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43 毫秒
1.
自然信息     
美国宇航局已拟定探测木星的“伽利略计划”,打算在1984年发射探测木星的宇宙飞船“伽利略号”。“伽利略计划”的目的是收集木星的大气层、磁场以及木星的卫星和辐射带的科学数据。飞船计划在1984年  相似文献   

2.
宇宙飞船对哈雷彗星的近距离探测,向人们揭示了彗星的物理、化学和构造方面的详细内部情况。即使是对探测资料的初步分析结果也表明,这些宇宙飞船已顺利地完成了预定任务。最引人注目的探测结果是由苏联的两颗维伽号字宙飞船和欧洲的乔托号宇宙飞船发回的,其中乔托号飞船达到了距彗核最近的位置。它们都向科学家们揭示了位于彗星中部的“脏雪  相似文献   

3.
许梅 《科学》2005,57(5):48-48
据英国 NeW Scientist.2005.186(2501):15报道,美国航天局1977年9月初发射的旅行者1号行星际探测器,现已到达太阳系的最边缘,并进入了星际空间。当年参与发射该宇宙飞船的一些科学家,根据飞船发回的一批信息证实了人类宇航史上这一重要里程碑。  相似文献   

4.
再访木卫二     
从1995年到1997年底,美国宇航局的不载人"伽利略号"宇宙飞船陆续从遥远的太空向地球发回了太阳系内最大的行星木星以及它的几颗卫星和周围几颗小行星的大量数据和数百张高清晰度图  相似文献   

5.
美国伽利略号宇宙飞船1989年从地球出发,1995年飞进木星轨道。木星虽是太阳系外行星(exoplanets)中距离地球最近的一颗,但伽利略号太空船光是飞行就超过6年,由此可见太阳系的外行星离地球有多远。  相似文献   

6.
《先锋10号》无人宇宙飞船是美国25年前为飞越木星而发射的。虽已完成预定任务,但还在继续飞行。它比任何其它飞船航行的距离都远,大约离地球已有100亿公里,正向太阳系的外界边沿飞去。这一飞船航行的时间(距离)比预计的要多10倍,还在发回一些有关太阳大气最远极限的资料。《先锋10号》以每小时45000公里的速度航行,正记录着日光层以外的辐射强度,日光层是受太阳影响的空域。该飞船正在搜寻太阳系边界的资料。在那里,太阳风流和来自太阳的热气与太阳系以外的物质会合。《先锋10号》飞船已取得宇宙飞船史上的好几个第一名、它第一个…  相似文献   

7.
近探欧罗巴     
<正>美国宇航局"欧罗巴剪刀号"飞船定于2030年前后发射。它将在环绕木星的轨道中实施飞近探测,探索木星的"伽利略卫星"之一——欧罗巴。据国际媒体2017年6月披露,由美国宇航局研发、包含一艘轨道器和一艘可能的登陆器的行星际任务——"欧罗巴剪刀号"正在紧锣密鼓进行中。"欧罗巴  相似文献   

8.
50年前,人类发射第一个空间探测器前往其他行星。今天,科学家把新的调查对象指向了太阳系中的五个"不起眼"的目标。2012年9月,人们纪念空间探测器探索太阳系50周年。1962年8月27日,美国宇航局发射了第一个前往其他行星的空间探测器——"水手2号"。这艘小小的飞船在其行星际旅行中发现了太阳  相似文献   

9.
深空探测的驱动力源于人类探索未知的天性,是科学研究的前沿领域之一.自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的月球探测高潮以来,人类的深空探测任务已经实现了对太阳系八大行星等主要天体的探测,获得了大量的科学发现,同时也发现了更多未解之谜.进入21世纪以后,人类深空探测迎来了又一次高潮,参与探测的国家和探测任务的数量都有了巨大提升,技术的发展也提高了探测的成功率.从太阳系形成到生命出现并演化到智慧生物,太阳系经历了复杂的演化过程,地球和其他行星环境经历了剧烈变化.要证实和重建这个过程还有大量科学问题有待回答,需要依赖更多精密计划的深空探测任务去寻找线索.太阳系的形成与演化、行星宜居性、地外生命探索等是当前深空探测的核心科学内容.前太阳系物质组成、太阳系的初始状态、行星系统的形成过程是太阳系形成与演化研究的关键科学问题,类地行星沿不同路径演化的原因是行星宜居性研究的重要方面.地外生命探测是深空探测的核心内容之一,生命的起源与演化、地外生命信号识别、地球极端环境类比等是主要的研究内容.针对已经计划和正在论证的深空探测任务,系统梳理其中的前沿科学问题及其研究现状和研究手段,能够为深空探测任务的科学规划提供参考,孕育...  相似文献   

10.
正2019年年底,人类派往恒星际空间的第二位使者——美国宇航局旅行者2号探测飞船穿透日球层顶(也叫太阳风层顶,即太阳系边界。在这里,太阳风被弥漫银河系的等离子体取代)。6年前,旅行者1号探测器也穿透了日球层顶。现在,这两艘旅行者号的合并探测结果为我们展现了太阳系边界迄今最详尽的信息。科学家发现,旅行者2号的窗外景象在2018年11月5日发生改变,当时这艘飞船距离太阳大约178亿千米(比地球距离太阳远119倍),飞船周围的等离子体(来自太  相似文献   

11.
有特殊的环围绕、有18个卫星相伴的土星,被认为是太阳系中最耐人寻味的行星体。土星的最大卫星“泰坦”则拥有有机化合物,它也许能提供原始地球是如何产生生命的线索。一旦美国航空航天局和欧洲太空组织联合发射的“卡西尼”号太空探测飞船飞抵土星,它就将释放一个名为“惠更斯”的小型探测器。“惠更斯”将下降至“泰坦”的表面。此后,“卡西尼”飞船将继续在环绕土星的轨道中实施至少4年的探测。“卡西尼”任重道远1997年10月6日,“卡西尼”飞船于美国佛罗里达州的卡纳维拉尔角发射升空。在飞行过程中,“卡西尼”先要两次…  相似文献   

12.
<正>矮行星、行星、冰质天体:无论你怎么称呼,它一直是太阳系中最神秘也最令人着迷的未知星球之一。在被发现超过80年之后,我们终于有了一些线索。冥王星是一个为神秘所笼罩的天体。当然,还有争议。当新视野探测器于2006年1月19日发射时,它仍被冠以太阳系第九颗行星的头衔。然而,在同年8月一切都发生了改变,国际天文学联合会通过决议把它降级成了一颗矮行星。"新视野"任务的首席科学家艾伦·斯特恩对此的不安完全可以理解。他一直致力于推动前往探测冥王  相似文献   

13.
开垦处女地     
2006年1月19日美国东部时间下午2时,随着"轰隆"一声巨响,一艘宇宙飞船从佛罗里达州肯尼迪航天中心卡纳维纳尔角发射场腾空而起,扶摇直上,奔向遥远的太阳系边疆.这艘飞船名叫"新地平线",它的使命是探访太阳系内唯一没有被人类访问过的大行星--冥王星.  相似文献   

14.
1977年,在美国弗罗里达州的肯尼迪角发射了两艘无人驾驶的“旅行者”宇宙飞船,执行收集太阳系外层行星资料的任务。从1972年以来,“旅行者”计划的主任科学家,物理学家爱德华·C·斯通(Edward·C·Stone)就一直指挥着人类有史以来为时最长,也是最为成功的行星探索。这位美国加州理工学院的物理学教授,到1989年,已经协调了多达230人的国际科学家小组的力量,由美国国家航空和宇航局提供资助,由位于帕沙第纳(Pasadena)的该学院的喷气推进实验室组织实施,分析由“旅行者”获取的图像和其它资料。这次任务,最初打算持续大约5年的时间。在这样一段时间里,只能够探索木星和土星。但是在斯通的率领下却成功地把飞船的寿命延长到人们的预料之外,使“旅行者”在这次引人注目的旅行中,能够同天王星和海王星进行首次相会,并有了许多新的重要发现。  相似文献   

15.
四海 《科学之友》2004,(2):26-28
虽然月球是宇宙飞船第一个探索的行星际天体,也是航天员惟一造访过的天体,但科学家对其历史、组成和内部构造仍然有许多未解的疑问。近年来,研究人员呼吁对月球重新展开探索。欧洲太空总署和日本正计划送探测器上月球轨道,而美国航天总署(NASA)正考虑派遣无人宇宙飞船在月球的远地面登陆。通过研究月球。这些任务也将揭露内太阳系所有固态行星的历史,包括水星、金星、火星,以及最重要的地球。因为月球表面在过去的30亿年间几乎未有任何改变,它将是我们了解内行星形成和演化之钥匙。  相似文献   

16.
许梅 《自然杂志》2003,25(2):116-116
20世纪80年代科学家已掌握了可靠的证据证明降落在地球上的一些陨石来自火星:通过对被幽禁在这些岩石内的气体进行分析发现,它们与1976年海盗号飞船探测火星时其着陆器对火星大气的测量结果一致.这些岩石一定是当小行星撞击此红色行星时从火星表面炸出,并在太阳系内游荡了几百万年后坠毁在地球上的.但美国亚利桑那大学的  相似文献   

17.
杨克时  秦波 《自然杂志》1997,19(4):238-240
我们在此提出一项行星际的宇宙飞船航行方案,在本方案中宇宙飞船将飞临太阳系九大行星中的最内行星——水星以及最大的小行星——谷神星,用以勘测土星轨道以内至今尚未被勘测过的具有重要意义的固态行星表面。我们相信这样的宇宙航行将在我国的技术范围之内,而且它将给我国带来巨大的利益,这种利益将远远超出经济方面的开支。本项宇宙航行方案的优越性在于:所有待勘测目标所需要的仅仅是重量上相对较轻、技术上要求较低的宇宙飞船,飞船上的主要装置只是两架数字式照相机。本项航行的主要科学目标将是:(1)勘测目前为止未被勘测过的大部分的水星表面。(2)勘测太阳系中最大的小行星——谷神星的表面,而至今从未有过针对谷神星的任何航行计划。本项航行的国家目标是:(1)确保我国不失去很可能是人类探索太阳系历史上的最后机遇。(2)确保在太阳系的行星地貌中有大量的国际上认可的我国的(及其他非西方的)名字。(3)使我国跃居从事过行星际航行的国家之列。(4)宇宙飞船所获得的珍贵照片必将成为全世界关注的焦点,引起各国公众的广泛兴趣,并将大大增进我国与世界各国的联系。  相似文献   

18.
一艘由美国航空航天局与欧洲空间局联合研制的以钚为核动力的"卡西尼号"土星探测飞船,于去年10月15日发射升空,开始了为期7年的漫长旅程。"卡西尼号"的主要任务,是通过对土星及其卫星的探测,帮助科学家们全面系统地了解太阳系九大行星之一的土星,从而加深人类对太阳系形成和地球生命起源条件的认识。"卡西尼号"上带有一个预定于2004年7月在土星的卫星"泰坦"上降落的登陆器"惠更斯  相似文献   

19.
周济林  温文 《自然杂志》2014,36(2):116-123
太阳系外行星的探测与研究是目前国际上的前沿热门领域。近年来,随着一些关键探测技术的突破,以及空间望远镜的使用,相继发现了900多颗太阳系外行星。这些太阳系外行星系统的发现,对现有的行星形成和演化模型提出了新的挑战。首先介绍了两种目前比较公认的行星形成机制,并提出了系外行星探测的一些热点问题,指出未来太阳系外行星系统的探测计划重要目标之一是发现宜居行星。最后,简单介绍了将要实施或正在实施的一些国际国内太阳系外行星的探测计划。  相似文献   

20.
全世界的科学家和工程师正设计一系列不载人的地球使者进一步去探索太阳系。已提出的飞行计划将用来研究外层行星,尤其是冥王星;访问火星和木星之间太阳轨道上运行的岩石结构的小行星和收集火星的样品送回地球。使用不载人飞船对难以观察的太阳系的探险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