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马克思主义的实践观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石,是马克思、恩格斯在吸取黑格尔哲学和费尔巴哈哲学的合理因素的基础上进行的创造.实践不是认识的手段、中介和桥梁,不是主客观的统一,不含主观的因素,而是人类改造客观世界的物质活动.  相似文献   

2.
马克思作为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的创始者,不是天生俱来的,而是经过一个长期的磨炼、艰苦的探索的过程,这里仅论述马克思从相信黑格尔哲学到批判黑格尔唯心主义哲学再到费尔巴哈唯物主义哲学的转化过程,从中探索青年马克思如何走上创立科学认识论光辉大道的初期概况,启迪有志青年树立正确的世界观.  相似文献   

3.
马克思对黑格尔哲学的“颠倒”问题,是一个关涉着马克思哲学同黑格尔哲学的本质划界的问题。但这一问题至今仍以不同的方式在绝多的研究者那里遭遇到被歪曲的命运。马克思对黑格尔哲学“颠倒”的全部 意义在于它是对以黑格尔哲学为代表的整个旧哲学地基的彻底的倾覆,而不是在旧哲学地基上的任何形式上的重建。这一“颠倒”不仅表达在马克思对旧哲学的批判中,而且更现实地体现在马克思对于旧哲学以及黑格尔哲学的本质同构的“政治经济学”批判中,同时体现在马克思意义上的“经济”中。  相似文献   

4.
马克思实现哲学变革的实质,并不是像传统哲学教科书说的那样,将黑格尔的辩证法与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结合起来,创立了唯物辩证法,而是在批判旧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过程中,建立了科学的实践观并确立了一条从物质实践出发去考察、理解自然、社会、人和人的认识的新唯物主义哲学路线。教科书的观点离马克思《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的观点相距甚远。  相似文献   

5.
在哲学真理观的问题上,黑格尔作为唯心主义辩证法大师,他反对经验主义者所持有的符合论的真理观和理性主义者所主张的融贯论的真理观,坚持整体论的真理观。认为真理不是启示性的,不是现成的结果和固定的形态,而是思有同一,是包含对立面的发展的整体,是用概念进行思维的绝对精神的发展过程。  相似文献   

6.
在马克思思想发展历程中,费尔巴哈起到了纽带和桥梁作用。作为黑格尔哲学和马克思哲学之间的"中间环节",费尔巴哈人本主义加速了马克思走向历史唯物主义的思想进程。但是,犹如一直都不是纯粹的黑格尔派一样,马克思从来也不是纯粹的费尔巴哈主义。马克思不仅依据费尔巴哈的宗教理论展开了对黑格尔宗教观的批判,而且还进一步指出,费尔巴哈脱离现实,忽视政治,这正是费尔巴哈对宗教批判的致命缺陷。  相似文献   

7.
哲学观杂谈     
辩证法不是自在的自然规律,而是人与自然之间特殊关系的内在逻辑;本体论要研究的不是什么根本的存在,而是理想中的人性化的存在;哲学价值论的价值,不是实用意义上的,而是形而上学意义上的,认识论不是知识论,主要应研究事实判断和价值判断的历史统一性。  相似文献   

8.
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以下简称《手稿》)深刻地记录了马克思在巴黎无产阶级直接影响下,从唯心主义向唯物主义、从革命民主主义向共产主义伟大转变的思想历程。它不仅勾划出马克思世界观的基本轮廓与核心内容,而且描绘了推动马克思世界观根本转变的决定力量。构成马克思学说的核心内容,推动马克思世界观根本转变的动力,决不是马克思头脑中伦理的人道主义,也不是对黑格尔和费尔巴哈抽象哲学研究的简单综合,而是社会  相似文献   

9.
以口供为代表的主观性证据在复述案件事实、还原案情全貌方面有着其他任何证据都无法比拟的优势,但主观性证据的可靠性与稳定性较客观性证据有所不足,易前后不一、真伪不明,是冤假错案防范容易失守的重要一环。客观性证据审查模式就是要构建以客观性证据为核心的证据审查体系,提出该模式并不是对口供等主观性证据的扬弃,而是要转变工作重心,善于从客观性证据寻找突破口,使二者有机结合,用客观性证据检验、解释、补强主观性证据,完善证据的印证规则。客观性证据审查模式的提出,得到了理论界和实务界的广泛响应,在公检法三机关均有开展之必要。  相似文献   

10.
指出了合理的未必是合法的,可以理解的未必是可以接受的。于是,便有了自然法哲学与实证主义法哲学的二元对立;有了自由派对黑格尔和黑格尔哲学的抨击。解读了自然法哲学与实证主义法哲学,并从黑格尔的辩证法描述了二者的对立统一。  相似文献   

11.
南方叙事诗深受拜伦的影响,但普希金对拜伦是边模仿边超越,最后走向超越。这在内容上表现为:从张扬个性、歌颂自由到反思个性与自由,从描绘异域色彩或异国情调上升到对两种文化相互碰撞结果的思索;在艺术形式上则是:从抒情独白走向戏剧场景,从浪漫主义向现实主义的过渡。  相似文献   

12.
全球化是人类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全球化"是"人的全球化",人是具有"全球性的"人。全球化有力地推动着人类个性的丰富发展和人的鲜明个性的彰显。全球普遍交往要求个人成为开放的个人,使得人类个性的发展摆脱了民族文化的局限。人们不仅通过民族文化来塑造自己的个性,实现自我认同,也借用其他民族文化的精华来丰富和发展自己的个性,逐步使自己的个性具有集聚各民族智慧和能力的多样性文化特征;全球化使人的个性独立凸显,进取和竞争意识增强,每个人只有充分发挥以主动性、自主性和创造性为特征的主体性精神,充分发挥自己的个性,才能在全球化的竞争中把握机遇,争取生存和发展的权利。  相似文献   

13.
张一兵先生提出的“日本新马克思主义”之所以可能,在于这一术语有着不同于受西方马克思主义及苏联传统教科书体系影响的“日本马克思主义”的具体的异质性,避免了含糊地、不加限定地讨论一般的“日本马克思主义”。哈贝马斯的新市民社会论之所以不可能,在于其试图以国家、经济、市民社会的三元模型来“修正”或“缓解”黑格尔马克思关于国家与市民社会的二元对立的空想性。广松涉的物象化论,不具有“主体性已被主体间性取代,主体的内在论已被社会论取代”的含义。  相似文献   

14.
针对黑格尔及其以前的法哲学思想,阐述了马克思《黑格尔法的批判》的地位和意义。揭示了黑格尔法哲学的“逻辑泛神论的神秘主义”,对黑格尔法的形而上学进行了批判。并指出此批判标志马克思的法哲学思想开始向唯物主义转变;批判地继承了黑格尔的“从具体到抽象”的方法。  相似文献   

15.
既定的社会现实孕育既定思想的稚体,催生既定思想的发展.对特定理论资源的批判继承也为既定思想的发展提供了素材、增加了养分。纵观马克思的文本,伊壁鸠鲁的原子偏斜运动、黑格尔的"绝对精神"自由历史、费尔巴哈的"类"的概念的延伸以及施蒂纳的"唯一者"概念的现实化,成为了马克思批判和借鉴的标靶,同时也为马克思构思个体自由思想提供了理论素材。  相似文献   

16.
贾健 《科技信息》2009,(25):I0143-I0143
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和社会的全面进步,闲暇教育越来越受到大家的重视。加强对青少年学生的闲暇教育也开始受到教育’部门和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闲暇教育有利于学生身心健康成长,有利于学生个性的自由和谐发展,有利于学生创新能力培养。  相似文献   

17.
尽管黑格尔对莎士比亚的悲剧作品评价很高,但是从古希腊悲剧中总结出来的理论和近代英国资产阶级的悲剧作品之间的差距是可想而知的。作为黑格尔悲剧理论的拥护者和莎士比亚剧作的研究专家,布雷德莱在继承黑格尔悲剧理论的同时对其进行了一番重新包装,使其在解释莎翁悲剧时能够自圆其说,从而获得了成功。  相似文献   

18.
提倡个性教育和个性发展是由教育的本质所决定的,是由人的身心发展规律所决定的,是建设创新型国家和时代精神的要求。发展个性教育能提升人的自主性,发挥人的能动性,激发人的创造性。但必须把个性发展与个性绝对自由区别开来,处理好个性化与社会化、个性发展与社会发展、个性发展与全面发展、个性教育与素质教育的关系。  相似文献   

19.
毛泽东群众文化权益思想的内涵主要包括人民群众文化创造的主体性,人民群众文化成果的共享性以及大众化是保障群众文化权益的主要途径等。当前我国农村文化发展面临市场经济的冲击,农民文化权益主体地位缺失,文化基础设施薄弱等困难。牢固树立文化成果人民共享理念,调动农民群众文化创作积极性,开展群众性的文化创建活动,加大文化基础设施的投入与建设是发展农村文化事业的主要途径。  相似文献   

20.
李凯 《科技资讯》2010,(36):121-121
它原意有三层含义:第一,更新;第二,创造新的东西;第三,改变。创新是人类特有的认识能力和实践能力,是人类主观能动性的高级表现形式,是企业发展发展的不竭动力。一个企业要想走在行业前列,就一刻也不能没有理论思维,一刻也不能停止理论创新。本文从这几个方面诠释了作者对企业创新的认识和理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