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一群鱼龙,一群鱼龙,游得快,游得快。一会儿变成大鱼,一会儿变成蜥蜴,真奇怪,真奇怪!咳咳,一首自编的《鱼龙之歌》献给为海洋领域的恐龙文化传播事业做出杰出贡献的鱼龙们,虽然严格来说,它们不算是恐龙。请大家不要在意歌词里一会儿大鱼一会儿蜥蜴的奇怪描述,这可不是在生拉硬套地填词,只是因为……呃,为了保留前人学者的颜面,我才不会告诉你是因为当时的人们根本认不出它是什么动物呢!  相似文献   

2.
<正>哇喔,这是哪家博物馆里展出的动物标本吗?太逼真了……嘿嘿,你要是真这么想,就说明它们成功骗过你啦!这些家伙可不是标本,而是BBC(英国广播公司)的纪录片制作组精心打造的机器动物间谍。间谍?放心,不是那种搞破坏的间谍,准确地说是潜入野生动物身边的"摄影师"。众所周知,给动物拍纪录片可不是件容易的事,不仅得选好场景,把握时机,更得应对"演员"的各种不配合,简直是对耐心和制作周期的  相似文献   

3.
<正>是什么将人类与动物区分开来?直到20世纪60年代,人们还普遍认为使用和制造工具是人类区别于其他动物的基本特征。当珍·古道尔(Jane Goodall)在非洲研究黑猩猩种群时发现一只黑猩猩把一片草放到白蚁堆的一个洞里的时候,这种观点被颠覆了。原来这只黑猩猩是在"钓"白蚁。白蚁会用它们强大的下颚咬住入侵的草叶,结果被黑猩猩取出来吃入肚中。随后,在许多黑猩猩种群中都观察到这种钓白蚁行为。事实上,除了我们人类,黑猩猩是最多才多艺的工具使用者:  相似文献   

4.
动物有语言吗“它什么都能做,可惜不能说话”。这句话在我们抚摸着心爱的宠物时,在我们看着聪明的海豚或可爱的猴子时,不知被说过多少次了。科学家认为,动物界使用一种我们能够想像到的最尖端的沟通方式,可是它们之间能够用语言相互沟通吗?如果能,又说些什么呢? 14岁的黑猩猩坎兹在美国动物语言专家中非常有名这只聪明得徘看电影,其至有自己最喜欢影片的灵长类动物  相似文献   

5.
为白蚁正名!     
<正>被视为住房危害的天敌白蚁其实是一群勤劳的分解工,它们之所以被大多数人讨厌,只是因为它们跑错了地方。森林里勤劳的分解工树木当然是森林里必不可少的,正所谓无木不成林。但是你是否想过,当这些大数倒下了以后,它"体内"从土壤中汲取的那些营养要怎么回到生态系统中呢?答案是白蚁,而且从某种程度而言,白蚁在这一生态系统循环中是无可替代的。或许你会疑问,要分解树木不是有微生物吗?那些细菌、真菌同样有  相似文献   

6.
美国有人把大猩猩“请”进类似真人秀节目的现场,要它们在一个特制的房子里生活,学习语言、绘画等人类技能,并用闭路电视录下它们的一举一动。人类近亲挑战智慧极限被请来“表演”的是一群产自非洲刚果河以南的倭黑猩猩。据介绍,倭黑猩猩被认为是与人类最接近的生物,它们98.4%的DNA与人类相同。特别是在刚果河流域,连年战乱使丛林中的倭黑猩猩比其他黑猩猩更善于直立行走,对不同声响的分辨能力也更强。因此有学者甚至提出,应对倭黑猩猩重新分类,将其称为“小人”或“近人”更为合适。这次“表演”并非以盈利为目的的真人秀节目,而是研究人…  相似文献   

7.
《科学世界》2010,(2):10-10
生活在非洲几内亚尼姆巴山脉地区的黑猩猩(Pan roglodytes)是一群非常聪明的家伙,它们懂得利用石块、木斧以及石砧处理面包树的果实。针对这一种群黑猩猩的研究是由英国剑桥大学莱弗胡尔姆人类进化研究中心博士生凯瑟琳·库普斯和威廉·麦克格鲁教授进行的。他们表示,黑猩猩并不是简单地将面包树的果实敲开以获取里面的果肉,而是将它们砸成更容易应付的小块。相关研究发现刊登在《灵长类》杂志上。  相似文献   

8.
动物时常有不可思议的举动:大象吃土、猫头鹰在窝里养蛇、黑猩猩拼命找一种苦得要命的树叶吃……它们究竟想做什么?  相似文献   

9.
钱艺 《科技潮》2006,(8):50-51
炎热的夏天总会让人感到烦躁不安,我们人类用遮阳伞、防晒霜以及各种爽口的冷饮来消暑避热,会选择各种休闲的避暑方式来让自己在这个暴晒的季节里过得清爽、过得有滋味。同样面对酷暑,动物们不可能躲进空调房,它们会被热死吗?别担心,动物其实比人类坚强得多,它们各有自己的避暑妙招。  相似文献   

10.
人们历来认为黑猩猩是食素的动物,在动物园里喂养的黑猩猩也都是吃素而从未见吃肉。然而根据动物学家最新的研究,黑猩猩并不是只吃香蕉的素食性动物,而是杂食性动物,换句话说,它们也吃肉。而且如果黑猩猩是人的话,  相似文献   

11.
来到这里仿佛是到了童话世界。一片茂密的丛林,住着一群黑猩猩,它们一边吃着棒棒糖,一边嘻嘻哈哈地看电视,它们还会手拉手出去散步,或者躲在树荫底下偷吃西瓜。这里究竟是什么地方呢?唉,想你也猜不出来,这里就是大名鼎鼎的黑  相似文献   

12.
目前地球上80%的黑猩猩生活在非洲的原始森林里.它们能使用简单的工具。,接下来我们要做毛囊切片实验.研究人类头发和动物毛发 间的不同。…黔~~谁是实验动物?  相似文献   

13.
蝌蚪的亲情     
大家知道,许多动物都有群集在一起的习惯,像鸟群、鱼群、猴群等就是典型例子。面对这一事实,生物学家自然会提出这么一个问题来,即:它们究竟是"乌合之众"呢,还是在家庭纽带上建立起来的亲属集团?这个问题确切地说,是没有统一答案的,因为动物种类很多,不同动物有不同的特点,无法一概而论。为了增加一点感性知识,这里向大家介绍一个研究得比较透彻的实  相似文献   

14.
植物也能在工厂里生产吗?答案是肯定的。在中国农业科学院里有一个几乎全封闭的小屋子,没有窗户,门也很小,屋顶罩得严严实实。这就是实验室型的植物工厂。俗话说"万物生长靠太阳",这么封闭的地方,植物怎么存活、怎么长大呢?这同在自然条件下有什么不同?别急,它们自有独特的生存方式。  相似文献   

15.
正"凡事多做准备,将可能发生的事故从源头就遏止。"这是老于常说的一句话。老于是干什么的?他是一个搞了二十八年水电工作的水电工,他的活干得精细、工作认真,小区里的业主们都喜欢他,戏谑地管他叫"于小心",他也乐意大家这么叫他。"小心好,小心驶得万年船啊!"也是因为这样,二十八年里,他的工作从未出现过任何事故和问题,所以老于的本事越传越开,甚至于其他小区业主  相似文献   

16.
麻瓜:生活在城市钢筋水泥的“森林”里,你是否和我一样向往那天高云阔、满目绿意的大自然?那就和我一起出发吧——寻访生态故事,了解野生动物的奥秘。生动的、悲惨的、趣味的、挣扎的、和睦相处的……形形色色,林林总总,不管怎么说,都更有助于帮我们把这个主题理解得更为深刻——人与自然!我们把猩猩逼“疯”了近段时间,在乌干达和坦桑尼亚等非洲国家,一些一向与人为善的黑猩猩突然开始性情大变,竟以捕猎人类儿童为食。不久前,仅乌干达和坦桑尼亚就有至少8名儿童死在了黑猩猩的袭击下,成为它们的腹中物。有时候猩猩甚至从母亲背上把婴儿“猎…  相似文献   

17.
郭剑峰 《科技潮》2012,(6):64-67
相信大家都对"动物是人类的朋友"这句话并不陌生,这可不是到了现代才出现的,早在几千年前,孔子就曾在《生灵之道》一文中,写下"万物生灵乃人类之益友"这样的句子。那么,您对我们的朋友到底了解多少呢?它们又经历了怎样的演化过程呢?本期"神奇动物游",我们将带您畅游中国古动物馆、北京富国海底  相似文献   

18.
正猿类很聪明,我们都知道!最近,科学家发现,猿类可能比我们想的更聪明。研究人员录制了两段视频内容,让黑猩猩、倭黑猩猩和猩猩三种猿观看,并用眼红外跟踪器对它们的注视焦点进行追踪。在第一段视频内容里,人类扮演的假猩猩从背后拍打某人,然后在被袭击者的注视下躲人身旁两个草堆中的一个;被袭击者离开后,假猩猩逃离现场。当被袭击者拿着棍子再  相似文献   

19.
动物到底有多聪明?科学家们的研究将告诉我们它们如何交谈,思想和感觉。加拿大范库弗市的一位警官发觉—只鸭子在拉他的裤子,那鸭子不断地使劲拉警官的裤子,警官只好跟着它走。那鸭子摇摇摆摆地向一条已经排干的下水道走去,结果警官在下水道里发现了一群受困的小鸭子。苏格兰一家狩猎公园的管理人员常常疑惑,他们接到的电话里怎么会传出黑猩猩愤怒的喘息声。原来,猩猩竟然摁对了电话号码,而那个手机居然是猩猩从游人那里偷来的。  相似文献   

20.
正非人灵长类是人类的近亲,人们对它们的关注从未消减。广州长隆野生动物世界里展出的灵长类近30种,它们来自何处?有哪些独特的外形及生活习性?园内的工作人员又肩负哪些重任?说到看猴子,大多数人脑海里浮现的可能都是动物园里的"猴山":一群猴子在泥地、水泥地或假山上晒太阳、捉虱子、玩耍打闹。随着时代的发展,动物园里的"猴山"已今非昔比。广州长隆野生动物世界(以下简称长隆)里就有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