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现代西方消费理论研究述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时代的变迁,现代西方消费理论经历了一个发展和演变的过程。从绝对收入假说(凯恩斯),发展到生命周期假说和永久性收入假说,以及现在方兴未艾的预防性储蓄假说、流动性约束假说、假说等,并进一步演化为缓冲库存储蓄假说(即在境况差时维持正常消费或在境况好时增加消费),现代西方消费理论正逐步走向成熟。  相似文献   

2.
在阐述西方消费函数理论基础上 ,对西方 4种收入假说进行了简评 ,指出我国当前消费需求不足的根源之一是预期收入的不确定性 ,而预期收入的不确定性 ,又是由现实基本资产状况不足所致 .要增加预期收入 ,必须扩大现有资产的量度以满足人们增收的欲望 ,这也是解决消费问题的重要出路 .  相似文献   

3.
吴玉霞 《科技信息》2011,(21):I0013-I0013,I0064
基于相对收入假说消费理论,通过建立计量经济模型对保定市城镇居民消费函数进行了估计和实证分析,给出了提升保定市城镇居民消费需求水平、推动保定市经济可持续增长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4.
黄臻  赵栋强 《山西科技》2006,(3):55-56,65
文章采用标准差变异系数来度量中国城镇居民的收入分配差距,通过标准差变异系数与城镇居民平均消费倾向之间的散点图,确定两者间的函数关系,并在此基础上,改造弗里德曼的持久收入假说消费函数模型,构建带收入分配影响因素的消费函数模型。  相似文献   

5.
在乘数理论、均衡收入理论等方面对消费函数进行了进一步的改进与分析,以使其更加接近实际情况。  相似文献   

6.
运用"生命周期/持久收入假说"分析我国消费现状,可以看出改革开放之后,居民的收入和消费水平有了很大提高,消费结构也不断提升。如果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注意这种理论对我国消费现状分析的适应性,并用过度敏感性假说和预防性储蓄理论进行补充说明,可以得出:在消费群体分类的前提下,结合各层次消费的实际,有针对性地提出刺激消费、扩大内需的宏观经济对策,是适合我国目前国情的。  相似文献   

7.
运用协整理论建立了重庆市城镇居民的3种消费函数:绝对收入假定消费函数、相对收入假定消费函数、持久收入假定消费函数,根据消费函数进一步分析了城镇居民消费与收入的关系。结果显示:重庆市城镇居民消费与收入之间存在高度的正相关,边际消费倾向较高;城镇居民前期收入对当期消费的影响大于当期收入对当期消费的影响,说明收入对消费的影响具有明显的滞后效应;持久收入对消费的作用大于一时收入对消费的作用,城镇居民消费主要依靠持久收入。  相似文献   

8.
研究了福建省城镇居民收入增长对消费需求影响问题,基本思路是通过数量经济学的计量分析方法,按照经济学的3个著名消费假说理论对影响福建省居民消费行为的主要因素进行定量分析,据此针对福建省在21世纪初的经济目标规划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9.
我国消费函数形式的计量经济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该文在分析4种不同假说的消费函数理论基础上,采用中国的统计资料,试图分析适合我国的消费函数形式。  相似文献   

10.
公司经营结构分为多元化和单一化。现今,我国公司经营结构开始分化,而对现金的持有量的把握也成为当下的热点问题。从公司经营结构的角度出发,通过对我国历年上市公司的相关财务数据对公司经营结构对其现金持有行为的影响进行了检验,并对相关理论假说进行了进一步的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公司经营结构对现金持有量有显著的影响,多元化公司的现金持有量低于单一化公司,而公司主营收入与营业外收入的互补性依赖假说、资产销售假说和代理成本假说是解释这一现象的重要理论假说。  相似文献   

11.
梁晨 《科技促进发展》2021,17(4):786-792
消费习惯是指消费主体在长期消费实践中形成的对一定消费事物具有稳定性偏好的心理表现.消费习惯的形成与变化对社会建设和经济发展产生显隐性影响,而在新型城镇化背景下,居民消费习惯是否随着资源禀赋、区位优势、人口集聚等发生相应的变化,是明确新型城镇化建设与消费经济发展的关键.文章在对相关研究进行综述研究的基础上,以中国家庭追踪调查(China Family Panel Studies,CFPS)群组数据为基础,综合消费习惯形成理论和生命周期-持久收入假说理论建构消费习惯形成模型并进行实证分析.得到如下结论:首先,居民消费习惯形成效应较为明显,且不同消费类型的习惯形成系数存在差异.其次,不同地区受到经济发展、城镇化建设水平差异导致的居民消费习惯效应存在差异,且由于消费习惯的形成制约了居民的当期消费.  相似文献   

12.
浅析收入差距与经济增长的关系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经济增长与收入差距两者之间相互影响,经济增长会促进收入分配差距的扩大,收入差距的扩大在一定程度上也会促进经济增长。从凯恩斯的消费理论出发,探讨了收入差距与经济增长的关系及对策。  相似文献   

13.
根据安徽铜陵市1990-2010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人均消费支出统计数据,依据凯恩斯消费函数,运用协整理论和误差修正模型,分析了铜陵市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对人均消费支出的长期和短期影响,发现两者无论在长期还是在短期内均存在高度的相关性,并对提高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提出了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4.
15.
使用协整理论研究南京市居民的消费行为,通过协整检验和误差修正模型对南京市居民消费行为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表明,南京市居民消费与收入之间存在长期的协整关系.这种长期的均衡关系对研究南京市经济发展状况、为该地区经济发展献计献策有一定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本篇论文通过建立线性回归及误差修正模型对我国城镇居民收入与消费关系进行定量分析,根据绝对收入和相对收入理论对消费与收入关系做实证研究,发现当期消费主要取决于当期收入,消费与收入存在长期稳定的协整关系.  相似文献   

17.
国内居民消费是拉动国民经济的三驾马车之一,利用凯恩斯消费假说、杜森贝利消费理论和状态空间模型,我们建立了三种边际消费水平模型.并得出了状态空间模型能更好地反映边际消费水平的变化,对我国边际消费水平的预测和调控具有更好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