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审判》是卡夫卡写作风格得以形成的标志性作品之一。小说中所隐含的诸多不确定性因素和空白,为读者营造了合理诠释的广阔空间。通过《审判》,卡夫卡关注的不仅是现代人的即时处境,还有对人类命运的深切悲悯以及人与世界可能性关系的表现。  相似文献   

2.
宋代是中国学术由汉学向宋学的转变时期,宋学吸收庄子等道家学者的哲学思想,建立起自己的心性论思想,形成了一种成熟的思想形态,成为了中国封建社会后期的主导思想,宋代庄子的阐释与接受的多元化倾向更明显。宋朝统治者为了巩固其统治,大力倡导道教,建立道官、道职,《庄子》一书受到重视,被列入道家科目,设有博士。  相似文献   

3.
由于各种原因,"奸雄"几乎成了对曹操的定评,但从曹操的一些有代表性的诗歌入手,分析其诗歌中涵盖的主要内容及体现的曹操形象,可以让人们给曹操一个合适的评价.  相似文献   

4.
(《全宋词》这部著作出版至今已有几十载,但是目前没有人系统研究过,全宋词中与杜甫相关的资料有多少,在宋代词中杜甫是怎样一个形象,宋代词人有什么样的影响。本文拟将《全宋词》中的明显与杜甫相关的词作进行研究,阐释杜甫在两宋词人、词作中的形象。杜甫是一个处江湖之远仍忧其君的隐者形象;是一个有着忧国忧民、民胞物与思想的致君尧舜的儒家士大夫形象;是一个仕途失意,骑驴作诗苦的诗人形象;是一个诗酒飘零、嗜酒如命而诗无敌的老者形象。  相似文献   

5.
本文从历史真实和艺术真实的角度,阐明了曹操在历史上是英雄而在小说中在舞台上是奸雄的辩证关未,并论述了我们应采取让二者并存的态度。  相似文献   

6.
文化阐释是文学接受中一种带有创造性理解的批评方法。文化阐释突出了文学接受主体的地位,肯定了读者历时接受和共时阐释的"创造性背离"或能动性"曲解"权利,读者可按照自己的世界观、艺术观、审美趣味进行创作性阐释,赋予文本各种新的意义。古典小说文化阐释的对象,包括作品故事情节、人物形象原型、母题以及作品的情感取向、所依持文化现象与意识等;其原则方法有结构性阐释、批评性阐释两大类型。在古典小说接受中,具有典范性意义的学术成就大多是不同程度对文化阐释的运用。  相似文献   

7.
一、“枭雄”小考 后人论曹操刘备,常有“奸雄”、“枭雄”之称谓。“枭雄”一词,历来有贬有褒。如陈琳《为袁绍檄豫州》文:“操豹狼野心,潜包祸谋,……除灭忠正,专为枭雄。”此处之贬义甚明,故《辞源》、《辞海》释之为“凶狠专横”。考陈琳作此檄时,正在冀州袁绍处,檄文列数曹操罪状上及曹氏三代:“司空曹操,祖父中常侍腾与左倌徐璜并作妖孽,饕餮放横,伤化虐民;父嵩……舆金辇璧、输货权门,窃盗  相似文献   

8.
潘演强  谢先泽 《科技信息》2007,(27):436-438
《三国演义》文体丰富,涵盖了叙述体、对话体、公文体和章回体等等,各种文体共同深化了小说的主题,推动了故事情节的发展,突出了人物形象。它"文不甚深、言不甚俗",语言简洁明快而又生动。本文从文学文体学的视觉用个例分析比较了《三国演义》的泰译本和罗译本,以此突出译者在翻译中的文体意识。  相似文献   

9.
《:三国演义》之魅力老少难当,若要讨问原由,必告之曰:计谋与忠义也!论计谋,三国人物用计之巧妙,设计频率之高,计谋效果之精彩就算孙膑也得为之兴叹;论忠义,刘关张赵的生死情节成为难以超越的人伦典范和道德标尺。  相似文献   

10.
多种自圆其说的主题并存这一现象说明,《三国演义》并不存在一涵盖全书的抽象意旨。《三国演义》实乃在朴素的典型观影响下的以塑造理想人格为旨归的性格化小说。这从曹操、诸葛亮、关羽在小说中分别演绎为奸、智、义的人格化身可以得到印证。这一性格化倾向与民间文学的固有特性有关。罗贯中的成功正在于继承并发展了民间文学的这一传统。  相似文献   

11.
自然是中国古代许多文学家追求的一种高境界,“真实”和“天然”是自然论的精髓,其中“真”是自然应有的含义,创作的自然首先表现在文学伤口内容的真,“天然”是指创作手法上要摈弃人工的雕饰。现实主义作家曹雪芹通过《红楼梦》及其中人物的塑造,体现了他对这一理论的理解。  相似文献   

12.
从文化视角解读一代枭雄曹操的人才观.通过剖析曹操的人才观与时代文化特征间的关系,把握曹操人才观与时代观、发展观、功业观的内在统一,探究曹操人才观的独到与人才经营的成功,并依据现代人才管理理念揭示曹操人才观内蕴的历史文化价值和社会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3.
红学史上有三个曹雪芹,分别是敦诚兄弟的朋友,兴廉即张宜泉的朋友,以及《红楼梦》文本上的那个"批阅""增删"者。文章将论证三者是否一体,他们中究竟谁是《红楼梦》的真正作者。  相似文献   

14.
论《三国演义》的基本主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艺术作品的永恒魅力和价值,存在于后人对它永无止境的解释之中,《三国演义》亦如此。就其本质而言,该作品乃一“政治”小说,通过作所刻画的正面主人公的毁灭来确立一种永恒的政治理想与道德准则,且在“尊刘抑曹”这一政治主题的背后,透露的是一个时期内汉民族的历史意识与价值观念。  相似文献   

15.
研究了除草剂精克草能对黄鳝外周血红细胞微核、核异常的诱发作用。结果表明,处理7d后,不同体积分数的精克草能水溶液对黄鳝的微核细胞率等指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而且在一定的体积分数下各指标有高峰期,说明该药物对黄鳝有一定的遗传毒性。同时通过研究发现,维生素C、维生素B2、β-胡萝卜素与精草克能共同作用时,均能显降低除草剂精草克能的遗传毒性,对鱼类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6.
在近期热播的电视剧《春草》中,“麻头鬼”一词频频出现,令人印象深刻。本着对剧中人物命运的把握和人物关系的体察,笔者试由“鬼”入手,结合汉民族的原始精神信仰和逐渐转变的认知方式,解读“鬼”的双重民族文化内涵,继而分析词语“鬼”在语言中的实际应用,最后通过与相关词语的对比,阐明汉语“麻头鬼”一词的意旨及其在剧中的表现。  相似文献   

17.
曹端是明初著名的学者、理学家,其学以躬行实践为务,而以存养性理为大端,对理学重要命题多有修正、发挥,被“论者推为明初理学之冠“.曹端的理学思想对明代有很大影响.拟从太极与理气论、心性论、主敬立诚的功夫论等三个方面,论述他的理学思想.  相似文献   

18.
培根的Essays是散文史上不朽的杰作,在众多的汉译本中,曹明伦的译本以其文笔优美而享有较高的声誉。大量的语料库数据显示,曹明伦的译文较好地保留了原文中的基本词汇和句法特征,并通过大量使用单音节词、四字格、古汉语词汇及书面语体词汇等手段,传达了原文古奥、典雅的文风,实现了和原文的"形似",达到了形神兼备的效果。  相似文献   

19.
用接受美学的基础理论观点,分析易中天、于丹等学者对《三国演义》、《论语》等古典名著所做的解读,认为《品三国》等作品之所以取得成功,是因为他们的解读既满足了受众的心理需求,又在一定程度上拉开了信息内容与读者期待视野之间的审美距离,让读者获得了独特的审美享受。  相似文献   

20.
从文化分析角度整体分析了曹禺戏剧中“家”的代言人的性格特征,解剖了这类封建家长形象的性格内涵,获得对人物性格的整体把握,认为他们不过是一群传统家族文化的奴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