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用大型通用软件MSC/MARC对叶片 /盘组件进行了三维接触有限元分析 ,给出了某些工况下其应力分布规律 ,并对接触分析的计算结果与常规方法所得计算结果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表明接触有限元分析更符合实际情况 ,计算结果更可靠。  相似文献   

2.
基于虚功原理导出了点-面接触模型的三维接触有限元分析的控制方程,应用该方法对叶片/盘组件进行了三维接触非线性有限元模拟,并对该方法的计算结果与大型有限元分析软件MARC的计算结果及不考虑接触的常规方法所得计算结果进行了比较、分析.研究结果表明:该方法的计算结果与国际商用软件MARC的计算结果接近,两者的最大相对误差不超过4%;在计算中,没有人为地假设边界条件,在刚度方程中引入接触关系及循环对称关系,所得计算结果比采用不考虑接触的常规方法所得的计算结果更符合实际.  相似文献   

3.
深入考察接触行为的特点,并以舟桥纵向连接件丙丁接头为例,建立了两种接触计算模型。采用大型通用有限元程序进行分析,模拟丙丁接头受力时的应力应变。与经验合成计算结果和常规有限元分析的结果进行对比,证明接触分析方法对连接件塑性变形、疲劳分析和优化设计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4.
机车车辆轮轨接触问题的数值模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按照机车、车辆车轮与标准轨道的实际几何关系建立了三维有限元模型,并采用有限元参数二次规划法求解轮轨弹塑性接触问题.通过弹塑性接触计算,得到了大量的轮轨接触力、接触状态和轮轨应力的数据,根据计算结果分析比较了机车轮轨接触和车辆轮轨接触的区别,对轮缘贴靠钢轨形成两点接触时的接触情况进行了初步分析.  相似文献   

5.
为了研究火炮射击时座圈的动态响应,充分考虑了构件之间特别是滚子与座圈内外滚道的接触碰撞关系,建立了某火炮上装部分的非线性有限元动力学模型。基于传统理论对座圈进行了静力分析。将有限元静力分析结果与赫兹理论计算结果进行对比,验证了有限元模型的合理性。采用动态隐式积分算法对发射载荷作用下座圈的动态接触问题进行分析,获得了座圈的接触力和接触应力的变化规律,并将结果与传统理论的静力分析结果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有限元动力分析获得的座圈最大接触力和接触应力比传统理论的计算结果分别大约30%和45%,传统理论在座圈受力分析中具有一定的局限性,有限元动力分析结果更符合实际情况。  相似文献   

6.
利用Pro/E软件建立了百吨公路架桥机的有限元三维模型,采用ANSYS软件对整个架桥机结构模型进行了有限元计算,得到的计算结果与实验结果进行比较,通过对计算结果中应力和变形的分析,为架桥机结构的优化设计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7.
三维摩擦接触分析及其在车架有限元分析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推导了三维应力状态下的接触算法、利用该算法对载重车的铆接车架进行了有限元分析和计算,该算法得出的计算结果相对于以往传统的有限元分析方法所得出的计算结果更为接近实际情况,为铆接车架的设计提供了一种新的计算方法.  相似文献   

8.
为了解决齿轮传动中轮齿接触方面的问题,通常采用ansys静力学分析的方法去研究轮齿的接触状况,其计算分析的结果并不是最优的.利用PRO/E建模, hypermesh 划分网格,LS-prepost2.1进行前处理,使用DYNA模块对齿轮进行动力学分析,得出接触分析所需要的所有结果,并与静力学分析结果进行比较,其结果比静力学结果更符合实际工况.说明用DYNA对齿轮进行动态接触分析是用有限元方法对齿轮进行接触分析的最优方法.  相似文献   

9.
盾构隧道装配式管片接头三维有限元分析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根据Saenz公式将混凝土本构模型简化为双折线线性强化弹塑性模型,推导了混凝土弹塑性参数的计算公式.应用大型结构分析有限元软件Alogr对装配式管片接头进行三维线弹性和弹塑性有限元分析,得到了混凝土应变、接头位移、接缝转角、螺栓拉力等计算结果,并将有限元计算结果与接头荷载试验测试结果进行了对比.研究表明,有限元计算值与试验值两者的变化规律是一致的,计算结果在反映结构应力/应变分布规律方面有重要参考作用.  相似文献   

10.
采动区建筑地基与基础上部作用的有限元计算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了更符合实际,揭示地表移民变形对建筑物的影响,对地基与基础共同工作的公式进行推导并地基与基础接触而上下变形协调、相对滑动和脱离接触约束的三维有限元计算模型,从而为进一步计算内力和变形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1.
风力机轮毂和轴承螺栓联接接触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大型有限元软件MSC.Marc/Mentat,对风力发电机组轮毂和叶片轴承螺栓联接部分进行接触分析,得到实际工况下的应力,找出了受力最大螺栓;对受力最大螺栓进行螺纹接触分析,得到了螺栓、轴承、轮毂的精确应力,有限元接触分析结果与理论计算结果吻合,材料的强度满足要求,结构安全。  相似文献   

12.
基于接触摩擦的多片式钢板弹簧悬架预应力的计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基于接触摩擦的有限元方法,在Ansys中使用面-面接触单元建立钢板弹簧有限元模型.对一组多片式钢板弹簧悬架进行预应力的计算,并与用传统预应力计算方法得到的结果和行业推荐值进行比较分析,证明新的方法更能反映簧片实际的受力情况.由此对簧片的自由曲率半径和自由弧高进行修正,既能满足设计要求,又能提高整副钢板弹簧的使用寿命.  相似文献   

13.
考虑胎圈-轮辋接触关系的斜交轮胎充气工况有限元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ANSYS有限元程序,选用三维体单元、层单元以及接触单元,以9.00-20 16PR斜交轮胎为研究对象,建立了考虑胎圈与轮辋接触关系以及胎面花纹的三维有限元模型,并将计算结果与未考虑胎圈-轮辋接触关系的有限元模型计算结果进行了分析比较.  相似文献   

14.
应用双边接触模型推导出了求解开口薄壁杆弯扭接触的有限元混合变量矩阵方程。基于此算法,编制了有限元程序。应用该程序对农用自卸式挂车进行了强度分析计算,并用实验给予了验证。  相似文献   

15.
将弹性力学计算薄板应力的结果与有限元软件计算的结果进行了比较.利用ANSYS软件对四种组合模型的接触问题进行了分析和计算.确定了铆接板的每一组铆钉的个数,为车架上铆接加强板的设计从理论上提供了一定的依据.  相似文献   

16.
采用了有限元方法对有机玻璃中长径比L/D=20的黑索金条形药包爆炸速度场进行了数值计算,分析了条形药包爆炸速度场衰减规律。结果发现数值计算值与试验结果相吻合。  相似文献   

17.
高重合度齿轮应力场有限元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弹塑性接触有限元理论,建立了高重合度齿轮副的三维静态有限元分析模型,运用牛顿-拉普森方法进行求解,得到了高重合度斜齿轮接触应力沿接触线的分布状态。通过实例分析了啮合数对齿间载荷分配系数的影响,研究了不同摩擦系数时摩擦应力的分布状态。对有限元分析结果与Hertz公式计算值对比显示,前者计算的最大接触应力小于Hertz应力。运用分块Lanczos法分析了小齿轮的模态,计算了低阶固有频率和主振型。  相似文献   

18.
基于弹塑性有限变形理论,采用UpdatedLagrange描述建立了用于板料成形分析的动力学有限元数学模型,考虑到材料的各向异性,给出了Jaumann应力形式的各向异性本构关系.引用罚函数法处理接触边界,对于板料与模具之间的摩擦采用修正的库仑摩擦定律,保证了计算的稳定性.基于此模型编制的有限元程序对一盒形工件的成形进行了数值分析,计算结果与实验结果基本符合.  相似文献   

19.
基于静力学理论,对双层滚动轴承的建模进行分析.首先,利用Hertz接触理论对双层滚动轴承进行了理论分析,计算了其滚珠与沟道接触时的应力与变形;其次,分别在有限元软件中对双层滚动轴承单元模型和1/2模型进行静力学分析,模拟了滚珠与沟道接触表面的应力场;再次,将两个模型的有限元结果与Hertz接触理论进行对比.研究结果表明...  相似文献   

20.
根据短时高过载精密滚珠丝杠副的载荷和工作特点,将赫兹点接触理论和弹塑性变形理论相结合,探讨了高承载工况下单螺母滚珠丝杠副弹塑性接触变形的理论计算方法,并基于ABAQUS软件建立了考虑各圈滚珠受力不均情况的丝杠副多滚珠非线性接触有限元分析模型,对丝杆副的接触应力和弹塑性接触变形情况进行了理论计算和有限元分析。结果表明,丝杆副的塑性变形量远小于弹性变形量。丝杠的弹塑性接触变形的有限元分析较好地印证了理论计算结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