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9 毫秒
1.
高校应对突发事件的现状及对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从分析突发事件的一般理论入手,分析高校在应对突发事件的现状,并对如何处理突发事件应有计划、有组织地学习、制定和实施一系列管理措施和应对策略进行阐述。  相似文献   

2.
在学校组织开展的各项活动特别是体育比赛活动中,难免出现各类突发性事故。对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理和善后工作,考验着高校各级领导特别是辅导员的工作能力。如何科学、有效地处理突发事件,避免及减少突发事件带来的损失,提升高校辅导员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和水平,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3.
本文以云南省2009—2013年连年旱灾为例,利用气象数据和报刊资料分别构建了逐月的气象干旱演变序列和逐日的社会应对行为次数序列,通过序列的对比分析得出:4年间气象干旱持续发生,旱情不断叠加,缓解困难,其中以2009—2010年的旱情最为严重;旱灾形成原因复杂多样,主要由大气环流异常配置引起.社会应对行为的多少与气象干旱的严重程度有较大相关性,随着时间推进,社会对干旱的敏感性逐渐增加、从初期的滞后(2~3个月)应对变为及时应对;政府在抗旱救灾中起主导作用,其应对行为占所有行为的79%,第一年以短效应急行为(统筹部署)为主,随着干旱持续,长效减灾行为(水利建设)增加;社会组织主要的应对行为主要是捐赠;灾民个体应对相较而言能力有限,其行为不能通过报刊信息得以全面反映.政府应在后续旱灾防范工作中加强生态建设和提高工农业用水效率.  相似文献   

4.
从组织分工看高校甲流防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薛蓉莉  满蔚仕  高勇 《科技信息》2010,(3):I0196-I0196
本文主要说明组织分工在应急措施的重要性,介绍高校在甲流防控中组织和分工,对学校应对突发事件组织结构的建设提出一定的建议。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频发的高校突发事件让高校突发事件应对机制备受关注。一些高校虽已在应对突发事件时发挥了学生干部的作用,但未真正利用好学生干部队伍。针对这一问题,笔者通过查阅资料、调查研究等方法,以高校学生干部的视角,从突发事件的类型及原因、学生干部参与高校突发事件应对可行性、现状分析以及学生干部在突发事件应对中的角色扮演等方面出发,提出更好地发挥高校学生干部应对突发事件策略。  相似文献   

6.
高校就对突发事件及维护校园安全稳定的对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快速发展,学校各类突发事件逐渐增多,因此,高校必须加强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建设.本文从分析高校突发事件入手,总结了诱发高校突发事件的原因,最后提出了应对突发事件的四项能力建设.  相似文献   

7.
突发事件的应对与大学生的身心健康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突发事件的发生给个体的身心健康和社会生活造成的损害是巨大的,如何应对突发事件带给人们的影响是一个值得关注的问题.从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角度研究了突发事件的实质、对人的身心健康的影响以及应对突发事件的方法,提出了大学生应对突发事件能力的培养途径.  相似文献   

8.
本次活动主要是关于大学生应对突发事件的调查,目的是了解学生对重大突发事件的认知能力,以及在重大突发事件面前的应对态度、能力,并提供提升学生应对能力的措施。  相似文献   

9.
高校应对突发事件及维护校园安全稳定的对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快速发展,学校各类突发事件逐渐增多,因此,高校必须加强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建设。本文从分析高校突发事件入手,总结了诱发高校突发事件的原因,最后提出了应对突发事件的四项能力建设。  相似文献   

10.
采用《中国统计年鉴》和中国农业灾情数据库中的统计资料,重建了1961—2010年中国旱灾的时空分布特征.通过对旱灾时间分布特征的研究结果表明,近50年我国的干旱化程度呈上升趋势.干旱的时间分布存在几个明显的高值区和低值区,旱灾严重年份大多分布在高值区内,旱灾较轻年份大多分布在低值区内.对旱灾空间分布特征的研究结果表明,中国旱灾的空间格局存在东西分异,且以东部型为主.旱灾在不同省(市、区)的分布有很大的差异,山西、河北、内蒙古、山东等省份的旱情比较严重.另外,中国各区域旱灾的季节分布差异也很大,东北、华北和西北地区多发生春、夏旱,长江中下游地区多发生夏、秋旱,华南和西南地区多发生冬春连旱,青藏高原地区的干旱主要发生在5—7月和10月.  相似文献   

11.
西南区人地关系演进状态综合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多要素综合的人地关系分析方法,对西南区的人地关系演进状态进行总体评价.认为:①西南区资源环境基础薄弱,人地关系演进状态日趋紧张;②人口增加和经济活动是西南区人地关系演进过程的决定因素,其中人口增加作用最为关键;③西南区未来人地关系状态的协调主要依赖于人口增长速度的严格控制和资源环境支撑能力的提高.  相似文献   

12.
Erhai Lake is a large lake with important climatic significance in Yunnan Province, southwest China. The multi-proxy sedimentary records from Erhai Lake indicate the 9 stages of climatic changes with the alternation of warm-dry and cool-wet during the past 8000 a. The variations of Asian monsoon systems were the main cause for the climatic changes in southwest China. The warm-dry period was coincident with the intensification of India monsoon and Northwest Pacific Sub-tropical High Pressure, and the cool-wet corresponding to weak of India monsoon and its main rain belt moving back to southwest China.  相似文献   

13.
对我国西南地区以往铀矿勘查工作成果与认识进行了总结论述,展望了今后铀矿勘查的突破方向。西南地区铀资源勘查工作始于1955年,已探明铀矿床在区域上形成了五个铀矿田。根据区域铀成矿特点和控制区域构造单元的级别,结合铀矿床、矿(化)点的集中程度等,可划分为五个成矿带和四个成矿远景带。通过对主要铀成矿带内铀矿田(床)区域成矿地质背景、控矿因素、矿化成因等的研究,认为西南地区铀成矿地质条件有利,下一步铀资源勘查突破方向是扩大老矿区,开辟新基地。  相似文献   

14.
以豫西南山区淅川县土地岭村传统石板民居为例,在大量实地勘察测绘基础上,从村落选址、聚落、空间组织、院落平面布局、结构特征及材料构成几方面,论述豫西南山地传统民居的聚落空间和建筑特征.对豫西南山地传统民居的保护和发展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5.
2009-2010年冬春季节我国西南地区遭遇百年一遇的持续干旱,给人畜饮用水和灌溉造成极大的影响,按照正常的环流形势,西南地区尤其是贵州高原,冬春季节应该多阴雨天气.但由于全球气候变暖,改变了全球原来大气环流的规律性,使局地环流强度加强,致使南支西风(西南暖流)势力特别强大,促使昆明准静止锋和华南准静止锋东移,在2009-2010年冬春季节,我国西南地区处在单一的西南暖流控制下,造成持续干旱,而长江中下游和华南多阴雨天气的特点.  相似文献   

16.
濮人是分布在我国西南地区的一个古老的民族群体,地处我国西南边陲的云南是古代濮人的重要聚居区,位于滇西澜沧江西岸的德斯里是云南濮人的发祥地之一,早在新石器时代晚期便有濮人在此繁衍生息,我们可以通过当地的原始文化遗迹及相关历史文献资料加以考证。  相似文献   

17.
用OSU的两层大气环流模式进行了热带西太平洋冬春海温异常对东亚初夏(5月)季风环流影响的数值试验.结果表明:①海温的负距平引起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脊南落和西伸,东亚热带季风环流减弱,我国西南和华南地区的降水增加;②海温的正距平引起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明显减弱,西太平洋的赤道西风加强,我国西南和华南地区的降水减少  相似文献   

18.
山茶属瘤果茶组植物分类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瘤果茶组植物在50年代仅有1种,1981年,在专著《山茶属植物的系统研究》里,记载了瘤果茶组6个种。此后10年间,瘤果茶组种类不断被发现,目前全组已知的凡17种,按子房是否具有毛被分为2个亚组,它集中分布于中国西南部各省,尤以贵州省最集中,在那里多达10种,其余的分散于云南、四川,湖南、湖北及广西。形成1个完整的分布区。本文就瘤果茶组17种,编出检索表,其中有4个新种。它们是乐业瘤果茶Camellia leyeensisChang et Zhong,sp.nov.,尖萼瘤果茶Camellia acutisepala Chang et Ren,sp.nov.,拟瘤果茶Camellia atuberculata Chang et Ren,sp.nov.,湖北瘤果茶Ca-mellia hupehensis Chang et Ren,sp.nov.  相似文献   

19.
近10年南海海表风场季节特征统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静  李靖  李荣波  刘寒 《科技资讯》2014,(3):197-200
基于Fortran程序和Grads(Grid Analysis and Display System)软件,利用QN(QuikSCAT/NCEP)混合风场,统计了近10年(1999年8月~2009年7月)期间南海海表风场特征,主要统计了风速风向的季节特征,期望研究结果可以为航海、防灾减灾等提供参考。结果表明:(1)春季,风速的大值区位于南海北部,约3.5~5.0 m/s,台湾海峡能达到5.5 m/s;除泰国湾和北部湾以外的大部分海域以东北风为主,北部湾以偏东风为主,泰国湾以偏南风为主。(2)夏季,受西南季风影响,大部分海域以西南风为主;风速的大值区位于中南半岛附近海域,该海域为传统的南海大风区,约5~7 m/s。(3)秋季,为季风过渡季节,风向稍显凌乱,南海中北部已转东北风,而南部部分海域的西南风尚未完全消退,泰国湾在该季节则以西北风为主;风速的相对大值区位于南海北部和台湾周边海域,约6~9 m/s,台湾海峡基本都在9 m/s左右。(4)冬季,受冷空气影响显著,整个南海均以强势的东北风为主;风速大值区呈东北-西南走向,大部分海域的风速在8 m/s以上,台湾海峡能达到11 m/s左右。  相似文献   

20.
中亚与中国西部侏罗纪沉积盆地的成因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通过对中亚与中国西部侏罗纪大地构造格局和侏罗系沉积特征的对比分析表明:早-中侏罗世本地区总体处于伸展构造背景之下,地壳向西南方向减薄,海水从西南向东北方向逐渐浸漫;在此背景下形成了两类侏罗纪沉积盆地,一类是被动大陆边缘近海开阔盆地,存在良好的侏罗系油气生储盖组合,另一类是山前先断后拗的陆相盆地,虽然也存在侏罗系烃源岩和储层,但往往缺乏好的盖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