个叙述来概括。薛定谔证明了波动力学和矩阵力学的等效性,人们已不再对其数学的等效性抱有任何怀疑;但是,关于量子力学物理意义的解释问题却是众说纷纭。薛定谔从德布罗意的基本观点出发,把物质波同电磁波进行比较,认为它是三维空间中实际存在的、可测量的波。因此,他宁愿只讨论三维位形空间中(单粒子)的情况。他希望量子力学的无理性,尤其是量子跃迁,能完全避免出现在波动力学中。他  相似文献   

6.
很少有一门科学经历过三十年左右这样动荡而又有成效的时期,它动摇了本世纪头三十年中的物理学。一些在这一时期开始还无可争议的基本概念,现已成为过去“经典”年代的踪迹。诚然,居里、卢瑟福、普朗克、爱因斯坦、闵可夫斯基、薛定谔、玻尔和玻恩等主要先行者,以及其他一些同代物理学家,都揭示过“革命性”的革新成果。但还是有人认为,尽管他们曾不遗余力,业绩卓著,可在实际上仍很接近经典  相似文献   

7.
关于“经络本质——性状信息耦合网”学说的问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应秋 《科学》2000,(11):42-43
著名物理学家薛定谔提出“生命的基本问题是信息问题。”  相似文献   

8.
《世界科学》2005,(11):F0003-F0003
2005年10月19日下午,世界著名物理学家,诺贝尔奖获得者李政道博士在复旦大学作了两场专题报告,第一场报告会为科普讲座,题为“在上海纪念爱因斯坦及科学与艺术的关系”:第二场报告会为传业讲座,题为“解薛定谔方程的一种新方法”。数百名复旦师生和科技工作者出席聆听了李政道博士的报告。这两场报告会由上海市科协和复旦大学联合主办,上海市科学和艺术学会,上海市物理学会和上海市科协事业发展中心承办。  相似文献   

9.
出自许多不同的原因,薛定谔(Schr?dinger)和德尔布吕克(Delbrück)的名字在生物学中几乎始终充满神秘色彩.然而,他们的经历却有共同之处.两位学者都是来自中欧的量子物理学家,薛定谔1887年生于奥地利,年少20岁的德尔布吕克则是原籍德国.约在  相似文献   

10.
探索复杂性,探索生命的奥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探索极端小的粒子世界,探索极端大的天体和宇宙,探索极端复杂的生命系统,是当代自然科学振奋人心的三个前沿阵地.和前两个前沿不同,支配复杂系统的基本力只是电磁作用,这里没有超出宏观物理学和微观原子理论的规律.然而正是这个前沿对人类生活产生了极其重大的影响.薛定谔在对量子力学的创建立下了不朽功勋之后,他的兴趣转向了生命现象.1943年2月薛定谔在英国三学院作了一系列讲演.据这些讲演,1944年出版了《生命是什么?——活细胞的物理观》的名著.在这本著作中薛定谔讲了三个问题.一是论述生命的热力学基础,提出生命是非平衡开放系,靠负熵为生的概念.二是论述生命的分子基础,  相似文献   

11.
陈宗蕴 《科学通报》1989,34(21):1614-1614
联系着光纤通讯,超短脉冲的产生和孤子激光等的发展,光纤中孤子传输的研究是一个紧迫课题。考虑到近年来实验已观察到的输出脉冲谱的不对称性,目前认为,变形的非线性薛定谔方程是描述光纤中孤波传输的基本方程。这一方程除了非线性薛定谔方程已含的三次项外,还包括一个导数的三次项。微扰法指出,这一导数的三次项确实说明了输出脉冲谱的不对称性。  相似文献   

12.
第一封信:薛定谔的熵和生物体先生: 佩鲁兹对于玻尔兹曼和薛定谔的负熵和生物体的论点的看法,可能是不正确的。让我们考察一下一个由生物体构成的孤立系统。生物体是一个开放系统,与其外界环境进行着大量的能量交换。它是在熵近乎恒定的不变状态下维持自身的。鉴于这种孤立系统并非处在平衡态,其总熵必然随着时间而增加,所以生物体必定会不断地把正熵转递到其周围环境中;换句话说,生物体一定是负熵的藏身之所。对这种熵流给以生动形象化的表达,就说成生物体靠食负熵为生。  相似文献   

13.
正近期的实验已经使得相对较大的物体进入量子态,从而阐明了普通世界从量子世界中出现的过程。薛定谔的猫从来都不是非常可爱,最近的小猫也不例外。超冷原子团或微观硅条的图像不太可能在互联网上呈现病毒式散播。尽管如此,这些不平常的物体还是值得留心,因为它们史无前例地清楚显示出,量子力学不仅仅是属于极端小物体的物理学。大致说来,"薛定谔的小猫"是尺  相似文献   

14.
玻尔 (Bohr)、玻恩 (Born )和薛定谔(Schr dinger)于 2 0世纪 2 0年代把概率引入了量子世界的自然本性之中。这一引进搅乱了科学的哲学基础 ,使得一些学者感到非常困惑。然而早在 1 9世纪中期 ,当统计学的思想进入经典物理学的时候 ,关于偶然性、概率和决定论的争论就已经十分激烈了。詹姆斯·克拉克·麦克斯韦 (JamesClerkMaxwell)把概率物理学 (probabilisticphysics)带到了神秘主义的边缘 ,他说 :“正是物理科学的某个独特的函数带领我们来到了一个不可理解的事物的边缘 ,并嘱咐…  相似文献   

15.
薛定谔的波动方程是波动力学数学结构的一根支柱,这一理论是物理学发展史中最令人感到震惊的重大领域之一。  相似文献   

16.
沈葹 《世界科学》2003,(6):16-19
五十年前 ,脱氧核糖核酸 (DNA)的双螺旋结构 问世 ,该模型的构建者J·沃森、F·克里克声称 :他俩之所以热衷于探索遗传物质的分子结构 ,乃得益于薛定谔的著作《生命是什么———活细胞的物理学观》 (以下简称为《生命》)的启示。书中有一些卓越的预见。从薛定谔发表这些见解 (1 94 3年 )到双螺旋模型建立正好十年。薛氏作为量子力学的主要创始人之一员 ,对生命本质问题作出深入思考 ,其影响可算不小 ;后人常称他为分子生物学的先驱者。五十年来 ,分子生物学崛起并发展 ,直至现代生物工程酝酿而形成 ,都离不开对于物理学的概念、原理以及…  相似文献   

17.
方德声 《科学》2007,59(2):27-27
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2007年2月8日报道.中科大微尺度物质科学国家实验室的工作人员潘建伟和同事杨涛、陆朝阳等,最近通过实验成功制备出国际上纠缠光子数最多的薛定谔猫态和可直接用于量子计算的簇态,刷新光子纠缠和量子计算领域的两项世界纪录。该项研究成果以封面标题的形式发表在最新一期英国胁ture子刊Nature Physics上。审稿人评价其是“光学量子计算领域至今最先进的实验工作”,“为量子计算、量子纠错和量子力学基本问题的研究铺平了道路”。  相似文献   

18.
美国科学家詹姆斯·沃森说,他在17岁时读了薛定谔的《生命是什么》,此书对他产生了极大的影响。无独有偶,英国的克里克大约在同一时期也读了这本书,也深受感染。而多年后,他俩人共同发现了DNA的双螺旋结构。  相似文献   

19.
<正>爱因斯坦曾说:"理论的真理在你的心智中,不在你的眼睛里。"与人们熟知的世界截然不同,自然界微观领域其实是个常人难以理解的量子世界。在量子世界中,经典物理规律已经不再适用,取而代之的是量子物理。不知是死是活的"薛定谔猫"、不知光子通过左缝还是右缝的双缝衍射实验,就是对量子物理奇特规律的绝佳描述。  相似文献   

20.
鲍诚光 《科学通报》1973,18(2):75-75
以下提出一组关于跃迁振幅的积分方程,用以求多体薛定谔方程的散射解.并以此求出反应截面. 令K代表n粒子系的内部动能算符。其中V_a是根据需要从V中挑选出来的一部分.定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