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朱诺号木星探测器是美国航天局继新视野号之后的第二个新疆界计划探测项目。2016年7月,朱诺号进入木星轨道,每53天环绕木星一圈。在环绕木星的第一年,对于这颗太阳系最大的行星,朱诺号有哪些重要的新发现?朱诺号:探测木星2011年8月5日,宇宙神5号火箭载着朱诺号探测器飞出地球。随后,探测器脱离火箭,独自在广袤的太空中飞行5年,奔向木星。燃料有限的朱诺号小心翼翼地航行在一条预定好的路线上,穿梭于各大行星的引力所划定的势力范围,若即若离。与我们日常用的地图不同,星际旅行的地图上标示的是引力场。行星的引力由行星内部  相似文献   

2.
正大家好!我是伽利略·伽利莱,没错,就是那个文艺复兴时期的意大利科学家……的乐高人偶。此刻,我正在执行一项伟大的科学考察任务,任务目标就是太阳系中最大的行星——木星!当然,这一次我可不是像400多年前的伽利略本人那样用自制的望远镜费劲地瞅来研究木星,我将乘坐太空探测器——朱诺号——亲自前往木星进行考察!从地球前往木星可不是短短几天就能完成的,大概需要花费数年的时间。为了打发这段漫长的旅途,我为大家介绍一下本次木星任务的关键角色——朱诺号。  相似文献   

3.
正"木星是如何形成的?有着何种内部构造?它那巨大磁场是怎样产生的……随着朱诺号太空船成功进入木星轨道,它将有可能帮助人类解开木星的这些秘密。"2016年7月4日,美国航空暨太空总署(NASA)迎来历史性一刻,耗资11亿美元的木星计划进入紧锣密鼓的时段——2011年8月5日发射升空的  相似文献   

4.
文化播报     
正"朱诺"号探测器成功进入木星轨道7月5日,美国宇航局的"朱诺"号探测器成功进入环绕木星轨道,将展开探寻木星起源的任务。据悉,"朱诺"号五年前从美国佛罗里达州卡纳维拉尔角发射后,经历了27亿公里的旅程,终于抵达了目的地。"朱诺"号将环绕木星运行20个月,收集有关该行星核心的数据,描绘其磁场,并测量大气中水和氨的含量。另外,"朱诺"号还会观察木星表面著名  相似文献   

5.
视觉     
正木星是太阳系中最大的一颗行星,2016年美国宇航局(NASA)的"朱诺号"探测器进入木星轨道,其主要目标是帮助科学家了解木星如何形成和演化,至今已向人类发送了大量的探测材料。近日,NASA发布了高清晰的木星照片。这张照片由"朱诺号"在2020年2月17日拍摄,公民科学家Gerald Eichstdt处理。当时飞船对木星进行了25次近距离观察,拍摄时距离木星的高度约为2.5万公里,拍摄地点是木星的北部。  相似文献   

6.
<正>2016年7月,NASA的朱诺号探测器成功进入预定轨道,正式开启对木星的探测任务。2017年5月25日,研究团队在Science上与大家分享了最新的木星照片和研究成果。其中最引人瞩目的当属朱诺号飞掠木星两极时拍摄的极地顶部照片。右侧图片为朱诺号拍摄的木星北极地区局  相似文献   

7.
开怀大猜     
<正>众所周知,木星是一颗气态行星。只是要考虑木星两极的电磁辐射,否则,宇航员完全可以驾驶着宇宙飞船,横穿这颗由气体物质组成的星球!因此,我们现在只期待科学家能造一艘可以屏蔽木星两极射线的飞船啦!真能这样吗?  相似文献   

8.
正天文学家们计算得出,在太阳系中,像此次彗木相撞的天文奇观,大约要隔数百万年至上千万年才会出现一次。"经过数年的飞行,NASA‘朱诺'号木星探测器预计将于2016年7月抵达木星轨道。届时,我们将收到大量关于木星的信息,从而揭开众多木星奥秘……"电视里播放着最新报道,正在喝茶的大卫·列维,猛然想起自己曾经亲眼目睹的那场彗木相撞事件,一时间,各种纷繁的画面跳出脑海,令他陷入深深的回忆……时间:1992年7月8日"苏梅克一列维9号"彗星像往常一样.正优哉游哉地围绕着木星运行。  相似文献   

9.
正小豆小豆今年刚满5岁,到过月球、金星、火星、木星、土星。这次,国家星际航行局的陈工去J341号小行星考察,小豆这个得力助手又一同去了。小豆是神童吗?你等一会就知道了,我现在先介绍J341号小行星。  相似文献   

10.
正你看过电影《流浪地球》吗?在影片中,太阳快速变"衰老"并膨胀,人类想方设法让地球离开太阳系,木星却制造了大麻烦,差点把地球毁了。最后,主人公点燃了木星,让地球继续向太阳系外流浪……除了影视工作者,科学家同样关注木星,但关注的角度不同。在我国有待开展的深空探测项目中,木星探测是一个重点。探测木星,有助于人类寻找地外生命。比如,木卫二(木星的卫星)被认为是可能有生命存在的天体——其表面有巨大冰层,冰层之下有液态水。如今,我国的木星探测计划已在关键技术攻关阶段。我国科学家从长远考虑,提出了  相似文献   

11.
时常听到企业老总和部门经理们抱怨重重:“真搞不懂80、90后员工到底怎么啦?公司对他们已足够容忍和让步了!工作上提要求常常大堆,但做起来却漫不经心,眼高手低……到底要我们怎么样做,他们才能够满意?”而80、90后员工却抱怨说:“为什么领导就不能换位思考?理解一下我们?为什么工作总不信任我,我的能力很差吗?成天唆来使去,做完了还不满意,这不把我当黄牛吗?”  相似文献   

12.
<正>女科学家泽勒:人类可以信任机器人吗?机器人叛变,反客为主地奴役人类会成为现实吗?其实,在它们还没有聪明到可以图谋不轨的今天,我们不妨先换位思考——对机器人而言,人类值得信任吗?当机器人独自流落街头,请求人类施以援手时,是会得到热心的帮助,还是会遭到欺凌、拐卖,甚至破坏?HitchBOT——我和搭档史密斯共同研制的机器人,将为我们寻找答案!  相似文献   

13.
啊,别倒……“轰”,随着一声巨响,世界上最后一棵树也倒下了。怎么办?怎么办?让我们去问问哥迷们吧。怪物来了!一天,人类砍倒了最后一棵树后,灾难降临了。首先“雨怪”登场了,它笑道:“人类呀!谢谢你们杀了我的克星——大  相似文献   

14.
<正>正地外生命是否存在?开普勒186f号的发现,让人们看到了一些希望,但是,它真的是地球的堂兄弟吗?让我们一起去探寻。繁星当空,仰首苍穹,一道白练般的银河横亘天际,星座们述说着宇宙的故事,我们忍不住斗胆问苍天:苍茫浩宇,可有亲朋?千百年来,人类一直在追问这个问题,宇宙之中除了星辰以外,还有生物吗?有没有像人类这样的智慧生物?宇宙没有回  相似文献   

15.
知识果味派     
鮟鱇鱼打个灯笼是外甥找舅舅,还是别有用心?这答案别指望沙漠之舟会告诉我们,因为它的眼泪还让我们纳闷着呐!按时睡去,按时醒来,灰熊这家伙有什么过人之处呢?其实,更牛的是这位,连人类都造不出的东西,居然让它给发明了,猜猜它是谁?雄蚊子为什么不吸血,是改邪归正还是力不从心,想知道吗,给你一双慧眼,看了保准清清楚楚明明白白!  相似文献   

16.
嗨,知道吗?前阵子在网上投票推举国鸟活动可真是如火如荼呢!朱鹮、丹顶鹤、相思鸟,红腹锦鸡、天鹅、黑脸琵鹭……谁会胜出?“鹤鸣九皋,声闻于野”,不用猜,肯定是丹顶鹤!呵呵,没错,丹顶鹤性情高雅、形态美丽,仙姿卓越、文化内涵丰富。它美矣、洁矣、仙矣、雅矣,被推举为国鸟当之无愧!好,那现在考考你,你对国鸟的了解有多少,它的故乡在哪里?啊,不知道了吧,快随我们去鹤乡——扎龙观鹤去!  相似文献   

17.
<正>如果将地球自诞生至今的历史化为一天,则直到年夜前一分多钟,我们人类才出现。那么;我们是如何得知以前的历史、了解地球的诞生呢?地球不会说话,无法亲口告诉我们它的年龄,所以我们必须借助一种能够"铭刻时间"的奇特矿物——锆石。测量地球的年龄,为什么要靠这连名字都那么拗口的石头呢?难道不能在地球上那些没有人类或其他生物干扰的地方随机提取一些岩石矿物的样本来测量吗?这当然是不行的!因为通过火山活动、板块运动等方式回收老旧的岩石,并将新生的岩石带到地表,地球不断地更新着自己的外貌,同时也掩盖了自己的真实年龄。所  相似文献   

18.
去沙漠旅行,好胆量!但是别忘了带上“生存锦囊”。否则,你既走不出沙漠,更别提玩得过瘾了。该穿啥、带啥?车辆出故障或迷失方向咋办?碰到毒虫会玩完吗?最最重要的是——水!水喝光了,到哪找水去?……要想挑战威力无比的大沙漠,获得更多的求生机会,别忘了打开锦囊看看妙计。老天爷,给我一点水吧!!!  相似文献   

19.
最近,阿米开始对达尔文的进化论狂热起来,苦读三天三夜,阿米有了一个惊天动地的大发现—— ★人类的远祖原来是我阿米的后代! ●什——么?!你看,人类的远祖是哺乳动物,哺乳动物属于多细胞动物,进化论说多细胞动物起源于单细胞动物,我阿米是变形虫,正是单细胞动物,只要我一代代传下去,总有一天会变成人! ★哪来的谬论? ●不信啊?咱们去中国古动物馆,找郭建崴馆长问问去。 ★阿米,萝卜头,我老远就听见你们俩在争论人类远祖的起源问题。 ●我说得对吗? ★似是而非!多细胞动物的确起源于单细胞动物,但动物的进化要有特定的…  相似文献   

20.
一群猴子,此起彼伏地跳跃,你会想到什么?不安分的跳蚤!哈,真是绝好的比喻。这下,我们终于可以给滇金丝猴起个调皮的绰号啦——红唇跳蚤!因为它有着和我们人类一样红嘟嘟的嘴唇。黔金丝猴的嘴唇也是红的,而川金丝猴则唇色瓦蓝! 对“红唇跳蚤”感兴趣了吗?来吧,揣上地图,轻装出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