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十月革命以后,中国新文化运动中左翼的知识分子初步接受了马克思主义,并进行了广泛的宣传。随着马克思主义的传播,地处华东腹地的安徽也发生了前所未有的变化,使人民革命斗争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时期。  相似文献   

2.
河南由于地处中原,军阀势力强大,很长一段时间封建思想占据统治地位,经济发展缓慢,民众社会意识落后.相比于国内其他省区,马克思主义进入河南要晚一些,然而带来的积极回响却是强烈的.马克思主义在河南的早期传播可谓在各种阻碍中艰难前行.通过传播者的努力,加之传播形式的创新,马克思主义不断与河南实际情况相结合,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  相似文献   

3.
20世纪初至1920年代中期,马克思主义理论介入中国尚处于初级阶段。这一阶段,日本充当了引介马克思主义的主渠道,中国从日本大量引进日译马克思主义著作,汲取日本学者关于马克思主义的研究成果。由于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日本引入,使唯物史观和大量带有日本色彩史学术语移植到中国,李大钊、李达等中国早期的马克思主义学者在此基础上形成自己对马克思主义学说的理解和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构建,在此背景下最终促成了中国马克思主义史学的萌发。  相似文献   

4.
芜湖是安徽较早传播马克思主义的地区之一。19世纪70年代,陈独秀、刘希平、高语罕等先进知识分子聚集芜湖,依托芜湖科学图书社等机构宣传民主革命思想,传播马克思主义,引导青年学生投身革命运动,为马克思主义的早期传播,为安徽的民主革命做出了重要贡献。  相似文献   

5.
直至一九一七年的十月革命前,马克思学说在中国只有一鳞半爪的介绍,未能得到广泛的传播。马克思的名字在中国的最早出现是在一八九九年的四月,其时,在英、美基督教传教士创立的“广学会”主办的《万国公报》121卷上,载有李提摩太节译,蔡尔康撰的《大同学》,该文中提到;“今世之争,恐将有更甚于古者,比非凭空揣测之词也。  相似文献   

6.
解放前马克思主义民族学在中国的传播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马克思主义民族学随同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已有六十多年历史,在中国革命和建设事业中,作出了光辉贡献。本人不揣冒昧写这篇文章谈谈解放前马克思主义民族学在中国的传播情况,以纪念伟大导师卡尔·马克思逝世一百周年。  相似文献   

7.
大众化是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品质和本质要求,十八大再次重申"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这一战略任务。中国早在俄国十月革命后就开始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探索,产生了诸如阐述介绍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马克思主义与工农阶级相结合、用马克思主义的观点分析中国实际问题的好经验;也有大众化的传播主体比较局限、理论具有不完整性、渠道单一的不足。这给予了当代马克思主义大众化须重视并创新大众传播方式、促进理论内容的大众化、用通俗的形式普及马克思主义的启示。  相似文献   

8.
陈独秀通过多元化路径推动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早期传播,主要包括组织翻译出版《共产党宣言》等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创办《共产党》等宣传马克思主义的进步刊物;发表《社会主义批评》等多次演讲;开展与其他非马克思主义社会思潮的多场论战。这些传播路径为新时期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有效开展提供了重要启示。  相似文献   

9.
施存统对马克思主义早期传播的贡献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施存统(1899—1970),又名施复亮,浙江金华人,中国共产党发起人之一,大革命失败后脱党,后积极从事抗日救亡运动,参与发起中国民主建国会。解放后,曾任全国人大和全国政协常委。 建党时期,施存统是我国政治思想界相当活跃的人物,他著译了大量颇有影响的论著,  相似文献   

10.
朱执信是资产阶级革命派中最早把马克思和恩格斯介绍给中国人民和传播马克思主义的人。他不但客观介绍、主观认同马克思主义,他还尝试着用马克思主义观察和研究中国社会,解答中国革命的具体问题。所有这些,都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1.
唯物辩证法认为,必然性是揭示事物的本质联系和确定不移的发展趋势,是由事物内部的矛盾决定的。根据这一原理来研究五四时期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的必然性,对我们认识中国为什么要坚持马克思主义,坚持走社会主义道路具有重要的现实教育意义。  相似文献   

12.
笔者试图从马克思主义在新疆的早期传播环境、传播主体身份以及传播内容等三个方面分析归纳马克思主义在新疆传播的特点,并且总结在当时马克思主义在新疆传播的历史意义.  相似文献   

13.
20世纪初,李大钊和胡适展开了一场“问题与主义”之争.胡适认为“主义”的兴起正是为解决现实的社会问题而提出的具体主张,把这种主张概括为某种“主义”就是为了它更快地传播.李大钊认为,“主义”与“问题”是不可分离的,“主义”的作用恰恰在于引导全社会形成对当前首要问题的共识,形成社会的共同的运动;“问题”的解决离不开“主义”引导,“主义”的传播更离不开“问题”的解决.历史证明,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与能否正确把握中国问题直接相关.透过中国问题的维度,我们才有可能掌握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的清晰的路线图.  相似文献   

14.
马克思主义是无产阶级的宇宙观和社会革命论,是无产阶级与阶级敌人进行战斗的锐利武器,是全人类获得彻底解放的指路明灯。马克思主义是在与各种反马克思主义思潮的斗争中得到传播的。 马克思主义在世界各国的传播,经过了不同时期、不同渠道和不同的战斗历程。它被一切反动阶级视为洪水猛兽,被打击、禁止和销毁。但由于它是科学的真理,所以反复较量的结果,是以反动阶级及其追随者的失败和灭亡而告终。历史就是这样写下来的。  相似文献   

15.
古往今来,任何一种文化现象或社会思潮的出现都有促使其形成和传播的历史环境,都有孕育其茁壮成长的社会土壤。马克思主义思想之所以能在广袤的中国大地上生根发芽,能够被中国人民所接受,不仅仅在于她在当时来说是一种前卫的思想体系,更是因为她适合中国当时的现状,也是被无数实践所证明了的真正的救国之基。那么,马克思主义思想为什么能够在中国广泛传播并最终成为新中国的立国之本呢?这就要从它自身属性说起。  相似文献   

16.
本文力图通过对中、俄的马克思主义早期传播特点的对比性历史研究,揭示出中、俄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和中、俄无产阶级政党理论准备的若干特点,进而总结马克思主义在中、俄两国传播的经验和意义。  相似文献   

17.
20世纪初的中国画坛,经历了“五四”新文化运动的洗礼,经受着中西相融、新旧交替的阵痛。清束民初,不少留学西方或日本的中国画家接受了西方现代艺术的一些观念和表现技法,他们大多于“五四”前后归来,投身到社会洪流中去。于是,拉开了中国现代艺术运动的序幕,出现了如决澜社、艺术运动社、中华独立美术协会等颇具影响力的现代艺术团体。他们在30年代兴起了中国的现代艺术运动高潮。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分析复数的历史发展进程,澄清复数在中国的早期传播过程。方法运用文献考证、历史分析和比较研究的方法对复数的发展进行研究。结果复数起源于代数方程求解,随着函数概念与微积分的发展而得到发展,并通过其几何表示最终为人们所接受。随着西学东渐,19世纪中期复数被引入中国。结论复数的产生是人们传统思想上的一次真正的变革,它表现为理性和理想之间的某种神秘结合,反映了自由创造领先于形式化和逻辑基础的一种一般现象,其接受过程艰难曲折。复数的引入促进了中国现代数学的发展。复数在物理学、电工学等其他领域的应用须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9.
闽西老区,这光荣的名字,在中国现代史和中共党史上,闪耀着它灿烂的历史光辉。它的光源来自马克思主义。一九一九年的“五四”运动开始,特别是中国共产党成立以后,马克思主义在闽西得到广泛的传播,并在二十多年的革命斗争实践中,得到检验、丰富和发展。  相似文献   

20.
在长夜漫漫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旧中国,在许多先进分子寻求救国救民道路屡遭失败的黑暗中,一杆火炬在闪闪发光,在唤起人们的觉醒和斗争。它就是五四时期以传播马克思主义而闻名于世的《新青年》杂志。 一、《新青年》提倡民主和科学,为马克思主义的传播准备了条件 《新青年》创刊于一九一五年九月,当时正值辛亥革命的一线希望在人们的心里昙花一现地消失,袁世凯极力巩固其封建卖国统治,中国的民族危机极为严重。在现实生活中,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