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根据历史文献资料,概述了清代皖西地区茶叶的品种、产地、入贡、销售、赋税情况及时人对皖西茶的称道,探讨了清代皖西茶业衰败的原因。  相似文献   

2.
皖西六安、霍山淠河流域茶叶产量大、品质优,带来了皖西茶业的发展,这是淠河茶麻古道存在的前提。而淮颍水道、淮河水道等,则构成了淠河茶麻古道的外部地缘环境,它们支持着淠河茶麻古道的水运功能得到放大,不致衰萎。淠河流域及周边区域市场的孕育和发展,是接引皖西茶业与茶叶运销的媒介,也是淠河茶麻古道存在的依托。  相似文献   

3.
皖西白鹅生产性状及繁育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首先研究了皖西白鹅基本体尺,可反映出皖西白鹅的外表各部位的发育情况及体格特征;其次,主要研究了皖西白鹅的产蛋性状、产肉性状及生长速度;最后,对皖西白鹅的人工孵化各要素及步骤作了具体描述。上述研究为皖西白鹅产业化饲养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4.
皖西民间剪纸丰富了地域民俗文化的内容,它的审美文化要素是民众理解皖西剪纸艺术美的有形载体,也是解读皖西民间剪纸、发展民间剪纸艺术、提高民俗研究水平的重要基础。皖西民间剪纸的图形审美要素、色彩审美要素、构图审美要素为皖西地域文化注入了新的活力。  相似文献   

5.
金庆凯 《科技信息》2009,(23):28-29
本文在新一轮课改背景下,针对对皖西革命老区农村初级中学的体育师资现状进行深入的调查分析,从师资层面找出影响皖西革命老区农村初级中学学校体育开展的制约因素,为深化《体育与健康》课程改革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6.
皖西是明代开展马政较早的地区.皖西马政是一定社会条件的产物,它从一个侧面反映了明代皖西经济结构和社会矛盾的变化.  相似文献   

7.
蒋光慈是从皖西大别山走出来的中国无产阶级革命文学先驱。皖西这片革命的热土深深地滋养着他影响着他,为他的文学创作提供了无比丰富的素材。蒋光慈常常把写作背景置于皖西乡村,以革命的笔触审视家乡,以作家的眼光回忆故乡,融皖西田园空间图景于革命叙事之中。在《少年飘泊者》《咆哮了的土地》《乡情》等革命小说和诗歌中,呈现了大量皖西山川风物、民间风俗以及方言俗语,地域文化特征凸显。这些畅销的诗文既广泛宣传了革命思想,也扩充了20世纪二三十年代乡土文学的题材领域,并从一个角度见证了皖西革命历史。  相似文献   

8.
1930年,皖西苏区成立。为了取得反围剿战争的胜利,巩固新诞生的政权,皖西苏区积极进行政权建设上的尝试,包括成立特委、改造苏维埃、加强文化宣传等措施。通过这些措施,皖西苏区得到了巩固和发展。皖西苏区加强政权建设的有益历史经验,对如今加强地方政权建设工作具有重要启示。  相似文献   

9.
本文对皖西地区红麻早蕾早花的原因从种子、肥水和气候等几个因素作了简要的分析,并提出了科学合理的技术对策.  相似文献   

10.
匪患是民国时期遗留的社会问题之一,严重影响到新生的人民政权和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皖西大别山区毗邻湖北、河南,山高林密,土匪活动十分猖獗。为巩固新生的人民政权,皖西地区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组建了统一的剿匪领导机构,将军事清剿和政治攻势紧密结合起来,并广泛深入地发动群众参与其中,有计划、有步骤地对皖西地区的匪患进行治理,肃清了困扰皖西人民的匪祸,为皖西地区进行社会主义改造和社会主义建设奠定了基础。在治理皖西匪患的过程中,中国共产党坚持在调查研究匪情的基础上制定符合地区实际的匪患治理措施,并注意开展思想政治工作消除部队中存在的各种错误观念,为彻底根绝皖西匪患提供了有力保障。  相似文献   

11.
茶产业是茶文化的载体,茶文化是茶产业的灵魂,它们使我国古代农业结构有了新内容,丰富了手工业,催生了新产业,促使封建经济体制内市场经济的发展。这一过程,唐代开始显现,北宋有所发展。皖西(淮南)茶产业有其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敢为人先、坚守执著"是对皖西籍著名作家蒋光慈精神的基本概括。《皖西学院学报》自创刊伊始就与蒋光慈研究结缘,学报"皖西文化研究"栏目是目前国内蒋光慈研究的核心学术阵地之一,并且是其中目前最活跃的学术阵地。回顾了学报蒋光慈研究所依托阵地——"皖西文化研究"栏目的发展历程与建设基础,展望了学报"皖西文化研究"特色栏目今后发展的有关打算。  相似文献   

13.
用灰色系统理论建立了中国西部地区产业结构动态控制模型 ,分析了中国西部大开发的对策和策略。得出为了优化西部产业结构 ,需要大力发展关联度大、吸收劳动力强的第三产业 ,吸收农业剩余劳动力 ;加强对西部的投资 ,特别是第一、第二产业的基础设施和更新改造投资 ,促进农业现代化和工业技术水平 ;发展劳动密集型工业 ,吸收西部农业剩余劳动力 ,有条件的省市应实现由资源密集型工业到劳动密集型工业再向技术密集型工业转变  相似文献   

14.
裴贻思  朱凌 《皖西学院学报》2012,28(3):48-50,69
近年来,作为安徽省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之一的寿州锣鼓正逐渐走出安徽、走向全国,在沿淮流域打击乐中占据了重要地位,寿州锣鼓是古老楚文化积淀的产物,其历史久远,底蕴深厚,所以,整理、发掘、保护寿州锣鼓对于促进皖西文化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纵观全国各地的锣鼓文化比较,寿州锣鼓具备其独特的的艺术魅力,主要体现在它的独特性、即兴性以及灵活性等方面,对于寿州锣鼓的传承与保护问题,从锣鼓与舞蹈的有机结合,面向基层、面向群众,利用皖西学院这一本科高校平台进行校园传播三方面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5.
为研究纤维和矿渣对再生骨料混凝土性能的影响,选择聚丙烯纤维和矿渣作为外掺料,系统研究再生骨料掺量、外掺料掺配方式及含量对再生混凝土力学和收缩性能的影响规律,并借助SEM扫描电镜,着重分析纤维和矿渣复合改性材料对再生混凝土的微观改性机理.结果表明:掺加矿渣后,混凝土早期力学性能影响不大,后期略有提高,而混凝土吸水率和收缩性能改善显著;掺加纤维不仅可以显著提高再生混凝土抗压强度、劈裂抗拉强度和抗弯拉强度等力学性能,对吸水率和收缩性能也有显著改善;掺加纤维和矿渣复合改性材料可显著改善混凝土各项物理力学性能.  相似文献   

16.
从地带性植物群落生活型谱讨论安徽植被带的划分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根据安徽省境内各个不同典型地带性植物群落生活型谱的统计结果,提出暖温带落叶阔叶林地带与亚热带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地带的分界线,位于叶集、六安、舒城、巢湖至马鞍山一线;而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地带与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地带的分界线,位于叶集、六安、舒城、庐江、铜陵、宣城至广德一线,这两条线恰与安徽省干湿度 K= 0 .9 和1200m m 降水分布线相一致。在皖西叶集至舒城,两条植被地带分界线是重合的;而在江淮东南部地区,两条植被地带分界线之间出现了一定宽度的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地带的植被过渡带  相似文献   

17.
为了提升安徽省红色建筑文化旅游质量,促进安徽省红色建筑文化旅游产业发展,采用问卷调查法、结构方程对安徽省红色建筑文化旅游体验质量影响因素进行研究,旨在为安徽省红色建筑文化旅游产业发展路径提供合理建议。研究选用5个潜变量,20个显变量建立结构方程模型,运用SPSS、AMOS软件对安徽省红色建筑文化旅游体验质量深入分析。研究表明,文化因素、服务因素、互动参与性对安徽省红色建筑文化旅游体验质量均呈显著正相关影响,今后,可从深入融合文化因素、提升服务质量、创新体验形式、增强互动参与性等方面着手,促进安徽省红色建筑文化旅游发展。 关键词:文化旅游;红色建筑;结构方程;体验质量  相似文献   

18.
在农业垦殖影响下,民国时期川西北传统牧区有所收缩,农业区和半农牧区范围得到扩展,农牧结合趋于紧密。畜牧业生产受社会环境影响而有所起伏,畜牧业技术进步缓慢,牲畜及畜产质量下降。近代化处于萌芽和初步发展状态,管理经营不善,畜牧业经济效益低下,部分草场退化,牧区纠纷频繁严重。  相似文献   

19.
祝德平 《科技信息》2013,(25):458-458,495
武夷山市委市政府于2010年4月出台了《关于规范武夷山市茶产业发展若干意见》,明确提出了未来10年武夷山茶产业发展的总体思路和工作重点,开展整治无序违法开垦茶园的行动,退茶还林。及时有效地遏制了少数被私欲诱使而毁林种茶的破坏生态行为。但市政府对10年内茶园发展面积的限数和茶园开垦的坡度以及宣传方面的工作,引起笔者的思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