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王晓艳  张博 《科技信息》2013,(12):89-89
在新时期,探讨我国高校就业指导存在的问题及缘由,提出完善高校就业指导的对策,无疑对促进大学生就业有所裨益,本文分析了国内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工作的现状与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以提高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工作的科学性和实效性。  相似文献   

2.
李彩霞 《当代地方科技》2012,(14):138-138,140
随着中国高等教育的发展,大学生的数量急剧增加,大学生就业问题也日益凸显。大学生就业指导已成为高校重点工作之一。本文结合高校就业工作队伍的现实情况,通过对高校就业指导工作的分析思考,整理出高校就业指导队伍建设现状与客观需求的焦点冲突,并据此针对性的从人员结构、职业管理、专业技能、服务等方面提出了解决的途径和方法。  相似文献   

3.
刘婷婷 《科技信息》2009,(3):207-207
就业形势严峻,大学生就业压力不断加大,开设大学生就业指导课成为当务之急。大学生就业指导课是大学生选择职业、准备就业、获得职业、适应职业的一门新开设的重要课程。因此需要提高对就业指导课意义的认识,完善教学体系,充实教学内容,拓展教学方法,强化教师队伍建设。  相似文献   

4.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持续发展,为教育事业创造了良好的环境,同时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大学生的职业发展和就业指导课程是高校人才培养的重要内容,是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学生以后学习工作有着重要的作用.高校也要充分认识到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程的重要性,作为一门新课程,高校在师资队伍、学科建设方面还处于探索阶段,在教学模式上就显得有些落后,教学效果并不理想,不能满足当今时代的要求.因此,如何有效的开展大学生职业发展和就业指导课程成为高校亟待解决的问题.该文主要介绍了大学生职业发展和就业指导课程开展的重要性,并对教学方法进行了探讨,希望对高校的教学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5.
大学生的就业问题依然是整个社会的热点和难点问题。为了提高大学生的就业能力,各高校都在努力开展就业指导服务工作。但不管是在理论探索还是实践工作中,就业指导内容与大学生的需求始终存在一定的差距。传统就业指导的“三一模式”(一个大纲、一种教材、一个课堂)已经不能满足新形势下的就业指导工作.基于职业类型的就业指导工作亟待建立并完善。  相似文献   

6.
李福颖 《科技信息》2010,(20):22-23
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与就业指导课程是面向在校大学生开设的一门公共必修课,旨在提高大学生的就业能力和职业素养,为实现大学生理想择业、就业和创业做好准备.本文讨论了高校《职业生涯规划与就业指导》课程的开设体系,并且对其有效开展的深远意义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7.
随着中国高等教育制度的逐渐完善,各大高校越来越重视大学生的就业问题和大学生职业发展,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念和择业观念,以人才市场需求为出发点,拓展自身专业知识、提高专业技能和综合能力的培养,如:沟通协调能力、团队配合能力、责任感等,做到不眼高手低,避免毕业后出现工作高不成低不就的现象。该文以高校就业指导课程建设与大学生职业发展为研究要点,分析、总结其存在的问题以及不足之处,进而提出相关意见和建议,以便更好开展高校就业指导课程,大学生更好就业。  相似文献   

8.
高校的就业指导课存在着学校及师生重视不够、课程开设系统性不强、教师专业化水平较差、教学内容和教学形式有待改善等问题,要提高就业指导课的教学实效性,必须树立全程化就业教育理念,从广义上理解就业指导课程,将就业教育贯穿于大学生入校到毕业的全过程,在就业意识确立期、综合素质提升期、适应职业和适应社会期三个阶段帮助学生提升职业素质.做好就业准备.  相似文献   

9.
当前高校大学生就业形势严峻,做好大学生就业工作意义重大。高校辅导员处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和管理工作的一线,是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队伍重要的组成部分,在促进大学生就业工作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本文旨在探讨高校辅导员在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中的积极作用及不足之处,寻求加强高校辅导员在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中的有效途径,构建大学生就业工作长效机制。  相似文献   

10.
高等教育大众化、国家大学生就业制度的改革、社会职业的快速变迁及教育消费观念等因素,使得高校毕业生就业出现了新的情况,当前总体就业形势严峻,高校应当采取积极的态度转变观念,做好毕业生就业指导工作。具体要做好五个方面的工作:明确就业任务,落实领导责任制;深入探索,研究就业指导工作的模式;丰富就业指导的内容,提升就业指导能力和服务水平;构建健全的就业指导体系;完善就业指导工作的软硬件建设。  相似文献   

11.
面对日益严峻的就业形势,民族地区高校就业指导工作应克服目前存在的问题,深入开展就业指导工作,开拓就业指导工作的新局面。增强就业指导工作的实效性可以通过转变观念、重视就业指导工作,丰富和完善就业指导内容,培养科学化、专业化的就业指导队伍,建立与用人单位对接的就业指导体系,注重对学生职业意识的培养,加强对学生的个性化指导等方面来实现。  相似文献   

12.
从职业指导到生涯辅导:欧美高校的就业指导及启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欧美高校的就业指导经历了职业指导、职业辅导到生涯辅导的历史演变.不仅从侧重静态指导向提供动态辅导转变,而且由聚焦职业选择向更广的生涯发展规划转变。借鉴欧美国家的发展经验,我国高等学校需要在自主择业、双向选择的市场就业机制下,更加科学、全面地认识大学生的就业指导工作,构建融研究、指导、服务功能为一体的全方位工作体系,将就业指导贯穿学生学习生活的全过程。  相似文献   

13.
大学生就业问题是当今社会、家庭、学生所共同关注的问题,整合并利用高校、企业和专业机构的现有资源,发挥各自优势,优化结构,共同做好大学生实践教育工作,是全面促进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进一步解决大学生就业难的关键问题。职业生涯实践环节教育的有效途径包括设计阶段性的职业生涯教育类型,实现就业指导观向规划及教育观的转变,组织职业生涯规划体验活动,提供充分的培训机会。  相似文献   

14.
当前大学生就业形势日趋严峻,辅导员在大学生就业工作中扮演着中坚力量的角色。大学生在就业过程中面临的多种困难很多都可以通过辅导员的工作加以解决。为此,既需要明确辅导员在大学生就业工作中的角色,也需要创造条件充分发挥辅导员在大学生就业工作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论大学毕业生“就业难”与高校人才培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高等教育改革的逐渐深入,大学毕业人数骤增,大学生就业逐渐成为社会问题。为实现毕业生的顺利就业,高校必须加强大学生专业素质、社会实践、就业等方面的教育,积极推进以就业和社会需要为导向的教育改革,构建新型高校人才培养模式,提高学生综合竞争力。  相似文献   

16.
高职院校市场化运作是加快高职发展的关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职院校的一切教学活动应以市场为导向,建立适应市场经济的高职教学机制。面对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所带来的挑战,高职进行的改革和发展都需要在市场化运行中得到解决。高职市场化运作机制应以教学体制、管理机制、高职生就业和提高高职生国际就业市场的竞争力为重点,还要参照国外职教经验,处理与普通高校、企业和政府的关系。  相似文献   

17.
世界已经进入了知识经济时代,而我国正处于知识经济和经济转型的双重影响中,这种影响就直接体现在经济发展对人才质量和数量的需求与目前阶段教育结构、质量等的滞后产生了剧烈矛盾中,从而导致我国就业问题突出。而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更加剧了大学生就业中"供"与"求"的矛盾。在这种境况下,根据调查,西部本科院校的就业不容乐观,为了应对当前严峻的就业形势,西部本科院校不得不根据实际情况,通过大力加强就业指导功能,重视实习实训环节,开展就业体验式教育和创新教育来促进毕业生就业。而毕业生自身在基本能力和职业能力以及各种软实力的培养与提高上也不断做出努力,为顺利就业提供保障。  相似文献   

18.
论西藏高校就业转型期的就业指导教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西藏高校毕业分配制度取消后,毕业生就业面临“双向选择”和“自主择业”的转型。于是,就业指导教育成为了人们关注的热点。文章结合西藏高校实际,阐明了西藏高校开展就业指导教育的必要性,构建了“三位一体”就业指导教育模式,并提出了西藏高校就业指导教育的开展应遵循的五项原则,以期为西藏高校的就业指导教育提供建议。  相似文献   

19.
大多数高校都重视学生就业指导两课的开设与教学,重视各种专题性、集中性、突击式、短时间能见成效的各种就业指导形式,而对就业过程的指导缺乏足够的耐心。为此,要努力构建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和职业指导教育紧密结合起来的长效机制,教育学生树立科学的职业观;逐步改变现有学生评价体系,变以学习成绩为主要评价指标为学习成绩和职业技能并举的评价指标体系,因材施教,个性指导,大力加强职业咨询工作。  相似文献   

20.
大学生的就业能力是一种综合素质,应全面协调地发展,不能出现明显的“短板”.这种综合素质主要由以下四项素质组成:专业素质、职业素质、文化素质、心理素质.高校应搞好生涯规划指导,搞好专业课程的教学,科学设置通识课程、人文课程,开展有益的校园文化活动,搞好就业和创业指导,做好心理教育工作,以培养学生良好的综合素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